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四川会理猴子洞遗址人骨研究的初步认识

发布时间:2018-10-2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张燕 刘化石

  猴子洞遗址位于会理县新安乡马鞍村城河西岸的二级台地,共计发掘墓葬121座,以石棺墓为主,出土人骨91例,初步推定其时代为新石器到西周时期。部分墓葬存在一种人为破坏尸骨的特殊埋葬现象,有学者将其称为“割肢葬”。由于出土人骨数量较大,整理工作尚未完成,在此,本文仅利用现有资料,围绕古人口学、齿科疾病、疾病和创伤、以及拔牙习俗等方面对猴子洞人骨进行初步讨论。

  古人口学统计

  古代人群大多聚族而葬,墓地中出土人骨的信息往往是当时人群生活状态的直观反映。

  猴子洞人骨由于保存状况不太理想,可鉴定率不高。通过对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与分析,得出该群体的性别和年龄结构框架:性别鉴定率为42.86%,男女个体数之比为2.55∶1,年龄鉴定率为58.24%;群体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6.30岁,其中男性为30.62岁,女性27.19岁;群体死亡高峰期集中在未成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无老年期个体。

  齿科疾病观察

  齿科疾病的形成机制复杂,从古病理学角度来讲,对齿科疾病的统计和研究对于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推测人群的经济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可观察到的齿科疾病主要有:牙结石、龋齿、牙周病、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其中牙周病和牙结石的发生率较为普遍,龋齿相对较少。目前对龋齿的发病情况做了初步统计。通过对保存有牙齿的46例个体观察,发现有龋齿的仅7例,个体患龋率为15.22%,这与中原同期遗址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患龋的个体大多仅累及一两粒牙齿,龋病的等级也较轻。从累及齿种来看,以下颌臼齿为主。从发病部位来看,基本为面,个别涉及到齿颈部位。

 

  疾病和创伤

  疾病是影响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创伤,尤其是暴力引起的创伤,是我们探索群体或个体间暴力冲突的重要依据。

  除去齿科类疾病,鉴定出的其他疾病有骨关节炎、骨膜炎、颅顶多孔性骨肥大等。创伤情况发现有一例锁骨骨折、一例尺骨骨折、一例锐器伤痕以及多例箭伤。箭伤个体均是身中多箭,且来自多个方向,至今仍有箭镞留存在骨骼中,中箭是造成其死亡的原因。

 

 

  拔牙习俗

  拔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流行。我国西南地区的拔牙习俗虽然在史籍上多有记载,但在考古发掘中鲜有发现史前证据。猴子洞出土的人骨将为我们研究西南地区的史前拔牙习俗提供珍贵材料。

  通过对14例上下颌保存较完整的个体进行观察,发现其中有9例个体存在拔牙现象,拔牙率达64.29%。另有4例上下颌不完整的个体也有发现。由于部分个体颌骨破损,推测其实际拔牙情况可能更为普遍。猴子洞人群拔牙的齿种较固定,多发生在上颌侧门齿,仅一例个体为右侧中门齿,大多为两侧I2对称拔。发现拔牙的个体年龄最小者20-25岁,未发现未成年个体。个体在拔牙率上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初步认识

  1.猴子洞先民的经济形态可能是以渔猎-采集为主的非农业生产模式。猴子洞先民较低的龋齿发生率,可推断其饮食构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少,人们摄入的谷物类食物较少,暗示其所处的社会农业欠发达,可能主要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其生业方式应以非农业生产为特征。

  2.猴子洞先民或许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该人群平均年龄水平与中原同期相比明显偏低,具有较高比例的未成年死亡,且未发现有老年个体;牙釉质发育不全、颅顶多孔性骨肥大、骨膜炎等“生存压力指标”型疾病的频繁出现,都显示了猴子洞先民的生活条件并不优渥,他们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一生都在与自然作斗争,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3.猴子洞先民处于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猴子洞人骨大量创伤,尤其是箭伤的出现,反映出其社会暴力冲突明显,而单个个体同时身中多箭,且多箭毙命,这显然不是单纯的打斗,而是一种群体对个体的有意为之,或许是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产生的杀戮,这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较复杂。而普遍流行的拔牙习俗和“割肢葬”等也反映出猴子洞先民已经具有了较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灵魂观念,其文明进程到一定阶段,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

编辑: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科技考古

四川会理猴子洞遗址人骨研究的初步认识

发布时间:2018-10-24

  猴子洞遗址位于会理县新安乡马鞍村城河西岸的二级台地,共计发掘墓葬121座,以石棺墓为主,出土人骨91例,初步推定其时代为新石器到西周时期。部分墓葬存在一种人为破坏尸骨的特殊埋葬现象,有学者将其称为“割肢葬”。由于出土人骨数量较大,整理工作尚未完成,在此,本文仅利用现有资料,围绕古人口学、齿科疾病、疾病和创伤、以及拔牙习俗等方面对猴子洞人骨进行初步讨论。

  古人口学统计

  古代人群大多聚族而葬,墓地中出土人骨的信息往往是当时人群生活状态的直观反映。

  猴子洞人骨由于保存状况不太理想,可鉴定率不高。通过对性别和死亡年龄的统计与分析,得出该群体的性别和年龄结构框架:性别鉴定率为42.86%,男女个体数之比为2.55∶1,年龄鉴定率为58.24%;群体的平均死亡年龄为26.30岁,其中男性为30.62岁,女性27.19岁;群体死亡高峰期集中在未成年期、壮年期和中年期,无老年期个体。

  齿科疾病观察

  齿科疾病的形成机制复杂,从古病理学角度来讲,对齿科疾病的统计和研究对于反映人群的健康状况,推测人群的经济形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可观察到的齿科疾病主要有:牙结石、龋齿、牙周病、牙釉质发育不全等。其中牙周病和牙结石的发生率较为普遍,龋齿相对较少。目前对龋齿的发病情况做了初步统计。通过对保存有牙齿的46例个体观察,发现有龋齿的仅7例,个体患龋率为15.22%,这与中原同期遗址相比处于较低水平。患龋的个体大多仅累及一两粒牙齿,龋病的等级也较轻。从累及齿种来看,以下颌臼齿为主。从发病部位来看,基本为面,个别涉及到齿颈部位。

 

  疾病和创伤

  疾病是影响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创伤,尤其是暴力引起的创伤,是我们探索群体或个体间暴力冲突的重要依据。

  除去齿科类疾病,鉴定出的其他疾病有骨关节炎、骨膜炎、颅顶多孔性骨肥大等。创伤情况发现有一例锁骨骨折、一例尺骨骨折、一例锐器伤痕以及多例箭伤。箭伤个体均是身中多箭,且来自多个方向,至今仍有箭镞留存在骨骼中,中箭是造成其死亡的原因。

 

 

  拔牙习俗

  拔牙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然流行。我国西南地区的拔牙习俗虽然在史籍上多有记载,但在考古发掘中鲜有发现史前证据。猴子洞出土的人骨将为我们研究西南地区的史前拔牙习俗提供珍贵材料。

  通过对14例上下颌保存较完整的个体进行观察,发现其中有9例个体存在拔牙现象,拔牙率达64.29%。另有4例上下颌不完整的个体也有发现。由于部分个体颌骨破损,推测其实际拔牙情况可能更为普遍。猴子洞人群拔牙的齿种较固定,多发生在上颌侧门齿,仅一例个体为右侧中门齿,大多为两侧I2对称拔。发现拔牙的个体年龄最小者20-25岁,未发现未成年个体。个体在拔牙率上不存在明显性别差异。

 

 

  初步认识

  1.猴子洞先民的经济形态可能是以渔猎-采集为主的非农业生产模式。猴子洞先民较低的龋齿发生率,可推断其饮食构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少,人们摄入的谷物类食物较少,暗示其所处的社会农业欠发达,可能主要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其生业方式应以非农业生产为特征。

  2.猴子洞先民或许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该人群平均年龄水平与中原同期相比明显偏低,具有较高比例的未成年死亡,且未发现有老年个体;牙釉质发育不全、颅顶多孔性骨肥大、骨膜炎等“生存压力指标”型疾病的频繁出现,都显示了猴子洞先民的生活条件并不优渥,他们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一生都在与自然作斗争,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3.猴子洞先民处于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猴子洞人骨大量创伤,尤其是箭伤的出现,反映出其社会暴力冲突明显,而单个个体同时身中多箭,且多箭毙命,这显然不是单纯的打斗,而是一种群体对个体的有意为之,或许是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产生的杀戮,这反映出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较复杂。而普遍流行的拔牙习俗和“割肢葬”等也反映出猴子洞先民已经具有了较统一的宗教信仰和灵魂观念,其文明进程到一定阶段,社会关系逐渐复杂化。

编辑:韩翰

作者:张燕 刘化石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