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考古学研究产生新助力
发布时间:2016-06-01文章出处:新华社作者:汪永基
科学运用新技术实施中国考古学学科建设、课题研究、发展方向与遗产保护成果的认知,在日前于河南郑州闭幕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得到与会700余位专家学者的普遍共识,并建议强化新技术多学科的密切合作,以对重大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学术问题的破解产生更为精准的助力。
新兴技术考古是我国考古界备受关注的新学科、新领域和新课题,其快速发展和有效实施及研究成果已具备相当数据的积累。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文博考古学院及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科学研究院所同时展开国际视野的开发与应用,在碳十四年代学、锶同位素、释光测年、多视角三维重建和考古遗存异地迁移等技术领域已具有国际话语权。
我国考古领域步入年代学实验室研究始创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碳十四实验室的成立。该实验室配合考古学研究课题先后承担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碳十四年代学和国家糖炭标准制定等实验室考古,搜集了大量珍贵数据,建立了我国旧石器晚期以来史前考古较为科学的年代框架。
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介绍,碳十四年代研究方法进入我国考古学研究领域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考古学应用、测量方法和样品采集等领域已经在国际领域取得相当前沿的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院周慧教授指出,通过近年来古DNA技术应用对不断更新的考古学新材料进行研究,其有成果表明我国北方古代人群对亚洲现代人群的基因库有重要的贡献,一些北方古代民族对欧亚大陆的人群交流及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周慧介绍,分子考古学实验室研究证据表明,尽管我国北方地区不断有其他周边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发生融合,但父系方面Y染色体O谱系在中原农耕人群中的高频存在是汉族祖先人群最重要的谱系。
一些学者也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提出建议,因年代测定是古人类演化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要在新的课题研究发展中加强和完善测年新技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研究与多学科新技术合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