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7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7-02-0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调查发现与研究…………………………………………………………
………………………………………万晨晨   陈全家  方  启  王春雪  赵海龙  李有骞(1)
殷墟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探析……………………………………………赵  鹏(25)
周代编钟的埋葬制度与乐悬制度……………………………………………………张闻捷(49)
汉代蝉形口琀研究 …………………………………………………………王  煜  谢亦琛(73)
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沈丽华(97)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汉代贝壳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9)

内容提要

和龙大洞遗址调查发现与研究
万晨晨   陈全家  方  启  王春雪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赵海龙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石家庄  050024)
李有骞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尔滨  150008)

 
  和龙大洞遗址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的东北部,故因此得名。2007年8月末和9月初,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和龙市博物馆组成的石人沟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石制品是唯一的文化遗物,共计5681件。遗址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500米,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微型和中型少量,偶见大型。类型丰富,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工具包括二类工具和三类工具。工具组合以刮削器和雕刻器为主,另有尖状器、凹缺器、啄背刀、钻器和石镞。原料以优质的黑曜岩占绝对优势,燧石、玄武岩、角岩、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和角砾岩数量极少。遗址面积巨大,黑耀岩制品非常丰富,是东北地区旧石器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本文对2007年调查所得的石制品,运用数理统计、图表分析等方法,从石器类型、工具组合、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剥片技术、工具修理技术、遗址的性质以及与周围遗址的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讨论,揭示出和龙大洞遗址属于以石叶、细石叶技术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典型的细石叶工业类型,与华北、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朝鲜半岛地区和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存在共同因素,是一处了解长白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殷墟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探析
赵  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本文主要是对YH127坑宾组龟腹甲上的钻凿布局进行整理研究。将该批龟腹甲分为稀疏型和密集型两大类。稀疏型分为单环稀疏型和复环稀疏型。单环稀疏型分为首甲中甲无钻凿和首甲中甲有钻凿型。密集型分为主体左右各两列和主体左右各三列及以上型。此外,还有稀疏密集混合型。各种钻凿布局与一些占卜现象相关。施钻凿时间绝大多数具有预先性,少数典宾类具有临时性。影响钻凿数目的因素主要是钻凿布局模式,在密集型模式中钻凿数目与龟腹甲大小成正比。成套腹甲主要出现在首甲中甲不施钻凿的单环和复环稀疏型钻凿布局的龟腹甲上。成套卜辞的实质在于标示卜兆所属,当所在龟腹甲比较大、一版内又只有一套卜辞时,这种标示作用就被形式化、弱化了。犯兆主要有犯两侧卜辞卜兆、犯反面卜辞卜兆和犯自身卜兆三种情况,主体左右各三列密集型犯兆多见,是钻凿密集、刻写空间有限的结果。刻写兆序辞的时间,可以在刻写卜辞之前一灼一刻或灼一组刻一组;卜辞犯自身卜兆时,可以在刻写卜辞之后刻写或调整修改兆序辞。YH127坑龟腹甲钻凿布局展示了武丁中期偏晚到晚期这样一段时间占卜的多样化。

周代编钟的埋葬制度与乐悬制度
张闻捷
(厦门大学历史系,厦门  361005)

 
  周代墓葬中所见的乐钟并非是按照生前演奏的方位、组合来布置的,而是依据特定的埋葬制度结合音律要求而选择、拼凑,乐悬方式与葬钟的陈列方式不同。现有的考古资料揭示出,这一埋葬制度初现于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阶段形成固定的等级阶差。诸侯等级随葬三肆(列)编钟,公卿等级随葬两肆编钟,其他大夫等级则随葬一肆编钟,但基本均为一堵之制,而士一等级则罕见使用乐钟的现象。战国中期之后这一制度逐渐趋于消亡。礼经中所记载的乐悬制度应是真实存在的,但并非通过墓葬中的折曲钟虡来实现。折曲钟虡的使用应主要是由于墓葬空间或钟体大小因素所致,是葬钟的一种特殊摆放形式。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这些贵族在观念上深受日常演奏时金石之器多面环绕的位置关系影响。

汉代蝉形口琀研究
王  煜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谢亦琛
(天津市文物局,天津  300041)

 
  蝉形口琀主要为玉石,也有用骨、蚌甚至玻璃等模仿玉石质蝉形口琀的情况。目前所见,真正意义上的蝉形口琀出现于东周时期,其与西汉早期新兴的蝉形口琀的关系还有待探索。蝉形口琀在西汉中晚期以来已经流行于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于以徐州和扬州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以及河南与湖北北部,东汉时期洛阳也成为另一个中心。所有新形式都在这些中心地区产生并影响到其他地区。蝉形口琀一开始就是作为窍塞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兼具口琀和口塞两种功能。其在西汉中晚期以来成为口含物的主流,并与作为手握物主流的猪形玉石手握形成了紧密的组合关系。由于其并非汉代丧葬礼制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高级葬玉,如玉衣的关系则不密切。口琀是否做成蝉形并没有等级差异,差异应在制作的材质上。蝉形口琀作为两汉时期的一种社会流行习俗是与人们对玉和蝉的迷信有关的。而随着这些迷信在东汉时期的逐渐打破,蝉形口琀也开始衰落,并随着汉王朝的灭亡而衰亡。

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沈丽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邺城地区在六世纪前后经历了从北朝晚期京畿地区到隋唐普通州郡的转变,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这一时空内发现的近160座墓葬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注意考察这批墓葬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演变原因。

  文中分别对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和典型随葬品型式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东魏至北齐初、北齐中后期、北周至隋三期。根据分析认,1.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在公元577年前后空间分布的变化,与邺城、相州的都市兴替密切相关。公元577年以前,墓葬区距邺城较近,集中分布于今天的漳河以北、滏阳河以南的和漳河以南、洹河以北的岗坡地上。公元577年以后,墓葬区南移,集中分布于安阳市老城西北洹河两侧。2.邺城地区北朝晚期墓葬形制与隋代存在较大差异,带较大封土的大型墓葬和壁画墓在隋以后基本消失,但在平面形制上隋墓基本承袭了北朝晚期墓葬。3.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和隋墓中随葬品组合具有明显的因袭关系,随葬品组合内各种类间的比例关系和部分随葬品形制随时代发展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4.隋唐丧葬制度无疑是南朝、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丧葬制度的全面融合,邺城地区所体现的东魏、北齐丧葬制度是隋唐丧葬制度的重要渊源之一。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汉代贝壳墓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8年8—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天瑞水泥厂发现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其中贝壳墓34座,出土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与时代特征的遗物。贝壳墓可分为单人葬、同穴合葬和并穴合葬三种类型,多仰身直肢葬,头向西稍偏北,在280度—310度之间。贝壳墓出土了陶、石、铜、铁等质地的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壶、罐、钵、奁、器盖、釜、灶、甑、井等,以壶、罐、钵为基本组合,部分器表饰有彩绘纹饰;石坠饰极具特色,由珠、管、绿松石吊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铜器主要为戒指、耳饰、铃铛、环、带钩、铜钱等小件器物;铁器有钁、剑、刀、镞、锥、管、带钩等。贝壳墓中普遍随葬有动物骨骼,其中一具牛头骨和四具狗头骨共出的现象最为典型。整个墓地排列有序,为大型的公共墓地,墓地埋葬居民处于当时社会中下阶层。贝壳墓年代为西汉中晚期,整个墓地年代下限为两汉之交,或可晚到东汉初期。从墓葬器物形制、纹饰、组合来看,该批墓葬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燕文化的孑遗,对于研究两汉之交的中原文化和辽东郡平郭县一带的东北土著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7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7-02-08

吉林和龙大洞遗址调查发现与研究…………………………………………………………
………………………………………万晨晨   陈全家  方  启  王春雪  赵海龙  李有骞(1)
殷墟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探析……………………………………………赵  鹏(25)
周代编钟的埋葬制度与乐悬制度……………………………………………………张闻捷(49)
汉代蝉形口琀研究 …………………………………………………………王  煜  谢亦琛(73)
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的考古学研究…………………………………………………沈丽华(97)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汉代贝壳墓……………………………………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9)

内容提要

和龙大洞遗址调查发现与研究
万晨晨   陈全家  方  启  王春雪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赵海龙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石家庄  050024)
李有骞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尔滨  150008)

 
  和龙大洞遗址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崇善镇大洞村的东北部,故因此得名。2007年8月末和9月初,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和龙市博物馆组成的石人沟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石制品是唯一的文化遗物,共计5681件。遗址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500米,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石制品以小型为主,微型和中型少量,偶见大型。类型丰富,包括石核、石片、石叶、细石叶、断块和工具。工具包括二类工具和三类工具。工具组合以刮削器和雕刻器为主,另有尖状器、凹缺器、啄背刀、钻器和石镞。原料以优质的黑曜岩占绝对优势,燧石、玄武岩、角岩、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和角砾岩数量极少。遗址面积巨大,黑耀岩制品非常丰富,是东北地区旧石器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本文对2007年调查所得的石制品,运用数理统计、图表分析等方法,从石器类型、工具组合、原料的开发与利用、剥片技术、工具修理技术、遗址的性质以及与周围遗址的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与讨论,揭示出和龙大洞遗址属于以石叶、细石叶技术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典型的细石叶工业类型,与华北、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朝鲜半岛地区和日本北海道地区的一些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存在共同因素,是一处了解长白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殷墟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探析
赵  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100732)

  本文主要是对YH127坑宾组龟腹甲上的钻凿布局进行整理研究。将该批龟腹甲分为稀疏型和密集型两大类。稀疏型分为单环稀疏型和复环稀疏型。单环稀疏型分为首甲中甲无钻凿和首甲中甲有钻凿型。密集型分为主体左右各两列和主体左右各三列及以上型。此外,还有稀疏密集混合型。各种钻凿布局与一些占卜现象相关。施钻凿时间绝大多数具有预先性,少数典宾类具有临时性。影响钻凿数目的因素主要是钻凿布局模式,在密集型模式中钻凿数目与龟腹甲大小成正比。成套腹甲主要出现在首甲中甲不施钻凿的单环和复环稀疏型钻凿布局的龟腹甲上。成套卜辞的实质在于标示卜兆所属,当所在龟腹甲比较大、一版内又只有一套卜辞时,这种标示作用就被形式化、弱化了。犯兆主要有犯两侧卜辞卜兆、犯反面卜辞卜兆和犯自身卜兆三种情况,主体左右各三列密集型犯兆多见,是钻凿密集、刻写空间有限的结果。刻写兆序辞的时间,可以在刻写卜辞之前一灼一刻或灼一组刻一组;卜辞犯自身卜兆时,可以在刻写卜辞之后刻写或调整修改兆序辞。YH127坑龟腹甲钻凿布局展示了武丁中期偏晚到晚期这样一段时间占卜的多样化。

周代编钟的埋葬制度与乐悬制度
张闻捷
(厦门大学历史系,厦门  361005)

 
  周代墓葬中所见的乐钟并非是按照生前演奏的方位、组合来布置的,而是依据特定的埋葬制度结合音律要求而选择、拼凑,乐悬方式与葬钟的陈列方式不同。现有的考古资料揭示出,这一埋葬制度初现于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阶段形成固定的等级阶差。诸侯等级随葬三肆(列)编钟,公卿等级随葬两肆编钟,其他大夫等级则随葬一肆编钟,但基本均为一堵之制,而士一等级则罕见使用乐钟的现象。战国中期之后这一制度逐渐趋于消亡。礼经中所记载的乐悬制度应是真实存在的,但并非通过墓葬中的折曲钟虡来实现。折曲钟虡的使用应主要是由于墓葬空间或钟体大小因素所致,是葬钟的一种特殊摆放形式。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这些贵族在观念上深受日常演奏时金石之器多面环绕的位置关系影响。

汉代蝉形口琀研究
王  煜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谢亦琛
(天津市文物局,天津  300041)

 
  蝉形口琀主要为玉石,也有用骨、蚌甚至玻璃等模仿玉石质蝉形口琀的情况。目前所见,真正意义上的蝉形口琀出现于东周时期,其与西汉早期新兴的蝉形口琀的关系还有待探索。蝉形口琀在西汉中晚期以来已经流行于全国各地,主要集中于以徐州和扬州为中心的东部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以及河南与湖北北部,东汉时期洛阳也成为另一个中心。所有新形式都在这些中心地区产生并影响到其他地区。蝉形口琀一开始就是作为窍塞的一部分,绝大多数兼具口琀和口塞两种功能。其在西汉中晚期以来成为口含物的主流,并与作为手握物主流的猪形玉石手握形成了紧密的组合关系。由于其并非汉代丧葬礼制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高级葬玉,如玉衣的关系则不密切。口琀是否做成蝉形并没有等级差异,差异应在制作的材质上。蝉形口琀作为两汉时期的一种社会流行习俗是与人们对玉和蝉的迷信有关的。而随着这些迷信在东汉时期的逐渐打破,蝉形口琀也开始衰落,并随着汉王朝的灭亡而衰亡。

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的考古学研究
沈丽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100710)

 
  邺城地区在六世纪前后经历了从北朝晚期京畿地区到隋唐普通州郡的转变,本文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这一时空内发现的近160座墓葬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注意考察这批墓葬的时空变化规律和演变原因。

  文中分别对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和典型随葬品型式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东魏至北齐初、北齐中后期、北周至隋三期。根据分析认,1.邺城地区六世纪墓葬在公元577年前后空间分布的变化,与邺城、相州的都市兴替密切相关。公元577年以前,墓葬区距邺城较近,集中分布于今天的漳河以北、滏阳河以南的和漳河以南、洹河以北的岗坡地上。公元577年以后,墓葬区南移,集中分布于安阳市老城西北洹河两侧。2.邺城地区北朝晚期墓葬形制与隋代存在较大差异,带较大封土的大型墓葬和壁画墓在隋以后基本消失,但在平面形制上隋墓基本承袭了北朝晚期墓葬。3.邺城地区东魏、北齐墓葬和隋墓中随葬品组合具有明显的因袭关系,随葬品组合内各种类间的比例关系和部分随葬品形制随时代发展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4.隋唐丧葬制度无疑是南朝、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丧葬制度的全面融合,邺城地区所体现的东魏、北齐丧葬制度是隋唐丧葬制度的重要渊源之一。

辽宁营口鲅鱼圈区汉代贝壳墓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8年8—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天瑞水泥厂发现的汉代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8座,其中贝壳墓34座,出土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与时代特征的遗物。贝壳墓可分为单人葬、同穴合葬和并穴合葬三种类型,多仰身直肢葬,头向西稍偏北,在280度—310度之间。贝壳墓出土了陶、石、铜、铁等质地的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壶、罐、钵、奁、器盖、釜、灶、甑、井等,以壶、罐、钵为基本组合,部分器表饰有彩绘纹饰;石坠饰极具特色,由珠、管、绿松石吊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铜器主要为戒指、耳饰、铃铛、环、带钩、铜钱等小件器物;铁器有钁、剑、刀、镞、锥、管、带钩等。贝壳墓中普遍随葬有动物骨骼,其中一具牛头骨和四具狗头骨共出的现象最为典型。整个墓地排列有序,为大型的公共墓地,墓地埋葬居民处于当时社会中下阶层。贝壳墓年代为西汉中晚期,整个墓地年代下限为两汉之交,或可晚到东汉初期。从墓葬器物形制、纹饰、组合来看,该批墓葬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燕文化的孑遗,对于研究两汉之交的中原文化和辽东郡平郭县一带的东北土著文化之间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