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圆满落幕 史无前例的规模及学术规格,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发布时间:2016-05-24文章出处:郑州晚报作者:苏瑜 董艳竹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圆满落幕 史无前例的规模及学术规格,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700位考古“大咖”联合发布《郑州共识》
23日下午,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顺利完成各项议题在黄河迎宾馆圆满闭幕。49家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全国75家考古文博机构、700余位专家学者、十几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场专题报告、16场面向公众的讲座——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以及学术规格,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文超,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会长刘其文,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丁世显,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印度考古调查局考古所所长桑杰·库玛尔·曼纽尔,德国考古研究院欧亚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睦,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赵健等参加闭幕式。
大会谱写了中国考古学的新篇章
3天来,围绕“面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面向世界的中国考古学”的主题,逾700名中外考古学专家云集郑州共论前沿课题,主题发言、中国考古学会13个专业委员分组学术讨论会、“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青年学者圆桌会议、“走向世界的中国考古学”国外专家座谈会、考古发掘现场实地观摩等活动顺利举行,谱写了中国考古学的新篇章。
此次大会共有385名正式代表,其中338位在大会或者分组讨论上演讲;加上28名国外代表、25名特邀代表、337名列席代表,发言人数超过500人。
孙英民在讲话时说,首届考古学大会顺利完成了预期各项议题,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史上一次高端的国际性、开放性、专业性学术盛会,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国、英国、埃及、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专家学者,就中国考古学和世界考古学发展,考古学领域重点和前沿课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会规模空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在社会上刮起来了一股考古旋风,对考古学的普及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次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是对河南文物考古工作的激励和鞭策。河南是中国考古学的起步区、华夏文明的核心区,是中国考古学的黄金地带,肩负着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断代、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等众多重大学术课题破解的重任,大会的召开必将促进文物考古事业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术繁荣、推进学科进步。
大会将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
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文超在闭幕式上说,探索中华文明之源,是当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和夙愿,也是考古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精神内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与会专家参与、支持研究会的工作,共同探寻中华文明最早起源的曙光,研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创民族伟大复兴未来。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说,这次大会将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是中国考古学全面发展,实现腾飞的新起点。希望全国考古学界的同仁齐心协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迎接中国考古学百年诞辰的到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中国考古工作者独特的贡献。
郑州共识(节选)
我们,来自内地、香港、台湾的700多位中国学者与来自埃及、印度、洪都拉斯、俄罗斯、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十几个国家的外国学者相聚古都郑州,参加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切磋学问,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会议期间,与会中国学者还就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探讨,达成以下共识: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对于传承中华文明、维系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考古学大会应联合全国考古文博机构、学界同仁和国际友人,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促进中国考古学不断进步。
回忆往昔,中国考古学在近百年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历尽艰辛坎坷,不断取得进步。我们向为中国考古学发展贡献出毕生精力的前辈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展望未来,中国考古学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前景。在这样的时刻,作为活跃在考古研究第一线的考古工作者,我们意识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中国考古事业正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将中国考古学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为世界考古学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 董艳竹/文 白韬/图)
(原文刊于:《郑州晚报》2016年5月24日第A03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