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济南或是“冶铁之都”!魏家庄遗址创下多个第一
发布时间:2016-06-07文章出处: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作者:于悦
近日在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器保护与修复”项目获得“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这是济南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获得的最高奖项。济南市考古所人员表示,魏家庄38件汉代铁器的发现表明,历史上的济南冶铁业处于中心地位。
魏家庄出土铁器38件。济南市考古所供图
38件汉代铁器占多个第一
2009—2010年,如今万达广场所在的魏家庄片区发现了168座汉代到元代的古墓葬,汉代墓葬就有122座,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多座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最终出土了500多件各代文物,其中包括铁鼎11件、铁釜4件、铁鐎斗1件、铁炉1件等38件汉代铁器。
“以前也零散地发现过济南冶铁的痕迹,这次没想到能发现这么多。”济南市考古所所长李铭表示,这次考古创下了济南乃至全国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如一次性出土铁鼎和铁剑包括铜器是历史上最多的,出土地是济南地区汉代至宋元时期最大的墓葬群,也是济南城区考古面积最大的一次。
“拿现在的眼光看铁器,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但在古代只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用得起,例如铁鼎,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炊具,但我认为它是汉代一种‘没落的礼器’。”李铭说。
全国最大规模的铁器文物修复
随葬铁器出土时,由于长期浸泡于地下水中,埋藏环境复杂,使得铁器文物表面全部被锈蚀层严密覆盖,铁器的本体强度、密度均已产生剧烈变化,化学稳定性大大降低。铁器文物锈蚀层逐渐剥离脱落且趋势加剧,有完全毁坏的危险,个别已破碎成数块。
“铁器因为很容易氧化,修复起来比铜器等文物难度都要大。”李铭称,这些铁器的出土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对研究汉代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冶铁史、科技史、丧葬史和礼仪制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认识到魏家庄铁器的重要性,济南第一次向国家申请资金修复,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了修复项目组。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铁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由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审定通过后,拨付了专项修复资金。经过2年半的努力,去年6月,铁器修复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项目验收。这成为济南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铁器文物修复工程,并开拓了铁器文物的先河,最大限度的恢复了铁器文物的本来面貌,让文物呈现出自然、完整的状态。今年5月底,这次修复项目获得国家考古奖项。
运署街发现汉代大型冶铁作坊遗迹
“这些铁器足以证明济南在汉代冶铁业十分发达,在过往文献当中已有所记载,历城与章丘各有一处官办冶铁地。魏家庄考古发掘更印证了这一点。”李铭说。2005年,济南运署街考古发掘曾发现汉代大型冶铁作坊遗迹,属于山东首次发现。
章丘的冶铁历史悠久,历史上西晋年间,济南城曾从现位于章丘龙山的东平陵城搬迁到如今的位置。李铭称,经初步研究搬迁的原因是那边缺水或战乱,而后来的济南城当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从出土的铁器中也能看出当时铁器制作的完备和技术的先进,“济南可以称得上是冶铁之都。”
“一个民族文明体现在文字和金属器的使用上,济南现在既有大辛庄的文字,又有魏家庄的铁器,足以说明古代济南城文明的先进。”李铭说,外国对铁等金属器的研究很是热门,国内铁器考古研究也渐渐多了起来,但还有待更多的探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