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桑疑似石刻的观察和初步认识
发布时间:2014-07-0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叶晓红
2014年6月21日,应“广西甘桑‘天文指向线’的天文考古研究座谈会”主办方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王辉、叶晓红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徐凤先等一行前往广西平果进行实地考察。
此前,美国香格里拉出版公司的高斯澜(Sheldon Lee Gosline)博士曾宣称在甘桑、那豆、布逢等地发现巨石天文观测遗迹、古岩洞墓葬、古地形图等遗迹。其中,高斯澜博士认为大量岩石上出现的“刻划痕迹”是古人所为,这也是他判断这些遗迹性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次考察中,我们对高斯澜博士所指的“石刻”进行了仔细观察,大体有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两处疑似古岩洞墓葬并非人为,属于自然形成。观察岩体上分布的或大或小的洞坑和沟槽,未发现任何人工痕迹,应是碳酸盐岩经溶蚀作用产生的喀斯特现象(图一)。
图一 疑似古岩洞墓葬
其二,疑似天象观察遗迹中的巨石和疑似刻划了古地形图的巨石,均未发现人工制作痕迹。岩石上的孔洞、凹槽和裂缝应是溶蚀、水流或其他自然力导致(图二),这与附近山体上出露岩石表面的洞穴和裂缝成因类似(图三),只是后者尺寸够大不会轻易误导观察者。
图二 疑似天象观察遗迹中的巨石
图三 山体上出露的岩石表面
其三,关于甘桑麦地里出露的一些岩石表面的划痕,高斯澜博士认为是人工痕迹,并且判断其中出现了古文字。我们考察的初步结论是并未发现明显的人工痕迹,判断其成因同上述两点。科学起见,我们针对岩石上的疑似古文字进行了微痕复制(图四)。
图四 对岩石上的疑似古文字进行微痕复制
回到考古所实验室,我对疑似古文字的划痕印模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结果如下:
首先,低倍数下观察沟槽底部与侧面,未见任何工具形成的规律性痕迹(图五)。
图五 疑似古文字的划痕20×
其二,由于这些痕迹在肉眼观察时貌似接近平直的沟槽,沟槽内部还有一些近圆形的凹坑,尤珉博士曾提出这些痕迹可能是经钻孔之后再做刻划而成。我们对接近圆形的沟槽底部进行了放大观察,并未发现钻具所留下的规律性痕迹——圆周状沟槽,比较本次观察到的沟槽底部(图六)和真正钻孔形成的孔底(图七),便可了然。
图六 疑似古文字刻痕的沟槽底部400×
图七 二里头遗址出土鸟首玉饰的孔洞底部160×
其三,如果这些沟槽确实为某种工具刻划而成,沟槽的侧壁会留下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规律性痕迹——成组的、方向相近或相同的微痕排列(图八)。事实上,疑似古文字刻痕的沟槽侧壁与沟槽底部具有相同的表面特征,均表现为碳酸盐岩经溶蚀形成自然蚀面,将其形容为微观的喀斯特现象或许更为合适(图九)。
图八 西朱封遗址出土绿松石珠表面的一道沟槽200×
图九 疑似古文字刻痕的沟槽侧面400×
经过扫描电镜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基本肯定岩石上疑似人工刻痕实际是自然力所为,这种现象在甘桑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中实属常见。
此外,关于甘桑刻字石片,目前仅经过肉眼观察,我们发现部分笔画的刻痕颇为新鲜,刻痕内表面与石片表面的次生变化程度也不一致。况且,这些石片多为泥质灰岩,并不像透闪石或石英岩等致密坚硬材料在埋藏环境中可以稳定地保存。也正是因为石片表面条件不太好,经测试发现微痕复制极可能进一步造成表面伤害,在与平果博物馆同仁商议之后放弃了微痕复制。但是,如果有必要,这些刻字石片可直接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或许会得出进一步结论。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