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1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1-07-2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洪石
 
 
目      录
 
○本刊专稿——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州市博物馆  德清县博物馆(3)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9)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19)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  吐鲁番学研究院  龟兹研究院(27)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3)
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博物馆(3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纪要…………………本刊记者(47)
○讨论与争鸣
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结构的再研究……………………………………于汇力(52)
左徒戈为徒戈考………………………………………………………………………彭春艳(61)
○考古与科技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
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加速器质谱测试中心(65)
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来源初探——根据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赵春燕 李志鹏 袁  靖 赵海涛 陈国梁 许  宏(68)
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李志鹏(76)
○读书与思考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集成之作——《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评析……栾丰实(88)
 
 
篇名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州市博物馆  德清县博物馆
关键词浙江  东苕溪中游  原始瓷窑址  商代
提要:2010年初,对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进行调查,共发现20多处窑址。2010年3~11月,对南山窑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本次发掘共揭露窑炉3条、灰坑8个、贮料坑2个、水沟1条、柱洞若干个,出土大量原始瓷器,以及少量印纹硬陶器。南山窑址是一处商代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其年代最早可到商代早期,贯穿整个商代,为探索瓷器的起源、原始瓷产地,以及建立商代原始瓷编年序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篇名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
关键词山西翼城县  大河口墓地  青铜器  西周
提要:2007年以来,对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进行了发掘,已发现600多座墓葬、20多座车马坑,已完成300多座墓葬的发掘。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带腰坑,坑内殉狗,个别墓葬还有壁龛。葬具为一棺、一椁一棺或一椁二棺。墓主多为仰身直肢。大中型墓葬以随葬青铜器为主,小型墓葬以随葬陶器为主。根据青铜器铭文可知,这处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霸”,“霸伯”是最高权力拥有者。大河口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
 
篇名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
关键词江苏苏州市  木渎古城  吴国  春秋时期
提要:2010年,对江苏苏州市木渎古城进行发掘,发现五峰村北城墙和城壕遗迹、新峰村南水门遗迹,以及东、西城墙遗迹,出土遗物有原始瓷器、陶器等。初步推断北城墙修建于春秋晚期,南水门使用时期为春秋晚期。初步认定木渎古城应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木渎古城的发掘,为探索吴国都城所在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线索,为理解苏州地区东周时期的各种遗存现象和重构当时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重要基点。
 
 
篇名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吐鲁番学研究院  龟兹研究院
关键词新疆鄯善县  吐峪沟石窟寺  壁画  佛教
提要: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窟前遗迹,以及一处地面佛寺。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出土大量文书残片,还有绢画、木器等。吐峪沟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以礼拜窟为中心,左右上下开凿僧房窟、禅窟及其他生活用窟。新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应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属吐峪沟早期洞窟。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篇名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作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湖南永顺县  老司城遗址  永顺土司  明代
提要:1995年以来,对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四次调查与发掘,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居住区、土司墓葬区、宗教区、墅苑区等功能区。出土建筑材料有砖、瓦当、滴水等,出土瓷片以青花瓷为主。在瓷器的题款中有许多关于永顺土司的内容。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大量建筑大多修建于明代。老司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永顺土司社会内部结构、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篇名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作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博物馆
关键词广东汕头市  南澳Ⅰ号  沉船  青花瓷  明代
提要:2010年4~7月,对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沉船进行发掘。发现现存船体纵长约27米,有16道隔舱板和15个隔舱,最宽的隔舱长7.5米。发掘出水各类遗物1万余件,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少量陶器、铜器、铁器、锡器等,另有铜钱15000余枚。瓷器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应为漳州窑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时产品,沉船所属的年代与此大致相同。“南澳Ⅰ号”沉船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不同文明、不同地区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
 
 
篇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纪要
作者:本刊记者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学术论坛  考古新发现
提要:2011年1月11日,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6位学者介绍了各自主持的考古发现项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学者分别进行了点评。本届论坛反映了2010年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崭新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考古事业的新发展、新动向和行业水准。
 
 
篇名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结构的再研究
作者:于汇力
关键词哈尔滨  阎家岗  旧石器时代晚期  化石圈  建筑遗存  营地
提要:1983~1984年,哈尔滨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发掘出土两处以大量动物骨骼垒砌的半圆圈形遗迹,包括发掘者在内的许多学者认为应是人类为某种目的而修建的人工构筑物;也有少数学者对化石圈的人类文化属性表示怀疑,认为半圆圈形动物骨骼堆积是水流冲击形成的。本文结合发掘现场照片及地貌学、河流沉积学等原理对两个动物骨骼圈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和相关问题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得出结论是:阎家岗两个动物骨骼圈状结构可以排除水流冲积或其他自然力成因,是古代猎人收集大量动物骨骼人工构筑的建筑遗存,遗址附近是古人类的宿营地。
 
 
篇名左徒戈为徒戈考
作者:彭春艳
关键词山东莒南县  左徒戈  铜器铭文  周代
提要:所谓的“左徒戈”1983年出土于山东莒南县,一些学者认为戈上铭文“左徒”应为楚国官名。实际上,通过考察周代青铜戈的形制、铭文内容及格式等,并将“左徒戈”与之相比较,推论“左徒戈”非“左徒之戈”,应为“左之徒戈”,“左”指左军或人名,与屈原左徒之职无关。该戈可能是左军徒卒所用之戈。
 
 
篇名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
关键词碳十四测年  碳十四半衰期  考古遗址
提要:本报告发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碳十四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加速器质谱中心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测定的22个考古数据。这些样品来自下列遗址,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遗址(3个),山东龙口兰高镇和平村归城遗址(6个)和河南灵宝阳平镇铸鼎原西坡遗址(13个)。
 
 
篇名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来源初探——根据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作者:赵春燕  李志鹏  袁靖  赵海涛  陈国梁  许宏
关键词河南偃师市  二里头遗址  动物考古学  锶同位素分析
提要: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一处超大型聚落遗址,绝对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根据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该遗址出土的狗、猪、羊和黄牛等动物为家畜。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不同时期出土的10头猪、14只羊和7头牛的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有7只羊和2头黄牛的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以外,而且这些羊和黄牛可能来源于不同地点。
 
 
篇名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作者:李志鹏
关键词殷墟  家羊  动物考古学  商代
提要:在对殷墟出土羊骨形态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可鉴定标本数(NISP)、最小个体数(MNI)与出土概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羊在晚商都城居民肉食结构中的比重、羊在墓葬中随葬动物中所占比重以及绵羊与山羊的相对比例。通过对羊的死亡年龄结构分析,提出殷墟居民消费的羊以未成年个体为主,符合典型的以开发肉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家羊屠宰模式,而且消费的羊主要依赖外来供应;墓葬中羊牲的年龄也以未成年个体为主,反映了丧葬礼仪中“事死如事生”的一面。
 
 
篇名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集成之作——《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评析
作者:栾丰实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  书评
提要:《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的整体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重视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新发展,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全面总结和论述了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以来各区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汇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并且尽量把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意见都予以中性的介绍和说明,便于读者了解学术研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

2011年第7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1-07-27

 
 
目      录
 
○本刊专稿——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州市博物馆  德清县博物馆(3)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9)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19)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室  吐鲁番学研究院  龟兹研究院(27)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3)
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博物馆(3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纪要…………………本刊记者(47)
○讨论与争鸣
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结构的再研究……………………………………于汇力(52)
左徒戈为徒戈考………………………………………………………………………彭春艳(61)
○考古与科技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
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加速器质谱测试中心(65)
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来源初探——根据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赵春燕 李志鹏 袁  靖 赵海涛 陈国梁 许  宏(68)
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李志鹏(76)
○读书与思考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集成之作——《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评析……栾丰实(88)
 
 
篇名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作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州市博物馆  德清县博物馆
关键词浙江  东苕溪中游  原始瓷窑址  商代
提要:2010年初,对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进行调查,共发现20多处窑址。2010年3~11月,对南山窑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本次发掘共揭露窑炉3条、灰坑8个、贮料坑2个、水沟1条、柱洞若干个,出土大量原始瓷器,以及少量印纹硬陶器。南山窑址是一处商代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其年代最早可到商代早期,贯穿整个商代,为探索瓷器的起源、原始瓷产地,以及建立商代原始瓷编年序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篇名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
作者: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河口墓地联合考古队
关键词山西翼城县  大河口墓地  青铜器  西周
提要:2007年以来,对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进行了发掘,已发现600多座墓葬、20多座车马坑,已完成300多座墓葬的发掘。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带腰坑,坑内殉狗,个别墓葬还有壁龛。葬具为一棺、一椁一棺或一椁二棺。墓主多为仰身直肢。大中型墓葬以随葬青铜器为主,小型墓葬以随葬陶器为主。根据青铜器铭文可知,这处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霸”,“霸伯”是最高权力拥有者。大河口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西周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
 
篇名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    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
关键词江苏苏州市  木渎古城  吴国  春秋时期
提要:2010年,对江苏苏州市木渎古城进行发掘,发现五峰村北城墙和城壕遗迹、新峰村南水门遗迹,以及东、西城墙遗迹,出土遗物有原始瓷器、陶器等。初步推断北城墙修建于春秋晚期,南水门使用时期为春秋晚期。初步认定木渎古城应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木渎古城的发掘,为探索吴国都城所在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线索,为理解苏州地区东周时期的各种遗存现象和重构当时的社会、文化史提供了重要基点。
 
 
篇名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吐鲁番学研究院  龟兹研究院
关键词新疆鄯善县  吐峪沟石窟寺  壁画  佛教
提要:2010年,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清理了50多处洞窟和许多窟前遗迹,以及一处地面佛寺。新发现壁画面积约200平方米,出土大量文书残片,还有绢画、木器等。吐峪沟石窟均是多层式的组群布局,以礼拜窟为中心,左右上下开凿僧房窟、禅窟及其他生活用窟。新清理的两处礼拜窟应开凿于公元5世纪前后,属吐峪沟早期洞窟。吐峪沟石窟寺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代佛教石窟、吐鲁番地区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
 
 
篇名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作者: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键词湖南永顺县  老司城遗址  永顺土司  明代
提要:1995年以来,对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进行了四次调查与发掘,基本明确了城址各个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宫殿区与衙署区位于城址的中心,其周围分布有居住区、土司墓葬区、宗教区、墅苑区等功能区。出土建筑材料有砖、瓦当、滴水等,出土瓷片以青花瓷为主。在瓷器的题款中有许多关于永顺土司的内容。老司城及其周边的大量建筑大多修建于明代。老司城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永顺土司社会内部结构、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价值。
 
 
篇名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作者: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广东省博物馆
关键词广东汕头市  南澳Ⅰ号  沉船  青花瓷  明代
提要:2010年4~7月,对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沉船进行发掘。发现现存船体纵长约27米,有16道隔舱板和15个隔舱,最宽的隔舱长7.5米。发掘出水各类遗物1万余件,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少量陶器、铜器、铁器、锡器等,另有铜钱15000余枚。瓷器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应为漳州窑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时产品,沉船所属的年代与此大致相同。“南澳Ⅰ号”沉船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不同文明、不同地区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
 
 
篇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纪要
作者:本刊记者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学术论坛  考古新发现
提要:2011年1月11日,第十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6位学者介绍了各自主持的考古发现项目,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学者分别进行了点评。本届论坛反映了2010年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崭新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考古事业的新发展、新动向和行业水准。
 
 
篇名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动物骨骼圈状结构的再研究
作者:于汇力
关键词哈尔滨  阎家岗  旧石器时代晚期  化石圈  建筑遗存  营地
提要:1983~1984年,哈尔滨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发掘出土两处以大量动物骨骼垒砌的半圆圈形遗迹,包括发掘者在内的许多学者认为应是人类为某种目的而修建的人工构筑物;也有少数学者对化石圈的人类文化属性表示怀疑,认为半圆圈形动物骨骼堆积是水流冲击形成的。本文结合发掘现场照片及地貌学、河流沉积学等原理对两个动物骨骼圈状结构的形成机理和相关问题进一步研究和论证,得出结论是:阎家岗两个动物骨骼圈状结构可以排除水流冲积或其他自然力成因,是古代猎人收集大量动物骨骼人工构筑的建筑遗存,遗址附近是古人类的宿营地。
 
 
篇名左徒戈为徒戈考
作者:彭春艳
关键词山东莒南县  左徒戈  铜器铭文  周代
提要:所谓的“左徒戈”1983年出土于山东莒南县,一些学者认为戈上铭文“左徒”应为楚国官名。实际上,通过考察周代青铜戈的形制、铭文内容及格式等,并将“左徒戈”与之相比较,推论“左徒戈”非“左徒之戈”,应为“左之徒戈”,“左”指左军或人名,与屈原左徒之职无关。该戈可能是左军徒卒所用之戈。
 
 
篇名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三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
关键词碳十四测年  碳十四半衰期  考古遗址
提要:本报告发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碳十四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加速器质谱中心在2009年到2010年期间测定的22个考古数据。这些样品来自下列遗址,浙江杭州余杭区良渚遗址(3个),山东龙口兰高镇和平村归城遗址(6个)和河南灵宝阳平镇铸鼎原西坡遗址(13个)。
 
 
篇名二里头遗址出土动物来源初探——根据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
作者:赵春燕  李志鹏  袁靖  赵海涛  陈国梁  许宏
关键词河南偃师市  二里头遗址  动物考古学  锶同位素分析
提要: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一处超大型聚落遗址,绝对年代约为距今3800~3500年。根据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该遗址出土的狗、猪、羊和黄牛等动物为家畜。通过热电离质谱分析方法对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不同时期出土的10头猪、14只羊和7头牛的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有7只羊和2头黄牛的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在遗址当地的锶同位素比值范围以外,而且这些羊和黄牛可能来源于不同地点。
 
 
篇名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作者:李志鹏
关键词殷墟  家羊  动物考古学  商代
提要:在对殷墟出土羊骨形态鉴定的基础上,通过可鉴定标本数(NISP)、最小个体数(MNI)与出土概率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羊在晚商都城居民肉食结构中的比重、羊在墓葬中随葬动物中所占比重以及绵羊与山羊的相对比例。通过对羊的死亡年龄结构分析,提出殷墟居民消费的羊以未成年个体为主,符合典型的以开发肉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家羊屠宰模式,而且消费的羊主要依赖外来供应;墓葬中羊牲的年龄也以未成年个体为主,反映了丧葬礼仪中“事死如事生”的一面。
 
 
篇名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集成之作——《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评析
作者:栾丰实
关键词中国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  书评
提要:《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的整体结构合理,逻辑关系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重视考古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新发展,注意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全面总结和论述了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以来各区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主要发现和重要研究成果,汇总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体系,并且尽量把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意见都予以中性的介绍和说明,便于读者了解学术研究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工具书的作用。
 
 
 

作者:洪石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