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6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6-10-2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冯  时(417)
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和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刘兴林(437)
吴越系青铜剑研究……………………………………………………………………毛  波(467)
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
………………………………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505)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邺城考古队(535)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
冯 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颜色不仅作为一种自然色彩用于各种器物和艺术品的装饰,而且更重要的是,古人将其与空间、时间、星象、五行、阴阳等观念相互配伍,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色理论。具体地说,古人不仅以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分别表现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而且可以通过传统时空观与时间、天文、哲学等不同观念的联系,于时空体系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于星象体系描述由二十八宿所构成的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四象,于哲学体系表述木、火、金、水、土五行以及阴阳。这种方色理论通过颜色与时空体系所建立的固有联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要素纳入其中,直接关系到传统政治制度与祭祀制度的建立,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所提供的解决方色理论起源的物证是充分的,当这些资料通过文献学的印证足以建立起古人认知背景的时候,我们对于方色理论起源的判断也便具有了实际的意义。目前的证据表明,中国方色理论的出现年代至少是在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叶的新石器时代,由于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方色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了方色本身,而已与天文观与哲学观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这意味着真正朴素的对于方色的原始认知,其观念的形成一定比这个时代更早。

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刘兴林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  210046)

 
  先秦两汉粟、黍、稻、麦、大豆、麻、高粱等主要作物遗存的时空分布揭示出以下明显的规律:第一,几种主要作物随时代发展种植地域不断扩大;第二,各作物形成具体的中心分布区域,传播与演变情况明晰;第三,作物在原种区被发现的机会明显多于后种地区;第四,作物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形势高度一致。一个地区经常相伴出土的作物形成较为稳定的作物组合,根据出土概率优先原则,结合出土次数和数量,可以给组合中的作物按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致排序。河南、陕西组合演变情况一致,即从夏商到春秋战国的粟、麦、黍、稻、豆到汉代的粟、黍、麦、麻、稻、豆、高粱。黄河下游的山东夏商到西周小麦稍少,到春秋战国与黄河中游地区相同。黄河中下游为一个大的作物分布区。黄河上游以甘肃为代表,作物种植的内部结构有所差异,大麦种植较中下游地区多。淮河流域一直以种稻为主,至迟到春秋战国形成稻、麦、粟组合。成都平原则始终以粟作为主,兼营水稻,并有少量的黍和大麦,表现出旱作、稻作兼种的形势。云南以稻为主,兼种粟、麦。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种稻为主业,兼种旱作。根据考古材料分析出的作物组合与文献的记述相结合,可以确定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五谷”为粟、麦、黍、稻、豆五种,汉代为粟、黍、麦、稻四种加上豆或麻。

吴越系铜剑研究
毛  波
(浙江省长兴县博物馆,湖州  313100)

 
  本文较全面地收集了吴越系铜剑的资料,将吴越系铜剑分为三型,A型为扉耳剑,B型为厚格剑,C型为薄格剑。按其发展演变分别分为三式,基本建立了吴越系铜剑较为完整的发展演变序列。而后以几件相对可靠的科学发掘出土铜剑的年代为支点,推定演变序列中其他各式的年代。A、B型剑大约出现于商末,两型剑同时并存发展。A型剑的发展在西周晚期以后开始衰退。约在春秋早期,从A型剑中演变出最早的C型剑,早期C型剑一般都或多或少带有A型剑的痕迹。大约至春秋晚期后段,A型剑消亡。而B型剑在进入春秋以后的发展则呈现出较强的势头。到春秋晚期,后期吴越系铜剑两大主流,B型和C型剑最终基本定型。B型剑一般为厚格,两箍,喇叭形首。C型剑一般为薄格,圆空茎或半空茎,环形首。吴越系铜剑约在春秋中期开始向周边传播,到战国时期成为各国最为流行的剑型之一。

  本文最后还对早期吴越系铜剑的实用性、茎上凸箍的纹饰和形制、对玉皇庙文化青铜短剑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
         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配合云冈石窟顶部的防渗水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根据国家局意见,于2010年4—10月,在云冈窟顶一区展开考古调查发掘,发现一处北魏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这是一处较完整的寺庙遗址,包含北廊房、东廊房、中廊房、南廊房、塔基和砖瓦窑等遗迹。其中北廊房遗迹长61.5米,由15间房组成。有套间,也有单间,为前廊后室的廊房式建筑。中廊房全长13.5米,有房两间,前面发现柱础。东廊房长约18米,有三间房。塔基位于东西廊房中间靠南的位置,残留一方形台基,边长南北约14、东西长14.3、现存高约0.35—0.7米。南面正中有一斜坡踏道,宽约2.1、长约5米。塔基中不见地宫或埋藏坑。砖瓦窑遗迹位于建筑群遗迹西南角,共有两个。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北魏建筑材料,残瓦最多,还有“传祚无穷”文字瓦当、“莲花化身佛”纹饰瓦当和带釉板瓦,也有北魏陶器残片,另外发现一些石质佛像和供养人残片。

  遗址的性质、时代和价值基本清楚,这是北魏佛教寺院遗址,是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式建筑结构,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的布局和规模。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邺城考古队

 
  核桃园建筑基址群地处东魏北齐邺城中轴线——朱明门外大道东侧,由南向北同一轴线上发现5座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号基址北距邺南城南墙约1200米,经发掘确认是北齐时期兴建的一座大型土木结构方形木塔遗迹。基址由地上夯土台基、周边附属设施和地下夯土基槽三部分组成,台基四面正中均设有踏道,周边附属设施残存有台基包边沟槽、外缘铺砖遗迹、青石遗存以及砖石结构甬道等。出土遗物以灰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瓦当等建筑材料为主。地下夯土基槽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发现6条建造时使用的施工坡道。在中心台基几何中心正下方,距北朝地面1.87米的基槽夯土层与卵石层交界面上发现与舍利瘗埋相关的石函和青瓷罐遗存,石函上刻有“三宝囗囗”字迹。石函及四角的青瓷罐内清理出大量“常平五铢”及各种质地的管、珠、坠饰、形状各异的石饰、金属饰件、铜印及玻璃器残片等,其中保存较好的一件长颈玻璃瓶中还残存有水银。另在石函正前方发现用卵石摆放出来的箭头形图案,卵石层每间隔一定距离放置部分钱物,显然都是当时有意识的埋藏方式。

  核桃园北齐佛教寺院的发现和一号塔基的发掘对于了解北朝晚期建筑技术、佛教瘗埋制度以及探讨邺南城外郭城结构范围、核桃园建筑基址群性质和邺城南郊宗教礼制建筑群的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6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6-10-20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冯  时(417)
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和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刘兴林(437)
吴越系青铜剑研究……………………………………………………………………毛  波(467)
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
………………………………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505)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邺城考古队(535)

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
冯 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颜色不仅作为一种自然色彩用于各种器物和艺术品的装饰,而且更重要的是,古人将其与空间、时间、星象、五行、阴阳等观念相互配伍,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方色理论。具体地说,古人不仅以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分别表现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而且可以通过传统时空观与时间、天文、哲学等不同观念的联系,于时空体系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于星象体系描述由二十八宿所构成的青龙、朱雀、白虎和玄武四象,于哲学体系表述木、火、金、水、土五行以及阴阳。这种方色理论通过颜色与时空体系所建立的固有联系,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要素纳入其中,直接关系到传统政治制度与祭祀制度的建立,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古学所提供的解决方色理论起源的物证是充分的,当这些资料通过文献学的印证足以建立起古人认知背景的时候,我们对于方色理论起源的判断也便具有了实际的意义。目前的证据表明,中国方色理论的出现年代至少是在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叶的新石器时代,由于这一时期人们对于方色的理解已远远超越了方色本身,而已与天文观与哲学观建立起了有机的联系,这意味着真正朴素的对于方色的原始认知,其观念的形成一定比这个时代更早。

先秦两汉农作物分布组合的考古学研究
刘兴林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  210046)

 
  先秦两汉粟、黍、稻、麦、大豆、麻、高粱等主要作物遗存的时空分布揭示出以下明显的规律:第一,几种主要作物随时代发展种植地域不断扩大;第二,各作物形成具体的中心分布区域,传播与演变情况明晰;第三,作物在原种区被发现的机会明显多于后种地区;第四,作物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形势高度一致。一个地区经常相伴出土的作物形成较为稳定的作物组合,根据出土概率优先原则,结合出土次数和数量,可以给组合中的作物按种植的实际情况进行大致排序。河南、陕西组合演变情况一致,即从夏商到春秋战国的粟、麦、黍、稻、豆到汉代的粟、黍、麦、麻、稻、豆、高粱。黄河下游的山东夏商到西周小麦稍少,到春秋战国与黄河中游地区相同。黄河中下游为一个大的作物分布区。黄河上游以甘肃为代表,作物种植的内部结构有所差异,大麦种植较中下游地区多。淮河流域一直以种稻为主,至迟到春秋战国形成稻、麦、粟组合。成都平原则始终以粟作为主,兼营水稻,并有少量的黍和大麦,表现出旱作、稻作兼种的形势。云南以稻为主,兼种粟、麦。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种稻为主业,兼种旱作。根据考古材料分析出的作物组合与文献的记述相结合,可以确定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五谷”为粟、麦、黍、稻、豆五种,汉代为粟、黍、麦、稻四种加上豆或麻。

吴越系铜剑研究
毛  波
(浙江省长兴县博物馆,湖州  313100)

 
  本文较全面地收集了吴越系铜剑的资料,将吴越系铜剑分为三型,A型为扉耳剑,B型为厚格剑,C型为薄格剑。按其发展演变分别分为三式,基本建立了吴越系铜剑较为完整的发展演变序列。而后以几件相对可靠的科学发掘出土铜剑的年代为支点,推定演变序列中其他各式的年代。A、B型剑大约出现于商末,两型剑同时并存发展。A型剑的发展在西周晚期以后开始衰退。约在春秋早期,从A型剑中演变出最早的C型剑,早期C型剑一般都或多或少带有A型剑的痕迹。大约至春秋晚期后段,A型剑消亡。而B型剑在进入春秋以后的发展则呈现出较强的势头。到春秋晚期,后期吴越系铜剑两大主流,B型和C型剑最终基本定型。B型剑一般为厚格,两箍,喇叭形首。C型剑一般为薄格,圆空茎或半空茎,环形首。吴越系铜剑约在春秋中期开始向周边传播,到战国时期成为各国最为流行的剑型之一。

  本文最后还对早期吴越系铜剑的实用性、茎上凸箍的纹饰和形制、对玉皇庙文化青铜短剑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云冈石窟窟顶西区北魏佛教寺院遗址
         云冈石窟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配合云冈石窟顶部的防渗水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根据国家局意见,于2010年4—10月,在云冈窟顶一区展开考古调查发掘,发现一处北魏辽金的佛教寺院遗址。这是一处较完整的寺庙遗址,包含北廊房、东廊房、中廊房、南廊房、塔基和砖瓦窑等遗迹。其中北廊房遗迹长61.5米,由15间房组成。有套间,也有单间,为前廊后室的廊房式建筑。中廊房全长13.5米,有房两间,前面发现柱础。东廊房长约18米,有三间房。塔基位于东西廊房中间靠南的位置,残留一方形台基,边长南北约14、东西长14.3、现存高约0.35—0.7米。南面正中有一斜坡踏道,宽约2.1、长约5米。塔基中不见地宫或埋藏坑。砖瓦窑遗迹位于建筑群遗迹西南角,共有两个。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北魏建筑材料,残瓦最多,还有“传祚无穷”文字瓦当、“莲花化身佛”纹饰瓦当和带釉板瓦,也有北魏陶器残片,另外发现一些石质佛像和供养人残片。

  遗址的性质、时代和价值基本清楚,这是北魏佛教寺院遗址,是现存最早的佛教寺庙遗址,是北魏云冈寺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保存了早期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式建筑结构,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院的布局和规模。

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邺城考古队

 
  核桃园建筑基址群地处东魏北齐邺城中轴线——朱明门外大道东侧,由南向北同一轴线上发现5座大型建筑基址,其中一号基址北距邺南城南墙约1200米,经发掘确认是北齐时期兴建的一座大型土木结构方形木塔遗迹。基址由地上夯土台基、周边附属设施和地下夯土基槽三部分组成,台基四面正中均设有踏道,周边附属设施残存有台基包边沟槽、外缘铺砖遗迹、青石遗存以及砖石结构甬道等。出土遗物以灰砖、板瓦、筒瓦和莲花瓦当等建筑材料为主。地下夯土基槽平面呈正方形,四面发现6条建造时使用的施工坡道。在中心台基几何中心正下方,距北朝地面1.87米的基槽夯土层与卵石层交界面上发现与舍利瘗埋相关的石函和青瓷罐遗存,石函上刻有“三宝囗囗”字迹。石函及四角的青瓷罐内清理出大量“常平五铢”及各种质地的管、珠、坠饰、形状各异的石饰、金属饰件、铜印及玻璃器残片等,其中保存较好的一件长颈玻璃瓶中还残存有水银。另在石函正前方发现用卵石摆放出来的箭头形图案,卵石层每间隔一定距离放置部分钱物,显然都是当时有意识的埋藏方式。

  核桃园北齐佛教寺院的发现和一号塔基的发掘对于了解北朝晚期建筑技术、佛教瘗埋制度以及探讨邺南城外郭城结构范围、核桃园建筑基址群性质和邺城南郊宗教礼制建筑群的分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