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纪要
发布时间:2016-06-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宋江宁
2016年5月21日下午至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湖北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洛阳丝绸之路博物馆、镇江博物馆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武汉大学考古系、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山东大学考古系、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华中师范大学楚学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美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汤阴教师进修学校、湖北省恩施州电视台等34个考古所、博物馆和专业院校的38位学者和研究生发表了演讲,约70多位学者、学生和公众参与了会议和讨论。 研讨会由徐良高、王青、王占奎、雷兴山、刘延常、向桃初、谢尧亭、张懋镕、曹锦炎、滕铭予等几位专家分别主持和点评。
演讲主题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对西周遗存编年的新认识。王占奎基于新出文献资料,指出伐商时的纪年可能是周武王的纪年,而不是传统认为文王的纪年,以及周幽王之后丰镐遗址还有与周平王并立的一位周王这个可能,据此他认为丰镐遗址西周遗存的年代上限和下限都有拉宽的可能性。进而,关中地区西周遗存的年代也应存在这种可能。
二、以周代族徽为切入点展开的相关讨论。张懋镕以叶家山姬姓墓地为例,指出只有综合族徽、日名、腰坑、墓向、陶器等各项标准才能判断墓葬的族属。陈丽新认为叶家山M107的铜器铭文和族徽都不一致,可能是局部分器墓。张礼艳在综合分析了昌平白浮M2的随葬陶器、耳环、腰坑、葬式、甲骨文和族徽后,认为墓主人的族属可能为殷遗民。她还附带指出北方民族中不存在妇女尚武的习俗。雷兴山认为周原齐家制玦作坊的刻辞可能为族徽,讨论了作坊的族徽构成、居葬关系、生产组织关系等。他指出,制玦作坊的生产者为周王直接控制的殷遗民与“王人”。
三、结合考古遗存与铭文资料对周代社会组织、政治关系及其演变的研究。徐良高分析了西周“侯”与“伯”的性质与关系。他认为“侯”代表天子镇守一方,有征伐之权。“伯”可能是代表血缘组织的宗族长的称谓,为王或“侯”统治下的宗族首领。黄尚明梳理了两周时期与曾国贵族有婚姻关系的诸国,继而对其婚姻背景进行了分析。曹斌则从铜器组合、陶器、日名族徽以及遗址兴废,考古学文化从多样到一致等几个角度探讨了西周社会前后期的变化,指出人的主体能动、社会分层、统治模式变动等是其原因。最后提出这种变化导致了文化中国和天下秩序观念的出现。马赛通过对三处手工业作坊的分析指出,周原遗址的手工业生产很可能在西周晚期偏早阶段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动。滕铭予对灵寿城东周时期墓葬的分析后认为中山国存在不断中原化的趋势,城内社会基层组织存在从血缘关系为主向地缘关系为主的转变。
四、对具体遗迹和器物的研究。黄凤春认为红烧土墓可能是“堲周”习俗,并对其程序进行了推测。路国权对东周时期铜簠的分类和谱系进行了新的研究,指出两型铜簠分布格局的演变和此消彼长的态势反映了东周时期周文化和楚文化影响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过程和互动关系。他还认为对器物的型式分类研究定位于揭示分类对象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历史渊源,构建谱系,阐释器物谱系背后蕴含的历史信息。印群认为琉璃河M1193出土青铜兽面饰应为面具,昭示着其墓主生前所掌握的政权和神权。大日方一郎从丰镐以周原遗址西周墓葬陶器组合对葬俗进行了讨论,指出西周中期后周原的葬俗保守,随葬陶器组合与墓主的性别有较密切的关系。金国林对鲜水河流域铜戈的类型、源流进行了研究。杨文胜则分析了两周墓葬随葬青铜礼乐器组合反映出的女性贵族社会地位及其变迁。凡国栋对商周时期的铜料资料进行了梳理,认为商周时期的铜饼和铜块就是金文中的钣。
五、长江流域两周遗存的研究。向桃初通过分析南方出土商周青铜器,提出南方地区礼的内容以祭祀自然神为主,祭祀场所可能多为野外, 祭祀的仪式可能更简单、自由,巫术色彩更浓,社会政治结构可以概括为巫政合一。 陈小三对湖南望城高砂脊铜器群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来源为中原和本地两类,并对铸造工艺进行了区分。唐锦琼梳理了长江下游地区商周时期城址,提炼出其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时代变化的原因。王乐文研究了楚墓青铜礼器的组合形式和历时性变化。
六、东亚视角下的两周时期文化研究。吉野彩美对中日韩的非墓葬出土青铜器的埋藏环境、器类、形态等作了分析,比较了各自所反映的社会意义、信仰观念以及社会的文明化过程。萨仁毕力格对蒙古国青铜时代的赫列克苏尔文化进行了分类研究,讨论了其功能与年代、族属等问题。赵燕娇对先秦时期海岱先民的海外交流做了初步的探索。
七、对金文资料的梳理与研究。袁俊杰通过对两周金文资料的梳理分析,并结合传世文献,总结出了七种侍从制度。王龙正对金文中的“就逦”与“即立(位)”作了分析,指出二者同义,意为在礼仪活动中处于其所在的位置。曹锦炎通过对新发现铜戈铭文的研究,对赵国何时称王作了探索。严志斌介绍了巴蜀符号的出土与研究现状,讨论了巴蜀符号的方向性,复合符号,异体之间的关系和非巴蜀符号的器物。
八、多学科合作的环境与聚落关系探索。王辉通过环境研究指出,西周时期的周原沟渠水系是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河流不断淤积的基础上兴建的。位于遗址北部边缘的沟6可能是为了避免古沟谷对遗址核心区的破坏。宋江宁则以从自然水系和台塬发育的角度,基于聚落分布的变化,指出关中地区经济中心区从漆水河以西地区向西安地区的转变,进而对丰镐与周原的内涵差异做出了宏观角度的解释。
九、对重要考古发现的介绍。吴业恒汇报了河南伊川徐阳东周墓地考古发现与研究。他指出徐阳墓地春秋中晚期遗存从时间跨度、文化面貌、地域分布、墓葬等级等都与春秋时期“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的陆浑戎高度吻合。黄昊德对绍兴越国王陵及贵族墓考古工作进行了介绍。主要收获是明确了贵族墓葬的分布范围,确认了平水盆地为越国大型高等级墓葬的主要分布区;基本确认了平水盆地为越国王陵区,推测整个王陵区构成一种大的“公墓”区内分布若干个小的陵墓区的分布格局;搞清王陵区与都城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其周边水系与沟状遗迹的分布,结果表明王陵区与都城由水路相连,王陵区与单个陵园的选址与水系密切相关。岳连建介绍了陕西战国魏长城遗址的调查与研究。他们基本搞清了魏长城的走向、长度、保存现状、分布地域、建筑方式及时代特征等;认识到魏长城并不是一个封闭式的防御体系,而是根据战争防御的需要,分时、分段、 分地域而建的;基本确定了宜君、黄陵、富县长城的时代和国别;基本确定了战国魏及秦汉时期“雕阴”的具体位置,更新了对魏国河西地区疆域范围的认识;基本确定了合阳-澄城中南部长城的时代和国别,解决了关于该段长城属秦还是属魏的问题;对与魏长城有关的城址进行了考察,搞清了这些城修建的历史背景以及在军事防御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目前最为完备的魏长城资料库,为制定魏长城的保护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孙占伟对战国时代陕北狄人活动区域及重心进行了考古学观察。 他介绍了狄人活动在秦晋交锋的交界地带,活动中心在今陕北米脂、绥德、清涧、子洲、延川等县一带。
十、刘延常从考古学角度探讨了齐鲁文化的内涵、形成机制及其历史背景,分析了考古学在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讨论环节中,与会学者围绕族徽的商周族属性质、昌平白浮M2墓主的族属、周原遗址制玦作坊的刻辞是否为族徽,墓葬中的“堲周”习俗,“侯”“伯”的性质与关系,曾国的婚姻关系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总之,本次会议研讨内容既包括考古学又包括文字学,主题广泛,从田野到器物、从遗址、墓葬到社会组织、思想观念,涵盖两周历史的诸多方面。
撰稿:宋江宁 审稿:徐良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