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陶寺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主脉——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5-06-2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本站记者
  2015年6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举行“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的重大收获,目的在于展示近年来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将“陶寺与尧都”、“晋南地区与最早中国”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的考古探索,进一步推向深入。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长马援主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做了关于陶寺遗址的学术报告,中国社会科院院长王伟光发表讲话,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致辞。

会议现场
 
  在上世纪寻找“夏墟”的背景下,学界发现了陶寺遗址,并从1978年开始发掘,高等级墓葬、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宫殿基址等一系列重要发现吸引着学界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三十余年年来尤其是近十年的重大考古发现与部分研究成果。1978-1985年陶寺遗址揭露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一千余座。其中大贵族墓葬6座,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已经出现了王权。这些发现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99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合作,陶寺的考古工作以寻找城墙为中心。2002年之后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在聚落布局及功能区划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化,多学科合作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2012年之后又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目前已发掘面积约8000平方米。
 
  近40年来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中国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都城,由王宫、外郭城、下层贵族居住区、仓储区、王族墓地(王陵)、观象祭祀台、工官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庶民居住区构成。兴建与使用的时代为距今4300~4000年。王族墓地随葬的陶鼓、鼍鼓、石磬、铜铃、漆柷等礼乐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礼乐制度形成。遗址和墓地出土的铜铃、容器口沿、齿轮形器、环、蟾蜍等五件铜器构成中国史前时期最丰富的红铜铸造礼乐铜器群。极可能集观象授时与祭天为一体的观象祭祀台,被天文史学界认为世界考古发现最早的同类建筑。扁壶上朱书陶文虽然在释读为何字方面尚存在分歧,但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贵族墓葬出土的数量可观的玉石钺,充分显示出王权在陶寺遗址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带有防御设施的王宫内,有一定数量的夯土宫殿建筑群,大者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小者数千平方米,与宫殿建筑相关的陶制建筑装饰材料的发现等等,都说明中国史前最初的宫室制度的形成。极少数的王墓与绝大多数的平民墓葬,以及贵族与平民在住宅的规模、地基处理技术和位置高下的差别,体现出陶寺遗址社会的金字塔式结构,部分学者认为这是阶级对立的表现。陶寺遗址文化因素中部分来于黄河中游以外的地区,部分黄牛、绵羊以及冶金术可能来自西亚,显示出陶寺文化是海纳百川,大量吸收周围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而形成的。或可以说是东西、南北文明因素碰撞与交融,造就了陶寺遗址的文明成就。

发布会现场
 
  王巍所长指出,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目前,没有哪个遗址像陶寺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后世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族志资料证据、地名甚至方言等等,也都共同指向尧都在晋南临汾一带。所以,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虽然对于陶寺遗址一系列考古发现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在学术界还存在一些分歧,目前还没有到可以下定论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今后的工作,继续寻找可以一锤定音的确证,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尧都正在通过我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走出传说时代,逐渐向信史转变之中。

王巍所长介绍陶寺遗址的成果
 
  自中国考古学诞生之日起,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就成为考古学人探索的重要议题。陶寺遗址作为目前在黄河中游地区能够确认的最早的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的都邑性城址,是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的重要对象。王巍所长特别从中华文明探源的角度,阐明了陶寺遗址作为多元一体化中华文明主脉的关键地位与重要贡献。它所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古国文明的许多文明成就,如四合院式的宫殿形制以及围绕宫殿区的环壕乃至城墙的修建,以鼍鼓、特磬(可能还有铜铃)为代表的礼乐器具的出现,以一排石钺为代表仪仗用具及其礼仪制度的发明,冶金术特别是合范技术的发明以及最早铜容器的制作和使用,农时节令历法的发明,汉字的使用,天下之中观念的发明,和合思想的形成和结盟机制的创立等等,都被后来的夏、商、周王朝的王国文明所继承。
 
  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院长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陶寺遗址研究的重大学术价值和意义,并对陶寺遗址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对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伟大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有深刻领会与正确把握。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丰富内涵,是中国社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尧舜禹时代是在中原地区华夏文明形成和早期“中国”诞生的关键时代,而相关的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远远不足以说清这段历史。因此,考古学研究便成为探讨这一关键时期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主要的学术探索路径。近4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陶寺遗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使我们初步看到夏王朝建立之前,华夏文明所达到的第一个高峰。同时,愈加丰富的陶寺遗址考古资料越来越多地同有关尧舜的文献记载系统对应,使得陶寺遗址与尧都的关联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而文献记载中尧舜的文德思想、和合思想、礼制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等,都是中华思想宝库中的精华。考古探索和追溯这些精神财富的源头,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王伟光院长讲话
 
  来自考古发掘地的山西省和临汾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发布会。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几代科研人员在陶寺遗址所做的艰辛工作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肯定了陶寺遗址发掘成果以及探索尧都所在的工作,对于认识和弘扬山西省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提升山西民众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山西省的文化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期间,中国考古网对相关专家进行了专访,对陶寺遗址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关注中国考古网及官方微博、微信的后续报道。(详细信息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专家说陶寺——山西临汾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

陶寺文明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主脉——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5-06-23

  2015年6月18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国务院新闻中心举行“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介绍了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的重大收获,目的在于展示近年来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将“陶寺与尧都”、“晋南地区与最早中国”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的考古探索,进一步推向深入。
 
  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长马援主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所长做了关于陶寺遗址的学术报告,中国社会科院院长王伟光发表讲话,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致辞。

会议现场
 
  在上世纪寻找“夏墟”的背景下,学界发现了陶寺遗址,并从1978年开始发掘,高等级墓葬、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宫殿基址等一系列重要发现吸引着学界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全面介绍了陶寺遗址三十余年年来尤其是近十年的重大考古发现与部分研究成果。1978-1985年陶寺遗址揭露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一千余座。其中大贵族墓葬6座,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已经出现了王权。这些发现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99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合作,陶寺的考古工作以寻找城墙为中心。2002年之后陶寺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项目之一,在聚落布局及功能区划方面的研究逐步深化,多学科合作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2012年之后又纳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目前已发掘面积约8000平方米。
 
  近40年来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初步揭示出陶寺遗址是中国史前功能区划最完备的都城,由王宫、外郭城、下层贵族居住区、仓储区、王族墓地(王陵)、观象祭祀台、工官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区、庶民居住区构成。兴建与使用的时代为距今4300~4000年。王族墓地随葬的陶鼓、鼍鼓、石磬、铜铃、漆柷等礼乐器表明史上最早的礼乐制度形成。遗址和墓地出土的铜铃、容器口沿、齿轮形器、环、蟾蜍等五件铜器构成中国史前时期最丰富的红铜铸造礼乐铜器群。极可能集观象授时与祭天为一体的观象祭祀台,被天文史学界认为世界考古发现最早的同类建筑。扁壶上朱书陶文虽然在释读为何字方面尚存在分歧,但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汉字。贵族墓葬出土的数量可观的玉石钺,充分显示出王权在陶寺遗址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带有防御设施的王宫内,有一定数量的夯土宫殿建筑群,大者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小者数千平方米,与宫殿建筑相关的陶制建筑装饰材料的发现等等,都说明中国史前最初的宫室制度的形成。极少数的王墓与绝大多数的平民墓葬,以及贵族与平民在住宅的规模、地基处理技术和位置高下的差别,体现出陶寺遗址社会的金字塔式结构,部分学者认为这是阶级对立的表现。陶寺遗址文化因素中部分来于黄河中游以外的地区,部分黄牛、绵羊以及冶金术可能来自西亚,显示出陶寺文化是海纳百川,大量吸收周围地区先进的文化因素而形成的。或可以说是东西、南北文明因素碰撞与交融,造就了陶寺遗址的文明成就。

发布会现场
 
  王巍所长指出,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目前,没有哪个遗址像陶寺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后世历史文献记载、当地民族志资料证据、地名甚至方言等等,也都共同指向尧都在晋南临汾一带。所以,在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陶寺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尧的都城。虽然对于陶寺遗址一系列考古发现的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在学术界还存在一些分歧,目前还没有到可以下定论的时候,还需要通过今后的工作,继续寻找可以一锤定音的确证,但不容否定的事实是,尧都正在通过我们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走出传说时代,逐渐向信史转变之中。

王巍所长介绍陶寺遗址的成果
 
  自中国考古学诞生之日起,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就成为考古学人探索的重要议题。陶寺遗址作为目前在黄河中游地区能够确认的最早的进入到初级文明阶段的都邑性城址,是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的重要对象。王巍所长特别从中华文明探源的角度,阐明了陶寺遗址作为多元一体化中华文明主脉的关键地位与重要贡献。它所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古国文明的许多文明成就,如四合院式的宫殿形制以及围绕宫殿区的环壕乃至城墙的修建,以鼍鼓、特磬(可能还有铜铃)为代表的礼乐器具的出现,以一排石钺为代表仪仗用具及其礼仪制度的发明,冶金术特别是合范技术的发明以及最早铜容器的制作和使用,农时节令历法的发明,汉字的使用,天下之中观念的发明,和合思想的形成和结盟机制的创立等等,都被后来的夏、商、周王朝的王国文明所继承。
 
  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王伟光院长发表讲话,深刻阐述了陶寺遗址研究的重大学术价值和意义,并对陶寺遗址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对中华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伟大的文明、灿烂的文化有深刻领会与正确把握。研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丰富内涵,是中国社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尧舜禹时代是在中原地区华夏文明形成和早期“中国”诞生的关键时代,而相关的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远远不足以说清这段历史。因此,考古学研究便成为探讨这一关键时期不可或缺的甚至是主要的学术探索路径。近4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陶寺遗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使我们初步看到夏王朝建立之前,华夏文明所达到的第一个高峰。同时,愈加丰富的陶寺遗址考古资料越来越多地同有关尧舜的文献记载系统对应,使得陶寺遗址与尧都的关联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而文献记载中尧舜的文德思想、和合思想、礼制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等,都是中华思想宝库中的精华。考古探索和追溯这些精神财富的源头,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王伟光院长讲话
 
  来自考古发掘地的山西省和临汾市有关领导和专家应邀出席了发布会。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同志高度评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几代科研人员在陶寺遗址所做的艰辛工作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充分肯定了陶寺遗址发掘成果以及探索尧都所在的工作,对于认识和弘扬山西省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提升山西民众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山西省的文化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期间,中国考古网对相关专家进行了专访,对陶寺遗址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解读,敬请关注中国考古网及官方微博、微信的后续报道。(详细信息
 

作者:本站记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