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4-01-0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杨毅
 
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郭明建(1)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墓葬的文化转型…………………………………………………倪润安(33)
广西贵港马鞍岭梁君垌汉至南朝墓发掘报告………………………………………………
…………………………………………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贵港市博物馆(67)
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调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博物馆(135)
 
 
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
郭明建
(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北京  100006)
聚落考古是研究古代社会关系和政治组织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借鉴西方聚落考古理论模式的同时,结合良渚文化的考古现状,运用一系列量化标准,在对良渚文化聚落进行分级的基础上,依次研究了良渚文化四个小区中聚落的分布、等级、聚群和变迁的情况,划定了若干聚落群,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良渚地区,良渚聚落群和横山聚落群的情况比较明晰,而对前者的分析则展示了一个强势政体的具体内部结构和聚落变迁情况;在嘉兴地区,聚落密度最高,延续性最强,而对荷叶地聚落群和姚家山聚落群的分析则呈现了一种内部进一步分级且中心聚落不断变迁的聚落形态;在苏沪地区,高等级聚落发现较多,因而本区的整体聚落格局比较清晰,而对东部草鞋山聚落群、张陵山聚落群和福泉山聚落群聚落变迁的分析则大体明确了了这三个政体势力消长和中心变迁的过程;在湖北地区,所做考古工作较少,高城墩和寺墩所在的寺墩聚落群应该是本地,尤其是良渚文化晚期的一个强势政体。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探讨了良渚文化社会的规模、稳定性、整体结构、资源利用和社会性质等问题,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社会是一个由多个政体构成的、分化较严重的、类似“酋邦”的社会,而它其中各政体间势力的强弱与它们对玉器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情况紧密相关。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墓葬的文化转型
倪润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北魏平城时代前、后期之间,平城地区墓葬文化发生了重大转型。
多系统并存的多样化特征是对平城时代前期墓葬文化面貌的简要概括。拓跋魏在统一北方和扩建平城的过程中,大量吸收十六国文化充实自己,从对太延元年(435年)沙岭壁画墓、太安三年(457年)尉迟定州墓和和平二年(461年)梁拔胡墓的分析看,主要文化因素来源地包括河西、东北和关陇地区。墓室形制有长方形和方形;墓向有西向和南向;对墓主生平的记录,附着在葬具或壁画上和专用的砖、石墓铭;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有反映拓跋旧传统的戳点纹罐和反映文化新特点的平沿或盘口的壶、罐;墓葬壁画表现了不同文化来源的题材和构图方式并存、交叉的状况。
平城时代后期,为适应与南朝争夺正统的需要,墓葬文化套用较简约的西晋葬制模式,时间不晚于太和元年(477年)的宋绍祖墓。墓葬形制以弧方形为稳定态,复杂不过前、后双主室,恰是西晋墓葬演变到最后阶段的形制。西晋墓葬没有壁画,而有三大组合的俑群(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的镇墓组合,牛车、鞍马和男、女侍俑的出行组合,禽畜俑组合)和模型明器,平城后期墓葬就明显地抑制墓室绘画,而忽然恢复出完整的俑群组合。墓主生平记录集中到长方形砖志、碑形或长方形石志,也是西晋墓志的几种常见形制。北魏墓葬文化由此走上复归“晋制”的道路。
 
广西贵港马鞍岭梁君垌汉至南朝墓发掘报告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贵港市博物馆
马鞍岭梁君垌墓地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贵城镇三合村黎湛铁路沿线,2010年8—10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古墓15座。除M5为近代墓外,余14座墓葬可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其中土坑墓保存较好,残存棺板灰痕和棺钉等,但人骨已全朽,葬式不能详知。砖室墓多遭盗扰,依墓葬结构不同,可分为直券顶和穹窿顶合券顶砖室墓两型。出土器物241件,大部分出自M14、M7和M15三座土坑墓,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银器、玉器、滑石器、玛瑙、黛石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这批墓葬可分为东汉晚期、三国、西晋和南朝四个时期。本次发掘的墓葬年代跨度大,形制丰富,延续性较好,对了解贵港东汉晚期至南朝墓葬的文化内涵、分期演变及年代发展序列提供了新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M14出土的陶塑精美,且代表水陆交通工具的陶船和牛车同出,为广西首次,是研究当地汉代交通生动的实物资料。墓主为东汉咸驩县的县丞,是目前国内发现为数不多、墓主身份相对明确的县丞墓,为研究汉代低品级官员的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调查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博物馆
重庆唐代佛教龛像群主要分布在长江、嘉陵江流域的潼南、大足、合川、铜梁、忠县、云阳等区县沿岸,其中以嘉陵江的数量最多、规模较大、年代较早。鉴于大足县和三峡库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群已陆续发表,本文内容仅包括潼南、合川、铜梁等龛像群,其中以潼南县的唐代佛教摩崖龛像最为重要。该县不仅有大量的中、晚唐佛教龛像群,近年发现盛唐时期的崇龛镇薛家村、南家湾的摩崖龛像群,在重庆地区唐代龛像中弥足珍贵。薛家村、南家湾尚有数龛保存较好的中晚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和观经变像龛,是重庆其他地方所不见的。这些凿于中晚唐时期的经变龛像中,所呈现的经幢、桥梁、楼阁、殿堂等木建筑形象,极大的丰富了本地区古代建筑研究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唐代晚期开凿的南家湾第9号龛,其造像题材为为三教合一,该龛应是唐代四川地区流行的佛道合一题材造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四川地区佛道合一题材龛像往南往东发展变化的结果,由此推测,三教合一造像可能最早出现于晚唐时期的重庆地区。总之,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以中晚唐造像为主,其晚期特征异常明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4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4-01-07

 
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郭明建(1)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墓葬的文化转型…………………………………………………倪润安(33)
广西贵港马鞍岭梁君垌汉至南朝墓发掘报告………………………………………………
…………………………………………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贵港市博物馆(67)
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调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博物馆(135)
 
 
良渚文化宏观聚落研究
郭明建
(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北京  100006)
聚落考古是研究古代社会关系和政治组织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借鉴西方聚落考古理论模式的同时,结合良渚文化的考古现状,运用一系列量化标准,在对良渚文化聚落进行分级的基础上,依次研究了良渚文化四个小区中聚落的分布、等级、聚群和变迁的情况,划定了若干聚落群,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在良渚地区,良渚聚落群和横山聚落群的情况比较明晰,而对前者的分析则展示了一个强势政体的具体内部结构和聚落变迁情况;在嘉兴地区,聚落密度最高,延续性最强,而对荷叶地聚落群和姚家山聚落群的分析则呈现了一种内部进一步分级且中心聚落不断变迁的聚落形态;在苏沪地区,高等级聚落发现较多,因而本区的整体聚落格局比较清晰,而对东部草鞋山聚落群、张陵山聚落群和福泉山聚落群聚落变迁的分析则大体明确了了这三个政体势力消长和中心变迁的过程;在湖北地区,所做考古工作较少,高城墩和寺墩所在的寺墩聚落群应该是本地,尤其是良渚文化晚期的一个强势政体。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探讨了良渚文化社会的规模、稳定性、整体结构、资源利用和社会性质等问题,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良渚文化的社会是一个由多个政体构成的、分化较严重的、类似“酋邦”的社会,而它其中各政体间势力的强弱与它们对玉器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情况紧密相关。
 
北魏平城时代平城墓葬的文化转型
倪润安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  100871)
北魏平城时代前、后期之间,平城地区墓葬文化发生了重大转型。
多系统并存的多样化特征是对平城时代前期墓葬文化面貌的简要概括。拓跋魏在统一北方和扩建平城的过程中,大量吸收十六国文化充实自己,从对太延元年(435年)沙岭壁画墓、太安三年(457年)尉迟定州墓和和平二年(461年)梁拔胡墓的分析看,主要文化因素来源地包括河西、东北和关陇地区。墓室形制有长方形和方形;墓向有西向和南向;对墓主生平的记录,附着在葬具或壁画上和专用的砖、石墓铭;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有反映拓跋旧传统的戳点纹罐和反映文化新特点的平沿或盘口的壶、罐;墓葬壁画表现了不同文化来源的题材和构图方式并存、交叉的状况。
平城时代后期,为适应与南朝争夺正统的需要,墓葬文化套用较简约的西晋葬制模式,时间不晚于太和元年(477年)的宋绍祖墓。墓葬形制以弧方形为稳定态,复杂不过前、后双主室,恰是西晋墓葬演变到最后阶段的形制。西晋墓葬没有壁画,而有三大组合的俑群(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的镇墓组合,牛车、鞍马和男、女侍俑的出行组合,禽畜俑组合)和模型明器,平城后期墓葬就明显地抑制墓室绘画,而忽然恢复出完整的俑群组合。墓主生平记录集中到长方形砖志、碑形或长方形石志,也是西晋墓志的几种常见形制。北魏墓葬文化由此走上复归“晋制”的道路。
 
广西贵港马鞍岭梁君垌汉至南朝墓发掘报告
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  贵港市博物馆
马鞍岭梁君垌墓地位于广西贵港市港北区贵城镇三合村黎湛铁路沿线,2010年8—10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古墓15座。除M5为近代墓外,余14座墓葬可分为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其中土坑墓保存较好,残存棺板灰痕和棺钉等,但人骨已全朽,葬式不能详知。砖室墓多遭盗扰,依墓葬结构不同,可分为直券顶和穹窿顶合券顶砖室墓两型。出土器物241件,大部分出自M14、M7和M15三座土坑墓,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铁器、银器、玉器、滑石器、玛瑙、黛石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这批墓葬可分为东汉晚期、三国、西晋和南朝四个时期。本次发掘的墓葬年代跨度大,形制丰富,延续性较好,对了解贵港东汉晚期至南朝墓葬的文化内涵、分期演变及年代发展序列提供了新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M14出土的陶塑精美,且代表水陆交通工具的陶船和牛车同出,为广西首次,是研究当地汉代交通生动的实物资料。墓主为东汉咸驩县的县丞,是目前国内发现为数不多、墓主身份相对明确的县丞墓,为研究汉代低品级官员的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调查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重庆博物馆
重庆唐代佛教龛像群主要分布在长江、嘉陵江流域的潼南、大足、合川、铜梁、忠县、云阳等区县沿岸,其中以嘉陵江的数量最多、规模较大、年代较早。鉴于大足县和三峡库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群已陆续发表,本文内容仅包括潼南、合川、铜梁等龛像群,其中以潼南县的唐代佛教摩崖龛像最为重要。该县不仅有大量的中、晚唐佛教龛像群,近年发现盛唐时期的崇龛镇薛家村、南家湾的摩崖龛像群,在重庆地区唐代龛像中弥足珍贵。薛家村、南家湾尚有数龛保存较好的中晚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和观经变像龛,是重庆其他地方所不见的。这些凿于中晚唐时期的经变龛像中,所呈现的经幢、桥梁、楼阁、殿堂等木建筑形象,极大的丰富了本地区古代建筑研究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唐代晚期开凿的南家湾第9号龛,其造像题材为为三教合一,该龛应是唐代四川地区流行的佛道合一题材造像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四川地区佛道合一题材龛像往南往东发展变化的结果,由此推测,三教合一造像可能最早出现于晚唐时期的重庆地区。总之,位于四川盆地东部的重庆地区唐代佛教摩崖龛像以中晚唐造像为主,其晚期特征异常明显。
 

作者:杨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