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07-05-25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

获奖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项目主要完成人?周铁  严苏梅  张志军  夏寅  容波  毛小芬  李华

    从霉害现状调查、霉害成因调查、霉菌区系调查到防霉剂对比实验研究、综合防霉保护措施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型遗址及文物的防霉保护研究方法。

    霉害是许多文物、遗址损毁的主要因素之一。秦俑遗址属于半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俑坑原构筑覆盖有一层棚木,经过2000多年,棚木已基本腐朽并与土壤融为一体。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温床;半地下式结构的俑坑内较为潮湿,更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条件。因而,在已发掘的秦俑一、二、三号坑内均有过不同程度的霉害。其中,尤以二号坑霉菌活动最为活跃、霉菌孳生情况最为严重。但是国内外针对大型遗址类防霉保护尚未有细致全面的研究成果和可借鉴的经验可循。

    课题组对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的霉害现状、霉害形成原因、菌种主要来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从1995年起一直做秦俑二号坑展厅内环境的温、湿度监测,掌握了秦俑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俑坑内土壤酸度,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对秦俑遗址中滋生的霉菌进行了采样、培养、分离、鉴定等生物技术实验,掌握了霉害形成原因及环境因素对霉害的影响程度;开展了秦俑坑遗址微生物(主要为霉菌)的活动情况调查,共分离鉴定出40余种霉菌种类,并统计出其相对含量,了解了遗址中活动的霉菌类群。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掌握了国内、外文物防霉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针对遗址中霉菌的主要类群,开展了防霉剂的对比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对比实验,研究筛选出了适用于文物遗址的多种高效、广谱、无毒防霉剂的配方。开展了物理防霉方法的探索。根据秦俑遗址的具体情况,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大型文物遗址的综合治理方法,对秦俑遗址进行了防霉综合治理,有效地防止了遗址中的霉害。调查了秦俑馆一号坑、三号坑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了防治实验和治理。建立了遗址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和定期巡查制度,基本杜绝了霉菌滋生,确保了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免受霉害的威胁。

    该课题研究从霉害现状调查、霉害成因调查、霉菌区系调查到防霉剂对比实验研究、综合防霉保护措施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型遗址及文物的防霉保护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文物防霉方法相比,该课题更深入全面、更能“对症下药”,并结合物理方法及俑坑环境改善等预防性保护措施,更环保、更具科学性。在对秦陵六号坑、秦陵青铜水禽坑、永泰公主墓、唐大明宫窑址等多个文物遗址的霉害实地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但成功地应用于秦俑遗址,有效的地保护了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免受霉菌的危害。期间,还促成了与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植物与材料研究所的科技合作,获得了比方在资料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003年11月,该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结项验收。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科技考古

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07-05-25

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二等奖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防霉保护研究

获奖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项目主要完成人?周铁  严苏梅  张志军  夏寅  容波  毛小芬  李华

    从霉害现状调查、霉害成因调查、霉菌区系调查到防霉剂对比实验研究、综合防霉保护措施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型遗址及文物的防霉保护研究方法。

    霉害是许多文物、遗址损毁的主要因素之一。秦俑遗址属于半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俑坑原构筑覆盖有一层棚木,经过2000多年,棚木已基本腐朽并与土壤融为一体。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是微生物生长的天然温床;半地下式结构的俑坑内较为潮湿,更为霉菌生长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条件。因而,在已发掘的秦俑一、二、三号坑内均有过不同程度的霉害。其中,尤以二号坑霉菌活动最为活跃、霉菌孳生情况最为严重。但是国内外针对大型遗址类防霉保护尚未有细致全面的研究成果和可借鉴的经验可循。

    课题组对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的霉害现状、霉害形成原因、菌种主要来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从1995年起一直做秦俑二号坑展厅内环境的温、湿度监测,掌握了秦俑小气候变化规律;进行了俑坑内土壤酸度,含水量及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对秦俑遗址中滋生的霉菌进行了采样、培养、分离、鉴定等生物技术实验,掌握了霉害形成原因及环境因素对霉害的影响程度;开展了秦俑坑遗址微生物(主要为霉菌)的活动情况调查,共分离鉴定出40余种霉菌种类,并统计出其相对含量,了解了遗址中活动的霉菌类群。课题组查阅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掌握了国内、外文物防霉保护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针对遗址中霉菌的主要类群,开展了防霉剂的对比实验研究工作,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对比实验,研究筛选出了适用于文物遗址的多种高效、广谱、无毒防霉剂的配方。开展了物理防霉方法的探索。根据秦俑遗址的具体情况,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大型文物遗址的综合治理方法,对秦俑遗址进行了防霉综合治理,有效地防止了遗址中的霉害。调查了秦俑馆一号坑、三号坑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做了防治实验和治理。建立了遗址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和定期巡查制度,基本杜绝了霉菌滋生,确保了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免受霉害的威胁。

    该课题研究从霉害现状调查、霉害成因调查、霉菌区系调查到防霉剂对比实验研究、综合防霉保护措施的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型遗址及文物的防霉保护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文物防霉方法相比,该课题更深入全面、更能“对症下药”,并结合物理方法及俑坑环境改善等预防性保护措施,更环保、更具科学性。在对秦陵六号坑、秦陵青铜水禽坑、永泰公主墓、唐大明宫窑址等多个文物遗址的霉害实地治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但成功地应用于秦俑遗址,有效的地保护了秦俑遗址及相关文物免受霉菌的危害。期间,还促成了与比利时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植物与材料研究所的科技合作,获得了比方在资料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2003年11月,该项目通过国家文物局科技专家组结项验收。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