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创】王巍:考古界的“编舟记”《中国考古学大辞典》—金鼎奖背后的故事(五)

发布时间:2016-05-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张小筑
  “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辞典的扁舟渡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语言的奇迹”
                                                                                                                    ——《编舟记》
 
  近日,于2014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大辞典》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研究成果奖(金鼎奖)。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考古学辞典,是139位中国考古学家共同合作的结晶。作为《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接受了中国考古网的专访,谈起了大辞典背后的故事。

 
  隐藏在大辞典中的数字
  
  据王巍所长介绍,为完成辞典的编撰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139位专家进行相关词条的撰写。辞典共计170余万字,插图500余幅,共收录中国考古学词目5000余条,词目选取范围涉及考古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文博考古人物、考古遗迹与遗物等诸多方面。并按概论编、史前编、夏商周编、秦汉至元明清编、遗址与文物保护编、科技考古编六大主题分类编排。
 
  众所周知,辞书的编撰是一项不疾不徐、一针一线的浩大工程,非一年半载能见成效。《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也不例外,从2008年初工作启动到2014年大辞典出版,7个寒暑成就了这部由众多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考古学者集体合作的成果。
 
  学界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谈起辞典编撰的缘起,王巍所长表示编一本考古学大辞典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界多年来的夙愿。早年在海外留学访问时,曾羡慕一些发达国家拥有种类繁多的考古学辞典、事典等系列丛书。随着国际影响力扩大、社会关注度提高,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对一些迄今为止争论较大的问题也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可以说无论对考古学界、文史哲同行来说,还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我们亟需一部综合、全面、权威的考古类大辞典。中国考古大辞典的编撰、出版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普及考古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王巍如是说。由此可见,辞典的出版不仅为我国考古工作者、史学研究者提供了最基础的工具书,也为广大考古爱好者开启了一扇了解考古的窗。
 
  编舟渡海 慎终如始,考古人撑起的大辞典
  
  这是一本由考古人撰写的大辞典,撰写者均是各自领域的骨干学者以保障词目的设立全面、合理,词义的解释科学、准确。王巍介绍,大辞典最初的工作是由编委会确定编撰目标、制定体例、撰写规则,随后确定大辞典的核心部分词条,在选取词条时先提出条目设置方案,再由全体编委讨论决定。和以往编写考古大百科侧重点不同,大辞典更加简明清晰。以殷墟为例,在考古大百科里“殷墟”只是一个综合性词条;但在大辞典中编撰者就会将“殷墟”化解为若干词条,比如殷墟妇好墓、殷墟王陵、甚至还会具体到某一件出土器物等等,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
 
  翻阅过《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的人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遗迹遗物线图。王巍认为线图的展示是该辞典的一大特色,为了使更多的读者看懂读懂,大辞典选择尽可能多地插图。据介绍,由于绘图力量有限,社科院考古所专门从事考古绘图的李淼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在不影响日常杂志、考古报告绘图的前提下,挤出时间承担了辞典的绘图、选图等工作。回忆曾经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各位专家学者在编撰这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治学精神对于仍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后辈而言,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定稿后需把几年来的劳动成果交给出版单位,上海辞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其权威性、严谨性,以及丰富的经验也在为大辞典的成功出版保驾护航。


王巍所长在首届考古学大会上发表讲话
 
  “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中国考古学如此,大辞典亦如此
 
  “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是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主题,作为此次盛会研究成果奖之一的《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也同样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风潮的席卷,在线辞书和辞书类移动终端软件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电子版、网络版辞书也成为与时俱进,延续工具书生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被问及大辞典是否会“数字化”这一问题时,王巍回答“数字化之于大辞典的优势在于不限体量、印刷成本低,毕竟让一个非考古相关专业的读者花近百元去买一本《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确实不合适。电子版、网络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广泛的普及考古学知识,让更多考古爱好者从中受惠。”在互联网+的潮流中,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在手机应用程序里看到《中国考古学大辞典》APP的身影。
 
  在2013年参加首次“世界考古·上海论坛”时,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伦福儒勋爵曾表示“尽管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史,但却很少以除中文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对全球发布,语言障碍和缺乏沟通或许是世界了解中国考古学的最大困难。”对此,王巍认为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的潮流并非仅限于人员的往来和学者间的交流,应是一种全方位的互动。因此将《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翻译成英文甚至更多的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未来可能会将这一想法纳入到计划中,以大辞典为契机,普及和宣传精准的考古学知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考古学。

策划:乔玉    审核:刘国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专题报道

【原创】王巍:考古界的“编舟记”《中国考古学大辞典》—金鼎奖背后的故事(五)

发布时间:2016-05-27

  “词语的海洋浩瀚无边,辞典是那片大海中的一叶扁舟,人类靠着这叶名为辞典的扁舟渡海,找寻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言语。那是找到独一无二语言的奇迹”
                                                                                                                    ——《编舟记》
 
  近日,于2014年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大辞典》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研究成果奖(金鼎奖)。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考古学辞典,是139位中国考古学家共同合作的结晶。作为《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的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接受了中国考古网的专访,谈起了大辞典背后的故事。

 
  隐藏在大辞典中的数字
  
  据王巍所长介绍,为完成辞典的编撰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了139位专家进行相关词条的撰写。辞典共计170余万字,插图500余幅,共收录中国考古学词目5000余条,词目选取范围涉及考古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文博考古人物、考古遗迹与遗物等诸多方面。并按概论编、史前编、夏商周编、秦汉至元明清编、遗址与文物保护编、科技考古编六大主题分类编排。
 
  众所周知,辞书的编撰是一项不疾不徐、一针一线的浩大工程,非一年半载能见成效。《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也不例外,从2008年初工作启动到2014年大辞典出版,7个寒暑成就了这部由众多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的考古学者集体合作的成果。
 
  学界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谈起辞典编撰的缘起,王巍所长表示编一本考古学大辞典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界多年来的夙愿。早年在海外留学访问时,曾羡慕一些发达国家拥有种类繁多的考古学辞典、事典等系列丛书。随着国际影响力扩大、社会关注度提高,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今天对一些迄今为止争论较大的问题也逐步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可以说无论对考古学界、文史哲同行来说,还是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我们亟需一部综合、全面、权威的考古类大辞典。中国考古大辞典的编撰、出版是中国考古学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普及考古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王巍如是说。由此可见,辞典的出版不仅为我国考古工作者、史学研究者提供了最基础的工具书,也为广大考古爱好者开启了一扇了解考古的窗。
 
  编舟渡海 慎终如始,考古人撑起的大辞典
  
  这是一本由考古人撰写的大辞典,撰写者均是各自领域的骨干学者以保障词目的设立全面、合理,词义的解释科学、准确。王巍介绍,大辞典最初的工作是由编委会确定编撰目标、制定体例、撰写规则,随后确定大辞典的核心部分词条,在选取词条时先提出条目设置方案,再由全体编委讨论决定。和以往编写考古大百科侧重点不同,大辞典更加简明清晰。以殷墟为例,在考古大百科里“殷墟”只是一个综合性词条;但在大辞典中编撰者就会将“殷墟”化解为若干词条,比如殷墟妇好墓、殷墟王陵、甚至还会具体到某一件出土器物等等,以达到满意的检索效果。
 
  翻阅过《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的人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遗迹遗物线图。王巍认为线图的展示是该辞典的一大特色,为了使更多的读者看懂读懂,大辞典选择尽可能多地插图。据介绍,由于绘图力量有限,社科院考古所专门从事考古绘图的李淼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在不影响日常杂志、考古报告绘图的前提下,挤出时间承担了辞典的绘图、选图等工作。回忆曾经遇到的困难和难题,各位专家学者在编撰这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治学精神对于仍在学术道路上前行的后辈而言,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定稿后需把几年来的劳动成果交给出版单位,上海辞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工具书出版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其权威性、严谨性,以及丰富的经验也在为大辞典的成功出版保驾护航。


王巍所长在首届考古学大会上发表讲话
 
  “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中国考古学如此,大辞典亦如此
 
  “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是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主题,作为此次盛会研究成果奖之一的《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也同样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挑战。
 
  随着"数字化"风潮的席卷,在线辞书和辞书类移动终端软件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电子版、网络版辞书也成为与时俱进,延续工具书生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在被问及大辞典是否会“数字化”这一问题时,王巍回答“数字化之于大辞典的优势在于不限体量、印刷成本低,毕竟让一个非考古相关专业的读者花近百元去买一本《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确实不合适。电子版、网络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广泛的普及考古学知识,让更多考古爱好者从中受惠。”在互联网+的潮流中,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在手机应用程序里看到《中国考古学大辞典》APP的身影。
 
  在2013年参加首次“世界考古·上海论坛”时,英国著名考古学家伦福儒勋爵曾表示“尽管中国拥有灿烂的文明史,但却很少以除中文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对全球发布,语言障碍和缺乏沟通或许是世界了解中国考古学的最大困难。”对此,王巍认为中国考古学国际化的潮流并非仅限于人员的往来和学者间的交流,应是一种全方位的互动。因此将《中国考古学大辞典》翻译成英文甚至更多的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未来可能会将这一想法纳入到计划中,以大辞典为契机,普及和宣传精准的考古学知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考古学。

策划:乔玉    审核:刘国祥
 

作者:张小筑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