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展开分组讨论

发布时间:2023-10-2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2023年10月23-2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进入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环节。来自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隋唐考古、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环境考古、古代城市考古、水下考古、建筑考古、考古教育、宗教考古、边疆考古、考古年代学、数字考古、考古遗产、陵墓考古、长城考古、大运河考古和保护共27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特别是与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重要遗址的最新重大发现、前沿研究成果、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 

  在各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研讨的同时,本届大会还配套举办了“长安论坛”和27场公共考古讲座,促进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加强了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考古学者的风貌。 

“长安论坛”学者与谈环节

  长安论坛”聚焦石峁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最新进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研究员、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薛家旸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戴向明教授围绕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碳十四年代研究、人群来源和遗传结构以及史前区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四场主题报告,并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交流。石峁遗址作为黄河流域距今4000年前,规模宏大、遗存丰富的史前都邑性城址,其文明程度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不断刷新着社会各界对中国早期文明发展高度的认知,“长安论坛”的召开将为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考古讲座由27个专业委员会联袂推出,借助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等院校及陕西省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古都西安的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公共考古讲座的推出,对于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学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左上至右下依次为:长城考古、考古遗产、大运河考古与保护、陵墓考古等四个新增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研讨

  本届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敏锐捕捉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积极发挥考古学会的专业指导作用。相较于上届大会,本届新增了4个专业委员会,涉及考古遗产、陵墓考古、长城考古、大运河考古与保护等领域。除考古学、历史学和博物馆学学者外,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建筑学、科学技术史、新闻传播、核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本届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的讲话精神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的发展态势。

 

图文:中国考古网

审核:汤 超

责编:韩 翰 昭 晣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

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展开分组讨论

发布时间:2023-10-26

  2023年10月23-2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23·西安)进入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环节。来自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新石器考古、夏商考古、两周考古、秦汉考古、三国至隋唐考古、宋辽金元明清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新兴技术考古、公共考古、丝绸之路考古、环境考古、古代城市考古、水下考古、建筑考古、考古教育、宗教考古、边疆考古、考古年代学、数字考古、考古遗产、陵墓考古、长城考古、大运河考古和保护共27个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报告,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特别是与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重要遗址的最新重大发现、前沿研究成果、多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等。 

  在各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研讨的同时,本届大会还配套举办了“长安论坛”和27场公共考古讲座,促进了相关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加强了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考古学者的风貌。 

“长安论坛”学者与谈环节

  长安论坛”聚焦石峁遗址考古与研究工作最新进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孙周勇研究员、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薛家旸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戴向明教授围绕石峁遗址考古新发现、碳十四年代研究、人群来源和遗传结构以及史前区域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四场主题报告,并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交流。石峁遗址作为黄河流域距今4000年前,规模宏大、遗存丰富的史前都邑性城址,其文明程度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不断刷新着社会各界对中国早期文明发展高度的认知,“长安论坛”的召开将为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公共考古讲座由27个专业委员会联袂推出,借助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等院校及陕西省图书馆等文化场所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古都西安的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公共考古讲座的推出,对于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学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从左上至右下依次为:长城考古、考古遗产、大运河考古与保护、陵墓考古等四个新增专业委员会进行分组研讨

  本届大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敏锐捕捉中国考古学的学术前沿和发展动向,积极发挥考古学会的专业指导作用。相较于上届大会,本届新增了4个专业委员会,涉及考古遗产、陵墓考古、长城考古、大运河考古与保护等领域。除考古学、历史学和博物馆学学者外,大会还邀请了来自建筑学、科学技术史、新闻传播、核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本届主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的讲话精神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中国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深入的发展态势。

 

图文:中国考古网

审核:汤 超

责编:韩 翰 昭 晣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