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文献目录(2000-2011年)
发布时间:2013-11-2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罗明
中国古代精神文化考古研究文献目录(2000-2011年)
一、总论
280. 何驽:《精神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1日第3版。
281. 晁福林:《从精神考古看文明起源研究问题》,《古代文明》第5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31~43页。
282. 李伯谦:《关于精神领域的考古学研究》,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7~11页。
283. 何驽:《国内外关于古代人类认知领域考古研究理论建设概况》,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12~17页。
二、自然观
284. Aihe Wang王爱和 2000, 剑桥中华文史丛刊:Cosmolog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Early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译本题为:《中国古代宇宙观与政治文化》,金蕾,徐峰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285. 冯时:《中国考古天文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286. Michael J. Puett(米歇尔?普特) 2002 , To Be a God: cosmology, Sacrifice. And Self-divinization in Early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87. 邓淑苹:《刻有天象符号的良渚玉器研究》,《石璋如院士百岁祝寿论文集:考古?历史?文化》,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2年4月,123~145页。
288. 宋会群:《西水坡“御龙奔虎”的天文意义》,《中原文物考古研究》,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20~29页。
289. 〔美〕彭瓞钧等:《古代日月食的天文断代和统计研究》,《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582~598页。
290. 朱彦民:《殷人尊东北方位说补证》,《中原文物》2003年6期。27~33页
291. 宋镇豪:《试论殷代的纪时制度——兼谈中国古代分段纪时制》,《考古学研究》五,上册(庆祝邹衡先生七十五寿辰暨从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3 年。
292. 李新伟:《中国史前玉器反映的宇宙观——兼论中国东部史前复杂社会的上层交流网》,《东南文化》2004年3期。66~72页
293. 武家璧、何驽:《陶寺大型建筑IIFJT1的天文学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8期,2004年8月。
294. 宇野隆夫:《城市的方位》,《考古与文物》2005年1期。87~91页。
295. 赵瑞民等:《观象授时与中国文明起源——从陶寺观象祭祀遗迹谈国家起源是其公共权力的形成》,《晋阳学刊》,2005年1期,61~66页。
296. 江晓原:《中国“巨石阵”:具有世界意义的考古新发现——关于山西陶寺城址II FJT1基址的天文学意义》,《中华读书报》2005年11月30日。
297. 周晓陆:《对襄汾陶寺大型建筑基址的几点想法》,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27期,2005年12月。
298. 李学勤:《陶寺特殊建筑基址与〈尧典〉的空间观念》,《“中国的视觉世界”国际会议论文集》,《仓颉》特辑第二期,第33~36页,《语汇丛刊》,法国巴黎,2005年。
299. 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00. 李新伟:《红山文化玉器与原始宇宙观》,《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344~358页。
301. 陈久金:《试论陶寺祭祀遗址揭示的五行历》,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0期,2006年9月。
302. 江晓原、陈晓中等:《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天文观测遗迹功能讨论》,《考古》2006年11期。81~94页
303. 王晓毅:《从<尚书?尧典>看唐尧时代的天文观》,《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74~80。
304. 武家璧:《陶寺观象台与“晋”之关系》,《中国文物报》2007年2月23日,第七版。
305. 陈久金:《4000年前的山西陶寺观象台》,《中国国家天文》2007年3期,页85~93。
306. 刘次沅:《新发现的秘鲁古观象台及其与陶寺观象台遗迹的比较》,《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期34期,2007年9月,页1-5。
307. 何驽:《陶寺中期观象台实地模拟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古代文明》(六),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83~115。
308. 邓聪:《兴隆洼文化玉器与植物宇宙观》,《玉器起源探索:兴隆洼文化玉器研究及图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2007年。278~298页。
309. 冯时:《天地交泰观的考古学研究》,《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219页。
310. 陆思贤:《兴隆洼文化的人猪合葬、牛河梁积石冢群与女神庙的天文文化研究》,《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319页。
311. 武家璧、陈美东、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功能与年代》,《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08年第38卷,第9期:1265~1272。
312. 武家璧、朔知:《试论霍山戴家院西周圜丘遗迹》,《东南文化》2008年3期,页6~12。
313. 岳洪彬:《商代计时器初探》,《东方考古》第四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75~185页。
314. 刘次沅:《陶寺观象台遗址的天文学分析》,《天文学报》50卷1期,2009年1月。页1~10。
315. 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0卷第1期(2009年)。5~15页。
316.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城址中期王级大墓IIM22出土漆杆“圭尺”功能试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3期,261~276页。
317. 赵瑞民等:《再论观象授时与中国文明起源》,《而立集——山西大学考古专业成立3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11月,192~200页。
318. 黎耕等:《陶寺IIM22漆杆与圭表测影》,《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12月, 第31卷, 第4期,363~372页。
319. 徐凤先:《从大汶口符号文字和陶寺观象台探寻中国天文学起源的传说时代》,《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12月, 第31卷 ,第4期,373~383页。
320. 孙小淳等:《中国古代遗迹的天文考古调查报告——蒙辽黑鲁豫部分》,《中国科技史杂志》2010年12月, 第31卷, 第4期,384~406页。
321. 徐凤先,何驽:《“日影千里差一寸”观念起源新解》,《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0卷,第2期(2011年)。151~169页。
322. 何驽:《陶寺圭尺补正》,《自然科学史研究》2011年3期。278~287页。
323. 何驽:《江苏仪征东汉墓出土铜圭表再分析》,《南京博物院集刊》12集,文物出版社,2011年12月。146~149页。
三、宗教观
324. 张忠培:《窥探凌家滩墓地》,《文物》2000年9期,55~63页。
325. 李修松:《试论凌家滩玉龙、玉鹰、玉龟、玉版的文化内涵》,《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245~250页。
326. 朱乃诚:《凌家滩的玉人玉龙和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饰——神人兽面纹饰含义新探》,《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259~268页。
327. 赵殿增:《三星堆古玉与三星堆祭祀活动》,《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469~474页。
328. 王绵厚:《“玉文化”与原始崇拜——略谈从“查海”到“红山”玉器与原始崇拜的关系》,《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137~144页。
329. 孙守道:《红山玉祖神之衣冠、乘蹻及玉产地寻索》,《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179~186页。
330. 王 恺:《玉文化中的龙凤文化》,《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613~618页。
331. 胡雅丽:《楚人宗教信仰刍议》,《江汉考古》2001年3期,页57~65;2001年4期,页49~55。
332. 连劭名:《包山简所见楚地巫祷活动中的神灵》,《考古》2001年6期,63~69页。
333. 于锦绣:《玉与灵物崇拜——中国玉文化的原始教学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266~307页。
334. 张得水:《史前玉与巫关系之探讨》,《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308~319页。
335. 常素霞:《人物神灵玉器浅议》,《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320~331页。
336. 许倬云:《神祇与祖灵》,《玉魂国魂——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12月,1~19页。
337. 郭大顺:《从“唯玉为礼”到“以玉比德”——再谈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玉魂国魂——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12月,20~38页。
338. 卢兆荫:《论儒家与中国玉文化》,《玉魂国魂——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12月,66~72页。
339. 李中义:《西水坡蚌壳龙虎图案与原始宗教》,《中原文物考古研究》,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34~36页。
340. 王爱华:《从“玄鸟生商”论商人的图腾凤》,《中原文物考古研究》,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141~145页。
341. 梁郑平:《人兽面纹玉器赏析》,《中原文物考古研究》,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382~284页。
342. 吴爱琴:《释玉蝉》,《中原文物考古研究》,大象出版社,2003年2月,385~388页。
343. 〔日〕荒木日吕子:《卜骨的象征意义》,《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335~345页。
344. 谢济:《上帝崇拜在商代宗教信仰中的地位》,《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 486~484页。
345. 陆思贤:《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饰牌纹饰解读》,《中原文物》2003年3期。38~43页。
346. 萧兵:《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的兼体造型和意蕴》,《考古与文物》2003年6期。44~49+60页。
347. 王震中:《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商承柞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年9月。
348. 杨立新:《浅谈史前玉文化与玉文明》,《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庆祝会暨华夏文明的形成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117~124页。
349. 吴汝祚等:《中国图腾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473~481。
350. 李锦山:《史前生殖崇拜及其信仰》,《中原文物》2004年2期。页31~39。
351. 何宏波:《史前玉礼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续编,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4月,83~108页。
352. 陈春会:《商代青铜器宗教思想探析》,《考古与文物》2004年6期。61~65页。
353. 吴耀利:《尉迟寺的“神器”和良渚文化的“神徽”》,《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182~188页。
354. 肖发荣:《“神话考古”的若干反思》,《考古与文物》2005年2期, 29~36页。
355. 王国栋:《试论中国史前彩陶的起源》,《考古与文物》2005年2期,37~42页。
356. 梁云:《对鸾亭山祭祀遗址的初步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5期,页15~31。
357. 朱乃诚:《陶寺彩绘龙来源自良渚文化的新证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
358. 杨晓能:《商周青铜器纹饰和图形文字的含义及功能》,《文物》2005年6期,页72~81。
359. 朱成杰:《从“玉神物”说来理解红山文化玉器的本质内涵》,《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21~30页。
360. 张得水:《中国史前的骨卜、龟卜和玉卜》,《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31~48页。
361. 周郁成:《中国巫傩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古代玉文化的影响》,《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49~61页。
362. 于锦绣:《漫谈“巫—玉—神”——中国五帝时代玉文化的原始宗教学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153~187页。
363. 杨伯达:《“巫·玉·神”泛论》,《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219~251页。
364. 王方:《祀神、通神的金沙玉礼器》,《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252~278页。
365. 周晓晶:《红山文化动物形和人形玉器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三编·下,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9月,339~351页。
366. 慧超:《论甲骨占卜的发展历程及卜骨特点》,《华夏考古》2006年1期。页48~55。
367. 杨伯达:《探讨良渚文化瑶山玉神器分化及巫权调整》,《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12月,12~46页。
368. 张绪球:《长江下游史前玉器的神灵化和礼器化进程》,《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12月,81~106页。
369. 徐世炼:《从工具礼器化到兵器礼器化——以钺为中心看长江下游地区史前时期礼的发展和文化流变》,《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12月,107~123页。
370. 俞美霞:《凫鷖文化考:兼论高坛立鸟的公尸象征》,《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四编·上,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12月,124~161页。
371. 雪莲:《红山文化原始宗教观念的几个问题》,《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154~160页。
372. 江伊莉:《红山文化猪龙形玉器分析》,《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290~298页。
373. 曹楠:《红山文化玉巫人辨析》,《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322~328页。
374. 古方:《萨满教特点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一些启示》,《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359~378页。
375. 孙永刚:《红山文化玉器与原初形态萨满教》,《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379页。
376. 巫鸿:《“明器”的理论和实践——战国时期礼仪美术中的观念化倾向》,《文物》2006年6期,页72~81。
377. 朱乃诚:《再论陶寺彩绘龙源自良渚文化》,《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讨论会文集》,科学出版社,2006年。
378. 王仁湘:《中国史前的纵梁冠——由凌家滩遗址出土玉人说起》,《中原文物》2007年3期。页38~45。认为“介字冠”是纵梁冠。
379. 段渝:《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和象征系统》,《考古》2007年12期。56~68+2页。
380. 刘斌:《神巫的世界——良渚文化综论》,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
381. 蒋卫东:《神圣与精致——良渚文化玉器研究》,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
382. 杨晓能著,唐际根、张亚冰译:《另一种历史》,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383. 朱成杰:《红山玉神与民族信仰——揭秘牛河梁》,《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51页。
384. 臧振:《红山文化玉器功能之我见——食品说、胚胎说、祭祀祷雨说》,《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02页。
385. 田广林:《论东山嘴祭坛与中国古代的郊社之礼》,《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231页。
386. 俞美霞:《从牛河梁遗址论先秦坛庙制度的递嬗》,《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241~259页。
387. 黄守愚:《性文化视野下的玉猪礼器、女神庙、庙后山台》,《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328~352页。
388. 叶伟夫等:《红山文化礼玉美术禷俗析疑——探索牛河梁玉雕四象所凸出的史前天地四神观》,《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354~425页。
389. 曲枫:《气息之神与神的气息——史前猪崇拜意义试析》,《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444页。
390. 范方芳、张居中:《从史前用龟现象看黄淮、江淮地区的文化进程》,《中原文物》2008年4期。页29~35+49。
391. 刘青:《甲骨卜辞神话资料整理与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392. 傅罗文(Rowan K. Flad):《占卜与权力:一个早期中国甲骨占卜发展的多区域视野观察》(Divination and Power:A Multiregional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acle Bone Divination in Early China),《当代人类学》49卷,第3集(2008年6月)。403~437页(Current Anthropology, Vol. 49, No. 3 (June 2008), pp. 403-437)。
393. 张敬国:《神巫之玉 文明之源——凌家滩文化》,《道远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十年文集》,黄山书社,110~115页。
394. 黄建秋:《凌家滩墓地出土玉龟和龟形器研究》,《道远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十年文集》,黄山书社,116~122页。
395. 王志:《蚌埠双墩出土陶塑人头像试析》,《道远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五十年文集》,黄山书社,123~134页。
396. 朱乃诚:《中国龙:起源和形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397. 武家璧:《史前太阳鸟纹与迎日活动》,《文物研究》第16辑,黄山书社,2009年9月。35~50页。
398. 黄尚明:《人面鸟喙雕像意义的探索》,《江汉考古》2009年1期总110期,88~91页。
399. 张潮:《仰韶文化人面鱼纹与良渚文化“神徽”释读》,《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6期总83期,52~57页。
400. 孙华:《三星堆“铜神坛”的复原》,《文物》2010年1期,49~60页。
401. 焦南峰:《宗庙道、游道、衣冠道——西汉帝陵道路再探》,《文物》2010年1期,73~77页。
402. 巫鸿:《“生器”的概念与实践》,《文物》2010年1期,87~96页。
403. 林明昊:《巫与文明》,《文物研究》第十七辑,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12~19页。
404. 王元林:《汉墓神画中伏羲、女娲图像的配置及样式源流考》,《文物研究》第十七辑,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69~78页。
405. 陈超:《两汉龙穿璧纹与伏羲、女娲交尾纹的相关性》,《文物研究》第十七辑,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79~85页。
406. 吕亚虎:《战国秦汉简帛文献所见巫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407. 汪小洋:《汉墓壁画宗教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6月。
408. 刘源:《殷墟“虎首人身”石雕像和“彊良”》,《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71~176页。
409. 何驽:《陶寺文化原始宗教信仰蠡测及其特点试析——陶寺出土的艺术品与原始宗教》,《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95~327页。
410. 郭静云:《殷商自然天神的崇拜》,《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520~548页。
411. 黄翠梅:《再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形制与角色之演变》,《南艺学报》,(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期,25~52页。
412. 张敏:《邱承墩遗址史前双祭台初识——兼谈良渚文化的玉琮和玉璧》,《南艺学报》,2010年12月,第一期,53~76页。
413. 叶茂林:《史前玉器与原始信仰——齐家文化玉器一些现象的初步观察与探讨》,《南艺学报》,2010年12月,第一期,77~88页。
414. 栾丰实:《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八角星图案初探》,《南艺学报》,2010年12月,第一期,89~117页。
415. 邱茲惠:《从考古遗存论中国古代西南文化的神树崇拜及其相关信仰》,《南艺学报》,2010年12月,第一期,119~142页。
416. Katheryn M.Linduff:《艺术、死亡与关于墓葬遗存之诠释》,《南艺学报》,2010年12月,第一期,5~24页。
417. 黄萤:《楚式镇墓兽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53~62页。
418. 朴载福:《先秦卜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四、符号与文字
419. 饶宗颐:《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420. 郑中华:《论石家河文化的刻划符号》,《江汉考古》2000年4期。54~61页。
421. 李健民:《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文”字扁壶》,《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期,2001年1月,27~29页。
422. 罗琨:《陶寺陶文考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2期,2001年7月,13~18页。
423. 冯时:《文字起源与夷夏东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3期,2002年1月,57~59页。
424. 刘志一:《贾湖龟甲刻符考释及其他》,《中原文物》2003年2期。10~13页。
425.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中原文物》2003年3期。17~22页。
426. 王蕴智:《远古符号综类摹萃》,《中原文物》2003年6期。10~26页。
427. 何驽:《陶寺遗址扁壶朱书“文字”新探》,《中国文物报》2003年11月28日,第7版。
428. 张明华:《长江下游地区的早期文字》,《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8月,189~204页。
429. 葛英会:《中国数字的产生与文字的起源》,《古代文明》(第6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页135~154。
430. 葛英会:《破译帝尧名号,推进文明探源》,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2期,2007年3月, 1~6页。
431. 涂大立:《蚌埠双墩遗址刻画符号简述》,《中原文物》2008年3期。75~79页。
432. 冯时:《文“邑”考》,《考古学报》2008年3期, 273~290页。
433. 樊海涛:《再论云南晋宁石寨山刻纹铜片上的图画文字》,《考古》2009年1期。65~72页。
434. 拱玉书,颜海英,葛英会:《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
435. 张学海、李玉婷:《大汶口文化的新发现》,《华夏考古》2009年4期,59~62页。
436. 李玉婷:《八卦符号起源新说》,《华夏考古》2009年4期,63~65页。
437. 曹锦炎、方向明:《浙江地区史前刻画符号概述》,《中国考古学年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2008,文物出版社,2010年。263~271页。
438. 何驽:《符号系统考古的理论试探》,《考古学集刊》18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237~259页。
五、社会观
439. 郑光:《浅谈中国玉器文化与上古文明》,《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1~10页。
440. 李绍连:《中原上古玉器及其文明内蕴》,《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77~90页。
441. 张明华:《新石器时代玉龙在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过程中的特殊意义》,《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99~114页。
442. 魏京武:《龙岗寺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玉质生产工具-兼论玉器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129~136页。
443. Elizabeth Childs-Johnson(江伊莉):《THE JADE AGE OF EARLY CHINA THREE SIGNIFIC ANT JADE WORKING CULTURES DURING THE PIVOTAL PERIOD 4000-2000BCE》,《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187~198页。
444. 贾笑冰:《大汶口文化玉器与墓葬类型关系之研究》,《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279~286页。
445. 陆建芳:《良渚文化玉琮的初步解析》,《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375~366页。
446. 贾峨:《玉制干戚的演变与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619~644页。
447. 闻惠芬:《夏代礼玉制度探源》,《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148~156页。
448. 许宏:《礼制遗存与礼乐文化的起源》,《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页87~101。
449. 罗明:《陶寺中期大墓M22随葬公猪下颌意义浅析》,《中国文物报》2004年6月4日第七版。
450. 费孝通:《中国古代玉器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12月,1~6页。
451. 郭大顺:《从史前玉礼器的演变看“礼源于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12月,7~17页。
452. 卢兆荫:《中国玉文化多元一体架构刍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12月,18~21页。
453. 邵望平等:《从海岱系玉礼器的特征看三代礼制的多源一统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12月,22~38页。
454. 刘斌等:《从玉器的角度观察文化与历史的嬗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12月,45~55页。
455. 蒋卫东:《神圣与世俗——关于良渚文化玉器功能的若干思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六辑):第二届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专辑》,杭州出版社,2004年12月,122~145页。
456. 何驽:《从陶寺观象台IIFJT1相关尺寸管窥陶寺文化长度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0期,2005年8月,页22~33。
457. 孙岩:《青铜艺术、墓葬礼制和其社会政治含义——从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西周早期青铜器看考古与艺术史的整合》,《2003海峡两岸艺术史学与考古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2005年。193~214页。
458. 田广林:《论红山文化“坛庙冢”与中华传统礼制的起源》,《红山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170页。
459. 何驽:《夏王朝“五服”内政外交运作制度模式发微》,《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文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493~497。
460. 焦南峰:《试论西汉帝陵的建设理念》,《考古》2007年11期。页78~87。
461. 杜金鹏:《偃师二里头夏都规划论》,《夏商周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页133~137。
462. 高江涛:《试论盛期陶寺文化的和合思想(简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第15期,2008年1月。页29~32。
463. 周郁成:《从牛河梁遗址出土玉器纵观中国史前用玉思想和古代玉器的发展规律》,《古玉今韵——朝阳牛河梁红山玉文化国际论坛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302~318页。
464. 杨文胜等:《郑国青铜礼乐器祭祀坑相关问题讨论》,《华夏考古》2008年2期。110~120页。
465. 何驽:《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近年来出土玉石器》,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38期,2008年9月。页13~28。
466. 何驽:《意识形态考古理论与实践初探》,《东南文化》2009年1期,7~10页。
467. 张闻捷:《试论商代巫玉的源流》,《南方文物》2010年1期,63~69页。
468. 荆志淳等:《商代用玉的物质性》,《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86~117页。
469. 岳洪彬等:《商代的计量基元初探——兼论商代青铜箕形器的功用》,《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18~138页。
470. 江雨德:《国之大事:商代晚期中的礼仪改良》,《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科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67~276页。
471. 何驽:《陶寺圭尺“中”与“中国”概念由来新探》,《三代考古》(四),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85~119页。
六、艺术
472. 王仁湘:《中国史前“旋目”神面图像认读》,《文物》2000年3期。26~35页。 《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503~516页。
473. 曹玮:《中国青铜时代人物造型问题的探讨——玉器人物造型篇》,《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II)》,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2001年。619~644页。
474. 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475. 曾卫胜:《玉与美学论纲》,《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4月,254~265页。
476. 王仁湘:《中国史前彩陶地纹辨识》,《21世纪中国考古学与世界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2月,130~142页。《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491~502页。
477. 王仁湘:《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彩陶图案母题研究》,《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1987年。《中国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417~450页。
478. 孙长初:《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文物出版社,2004年12月。
479. 张弛:《中国史前考古与艺术史学视角》,《2003海峡两岸艺术史学与考古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2005年。25~32页。
480. 黄翠梅:《变动中的疆界——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学科对话》,《2003海峡两岸艺术史学与考古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2005年。1~24页。
481. 李水城:《考古类型学研究与艺术史学——以史前彩陶研究为例》,《2003海峡两岸艺术史学与考古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2005年。33~56页。
482. 李匡梯:《艺术风格的考古分类——以龟山遗址出土人形纹饰陶片为例》,《2003海峡两岸艺术史学与考古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2005年。57~78页。
483. 乔梁:《美玉与黄金——中国古代农耕与畜牧集团在首饰材料选取中的差异》,《2003海峡两岸艺术史学与考古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国立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2005年。215~230页。
484. 王仁湘:《得意忘象——彩陶纹饰的抽象化过程》,《中国文物报》2009年2月6日第7版。
485. (美)Wu Hung(巫鸿):《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 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486. 秦小丽:《中国古代装饰品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青铜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
487. 何驽:《原始艺术考古理论与方法刍议》,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编《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44期,2010年3月。10~14页。
488. 陈池瑜:《艺术发生与生命意志》,《艺术学》编委会编,《艺术学》第5卷第1辑《艺术发生学的研究与维度》,学林出版社,2010年9月。5~18页。
489. 金丹元:《多元视角下的艺术发生学思考》,《艺术学》编委会编,《艺术学》第5卷第1辑《艺术发生学的研究与维度》,学林出版社,2010年9月。19~31页。
490. 宋建林:《论原始宗教对艺术起源的中介作用》,《艺术学》编委会编,《艺术学》第5卷第1辑《艺术发生学的研究与维度》,学林出版社,2010年9月。35~44页。
491. 施旭升:《从原始表象到艺术意象》,《艺术学》编委会编,《艺术学》第5卷第1辑《艺术发生学的研究与维度》,学林出版社,2010年9月。45~59页。
492. 伊文:《太阳神祭祀与艺术起源》,《艺术学》编委会编,《艺术学》第5卷第1辑《艺术发生学的研究与维度》,学林出版社,2010年9月。60~71页。
493. 王仁湘:《史前中国的艺术浪潮:庙底沟文化彩陶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494. 胡绍宗:《中国早期制像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4月。
495. 朱存明:《汉画像之美——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
496. 李燕等:《乱花渐欲迷人眼——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漆木器赏析》,《中原文物》,2011年第4期。104~107、112页。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