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创】埃及反盗掘斗士莫妮卡·汉娜: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学(一)

发布时间:2016-06-0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高伟
  编者按:2016年5月21-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郑州成功召开。除了近700位国内学者外,大会还邀请了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埃及、印度、洪都拉斯、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外国学者参会。从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到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欧洲,从神秘丛林中的玛雅文明到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他们如何理解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他们眼中的中国考古学又是怎样的面貌?为此,中国考古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联合策划“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学”专题报道,让我们听听这些来自域外的声音吧。
 
  莫妮卡汉娜,埃及著名青年考古学家。曾于2013年埃及马拉维国家博物馆遭内乱份子破坏时,利用社交平台推特(tiwtter)第一时间曝光,呼吁民众追讨流散文物,抵抗文物盗掘者。成果显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2014年获得SAFE(Saving Antiquities for Everyone)组织颁发的灯塔奖,评审会评价她“利用社交媒体的巨大潜能,加速被盗文物的追讨,有效地减少文物非法交易。”


埃及考古学家莫妮卡·汉娜女士
 
  中国考古网:汉娜女士,您好!首先欢迎您参加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值此盛会,感谢您接受中国考古网的专访,和大家分享您眼中的中国考古学。请问您之前来过中国吗?有哪些中国的考古发现使您印象深刻?
 
  汉娜:当然。在今年年初,中国农历新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参加过一次考古学会议。我作为埃及考古学家的代表,为中国的同行介绍了埃及考古的情况,同时他们也向我介绍了中国考古,那次研讨会我们相互交换了许多看法,印象深刻。至于中国的考古发现,我了解的并不深入,只知道那些闻名世界的大发现,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国考古网: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埃文化年,请问在埃及本国有哪些文化活动,其中有和考古相关的吗?
 
  汉娜:是的,今年是中埃文化年,埃及使馆在北京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讲座、艺术展览、文化展览等,并且活动一直在进行中。我自己就参与过其中的几个,但在埃及的情况我没有太多了解,我相信中国使馆也一定举办了许多同样精彩的具有中国文化魅力的活动。其他和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有开罗的孔子学院,这也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机构;另外,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近期和考古博物馆相关的一件事,今后双方一定会有更加频繁的合作。
 
  中国考古网:对于即将到来的中埃考古合作您有哪些期待?您认为中国考古队在这次合作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汉娜:我个人觉得中国考古在技术方面发展迅速,比如三维扫描、雷达扫描等一些数字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是埃及考古所不具备的。一般来说,在埃及的考古工地,根据方法的不同应用的技术也会不同。我很期待中国方面将自己擅长的考古方法应用到这次合作中。另外,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恢复残破的古代建筑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现在叙利亚中东等地正在遭受战争,那些被ISIS破坏的世界文化遗产,用三维重建技术恢复它们,记录存档,是我们考古学家现在急需要做的事。据我所知,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后,在原址用光影再现它的正是中国的团队,我很欣赏这种做法。
 
  中国考古网: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期间,您在公共考古专委会分组介绍了埃及文物盗掘的现状,埃及政府对此有何应对措施?
 
  汉娜:埃及民众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埃及文物是属于政府的,不是属于人民的。所以才会出现2013年马拉维国家博物馆(Malawi National Museum)被民众哄抢破坏的事件,这非常可悲。一般来说,游客越多的地方盗掘活动会越少,因为当地的治安和保护会更好,而且当地民众可以依靠古埃及遗存获利,也会自发地保护。埃及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政策,但是我们一直在给政府压力,这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公众考古不仅是要向大众介绍考古知识,也要直面像盗墓这样的社会问题。我想这方面中埃双方可以联合起来,因为我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古代艺术品正在通过盗掘,不断地流向海外的艺术品市场,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抵制这种行为。今年九月即将在中国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G20)上,我希望可以联合埃及大使馆和中国有关部门向大会提交这样一份报告。


Serabit el-Khadim地区哈托尔神庙遗址
 
  中国考古网:最后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埃及考古遗址?
 
  汉娜:我想介绍的是一座神庙遗址,它位于西奈半岛西南部Serabit el-Khadim地区,虽然没有卡尔纳克神庙那么宏伟,只是一座建在山顶的小庙,但是它非常重要。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里面供奉的主神是哈托尔神,新王国时期被不断翻修扩建,如今在原址残留有许多带铭文和浮雕的石块。西奈半岛矿藏丰富,从古王国时期法老便开始派遣部队来这里寻找绿松石矿和铜矿,而这座哈托尔神庙就建在一座绿松石矿区之上。我们知道,哈托尔神并不是埃及本土的信仰,而是一名外来神。法老把她作为“绿松石的守护神”供奉在这里,保佑埃及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这种珍贵的矿石,用于制作贵族的饰品或者绘画的颜料。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里主要从事神庙的保护工作,到今年已经第五年了。因为这座神庙位于山上,保存状况很不理想,一些浮雕颜色正在脱落,铭文受损严重。如果不加以保护,石刻的铭文将会在几年内消失。我们正在保存归档铭文,努力寻找挽救的方法。欢迎你们来参观,但缺点是交通不是很便利,没有像尼罗河两岸那种宽阔平坦的大路。
 
  采访:高伟    策划:乔玉     审核:刘国祥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学

【原创】埃及反盗掘斗士莫妮卡·汉娜: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学(一)

发布时间:2016-06-01

  编者按:2016年5月21-23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郑州成功召开。除了近700位国内学者外,大会还邀请了来自英国、德国、加拿大、埃及、印度、洪都拉斯、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蒙古、韩国、日本等十余个国家的外国学者参会。从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到近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欧洲,从神秘丛林中的玛雅文明到尼罗河畔的金字塔。他们如何理解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他们眼中的中国考古学又是怎样的面貌?为此,中国考古网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联合策划“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考古学”专题报道,让我们听听这些来自域外的声音吧。
 
  莫妮卡汉娜,埃及著名青年考古学家。曾于2013年埃及马拉维国家博物馆遭内乱份子破坏时,利用社交平台推特(tiwtter)第一时间曝光,呼吁民众追讨流散文物,抵抗文物盗掘者。成果显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2014年获得SAFE(Saving Antiquities for Everyone)组织颁发的灯塔奖,评审会评价她“利用社交媒体的巨大潜能,加速被盗文物的追讨,有效地减少文物非法交易。”


埃及考古学家莫妮卡·汉娜女士
 
  中国考古网:汉娜女士,您好!首先欢迎您参加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值此盛会,感谢您接受中国考古网的专访,和大家分享您眼中的中国考古学。请问您之前来过中国吗?有哪些中国的考古发现使您印象深刻?
 
  汉娜:当然。在今年年初,中国农历新年的时候,我在北京参加过一次考古学会议。我作为埃及考古学家的代表,为中国的同行介绍了埃及考古的情况,同时他们也向我介绍了中国考古,那次研讨会我们相互交换了许多看法,印象深刻。至于中国的考古发现,我了解的并不深入,只知道那些闻名世界的大发现,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
 
  中国考古网:众所周知今年是中埃文化年,请问在埃及本国有哪些文化活动,其中有和考古相关的吗?
 
  汉娜:是的,今年是中埃文化年,埃及使馆在北京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讲座、艺术展览、文化展览等,并且活动一直在进行中。我自己就参与过其中的几个,但在埃及的情况我没有太多了解,我相信中国使馆也一定举办了许多同样精彩的具有中国文化魅力的活动。其他和中国古代文化相关的有开罗的孔子学院,这也是我们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机构;另外,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这是近期和考古博物馆相关的一件事,今后双方一定会有更加频繁的合作。
 
  中国考古网:对于即将到来的中埃考古合作您有哪些期待?您认为中国考古队在这次合作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汉娜:我个人觉得中国考古在技术方面发展迅速,比如三维扫描、雷达扫描等一些数字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是埃及考古所不具备的。一般来说,在埃及的考古工地,根据方法的不同应用的技术也会不同。我很期待中国方面将自己擅长的考古方法应用到这次合作中。另外,利用三维重建技术恢复残破的古代建筑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知道现在叙利亚中东等地正在遭受战争,那些被ISIS破坏的世界文化遗产,用三维重建技术恢复它们,记录存档,是我们考古学家现在急需要做的事。据我所知,巴米扬大佛被塔利班炸毁后,在原址用光影再现它的正是中国的团队,我很欣赏这种做法。
 
  中国考古网: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期间,您在公共考古专委会分组介绍了埃及文物盗掘的现状,埃及政府对此有何应对措施?
 
  汉娜:埃及民众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古埃及文物是属于政府的,不是属于人民的。所以才会出现2013年马拉维国家博物馆(Malawi National Museum)被民众哄抢破坏的事件,这非常可悲。一般来说,游客越多的地方盗掘活动会越少,因为当地的治安和保护会更好,而且当地民众可以依靠古埃及遗存获利,也会自发地保护。埃及政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有效的政策,但是我们一直在给政府压力,这是考古工作者的责任。公众考古不仅是要向大众介绍考古知识,也要直面像盗墓这样的社会问题。我想这方面中埃双方可以联合起来,因为我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古代艺术品正在通过盗掘,不断地流向海外的艺术品市场,我们应该联合起来抵制这种行为。今年九月即将在中国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G20)上,我希望可以联合埃及大使馆和中国有关部门向大会提交这样一份报告。


Serabit el-Khadim地区哈托尔神庙遗址
 
  中国考古网:最后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埃及考古遗址?
 
  汉娜:我想介绍的是一座神庙遗址,它位于西奈半岛西南部Serabit el-Khadim地区,虽然没有卡尔纳克神庙那么宏伟,只是一座建在山顶的小庙,但是它非常重要。神庙始建于中王国时期,里面供奉的主神是哈托尔神,新王国时期被不断翻修扩建,如今在原址残留有许多带铭文和浮雕的石块。西奈半岛矿藏丰富,从古王国时期法老便开始派遣部队来这里寻找绿松石矿和铜矿,而这座哈托尔神庙就建在一座绿松石矿区之上。我们知道,哈托尔神并不是埃及本土的信仰,而是一名外来神。法老把她作为“绿松石的守护神”供奉在这里,保佑埃及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这种珍贵的矿石,用于制作贵族的饰品或者绘画的颜料。
    
  我和我的同事们在这里主要从事神庙的保护工作,到今年已经第五年了。因为这座神庙位于山上,保存状况很不理想,一些浮雕颜色正在脱落,铭文受损严重。如果不加以保护,石刻的铭文将会在几年内消失。我们正在保存归档铭文,努力寻找挽救的方法。欢迎你们来参观,但缺点是交通不是很便利,没有像尼罗河两岸那种宽阔平坦的大路。
 
  采访:高伟    策划:乔玉     审核:刘国祥

 

作者:高伟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