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香港屯门扫管笏遗址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10-10-20文章出处:考古作者:

关键词:香港扫管笏遗址商周时期汉代
KEYWORDS: Hong Kong   So Kwun Wat Site   Shang-Zhou Period   Han Dynasty
ABSTRACT: In the years 2008 and 2009,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So Kwun Wat Site at Tuen Mun Township, Hong Kong. The foci of the excavations were Zones I and II, the uncovered parts of which were 3750 sq m in total. The recovered remains of the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were activity areas and the hearths, house foundations, handicraft workshops, ash pits and burials related to them,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which were potteries, stone implements, etc. The main remains of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recovered in the excavations were also activity areas, and handicraft workshops related to them,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which were potteries, bronzes and stone implements. The remains of the Han Dynasty were mainly a tomb, the grave goods unearthed from which were an iron ax, a bronze plate, ear cups and Jue-earrings, etc. The excavations to So Kwun Wat Site provided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ve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ancient inhabitants in Hong Kong region at different periods.


    扫管笏遗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南部扫管笏村西南的古沙堤上(图一)。该遗址三面环山,背靠泻湖,面对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河谷口,海湾两端各有一岬角,形成天然屏障。扫管笏附近的山岗上小溪密布,水源丰沛,溪流汇集后绕过古沙堤两侧,汇入大海。20世纪50年代以前,沙堤的北部尚保存完好,沙堤后面曾有大面积的农田,沙堤前面除浅滩浅海外,也有一定面积的农田,而遗址中心处即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由于香港的高速发展,如今遗址及其周围建筑崛起,公路如织,原沙堤的大部分被军营球场覆盖,早期的河谷口也被逐年填海而成为“黄金海岸”住宅区和酒店。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曾对该遗址进行多次田野调查和试掘、发掘。由于在扫管笏遗址上将要兴建学校,为尽可能完整地收集和保存该遗址的考古与历史文化信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扫管笏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自2008年11月17日开始,至2009年7月17日结束,历时8个月。本次发掘依据地形和施工要求,将遗址划分为Ⅰ、Ⅱ、Ⅲ区,按大地坐标定点方法进行布方并统一编号(图二)。发掘重点集中在Ⅰ区和Ⅱ区(图版壹, 1),共布5米×5米探方150个,发掘总面积为3750平方米。Ⅲ区位于山坡上,为调查、试掘(探沟)区域。在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根据地形和可揭露面积,共选择了5个不同高度的阶地,清理探沟7条,试掘总面积为257.6平方米。现将2008~2009年对Ⅰ、Ⅱ区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因不同时代遗址的面积及分布区域不同,所以不同探方的地层堆积也不尽相同。现以Ⅰ区T1914地层堆积剖面(图三)为例进行说明。
    第1层:表土层。厚10~20厘米。该层为近现代建筑堆积层。
    第2层:深灰褐色沙土层,分布于整个探方,出土较多明清时期陶瓷片、瓦片。层面距地表10~20厘米,层底距地表30~40厘米,厚10~20厘米。该层为明清时期堆积层。
    第3层:灰褐色沙土层,出土少量东周时期夔纹陶片和部分商至西周时期夹砂陶片及碎小的红烧土颗粒。层面距地表20~54厘米,层底距地表30~60厘米,厚6~10厘米。该层为东周时期文化堆积层。
    第4层表:浅褐色沙土,沙略粗。遗迹和遗物主要分布于该层的层面,以密集的陶片、石英碎片和少数成堆石块构成的灶为主,地层层面特别是灶周围常见用火痕迹。距地表30~6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第1层活动面。
    第4层:黄灰色粗沙层,出土陶片以夹主,夹砂灰褐陶次之,另有少量泥质橙黄陶,器形有釜、钵等,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波折纹。层面距地表30~60厘米,层底距地表60~90厘米,厚30~6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层。
    第5层表:黄褐色沙土,含较多石英碎屑和少量炭屑,出土陶片和石器、石料等。距地表60~9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第2层活动面。
    第5层:黄色细沙土层,含较多石英碎屑,出土少量陶片。层面距地表60~90厘米,层底距地表85~130厘米,厚25~4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层。
    第5层下为生土层,黄色沙土,发掘至距地表160厘米处,均为较纯净的沙层,未见任何文化遗物。层面距地表85~130厘米。
    据地层堆积及对各地层文化内涵特征的分析,除近、现代堆积外,扫管笏遗址的Ⅰ区和Ⅱ区主要包含了约相当于商至西周、东周、东汉以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限于篇幅,本简报暂不报道明清时期的相关资料。


作者: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0年第7期

全文阅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其他

香港屯门扫管笏遗址发掘简报

发布时间:2010-10-20

关键词:香港扫管笏遗址商周时期汉代
KEYWORDS: Hong Kong   So Kwun Wat Site   Shang-Zhou Period   Han Dynasty
ABSTRACT: In the years 2008 and 2009,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So Kwun Wat Site at Tuen Mun Township, Hong Kong. The foci of the excavations were Zones I and II, the uncovered parts of which were 3750 sq m in total. The recovered remains of the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were activity areas and the hearths, house foundations, handicraft workshops, ash pits and burials related to them,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which were potteries, stone implements, etc. The main remains of the Eastern Zhou Period recovered in the excavations were also activity areas, and handicraft workshops related to them, the artifacts unearthed from which were potteries, bronzes and stone implements. The remains of the Han Dynasty were mainly a tomb, the grave goods unearthed from which were an iron ax, a bronze plate, ear cups and Jue-earrings, etc. The excavations to So Kwun Wat Site provided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ve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ancient inhabitants in Hong Kong region at different periods.


    扫管笏遗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屯门南部扫管笏村西南的古沙堤上(图一)。该遗址三面环山,背靠泻湖,面对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河谷口,海湾两端各有一岬角,形成天然屏障。扫管笏附近的山岗上小溪密布,水源丰沛,溪流汇集后绕过古沙堤两侧,汇入大海。20世纪50年代以前,沙堤的北部尚保存完好,沙堤后面曾有大面积的农田,沙堤前面除浅滩浅海外,也有一定面积的农田,而遗址中心处即是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由于香港的高速发展,如今遗址及其周围建筑崛起,公路如织,原沙堤的大部分被军营球场覆盖,早期的河谷口也被逐年填海而成为“黄金海岸”住宅区和酒店。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曾对该遗址进行多次田野调查和试掘、发掘。由于在扫管笏遗址上将要兴建学校,为尽可能完整地收集和保存该遗址的考古与历史文化信息,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扫管笏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工作自2008年11月17日开始,至2009年7月17日结束,历时8个月。本次发掘依据地形和施工要求,将遗址划分为Ⅰ、Ⅱ、Ⅲ区,按大地坐标定点方法进行布方并统一编号(图二)。发掘重点集中在Ⅰ区和Ⅱ区(图版壹, 1),共布5米×5米探方150个,发掘总面积为3750平方米。Ⅲ区位于山坡上,为调查、试掘(探沟)区域。在进行深入调查之后,根据地形和可揭露面积,共选择了5个不同高度的阶地,清理探沟7条,试掘总面积为257.6平方米。现将2008~2009年对Ⅰ、Ⅱ区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地层堆积
    因不同时代遗址的面积及分布区域不同,所以不同探方的地层堆积也不尽相同。现以Ⅰ区T1914地层堆积剖面(图三)为例进行说明。
    第1层:表土层。厚10~20厘米。该层为近现代建筑堆积层。
    第2层:深灰褐色沙土层,分布于整个探方,出土较多明清时期陶瓷片、瓦片。层面距地表10~20厘米,层底距地表30~40厘米,厚10~20厘米。该层为明清时期堆积层。
    第3层:灰褐色沙土层,出土少量东周时期夔纹陶片和部分商至西周时期夹砂陶片及碎小的红烧土颗粒。层面距地表20~54厘米,层底距地表30~60厘米,厚6~10厘米。该层为东周时期文化堆积层。
    第4层表:浅褐色沙土,沙略粗。遗迹和遗物主要分布于该层的层面,以密集的陶片、石英碎片和少数成堆石块构成的灶为主,地层层面特别是灶周围常见用火痕迹。距地表30~6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第1层活动面。
    第4层:黄灰色粗沙层,出土陶片以夹主,夹砂灰褐陶次之,另有少量泥质橙黄陶,器形有釜、钵等,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少量波折纹。层面距地表30~60厘米,层底距地表60~90厘米,厚30~6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层。
    第5层表:黄褐色沙土,含较多石英碎屑和少量炭屑,出土陶片和石器、石料等。距地表60~9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第2层活动面。
    第5层:黄色细沙土层,含较多石英碎屑,出土少量陶片。层面距地表60~90厘米,层底距地表85~130厘米,厚25~40厘米。该层为商至西周时期的文化堆积层。
    第5层下为生土层,黄色沙土,发掘至距地表160厘米处,均为较纯净的沙层,未见任何文化遗物。层面距地表85~130厘米。
    据地层堆积及对各地层文化内涵特征的分析,除近、现代堆积外,扫管笏遗址的Ⅰ区和Ⅱ区主要包含了约相当于商至西周、东周、东汉以及明清时期的文化遗存。限于篇幅,本简报暂不报道明清时期的相关资料。


作者: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发表在《考古》2010年第7期

全文阅读

作者:

文章出处: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