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公众考古成为考古学重要分支

发布时间:2013-10-23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杨阳

 

 
本报讯(记者杨阳)10月20日,首届“中国公众考古仰韶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国内主要考古文博网站的负责人、考古爱好者,就中国公共考古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与会专家表示,公众考古已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但具体实践的方式、方法仍需不断探索。
 
中国现代考古学虽然来自西方,但“公众考古”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概念。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公众瞩目,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但成为考古学的主题,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李济等人就经常对公众介绍新的考古成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树立了面向公众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星灿表示,近年来,随着公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及网络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公众考古的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公众对考古发现的兴趣日益增长,各种形式的公共考古活动方兴未艾。本次论坛为中国公共考古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称,河南是文物大省,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现代考古的起源地,河南有很多古遗址和古墓葬,这为公共考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众考古是一门新兴学科,考古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吸引公众参与,更要思考如何让更多的考古成果惠及社会与公众的问题,考古事业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长期以来,考古学只是考古学家的学问,广大公众对考古学仍然处于隔膜、好奇、难以涉足的状态,但目前这种情况已有所转变,专家学者不再是考古信息的唯一解渎者,公众的参与度越来越大,甚至质疑程度也越来越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认为,考古已经成为一种公众参与越来越多的活动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促使考古学者对考古的内容和目标重新加以认识。“过去和现在是公众能为考古干什么,现在和将来是考古能为公众做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表示,考古学从物质文化遗存的角度,回答了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成的过程、特点等问题,而这些正是公众所普遍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公众考古活动的有效开展,达到对公众传播真实、科学的考古和文化知识,提高其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从而提升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该论坛将会长期持续地举办下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首届“中国公共考古——仰韶论坛”

公众考古成为考古学重要分支

发布时间:2013-10-23

 

 
本报讯(记者杨阳)10月20日,首届“中国公众考古仰韶论坛”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考古学家、国内主要考古文博网站的负责人、考古爱好者,就中国公共考古的现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与会专家表示,公众考古已成为考古学的重要分支,但具体实践的方式、方法仍需不断探索。
 
中国现代考古学虽然来自西方,但“公众考古”却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概念。考古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公众瞩目,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但成为考古学的主题,也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李济等人就经常对公众介绍新的考古成果,为中国现代考古学树立了面向公众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星灿表示,近年来,随着公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及网络等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公众考古的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公众对考古发现的兴趣日益增长,各种形式的公共考古活动方兴未艾。本次论坛为中国公共考古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对其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陈爱兰称,河南是文物大省,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现代考古的起源地,河南有很多古遗址和古墓葬,这为公共考古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公众考古是一门新兴学科,考古学者不但要思考如何吸引公众参与,更要思考如何让更多的考古成果惠及社会与公众的问题,考古事业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长期以来,考古学只是考古学家的学问,广大公众对考古学仍然处于隔膜、好奇、难以涉足的状态,但目前这种情况已有所转变,专家学者不再是考古信息的唯一解渎者,公众的参与度越来越大,甚至质疑程度也越来越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认为,考古已经成为一种公众参与越来越多的活动乃至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促使考古学者对考古的内容和目标重新加以认识。“过去和现在是公众能为考古干什么,现在和将来是考古能为公众做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表示,考古学从物质文化遗存的角度,回答了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明形成的过程、特点等问题,而这些正是公众所普遍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公众考古活动的有效开展,达到对公众传播真实、科学的考古和文化知识,提高其对文物保护的意识,从而提升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据悉,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和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该论坛将会长期持续地举办下去。
 

作者:杨阳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