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06年1期内容提要

发布时间:2006-02-1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王因墓地分析

王芬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所,济南市,250100)

  

    兖州王因墓地发现899座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墓葬,这为分析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丰富材料。在墓地分期的基础上,先对墓地的布局和空间结构进行探讨。从整个聚落布局、埋葬方式、随葬品等方面考察墓地的形成过程。通过人口数量、人口自然构成等方面的认识当时的人口和社会组织结构问题,聚落、墓区、墓群、墓组这四级墓葬形态分别代表了四级社会组织结构,如果与民族学的研究结论对照,则可以进一步和胞族、氏族、家族和扩大型家庭相联系。王因墓地代表了一个处在新旧交替时期、社会内部充满活力和具有和谐的社会关系的丰满的古代基层社会。

 

新莽封禅玉牒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表示其受命有天下而举行的隆重典礼。封礼祭天,禅礼祭地。《管子》首言历代帝王封禅事,其礼起源时代之早可见一斑。至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和宋真宗行封禅礼,其制逐渐完善。古代帝王除武则天于嵩山封禅外,其余皆于泰山封禅。

新朝王莽封禅玉牒出土于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玉牒首尾两端残失,残长13.8、宽9.4、厚2.7厘。由黑色青石制成,通体磨光。玉牒一面阴刻五行文字,存29字,有4字残迹,字口涂朱。其制与《续汉书·祭祀志上》所载封禅仪具相似。此件封禅玉牒是现存除唐玄宗和宋真宗禅地祈玉册之外的时代最早的封禅仪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综合文献及出土遗物,对此件玉牒之时代、性质、内容、玉牒文书体以及古代封禅礼仪的演变等问题作了全面考证。认为此封禅玉牒是为王莽筹划于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封禅的祭天仪具,原准备封藏于泰山。但此次封禅后因故未能施行,玉牒便深藏秘府,并于王莽末年毁于兵燹。

 

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

齐东方

(北京大学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91)

 

唐代墓葬的演变表现出的理想性、灵活性和现实性,大体构成了墓葬的三次转折。唐代丧葬将礼仪形态内封建统治的理想性,变成了法制形态内的实用性,在礼、法双重制约下成为支撑、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中央政府中的礼部制定政策,鸿胪寺具体承办,将作监提供物资,形成了完善的管理责任机构。

墓葬是由生人导演的丧葬活动的物化形式,有时被直接利用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唐初为表彰功勋出现的一批豪华墓葬,中宗 “李唐复辟”时,通过改葬等形式将这类墓葬推向及至。不断突破丧葬制度中一般性的规定而出现的墓葬形制、随葬品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逐渐改变了墓葬自身的形式。以八世纪中叶的安史之乱为界,唐后期墓葬形制、随葬品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都趋于简略。这一现象通常被解释为中晚唐政局动荡、经济衰落、丧葬制度遭到破坏等原因,但与文献记载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发生重大矛盾。墓葬只是丧葬活动中丧、葬、祭中的一部分,当原有的社会秩序失控,人们对亡灵命运有了重新理解之后,在地面举行的“丧”、“祭”活动得到重视,那些祭奠之物,或焚烧或保留,但不放入墓葬之中此外,由于瓷器的普及,丝织品的发展、纸类的增加等经济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也影响着随葬品的选择,一些新的代用品开始出现。使得“葬”的直接表现形式墓葬变得简陋起来,丧葬制度与习俗的形式做法,完成了一次历史性变革。

 

广西贵港深钉岭汉墓发掘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贵港市文物管理所

 

1991年,为配合南宁—梧州二级公路建设,在广西贵港深钉岭一带发现古墓葬40多座,其中经正式发掘的两汉墓葬19座。

这些汉墓残存的封土堆已不高,均未见夯筑现象,但都比较注重防水,如在竖穴土坑墓近墓口的封土中可见大量的青胶泥、黑胶泥封填现象。

这些汉墓有竖穴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种,可分西汉中期、西汉晚期、东汉早中期、东汉晚期这4期。汉墓演变规律明显,西汉时期这里的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至迟东汉中期以后则转变以砖室墓为主了。

   这些汉墓出土较多的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玛瑙器、琥珀器、玻璃器、石器、竹木漆器以及穿孔珍珠、动物硬壳等。西汉中期以前多随葬罐、鼎、壶、钫等实用器,西汉晚期开始出现陶屋、灶等陶冥器,到东汉中晚期冥器种类大增,应用更为普遍,除井、屋、灶外,还有鸡、鸭、狗、猪等,反映了人们对随葬器物逐渐从礼制观念向世俗化财富观念转变。此外深腹罐、井等陶器,鼎、壶、樽等釉陶器和铜器的演变轨迹都十分明显,如鼎、壶等器物的腹腔越来越小。陶瓷器纹饰早期主要有方格纹,晚期方格纹很少,主要是凹弦纹、水波纹、网格纹;从早到晚器表施褐釉或青釉的越来越多。

 

                        黑龙江绥滨同仁遗址发掘报告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73年秋,我们在黑龙江右岸第一次发掘同仁遗址,其地层明确,房屋结构具有鲜明的特征,器物群亦有自身特色。遗址中心清理3座保存较完整的房屋遗迹,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的两个不同时期,将其命名为同仁一期(早、晚)文化、同仁二期文化。同类文化特别是在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包括俄罗斯境内的数处遗存)。南到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永吉县,东到绥芬河流域一带均有同仁文化考古遗存。

同仁遗址的发掘在我国黑龙江流域考古工作中,填补了地域与时间上的缺环,提出了一种新文化,首次为黑龙江流域5—11世纪初的考古文化类型的划分、编年和族属(黑水靺鞨)的探索提供断代的标尺。经碳14测定,同仁文化一起相当于隋、唐至北宋时期;同仁文化二期相当于南宋时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2006年1期内容提要

发布时间:2006-02-14

 

王因墓地分析

王芬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所,济南市,250100)

  

    兖州王因墓地发现899座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墓葬,这为分析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丰富材料。在墓地分期的基础上,先对墓地的布局和空间结构进行探讨。从整个聚落布局、埋葬方式、随葬品等方面考察墓地的形成过程。通过人口数量、人口自然构成等方面的认识当时的人口和社会组织结构问题,聚落、墓区、墓群、墓组这四级墓葬形态分别代表了四级社会组织结构,如果与民族学的研究结论对照,则可以进一步和胞族、氏族、家族和扩大型家庭相联系。王因墓地代表了一个处在新旧交替时期、社会内部充满活力和具有和谐的社会关系的丰满的古代基层社会。

 

新莽封禅玉牒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北京,100710)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为表示其受命有天下而举行的隆重典礼。封礼祭天,禅礼祭地。《管子》首言历代帝王封禅事,其礼起源时代之早可见一斑。至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和宋真宗行封禅礼,其制逐渐完善。古代帝王除武则天于嵩山封禅外,其余皆于泰山封禅。

新朝王莽封禅玉牒出土于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玉牒首尾两端残失,残长13.8、宽9.4、厚2.7厘。由黑色青石制成,通体磨光。玉牒一面阴刻五行文字,存29字,有4字残迹,字口涂朱。其制与《续汉书·祭祀志上》所载封禅仪具相似。此件封禅玉牒是现存除唐玄宗和宋真宗禅地祈玉册之外的时代最早的封禅仪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综合文献及出土遗物,对此件玉牒之时代、性质、内容、玉牒文书体以及古代封禅礼仪的演变等问题作了全面考证。认为此封禅玉牒是为王莽筹划于始建国五年(公元13年)封禅的祭天仪具,原准备封藏于泰山。但此次封禅后因故未能施行,玉牒便深藏秘府,并于王莽末年毁于兵燹。

 

唐代的丧葬观念习俗与礼仪制度

齐东方

(北京大学 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91)

 

唐代墓葬的演变表现出的理想性、灵活性和现实性,大体构成了墓葬的三次转折。唐代丧葬将礼仪形态内封建统治的理想性,变成了法制形态内的实用性,在礼、法双重制约下成为支撑、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制度,中央政府中的礼部制定政策,鸿胪寺具体承办,将作监提供物资,形成了完善的管理责任机构。

墓葬是由生人导演的丧葬活动的物化形式,有时被直接利用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唐初为表彰功勋出现的一批豪华墓葬,中宗 “李唐复辟”时,通过改葬等形式将这类墓葬推向及至。不断突破丧葬制度中一般性的规定而出现的墓葬形制、随葬品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和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逐渐改变了墓葬自身的形式。以八世纪中叶的安史之乱为界,唐后期墓葬形制、随葬品种类、数量和质量的变化都趋于简略。这一现象通常被解释为中晚唐政局动荡、经济衰落、丧葬制度遭到破坏等原因,但与文献记载厚葬之风越演越烈发生重大矛盾。墓葬只是丧葬活动中丧、葬、祭中的一部分,当原有的社会秩序失控,人们对亡灵命运有了重新理解之后,在地面举行的“丧”、“祭”活动得到重视,那些祭奠之物,或焚烧或保留,但不放入墓葬之中此外,由于瓷器的普及,丝织品的发展、纸类的增加等经济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进步,也影响着随葬品的选择,一些新的代用品开始出现。使得“葬”的直接表现形式墓葬变得简陋起来,丧葬制度与习俗的形式做法,完成了一次历史性变革。

 

广西贵港深钉岭汉墓发掘报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贵港市文物管理所

 

1991年,为配合南宁—梧州二级公路建设,在广西贵港深钉岭一带发现古墓葬40多座,其中经正式发掘的两汉墓葬19座。

这些汉墓残存的封土堆已不高,均未见夯筑现象,但都比较注重防水,如在竖穴土坑墓近墓口的封土中可见大量的青胶泥、黑胶泥封填现象。

这些汉墓有竖穴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种,可分西汉中期、西汉晚期、东汉早中期、东汉晚期这4期。汉墓演变规律明显,西汉时期这里的墓葬为竖穴土坑墓,至迟东汉中期以后则转变以砖室墓为主了。

   这些汉墓出土较多的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玉器、玛瑙器、琥珀器、玻璃器、石器、竹木漆器以及穿孔珍珠、动物硬壳等。西汉中期以前多随葬罐、鼎、壶、钫等实用器,西汉晚期开始出现陶屋、灶等陶冥器,到东汉中晚期冥器种类大增,应用更为普遍,除井、屋、灶外,还有鸡、鸭、狗、猪等,反映了人们对随葬器物逐渐从礼制观念向世俗化财富观念转变。此外深腹罐、井等陶器,鼎、壶、樽等釉陶器和铜器的演变轨迹都十分明显,如鼎、壶等器物的腹腔越来越小。陶瓷器纹饰早期主要有方格纹,晚期方格纹很少,主要是凹弦纹、水波纹、网格纹;从早到晚器表施褐釉或青釉的越来越多。

 

                        黑龙江绥滨同仁遗址发掘报告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73年秋,我们在黑龙江右岸第一次发掘同仁遗址,其地层明确,房屋结构具有鲜明的特征,器物群亦有自身特色。遗址中心清理3座保存较完整的房屋遗迹,属于同一文化系统的两个不同时期,将其命名为同仁一期(早、晚)文化、同仁二期文化。同类文化特别是在黑龙江中、下游流域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包括俄罗斯境内的数处遗存)。南到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永吉县,东到绥芬河流域一带均有同仁文化考古遗存。

同仁遗址的发掘在我国黑龙江流域考古工作中,填补了地域与时间上的缺环,提出了一种新文化,首次为黑龙江流域5—11世纪初的考古文化类型的划分、编年和族属(黑水靺鞨)的探索提供断代的标尺。经碳14测定,同仁文化一起相当于隋、唐至北宋时期;同仁文化二期相当于南宋时期。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