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4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4-10-3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研究……………………………………魏兴涛(443)
  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的中原文化因素……………………… 滕铭予  张  亮(481)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泗洪县博物馆(519)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2012年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563)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研究
魏兴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郑州   450000)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的仰韶初期遗存,对于深入认识仰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综合性研究开展较少。本文对这一地区现已发现的这一时期主要遗址逐一进行分析,将仰韶初期遗存综合分为三期五段,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可知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4300年,大约经历了700年的发展历程。在遗存分期的基础上,本文对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这一时期的基本文化特征进行了概括,根据两个区域的差异,分别划分为枣园类型和零口类型。分析这一地区仰韶初期遗存的来源,主要是在裴李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及仰韶文化的来源问题得以较系统阐述。这一地区仰韶初期枣园类型和零口类型的流向分别是仰韶早期的东庄类型和半坡类型,从而为厘清仰韶文化上述类型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的中原文化因素
滕铭予  张  亮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通过对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中出现的中原式青铜器的来源和年代的梳理,提出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间的互动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春秋中期晚段到春秋晚期,以玉皇庙文化与三晋两周地区、以齐地为主的山东地区的诸侯国文化间的交流为主,这种交流主要是在各文化所属人群中的高级贵族间进行,并且是双向的。交流的形式有联姻、战争等。不过玉皇庙文化的贵族阶层并没有接纳中原地区青铜礼器所具有的礼制功能,同时玉皇庙文化也保持着自己传统的武器和作战方式。第二阶段为战国早期,以玉皇庙文化与三晋两周地区和燕地的互动为主,交流的方式可能有战争,或许还有联姻、或贸易等,以玉皇庙文化单方面接受中原地区文化为主。玉皇庙文化的贵族阶层虽然并没有被纳入到中原地区的等级体系,仍然保留其原有身份地位的标识物,但是在心理上表现出对中原地区礼制的全面认同。而这种阶段性的变化,亦与文献记载中戎狄与中原间的势力消长大体相当。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泗洪县博物馆
 
  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赵庄村,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泗洪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结果表明,顺山集遗址为一处距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型环壕聚落,文化内涵独特,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

  顺山集第一、二期文化遗存,其聚落形态特征,为挖筑大型环壕、构筑圆形地面式房址。陶器组合为釜、灶、罐等器物,流行使用石磨盘、磨球、陶纺锤等生产工具,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以顺山集第一、二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是淮河下游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将之命名为顺山集文化。顺山集第三期遗存与分布于钱塘江流域的跨湖桥文化,存在诸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

  淮河下游是考古学文化南北汇聚、东西交融的文化走廊地带,顺山集文化自成体系的文化内涵显示,距今8000年以前,遗址所在的淮河支流古濉河水系是与外界有着一定交流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区。顺山集遗址作为淮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环壕聚落,其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在同类遗存中具有典型意义,为淮河下游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提供了标尺,填补了淮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2012年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2012年6—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墓地进行了首次发掘。考古队清理了苯教寺院故如甲木寺门前发现的古墓葬,在该墓葬周边约20米的范围内,又相继发现了三座较大的墓葬。这些墓葬均为竖穴石室形制,深4—6米,规模较大,是阿里地区埋葬最深、分布最为集中的墓群,在整个西藏地区极为罕见。

  墓葬中发现有丝织品、金面具、铜器、铁器、木器及大量殉葬动物骨骼。丝织品是西藏地区考古中首次发现,也是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的丝绸实物。带有“王侯”铭文的鸟兽纹锦显示出该墓葬的社会等级以及该地区与南疆的文化联系。马蹄形木梳、四足木案、木奁、钻木取火器、草编器等随葬器物,表现出与塔里木盆地汉晋时期文化的相关性。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故如甲木墓地的四座墓葬年代为公元2世纪至3世纪前半,相当于中原的东汉时期。

  发掘表明故如甲木墓地是一处分布相当密集的象雄时期古墓群,并与象雄都城“穹窿银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象泉河上游为中心的喜马拉雅山地带在考古学文化上具有相当多的共性,应该归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象雄文化。故如甲木墓地的发掘弥补了西藏西部考古工作的空白,加深了我们对于西藏西部“前吐蕃时期”文明的认识,同时也以其丰富的内涵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长期被忽略的地区在西藏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4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4-10-30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研究……………………………………魏兴涛(443)
  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的中原文化因素……………………… 滕铭予  张  亮(481)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泗洪县博物馆(519)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2012年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563)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初期遗存研究
魏兴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郑州   450000)

  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的仰韶初期遗存,对于深入认识仰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综合性研究开展较少。本文对这一地区现已发现的这一时期主要遗址逐一进行分析,将仰韶初期遗存综合分为三期五段,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可知年代为公元前5000—前4300年,大约经历了700年的发展历程。在遗存分期的基础上,本文对豫西晋南和关中地区这一时期的基本文化特征进行了概括,根据两个区域的差异,分别划分为枣园类型和零口类型。分析这一地区仰韶初期遗存的来源,主要是在裴李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裴李岗文化与仰韶文化之间的源流关系及仰韶文化的来源问题得以较系统阐述。这一地区仰韶初期枣园类型和零口类型的流向分别是仰韶早期的东庄类型和半坡类型,从而为厘清仰韶文化上述类型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的中原文化因素
滕铭予  张  亮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通过对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中出现的中原式青铜器的来源和年代的梳理,提出东周时期冀北山地玉皇庙文化与中原地区文化间的互动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春秋中期晚段到春秋晚期,以玉皇庙文化与三晋两周地区、以齐地为主的山东地区的诸侯国文化间的交流为主,这种交流主要是在各文化所属人群中的高级贵族间进行,并且是双向的。交流的形式有联姻、战争等。不过玉皇庙文化的贵族阶层并没有接纳中原地区青铜礼器所具有的礼制功能,同时玉皇庙文化也保持着自己传统的武器和作战方式。第二阶段为战国早期,以玉皇庙文化与三晋两周地区和燕地的互动为主,交流的方式可能有战争,或许还有联姻、或贸易等,以玉皇庙文化单方面接受中原地区文化为主。玉皇庙文化的贵族阶层虽然并没有被纳入到中原地区的等级体系,仍然保留其原有身份地位的标识物,但是在心理上表现出对中原地区礼制的全面认同。而这种阶段性的变化,亦与文献记载中戎狄与中原间的势力消长大体相当。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   泗洪县博物馆
 
  山集遗址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赵庄村,东南距泗洪县城约15千米。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泗洪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工作。发掘结果表明,顺山集遗址为一处距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大型环壕聚落,文化内涵独特,其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

  顺山集第一、二期文化遗存,其聚落形态特征,为挖筑大型环壕、构筑圆形地面式房址。陶器组合为釜、灶、罐等器物,流行使用石磨盘、磨球、陶纺锤等生产工具,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以顺山集第一、二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是淮河下游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将之命名为顺山集文化。顺山集第三期遗存与分布于钱塘江流域的跨湖桥文化,存在诸多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因素。

  淮河下游是考古学文化南北汇聚、东西交融的文化走廊地带,顺山集文化自成体系的文化内涵显示,距今8000年以前,遗址所在的淮河支流古濉河水系是与外界有着一定交流的相对独立的文化区。顺山集遗址作为淮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环壕聚落,其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在同类遗存中具有典型意义,为淮河下游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提供了标尺,填补了淮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

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故如甲木墓地2012年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2012年6—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墓地进行了首次发掘。考古队清理了苯教寺院故如甲木寺门前发现的古墓葬,在该墓葬周边约20米的范围内,又相继发现了三座较大的墓葬。这些墓葬均为竖穴石室形制,深4—6米,规模较大,是阿里地区埋葬最深、分布最为集中的墓群,在整个西藏地区极为罕见。

  墓葬中发现有丝织品、金面具、铜器、铁器、木器及大量殉葬动物骨骼。丝织品是西藏地区考古中首次发现,也是青藏高原发现的最早的丝绸实物。带有“王侯”铭文的鸟兽纹锦显示出该墓葬的社会等级以及该地区与南疆的文化联系。马蹄形木梳、四足木案、木奁、钻木取火器、草编器等随葬器物,表现出与塔里木盆地汉晋时期文化的相关性。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故如甲木墓地的四座墓葬年代为公元2世纪至3世纪前半,相当于中原的东汉时期。

  发掘表明故如甲木墓地是一处分布相当密集的象雄时期古墓群,并与象雄都城“穹窿银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象泉河上游为中心的喜马拉雅山地带在考古学文化上具有相当多的共性,应该归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象雄文化。故如甲木墓地的发掘弥补了西藏西部考古工作的空白,加深了我们对于西藏西部“前吐蕃时期”文明的认识,同时也以其丰富的内涵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长期被忽略的地区在西藏早期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