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寺遗址发掘报告首发 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发布时间:2015-12-14文章出处:新华网作者:
历经长时段考古挖掘,经过几代考古工作者的整理、编纂与修改,集结而成的《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于12月12日正式出版,备受考古界关注。

图为陶寺遗址观象台(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12月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上,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高炜介绍,《襄汾陶寺》是由多位考古学家参与编写,通过15个专题对陶寺遗址考古资料做了科技检测分析,代表了中国史前考古与现代科技手段联合攻关的学术范式。

图为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图为陶寺遗址出土的玉钺(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陶寺遗址出土的铜齿轮形器(资料照片)。

12月12日拍摄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研讨会现场。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1978年至198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与山西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做了大规模发掘,获得陶器、石器、礼乐器、装饰品等数量繁多的精美文物,揭开陶寺遗址的神秘面纱。特别是红铜铸造铜铃与类似文字符号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关注,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礼制研究,提供了珍贵的重要材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