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家遗址发掘与官亭盆地遗址群的聚落考古
官亭盆地古遗址群考古研究,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甘青队与青海考古所合作的考古课题。1998年调查后提出,1999年启动。喇家遗址的发掘,是课题的一个重要的发掘项目。
该课题拟通过青海民和县官亭盆地遗址群的调查发掘和研究,想从遗址间的横向与纵向关系上去了解遗址群落的分布与分级的状况,从而反映等级关系,从属关系,揭示区域的史前社会政治结构;从早晚关系的前后变化或延续关系上,展现文化的源流和演变发展关系;还想从环境考古的角度多学科研究,揭示史前的人地关系和规律性,其中还包括许多要探索的大小问题,等等。这是一个聚落考古的研究课题。其中最为重要的设想就是要从考古中发掘提取人类社会现象,了解史前社会的演进,深化对文明起源发展模式的认识。
青海民和的官亭盆地,范围约20平方公里,以黄河的一二三级阶地为主体,平均海拔在1800米左右,周围是海拔2千米以上的山地。考古普查表明,地域里古遗址约有数十处,从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到辛店文化及卡约文化等不同时期和不同的文化类型,在距今约5千多年至3千多年之间,是一个非常具有聚落考古研究价值的区域。这个黄河边的小盆地,既相对封闭,又有与外界接触交往的许多有利条件,以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埋藏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重要的时代区间范围,而成为我们选择的比较理想的研究地点。
已经发掘庙底沟时期的胡李家遗址和齐家文化的喇家遗址,都位于盆地的较中心位置。特别是喇家遗址,连续多年发掘,取得一系列新发现。分析表明,喇家遗址明显具有中心聚落的特殊地位,遗址的布局结构和变化过程、高规格的遗存、诸多文化现象等,反映出史前社会的较高发展阶段和有意思的线索,可以说喇家遗址的新发现,大大提升了齐家文化的认识。灾难事件使得喇家遗址较好的保留了原生状态,定格了一个活生生的史前聚落。
通过多次对盆地遗址群多学科考察、GPS定点和探查、研究,分布于各阶地上的大部分遗址其所居的位置和不同等级,初步有了定位,同时也有了一些数量变化和布局特征的认识,有待探寻判定遗址文化内涵差别、等级差别和年代差别的物化标本,采集更大量的相关测试样品,然后定性定量分析,结合多学科方法,反映不同遗址的不同属性。目前已经可以看出,官亭盆地遗址群,同一文化时期的就有:10万2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甚至特大型遗址,数万平方米的中等规格遗址,还有1万以至几千平方米的小遗址。这种面积上的差异,多少可以量化出等级变化,体现聚落的不同轻重程度和地位上的差异。早晚不同文化时期的遗址,明显反映出不同的分布特点和数量上的变化规律,同时经济形态和生业比重也在发生变化。环境考古的地貌生态与气候背景研究,与考古发掘调查同步进行,已经获得重要成果。
喇家遗址自身的聚落形态变化以及组合式格局,对于其他遗址也有认识启发。人骨的DNA鉴定分析结合文化内涵的细化分析,有可能试探遗址群的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变化。
这些工作还需要大规模投入和深入思考。遗址大小不同是否就意味着等级关系,是否还有其它不同的可能性,遗址的分布和数量变化,是否就是环境使然,或是有文化的发展规律,是环境影响文化还是文化影响环境,都要考古实践来解决。遗址群的聚落考古还要根据不同的遗址现状和具体情况,有的遗址仍要进行重点发掘,有的应该小规模发掘或试掘,还有的必须进行反复的深入细查和探测,选择好的剖面广泛采样,用各种方法记录分析,提取充分的信息,多学科结合把聚落考古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
遗址群聚落考古,比普通遗址发掘不仅要更加缜密规划设计,而且因其复杂性和探索性,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经费等都要多,费时费事、开支更大,非常麻烦。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有充分认识,相关方面齐心和协调配合,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理解与大力支持。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如果那样将是非常遗憾、非常可惜的。官亭盆地遗址群考古是一个好课题,由于其所处的时空范围特殊而且重要,所获成果一定会产生重大的学术意义。
(文章原载《中国文物报》2005年1月21日第7版《喇家遗址保护与研究专题》,作者: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甘青队 叶茂林,青海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 任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