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葬

发布时间:2021-08-20文章出处:“文物天地月刊”公众号作者:丛德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学发展至今,在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中心地区研究日益深化、区域联系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探索中国边疆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互动关系,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人的重要责任与担当。温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端,其西、北侧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南面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沟通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以及欧亚大陆的重要区域,在学术发展日益深化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

阿敦乔鲁考古营地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西40余千米处,属于查干屯格乡吐日根村。墓地发现于198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也曾对该墓地进行调查。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组成了阿敦乔鲁考古项目组,开展相关的田野工作,并于当年进行了重点遗迹的调查和测绘;2011年开始试掘,2012年和2013年正式对遗址和墓地进行了大面积的田野发掘,两个年度的工作,合计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对四座位置相互连属的建筑遗迹(大房址)进行发掘,编号为阿敦乔鲁I号居址F1—F3、F7;同时,对14座石板墓葬也进行了发掘工作,获得了包括陶器、石器、铜器小件和包金铜耳环、石人(?)以及完整的人体骨骼等一批珍贵遗物。2014年至2016年,继续对墓葬区的南部集中进行发掘,累计发掘墓葬近60余座(依墓葬个体统计)。

阿敦乔鲁遗址F1地表结构

  阿敦乔鲁项目组在开展重点发掘工作的同时,还对博尔塔拉河流域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和勘测,在长度100余千米、面积达300~500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展开拉网式调查,发现和确认了除阿敦乔鲁之外的多处聚落,以及墓地、岩画、大石遗迹和山顶建筑遗迹等其他类型遗存,为全面开展博尔塔拉河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完善了基础材料。

  二、遗址的布局和重点遗迹

  温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隶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县域内主要河流为博尔塔拉河和鄂托克赛河,北侧为阿拉套山,南侧为别珍套山。博尔塔拉河发源于中、哈边境的山结,向东流向艾比湖。河流的上、中段流经的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大部分属于半荒漠化草原,海拔高度在2000~2400米左右。

  阿敦乔鲁遗址位于温泉县城西部约41千米处,遗址范围近7平方千米,集中于博尔塔拉河北岸、阿拉套山山前的一处丘陵周围。丘陵的顶部海拔2515米,其东、西两侧有季节性河流和泉水。遗址周围属于典型的冰川地貌特征,丘陵上分布有大量的冰碛石。遗址周围在丘陵和低谷间有成片的花岗岩石块,一直延伸至博尔塔拉河北岸。“阿敦乔鲁”是蒙古族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在遗址所处的丘陵(小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石构建筑遗迹的分布,初步已调查发现达11组之多。石构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地表上由大石块组成的双圈石围构成闭合的范围,石围形状基本为方形或不甚规整的方形,单边的长度在8~22米,高出地表0.2~0.5米。

  阿敦乔鲁的建筑遗迹(居址),一般由两或三座建筑(房址)组合成一组,每组距离间隔得较稀疏,一般处于避风的朝阳坡。阿敦乔鲁遗址(小山)的四周2千米范围内甚至更远,也发现了石构建筑遗迹。

  2012、2013年度主要发掘了一组大型石围建筑群(编号为阿敦乔鲁I号居址),该组建筑依地势在小山的西端南坡从坡底向坡顶(从南向北)相互连接,呈台阶状分布,共有四个层级的石构建筑遗迹,由五座石构建筑组合构成。建筑遗迹均由大型石块围砌而成的双圈石围构成,也有利用天然大石块作为部分墙体的现象。其中编号为F1的房址位于山坡前台地,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形制工整,由大石块砌成两圈石围,南部有向外突出的石砌门道。基本呈南北向,方向为南偏东28°;房址南北长22(外圈)~18(内圈)米,东西宽18~14.6米;石墙由大石块组成,内、外石围之间的距离为0.98~1.33米。居址内遗迹呈现中轴对称分布的特点,基本可以划分出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单元),显示出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意义。居址(F1)内的西北部一个独立的长方形房址,范围约为7.2×6米,房址的北墙和西墙利用F1的部分墙体,墙体基础部分以纵向竖立的大石板(块)为基础,其上用较小的条石横向逐层垒砌,石墙残存最高处约1.2米左右。在南墙的偏西处有门道,门道为南偏东60°,门道长2.9米,宽0.85米。在门道的顶端左右两侧,各有一处用石块砌出的呈不规则圆形的石围,疑似门枢类的遗迹。该房址内东南部有隔间(2×2.5米),在建筑内中心位置保存火塘,火塘大致呈圆形,依据四周环绕的陶器的范围测量,火塘直径大约1米。房址内出土有铜、石器小件及陶片等,还出土了多个鹿角(马鹿)和完整的羊骨(架)。周围其他的房址,除面积略有变化之外,基本结构类似。

  阿敦乔鲁墓地位于整个遗址区的南部,与遗址所处的小山(丘陵)相距约2.5千米;墓地地势低平、开阔,东南侧有一处突兀的小山(侧碛垄)。依墓葬分布的密度,基本可以分为北、中和南部三个区域。保留在地表上可以辨识出来的石板墓、石堆墓102座,目前已发掘60余座石板墓和2座石堆墓。

  阿敦乔鲁石板墓的结构特点是,地表用大型石板(或石块)竖立围出的方形或长方形石围(类似栅栏形状),石围高出地表1.2~0.3米不等,石围之内有单个或多个竖穴,竖穴底部用石板围出石棺,其上棚盖大石板之后填土。石围内保留的填土(石)一般厚约0.4~0.6米,略高出石围外侧的地表。葬式基本以单人葬为主,葬俗则包括了一次葬、迁葬(?)和火葬等形式。

  阿敦乔鲁墓葬区北区的石板墓个体较大,方形居多,最大者边长10×10米;南区的石板墓的石围平面则多见长方形,常见多个石围相连的形态。石围低矮,且多用自然石块,单体的规模较小。在墓地的偏东南处,有的石围已呈现多边形或近不规则圆形的形状。

  北区(编号为)SM4石板墓,位于墓地的北部。地表石围形状呈方形,基本为大石板构成,每一侧的石围由7~9块石板组成,边长约7米;石围露出地表部分的高度约0.5~0.8米,每块石板的宽度为0.8~1.1米。其中,北侧的石围中部保存有缺口。石围内中部有南北并列的两个墓穴,墓穴基本为东西向,墓穴之中均有石棺。墓穴外侧的地表上,沿墓口附近摆布小卵石作为墓口标志,小卵石一般约0.08~0.15米大小。

阿敦乔鲁墓地北区墓葬

  SM4内并列的两个墓穴,北侧编号为SM4-1。其墓穴内的石棺底部放置经火烧过的人骨碎片,墓底的西端放置陶罐。该墓骨殖经鉴定为一个青少年个体。

  SM4—2位于石围内南侧,石棺的盖板石为多块较薄的大片石构成,片石表面还保留了厚约0.3~2厘米的黄膏泥。石棺内保留了木质葬具,由于盖板石坍塌的原因,木质葬具的北侧基本无存。木葬具由直径约13—15厘米的树干组成,已朽。保存较好的位置可以分辨出有5根(木头),用榫卯结构拼接。该石棺内葬有一个青年男性(30岁左右)个体,骨骼保存完好。侧身屈肢,头西面北。随葬有包金铜耳环、陶罐以及羊距骨等。

  在遗址或墓地附近,新确认一种“大石遗迹”。此类遗迹是在巨石一侧用小石块围出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范围,石围结构的特点与居房址的石围相似,即由两排竖立的石块组成,初步推测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相关。

阿敦乔鲁墓地圆形石堆墓结构

  阿敦乔鲁遗址的另一类遗存是岩画。经过这两年持续的调查、测绘,可以基本确认分布的范围及特点。岩画的内容包括动物(鹿、羊、狼等)图案、几何图案等。还新发现了人面岩画,这是博尔塔拉河流域一种新的岩画题材。

阿敦乔鲁岩画

  三、出土遗物情况和重要遗物

  在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出土物基本为陶器(片)、石器、铜器小件以及零星的包金铜器。在墓葬中还确认出土有釉砂制成的珠子;陶器(碎片)多为夹砂灰褐陶,器形单一,主要为平底敞口罐,部分陶罐有明显的肩部。素面陶器居多,部分陶器在颈肩处装饰有戳印纹图案或由篦点纹组成的三角形图案。遗址(房址)内出土的器物较墓葬中的器物个体为大,多见戳印纹;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形体较小,器壁略厚。石器较为单一,主要出自房址内,质地多由花岗岩制成,器形以斧型器为主,基本为长条形,顶端及两个侧面均有凹窝,另一端大多有使用痕。个别也发现石铲类器,个体较大,器身呈舌形,顶部略窄而长。其他类型的则主要有石磨盘、研磨器和零星的小件的装饰品。

墓地南区墓葬结构

  阿敦乔鲁遗址和墓葬中均发现铜器小件,类型较多,包括刀、凿、锥等,墓葬中还出土有铜串珠、臂钏(手镯)、铜泡、铜镜(?)以及由多个树叶形铜片组成的装饰品,另外,还出土青铜工具(凿)、刀子及耳环等其他装饰品。初步的检测结果显示铜器小件的成分以锡青铜为主。

阿敦乔鲁出土铜器小件

墓主人脚踝部出土的铜串珠

  四、研究新进展、新认识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是近年来新疆发现的非常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存。截至目前,通过对居址和墓葬釆样(木炭)测定的有效年代数据已达十余个,年代集中在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之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疆西天山地区较早的青铜时文化遗存。

  阿敦乔鲁居址与墓地为深入研究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具体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重要的材料。考古工作初步展示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的分布特点,在近7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浅山丘陵地带,分布着多处居址和墓葬,阿敦乔鲁居址与墓地(石板墓)的建筑形式、石材所表现出的高度相似性,以及出土的陶器、青铜小件等无论从质地还是形制都显示出了较多的相同点,显示出两类遗存具有共时性特点;1?C年代测定数据也支持了遗址与墓葬为同时期遗存的判断,这为探讨该区域古代社会结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阿敦乔鲁的石板墓是新疆地区以往所未见的墓葬类型,并获得了一批较为完整的人类骨骼。墓葬出土的人骨显示出较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征,古DNA的数据显示,阿敦乔鲁发现的人骨显示了古代欧洲人在西天山地区的活动轨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来自东方人群的因素,人群已存在混血的现象。这为探讨公元前两千年前西天山地区人群状态的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探索新疆地区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内涵及与亚欧草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新发现的人面岩画也非常重要,人面的特征与新疆西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切木尔切克石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缘小河墓地出土的人面饰颇有类似之处,显示了与上述区域文化间的联系。

  阿敦乔鲁遗址发现了大麦、小麦以及黍类遗存等古代植物遗存,这些浮选出的植物颗粒,显示来自东、西方的农作物黍(粟)类和小麦在此地汇合,共同抚育阿敦乔鲁的人们,甚至还从植物的淀粉颗粒中发现了肉苁蓉等植物。植物考古学家对黍类的发现尤其兴奋,显示可能存在一条以往我们不了解的黍类植物的传播之路。这与探索古代小麦的传播路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阿敦乔鲁出土的釉砂类珠子,是目前新疆所见的年代最早的实物,对于探讨釉砂的传播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13年的调查中,阿敦乔鲁项目组在博尔塔拉河近中游的区域小呼斯塔的黑山头,还发现了遥相对应的山顶遗址,推测可能是具有军事性质的“观察哨所”的遗迹,当然,伴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也会更加深化。无论如何,这些考古材料所展现出的丰富的遗存内涵,将极大地推进新疆青铜时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研究。

  阿敦乔鲁遗址及墓地的内涵显示,这是一处距今将近40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遗存,阿敦乔鲁人适应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气候与环境,从事牧业和少量的农业,有自己的核心居住地,并与周边进行着物产的交流。同时,根据最近几年调查的结果,发现在博尔塔拉河流域高海拔的区域也有阿敦乔鲁类型(或时代)的遗存,结合环境、气候等资料,显示阿敦乔鲁文化很可能已出现游牧生业形态,这也是目前中国境内能看到的最早的游牧文化遗迹。

  阿敦乔鲁遗址分布在海拔1800~2700米的河谷和山地之中,显示了该流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鲜明特质。综合这些固定居址的内涵,以及环境、植被和现代民族学调查的结果,可以清晰地辨析出此类遗存与农业聚落形态之间的差异;结合聚落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该流域青铜时代的生业进行探讨,进而能够对该流域乃至西天山地区游牧业的早期形态及内容,以及基于游牧生业的社会复杂化程度进行初步的探索。这也是博尔塔拉河流域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收获之一,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游牧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张忠培先生2012年在阿敦乔鲁考古工地指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对阿敦乔鲁考古学文化的初步认识:这是一种涵盖西天山地区的距今3900~3700年左右的青铜文化,是该地区具有自身特点、同时又与中亚乃至欧亚草原地区古代文化联系密切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为了解公元前2000年左右欧亚草原东部人群的分布、生业、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完整的认识基础。

(图文转自:“文物天地月刊”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边疆及中外交流研究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与墓葬

发布时间:2021-08-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学发展至今,在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中心地区研究日益深化、区域联系日益加强的背景下,探索中国边疆地区考古学文化及其互动关系,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人的重要责任与担当。温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端,其西、北侧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南面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沟通中国新疆与中亚地区以及欧亚大陆的重要区域,在学术发展日益深化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

阿敦乔鲁考古营地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西40余千米处,属于查干屯格乡吐日根村。墓地发现于198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也曾对该墓地进行调查。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组成了阿敦乔鲁考古项目组,开展相关的田野工作,并于当年进行了重点遗迹的调查和测绘;2011年开始试掘,2012年和2013年正式对遗址和墓地进行了大面积的田野发掘,两个年度的工作,合计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主要集中对四座位置相互连属的建筑遗迹(大房址)进行发掘,编号为阿敦乔鲁I号居址F1—F3、F7;同时,对14座石板墓葬也进行了发掘工作,获得了包括陶器、石器、铜器小件和包金铜耳环、石人(?)以及完整的人体骨骼等一批珍贵遗物。2014年至2016年,继续对墓葬区的南部集中进行发掘,累计发掘墓葬近60余座(依墓葬个体统计)。

阿敦乔鲁遗址F1地表结构

  阿敦乔鲁项目组在开展重点发掘工作的同时,还对博尔塔拉河流域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调查和勘测,在长度100余千米、面积达300~500余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展开拉网式调查,发现和确认了除阿敦乔鲁之外的多处聚落,以及墓地、岩画、大石遗迹和山顶建筑遗迹等其他类型遗存,为全面开展博尔塔拉河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完善了基础材料。

  二、遗址的布局和重点遗迹

  温泉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隶属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县域内主要河流为博尔塔拉河和鄂托克赛河,北侧为阿拉套山,南侧为别珍套山。博尔塔拉河发源于中、哈边境的山结,向东流向艾比湖。河流的上、中段流经的阿拉套山和别珍套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大部分属于半荒漠化草原,海拔高度在2000~2400米左右。

  阿敦乔鲁遗址位于温泉县城西部约41千米处,遗址范围近7平方千米,集中于博尔塔拉河北岸、阿拉套山山前的一处丘陵周围。丘陵的顶部海拔2515米,其东、西两侧有季节性河流和泉水。遗址周围属于典型的冰川地貌特征,丘陵上分布有大量的冰碛石。遗址周围在丘陵和低谷间有成片的花岗岩石块,一直延伸至博尔塔拉河北岸。“阿敦乔鲁”是蒙古族语,意为“像马群一样的石头”。在遗址所处的丘陵(小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均有石构建筑遗迹的分布,初步已调查发现达11组之多。石构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地表上由大石块组成的双圈石围构成闭合的范围,石围形状基本为方形或不甚规整的方形,单边的长度在8~22米,高出地表0.2~0.5米。

  阿敦乔鲁的建筑遗迹(居址),一般由两或三座建筑(房址)组合成一组,每组距离间隔得较稀疏,一般处于避风的朝阳坡。阿敦乔鲁遗址(小山)的四周2千米范围内甚至更远,也发现了石构建筑遗迹。

  2012、2013年度主要发掘了一组大型石围建筑群(编号为阿敦乔鲁I号居址),该组建筑依地势在小山的西端南坡从坡底向坡顶(从南向北)相互连接,呈台阶状分布,共有四个层级的石构建筑遗迹,由五座石构建筑组合构成。建筑遗迹均由大型石块围砌而成的双圈石围构成,也有利用天然大石块作为部分墙体的现象。其中编号为F1的房址位于山坡前台地,平面形状为长方形,形制工整,由大石块砌成两圈石围,南部有向外突出的石砌门道。基本呈南北向,方向为南偏东28°;房址南北长22(外圈)~18(内圈)米,东西宽18~14.6米;石墙由大石块组成,内、外石围之间的距离为0.98~1.33米。居址内遗迹呈现中轴对称分布的特点,基本可以划分出四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单元),显示出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意义。居址(F1)内的西北部一个独立的长方形房址,范围约为7.2×6米,房址的北墙和西墙利用F1的部分墙体,墙体基础部分以纵向竖立的大石板(块)为基础,其上用较小的条石横向逐层垒砌,石墙残存最高处约1.2米左右。在南墙的偏西处有门道,门道为南偏东60°,门道长2.9米,宽0.85米。在门道的顶端左右两侧,各有一处用石块砌出的呈不规则圆形的石围,疑似门枢类的遗迹。该房址内东南部有隔间(2×2.5米),在建筑内中心位置保存火塘,火塘大致呈圆形,依据四周环绕的陶器的范围测量,火塘直径大约1米。房址内出土有铜、石器小件及陶片等,还出土了多个鹿角(马鹿)和完整的羊骨(架)。周围其他的房址,除面积略有变化之外,基本结构类似。

  阿敦乔鲁墓地位于整个遗址区的南部,与遗址所处的小山(丘陵)相距约2.5千米;墓地地势低平、开阔,东南侧有一处突兀的小山(侧碛垄)。依墓葬分布的密度,基本可以分为北、中和南部三个区域。保留在地表上可以辨识出来的石板墓、石堆墓102座,目前已发掘60余座石板墓和2座石堆墓。

  阿敦乔鲁石板墓的结构特点是,地表用大型石板(或石块)竖立围出的方形或长方形石围(类似栅栏形状),石围高出地表1.2~0.3米不等,石围之内有单个或多个竖穴,竖穴底部用石板围出石棺,其上棚盖大石板之后填土。石围内保留的填土(石)一般厚约0.4~0.6米,略高出石围外侧的地表。葬式基本以单人葬为主,葬俗则包括了一次葬、迁葬(?)和火葬等形式。

  阿敦乔鲁墓葬区北区的石板墓个体较大,方形居多,最大者边长10×10米;南区的石板墓的石围平面则多见长方形,常见多个石围相连的形态。石围低矮,且多用自然石块,单体的规模较小。在墓地的偏东南处,有的石围已呈现多边形或近不规则圆形的形状。

  北区(编号为)SM4石板墓,位于墓地的北部。地表石围形状呈方形,基本为大石板构成,每一侧的石围由7~9块石板组成,边长约7米;石围露出地表部分的高度约0.5~0.8米,每块石板的宽度为0.8~1.1米。其中,北侧的石围中部保存有缺口。石围内中部有南北并列的两个墓穴,墓穴基本为东西向,墓穴之中均有石棺。墓穴外侧的地表上,沿墓口附近摆布小卵石作为墓口标志,小卵石一般约0.08~0.15米大小。

阿敦乔鲁墓地北区墓葬

  SM4内并列的两个墓穴,北侧编号为SM4-1。其墓穴内的石棺底部放置经火烧过的人骨碎片,墓底的西端放置陶罐。该墓骨殖经鉴定为一个青少年个体。

  SM4—2位于石围内南侧,石棺的盖板石为多块较薄的大片石构成,片石表面还保留了厚约0.3~2厘米的黄膏泥。石棺内保留了木质葬具,由于盖板石坍塌的原因,木质葬具的北侧基本无存。木葬具由直径约13—15厘米的树干组成,已朽。保存较好的位置可以分辨出有5根(木头),用榫卯结构拼接。该石棺内葬有一个青年男性(30岁左右)个体,骨骼保存完好。侧身屈肢,头西面北。随葬有包金铜耳环、陶罐以及羊距骨等。

  在遗址或墓地附近,新确认一种“大石遗迹”。此类遗迹是在巨石一侧用小石块围出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形范围,石围结构的特点与居房址的石围相似,即由两排竖立的石块组成,初步推测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相关。

阿敦乔鲁墓地圆形石堆墓结构

  阿敦乔鲁遗址的另一类遗存是岩画。经过这两年持续的调查、测绘,可以基本确认分布的范围及特点。岩画的内容包括动物(鹿、羊、狼等)图案、几何图案等。还新发现了人面岩画,这是博尔塔拉河流域一种新的岩画题材。

阿敦乔鲁岩画

  三、出土遗物情况和重要遗物

  在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出土物基本为陶器(片)、石器、铜器小件以及零星的包金铜器。在墓葬中还确认出土有釉砂制成的珠子;陶器(碎片)多为夹砂灰褐陶,器形单一,主要为平底敞口罐,部分陶罐有明显的肩部。素面陶器居多,部分陶器在颈肩处装饰有戳印纹图案或由篦点纹组成的三角形图案。遗址(房址)内出土的器物较墓葬中的器物个体为大,多见戳印纹;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形体较小,器壁略厚。石器较为单一,主要出自房址内,质地多由花岗岩制成,器形以斧型器为主,基本为长条形,顶端及两个侧面均有凹窝,另一端大多有使用痕。个别也发现石铲类器,个体较大,器身呈舌形,顶部略窄而长。其他类型的则主要有石磨盘、研磨器和零星的小件的装饰品。

墓地南区墓葬结构

  阿敦乔鲁遗址和墓葬中均发现铜器小件,类型较多,包括刀、凿、锥等,墓葬中还出土有铜串珠、臂钏(手镯)、铜泡、铜镜(?)以及由多个树叶形铜片组成的装饰品,另外,还出土青铜工具(凿)、刀子及耳环等其他装饰品。初步的检测结果显示铜器小件的成分以锡青铜为主。

阿敦乔鲁出土铜器小件

墓主人脚踝部出土的铜串珠

  四、研究新进展、新认识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是近年来新疆发现的非常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遗存。截至目前,通过对居址和墓葬釆样(木炭)测定的有效年代数据已达十余个,年代集中在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之间,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疆西天山地区较早的青铜时文化遗存。

  阿敦乔鲁居址与墓地为深入研究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址的具体面貌提供了一批全新的、重要的材料。考古工作初步展示了西天山地区青铜时代遗存的分布特点,在近7平方千米范围内的浅山丘陵地带,分布着多处居址和墓葬,阿敦乔鲁居址与墓地(石板墓)的建筑形式、石材所表现出的高度相似性,以及出土的陶器、青铜小件等无论从质地还是形制都显示出了较多的相同点,显示出两类遗存具有共时性特点;1?C年代测定数据也支持了遗址与墓葬为同时期遗存的判断,这为探讨该区域古代社会结构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

  阿敦乔鲁的石板墓是新疆地区以往所未见的墓葬类型,并获得了一批较为完整的人类骨骼。墓葬出土的人骨显示出较明显的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征,古DNA的数据显示,阿敦乔鲁发现的人骨显示了古代欧洲人在西天山地区的活动轨迹,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来自东方人群的因素,人群已存在混血的现象。这为探讨公元前两千年前西天山地区人群状态的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探索新疆地区早期青铜时代的文化内涵及与亚欧草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

  新发现的人面岩画也非常重要,人面的特征与新疆西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切木尔切克石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缘小河墓地出土的人面饰颇有类似之处,显示了与上述区域文化间的联系。

  阿敦乔鲁遗址发现了大麦、小麦以及黍类遗存等古代植物遗存,这些浮选出的植物颗粒,显示来自东、西方的农作物黍(粟)类和小麦在此地汇合,共同抚育阿敦乔鲁的人们,甚至还从植物的淀粉颗粒中发现了肉苁蓉等植物。植物考古学家对黍类的发现尤其兴奋,显示可能存在一条以往我们不了解的黍类植物的传播之路。这与探索古代小麦的传播路线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阿敦乔鲁出土的釉砂类珠子,是目前新疆所见的年代最早的实物,对于探讨釉砂的传播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2013年的调查中,阿敦乔鲁项目组在博尔塔拉河近中游的区域小呼斯塔的黑山头,还发现了遥相对应的山顶遗址,推测可能是具有军事性质的“观察哨所”的遗迹,当然,伴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也会更加深化。无论如何,这些考古材料所展现出的丰富的遗存内涵,将极大地推进新疆青铜时代社会复杂化进程的研究。

  阿敦乔鲁遗址及墓地的内涵显示,这是一处距今将近4000年前后的青铜时代遗存,阿敦乔鲁人适应了博尔塔拉河流域的气候与环境,从事牧业和少量的农业,有自己的核心居住地,并与周边进行着物产的交流。同时,根据最近几年调查的结果,发现在博尔塔拉河流域高海拔的区域也有阿敦乔鲁类型(或时代)的遗存,结合环境、气候等资料,显示阿敦乔鲁文化很可能已出现游牧生业形态,这也是目前中国境内能看到的最早的游牧文化遗迹。

  阿敦乔鲁遗址分布在海拔1800~2700米的河谷和山地之中,显示了该流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鲜明特质。综合这些固定居址的内涵,以及环境、植被和现代民族学调查的结果,可以清晰地辨析出此类遗存与农业聚落形态之间的差异;结合聚落形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该流域青铜时代的生业进行探讨,进而能够对该流域乃至西天山地区游牧业的早期形态及内容,以及基于游牧生业的社会复杂化程度进行初步的探索。这也是博尔塔拉河流域近年来考古工作的收获之一,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游牧考古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张忠培先生2012年在阿敦乔鲁考古工地指导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对阿敦乔鲁考古学文化的初步认识:这是一种涵盖西天山地区的距今3900~3700年左右的青铜文化,是该地区具有自身特点、同时又与中亚乃至欧亚草原地区古代文化联系密切的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为了解公元前2000年左右欧亚草原东部人群的分布、生业、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发展提供了完整的认识基础。

(图文转自:“文物天地月刊”公众号)

作者:丛德新

文章出处:“文物天地月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