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09年4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发布时间:2009-10-2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杜金鹏(435)
西团山文化分期研究…………………………………………………………………赵宾福(469)
辽代契丹墓葬研究……………………………………………………………………刘  未(497)
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佛教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547)
 
 
 
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
杜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陕西周原遗址大型礼仪建筑基址,主要包括岐山凤雏、扶风召陈、云塘、齐镇四处建筑基址。
    文章首先就各建筑的布局、结构、年代等做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周原诸礼仪建筑的类型和源流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迄今发现的周原宫殿建筑,就其建筑布局组合和建筑结构形制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中召陈、云塘、齐镇等处宫室建筑是周原最流行的宫室建筑类型,是周原宫室建筑的“常型”,这类建筑的基本特质后来被秦人所继承;凤雏建筑则是周原宫室中体现商文化宫室建筑特性的唯一例证,属于周原宫室建筑的“特型”。周原凤雏宫殿建筑基址与中原夏商宫殿建筑,具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特点,或可认为就是商代宫殿在周原的移植。周原凤雏建筑基址窖穴中出土的甲骨文,根据其内容、用词、字体、凿形、甲骨整治方式等,均可肯定出自周人之手。从凤雏甲骨文得知,灭商前周人在岐邑立有商王宗庙,并在其中举行祭祀活动;灭商后,周人依然保留着岐邑的商王宗庙。由此可以推测:凤雏宫殿建筑基址或许就是周人根据商族宫室规制所建商王宗庙遗址,它的始建或在商王帝辛时候,一直沿用到西周晚期。
 
西团山文化分期研究
赵宾福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西团山文化分布在东北地区威虎岭以西、伊通河以东、拉林河以南、东辽河以北的第二松花江流域,年代跨度为西周至战国时期。从出土遗存的性质上看,主要包括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两部分。论文首先从层位关系分析和器物形态比较入手,将该文化的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各自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然后以遗址分段和墓葬分段研究为基础,通过对两类资料各段别之间年代对应关系的进一步比较和整合,最终将整个西团山文化区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墓葬一段和遗址一段为代表,年代相当于西周时期。中期以墓葬二段和遗址二段为代表,年代相当于春秋时期。晚期以墓葬三段和遗址三段为代表,年代相当于战国时期。
 
辽代契丹墓葬研究
刘   未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辽代契丹墓葬材料的基本特点是:皇族与后族墓葬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中小型墓葬富于地域特征。
    宝山M1与M2、耶律羽之墓与萧沙姑墓、床金沟M5与陈国公主墓、库伦M1与耶律弘本墓这四组契丹显贵墓葬分别代表了辽代贵族葬制的初创、革新、发展、定型四个发展阶段。尽管辽代礼制的相关记载十分缺乏,分析结果还是展现了辽人建国以后在墓葬制度方面吸收汉制与固守国俗两个方面的诸种努力。
    受制度因素的制约,辽代契丹中小型墓葬与大型墓葬的发展阶段有趋同之势但略为滞后,其阶段性特征更多地体现为葬俗的变化。墓葬面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墓葬材料分阶段划分为若干组别的横向比较从多角度展现了契丹社会中层人士墓葬面貌的复杂性,而各阶段材料的纵向联系与相关组别对接,则又从错综的表象中梳理出了潜在的历史走势,即由复杂多样变为简单统一,逐步趋于制度化的过程。
    辽代契丹墓葬等级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10世纪中晚期,在高级贵族范围内存在相对固定标准的等级区分。第二阶段,10世纪晚期-11世纪早中期,相对固定标准的等级区分向一般贵族范围渗透。第三阶段,11世纪中晚期-12世纪早期,相对固定标准的等级区分扩大到整个社会范围,且在高级贵族范围内进一步细化。
 
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佛教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考古调查新发现的一批佛教遗存。其中聂拉康石窟、卡孜村佛寺与村北山坡顶部的佛塔遗址,以及卡孜寺内的早期佛教遗存等一批地面文物的考古学年代均可初步断定在公元11-13世纪左右,聂拉康、卡孜寺内具有克什米尔风格的几尊铜佛像的年代还可进一步断在公元11世纪,均属于古格王国早期阶段的佛教遗存。除上述早期遗存之外,还发现了如查宗贡巴石窟等年代可能晚至15—16世纪的佛教遗址,本文认为其与西藏佛教后弘期噶举派、萨迦派等教派在这一地区的宗教活动有关。藏文史料和古史传说均记载卡孜与古格王国早期著名高僧、大译师仁钦桑布家族及他本人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发现证明,卡孜不仅是古格王国早期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与宗教中心,在古格王国中、后期也同样是古格王国境内各个教派活动十分活跃的一个重要据点。从聂拉康到查宗贡巴这两处佛教石窟壁画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的佛教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成体系的发展脉络,它们既继承了古格王国早期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后来又有新的发展,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古格王国佛教文化面貌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一批丰富的新资料,也为将来在西藏西部开展类似的小流域田野考古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责任编辑:孙丹)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2009年4期目录及内容摘要

发布时间:2009-10-28

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杜金鹏(435)
西团山文化分期研究…………………………………………………………………赵宾福(469)
辽代契丹墓葬研究……………………………………………………………………刘  未(497)
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佛教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547)
 
 
 
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
杜金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本文讨论的对象是陕西周原遗址大型礼仪建筑基址,主要包括岐山凤雏、扶风召陈、云塘、齐镇四处建筑基址。
    文章首先就各建筑的布局、结构、年代等做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周原诸礼仪建筑的类型和源流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迄今发现的周原宫殿建筑,就其建筑布局组合和建筑结构形制而言,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其中召陈、云塘、齐镇等处宫室建筑是周原最流行的宫室建筑类型,是周原宫室建筑的“常型”,这类建筑的基本特质后来被秦人所继承;凤雏建筑则是周原宫室中体现商文化宫室建筑特性的唯一例证,属于周原宫室建筑的“特型”。周原凤雏宫殿建筑基址与中原夏商宫殿建筑,具有一脉相承的共同特点,或可认为就是商代宫殿在周原的移植。周原凤雏建筑基址窖穴中出土的甲骨文,根据其内容、用词、字体、凿形、甲骨整治方式等,均可肯定出自周人之手。从凤雏甲骨文得知,灭商前周人在岐邑立有商王宗庙,并在其中举行祭祀活动;灭商后,周人依然保留着岐邑的商王宗庙。由此可以推测:凤雏宫殿建筑基址或许就是周人根据商族宫室规制所建商王宗庙遗址,它的始建或在商王帝辛时候,一直沿用到西周晚期。
 
西团山文化分期研究
赵宾福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西团山文化分布在东北地区威虎岭以西、伊通河以东、拉林河以南、东辽河以北的第二松花江流域,年代跨度为西周至战国时期。从出土遗存的性质上看,主要包括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两部分。论文首先从层位关系分析和器物形态比较入手,将该文化的遗址材料和墓葬材料各自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然后以遗址分段和墓葬分段研究为基础,通过对两类资料各段别之间年代对应关系的进一步比较和整合,最终将整个西团山文化区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以墓葬一段和遗址一段为代表,年代相当于西周时期。中期以墓葬二段和遗址二段为代表,年代相当于春秋时期。晚期以墓葬三段和遗址三段为代表,年代相当于战国时期。
 
辽代契丹墓葬研究
刘   未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辽代契丹墓葬材料的基本特点是:皇族与后族墓葬分布具有一定的分散性;中小型墓葬富于地域特征。
    宝山M1与M2、耶律羽之墓与萧沙姑墓、床金沟M5与陈国公主墓、库伦M1与耶律弘本墓这四组契丹显贵墓葬分别代表了辽代贵族葬制的初创、革新、发展、定型四个发展阶段。尽管辽代礼制的相关记载十分缺乏,分析结果还是展现了辽人建国以后在墓葬制度方面吸收汉制与固守国俗两个方面的诸种努力。
    受制度因素的制约,辽代契丹中小型墓葬与大型墓葬的发展阶段有趋同之势但略为滞后,其阶段性特征更多地体现为葬俗的变化。墓葬面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墓葬材料分阶段划分为若干组别的横向比较从多角度展现了契丹社会中层人士墓葬面貌的复杂性,而各阶段材料的纵向联系与相关组别对接,则又从错综的表象中梳理出了潜在的历史走势,即由复杂多样变为简单统一,逐步趋于制度化的过程。
    辽代契丹墓葬等级制度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10世纪中晚期,在高级贵族范围内存在相对固定标准的等级区分。第二阶段,10世纪晚期-11世纪早中期,相对固定标准的等级区分向一般贵族范围渗透。第三阶段,11世纪中晚期-12世纪早期,相对固定标准的等级区分扩大到整个社会范围,且在高级贵族范围内进一步细化。
 
西藏阿里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佛教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卡孜河谷考古调查新发现的一批佛教遗存。其中聂拉康石窟、卡孜村佛寺与村北山坡顶部的佛塔遗址,以及卡孜寺内的早期佛教遗存等一批地面文物的考古学年代均可初步断定在公元11-13世纪左右,聂拉康、卡孜寺内具有克什米尔风格的几尊铜佛像的年代还可进一步断在公元11世纪,均属于古格王国早期阶段的佛教遗存。除上述早期遗存之外,还发现了如查宗贡巴石窟等年代可能晚至15—16世纪的佛教遗址,本文认为其与西藏佛教后弘期噶举派、萨迦派等教派在这一地区的宗教活动有关。藏文史料和古史传说均记载卡孜与古格王国早期著名高僧、大译师仁钦桑布家族及他本人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上述发现证明,卡孜不仅是古格王国早期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与宗教中心,在古格王国中、后期也同样是古格王国境内各个教派活动十分活跃的一个重要据点。从聂拉康到查宗贡巴这两处佛教石窟壁画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的佛教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成体系的发展脉络,它们既继承了古格王国早期的艺术风格,同时在后来又有新的发展,从而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古格王国佛教文化面貌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一批丰富的新资料,也为将来在西藏西部开展类似的小流域田野考古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责任编辑:孙丹)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