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7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7-08-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考古学报》2017年3期目录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李  旻(287)
花东H3坑甲骨埋藏状况及相关问题…………………………………………………刘一曼(317)
论东周至西汉的铜炉…………………………………………………………………苏晓威(337)
战国汉初瓦当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蔡  彦  滕铭予(357)
川渝地区汉代画像砖墓研究…………………………………………………………罗二虎(373)
河南安阳小司空村南两周墓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399)

《考古学报》2017年3期内容提要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
李  旻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洛杉矶  90095)

  本文尝试在考古与文献聚合之处寻找早期中国社会记忆的传承,并寻找经典传统发生的时代和动因。通过比较周王朝建国叙事与使用聚落考古方法观察到的早期中国政治空间变化,本文认为龙山到二里头時代的政治试验与社会变革是周人历史传统中夏墟叙事的重要源泉。公元前二千纪末,周王朝的创建者正是在这种历史传说的号召之下重建晋南和洛阳盆地社会,重建了中原中心格局和以三代历史时空间为框架的政治秩序。来自龙山时代的政治与宗教遗产,成为早期中国对社会秩序和共同价值的核心表述,以及经典传统的发端。

花东H3坑甲骨埋藏状况及相关问题
刘一曼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本文作者重新查对发掘殷墟花东H3甲骨坑时的发掘笔记,对该坑甲骨埋藏状况再作整理,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内容相关联的甲骨大多出土位置相邻近,少数出土位置相距较远。内容不同的甲骨出土位置相近的为数不少,但相距较远的最常见。由此作者作出几点推测。第一,H3的甲骨,有专人保管,占卜之后按内容存放,到最后倾入坑内埋藏时,虽有不少卜甲经过抛掷,位置散乱,但仍有较多的甲骨保存原来存储时彼此相邻近的位置。第二,腹甲与背甲因形态有差异,虽占卜相同事件也分别放置,故其在坑内的位置相距较远。第三,卜者在同一天占卜同一事件时多用大小相近的卜甲。过去第十三次发掘发现的H127坑及第十五次发掘的H251、H330坑的情况也是如此,可能是武丁时期流行的一种占卜习惯。第四,甲骨埋藏前,保管甲骨的人员,曾对部分存档的甲骨作过清理,打乱原来存放的次序,不再按甲骨的内容,而是按其大小,分别捆扎,再扔入坑中。所以H3坑,发现不少内容不同、尺寸相近紧密叠压在一起的卜甲。第五,“子贞”卜甲,多用大甲(以长28—30厘米为主)。因为“子”是H3占卜机构的主人,地位显赫,当他亲临占卜机构占卜时,其下属对他十分尊崇,特意为他选取较大的卜甲占卜。

论东周至西汉的铜炉
苏晓威
(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193)

  东周至西汉的铜炉,可分为单层炉、二层炉及二层以上炉三大类,单层炉和二层以上炉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类别之下的形制中,圆形炉与方形炉所占比重较大,形制较为丰富;椭圆形炉所占比重较小,形制较为单一。三型发展的整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即由早期只有一个盛火面到后来特定加热对象耳杯、承灰盘或手柄的存在。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铜炉的形制与功用有一定的差别。春秋中晚期,炉开始在南方诸侯国出现,多圈足、方足和极低泡形足,炉体两侧多提环,其功用以取暖、烧烤为主。战国时期,炉在中国南北方大量出现,多为单层炉,蹄形足,炉体两侧多提链。纹饰方面,与春秋中晚期的炉纹饰一样,南方系的炉纹饰远较北方系的炉纹饰丰富。其功用以取暖、烧烤为主,两层炉有一定的煎炒功用。秦汉时期,两层炉、三层炉大量出现,少提链,多手柄,加热多有特点对象耳杯。纹饰方面,以镂孔纹饰为主,南北方系的炉于此差别不大。其功用以取暖、烧烤、濡染肉块为主。尽管在中国早期的食物烹饪工具体系中,也有一席之地,但并不是一个主要提供火源的器具。此点使得先民对食物的加工主要以蒸煮方式为主,而非今天常见的煎炒方式。

战国汉初瓦当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
蔡  彦  滕铭予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通过对秦雍城、绥中秦行宫、楚都寿春城和闽越王城四个遗址出土的砖瓦进行工艺分析,以了解秦、汉帝国对统治疆域内不同地区的工匠管理制度,以及由其所反映的城市管理制度。本文将砖瓦制作工艺划分为不同的工序,将每道工序划分成不同的工序类型,根据不同的工序类型组合,对雍城和绥中的砖瓦制作工艺进行分期,对绥中、寿春城和闽越王城的砖瓦进行工匠来源分析。同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四个遗址砖瓦生产工艺的整体标准化和个体标准化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讨论生产制度的异同。然后对四个遗址的工匠来源、工艺技术和生产制度进行比较,指出秦雍城工匠都来自于中央官署,技术最纯熟,生产制度最严格;绥中工匠是来自帝国中心服徭役的百姓,技术最不成熟,生产制度最松散;寿春城工匠既有本地工匠,又有外地工匠,外地工匠的技术不如本地工匠,但带来了严格的生产制度;闽越王城工匠均为本地工匠,生产制度较为松散。最后提出秦汉帝国在寿春城的城市管理制度比较成功,而在绥中和闽越王城的城市管理制度比较失败。

川渝地区汉代画像砖墓研究
罗二虎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4)

  本文对川渝地区汉代画像砖墓的结构与类型、画像砖与画像内容分类、画像组合与主题、画像砖制作与流通、画像艺术风格、分布与分区、年代与分期、渊源等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初步研究。川渝地区的画像砖墓虽然渊源于中原地区的西汉时期画像墓,但却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分为装饰画像砖墓和建筑画像砖墓两类,这两类墓中都还可再分为不同的型式。画像砖的内容主要分为仙境与升仙,此外还有生殖崇拜、驱鬼镇墓、吉祥等,画像表现的主题是墓主升仙。所有的画像砖基本均为模制,装饰画像砖主要以弧面浅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建筑画像砖则主要以阳线条形式表现。当时可能已有专门的制作烧造的处所。汉代画像砖的艺术表现形式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原则,从各个方面形象地再现了汉代川渝地区的社会与社会生活。画像砖墓在川渝地区分布很广,可分为川西区和重庆区。其流行的年代为新莽时期至蜀汉时期,具体可分为五期。

河南安阳小司空村南两周墓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2005年春、夏和2007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司空村西南进行了钻探发掘,清理了墓葬116座,包括殷墓、西周墓、东周墓、宋墓、明清墓。本文只报道其中的21座西周墓和46座东周墓。小司空村南区域文化层堆积较为简单,两周墓葬基本都开口在耕土层或晚近扰土层下,其下打破晚商文化层,或直接打破生土层。西周墓多分布于发掘区的中部,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为仰身直肢葬,葬具多为为单棺或一棺一椁,无腰坑,三座墓葬有殉狗。西周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主要有鬲、豆、罐、瓿,个别随葬铜镞、骨饰、蚌饰、石器、玉片和贝等。东周墓葬多位于发掘区的中西部,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少量墓葬有殉牲。东周墓随葬品也以陶器为主,主要有鼎、豆、壶、盘、匜、舟、鬲、罐,个别随葬铜带钩、铜镜、铜锥、骨器和石器等。小司空村南两周墓葬的发掘,在殷墟范围内尚不多见,对研究豫北冀南地区周文化的构成及演进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此次发掘的西周墓多为西周中晚期遗存,进一步丰富了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的分期年代框架。东周墓葬群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墓葬的发现是殷墟范围内比较少见的,相信通过进一步的综合研究,会对安阳乃至豫北地区东周墓葬制度和文化系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7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7-08-24

《考古学报》2017年3期目录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李  旻(287)
花东H3坑甲骨埋藏状况及相关问题…………………………………………………刘一曼(317)
论东周至西汉的铜炉…………………………………………………………………苏晓威(337)
战国汉初瓦当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蔡  彦  滕铭予(357)
川渝地区汉代画像砖墓研究…………………………………………………………罗二虎(373)
河南安阳小司空村南两周墓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399)

《考古学报》2017年3期内容提要

重返夏墟——社会记忆与经典的发生
李  旻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洛杉矶  90095)

  本文尝试在考古与文献聚合之处寻找早期中国社会记忆的传承,并寻找经典传统发生的时代和动因。通过比较周王朝建国叙事与使用聚落考古方法观察到的早期中国政治空间变化,本文认为龙山到二里头時代的政治试验与社会变革是周人历史传统中夏墟叙事的重要源泉。公元前二千纪末,周王朝的创建者正是在这种历史传说的号召之下重建晋南和洛阳盆地社会,重建了中原中心格局和以三代历史时空间为框架的政治秩序。来自龙山时代的政治与宗教遗产,成为早期中国对社会秩序和共同价值的核心表述,以及经典传统的发端。

花东H3坑甲骨埋藏状况及相关问题
刘一曼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本文作者重新查对发掘殷墟花东H3甲骨坑时的发掘笔记,对该坑甲骨埋藏状况再作整理,发现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内容相关联的甲骨大多出土位置相邻近,少数出土位置相距较远。内容不同的甲骨出土位置相近的为数不少,但相距较远的最常见。由此作者作出几点推测。第一,H3的甲骨,有专人保管,占卜之后按内容存放,到最后倾入坑内埋藏时,虽有不少卜甲经过抛掷,位置散乱,但仍有较多的甲骨保存原来存储时彼此相邻近的位置。第二,腹甲与背甲因形态有差异,虽占卜相同事件也分别放置,故其在坑内的位置相距较远。第三,卜者在同一天占卜同一事件时多用大小相近的卜甲。过去第十三次发掘发现的H127坑及第十五次发掘的H251、H330坑的情况也是如此,可能是武丁时期流行的一种占卜习惯。第四,甲骨埋藏前,保管甲骨的人员,曾对部分存档的甲骨作过清理,打乱原来存放的次序,不再按甲骨的内容,而是按其大小,分别捆扎,再扔入坑中。所以H3坑,发现不少内容不同、尺寸相近紧密叠压在一起的卜甲。第五,“子贞”卜甲,多用大甲(以长28—30厘米为主)。因为“子”是H3占卜机构的主人,地位显赫,当他亲临占卜机构占卜时,其下属对他十分尊崇,特意为他选取较大的卜甲占卜。

论东周至西汉的铜炉
苏晓威
(天津中医药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天津  300193)

  东周至西汉的铜炉,可分为单层炉、二层炉及二层以上炉三大类,单层炉和二层以上炉占有重要地位。不同类别之下的形制中,圆形炉与方形炉所占比重较大,形制较为丰富;椭圆形炉所占比重较小,形制较为单一。三型发展的整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即由早期只有一个盛火面到后来特定加热对象耳杯、承灰盘或手柄的存在。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中,铜炉的形制与功用有一定的差别。春秋中晚期,炉开始在南方诸侯国出现,多圈足、方足和极低泡形足,炉体两侧多提环,其功用以取暖、烧烤为主。战国时期,炉在中国南北方大量出现,多为单层炉,蹄形足,炉体两侧多提链。纹饰方面,与春秋中晚期的炉纹饰一样,南方系的炉纹饰远较北方系的炉纹饰丰富。其功用以取暖、烧烤为主,两层炉有一定的煎炒功用。秦汉时期,两层炉、三层炉大量出现,少提链,多手柄,加热多有特点对象耳杯。纹饰方面,以镂孔纹饰为主,南北方系的炉于此差别不大。其功用以取暖、烧烤、濡染肉块为主。尽管在中国早期的食物烹饪工具体系中,也有一席之地,但并不是一个主要提供火源的器具。此点使得先民对食物的加工主要以蒸煮方式为主,而非今天常见的煎炒方式。

战国汉初瓦当制作工艺及相关问题研究
蔡  彦  滕铭予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长春  130012)

  通过对秦雍城、绥中秦行宫、楚都寿春城和闽越王城四个遗址出土的砖瓦进行工艺分析,以了解秦、汉帝国对统治疆域内不同地区的工匠管理制度,以及由其所反映的城市管理制度。本文将砖瓦制作工艺划分为不同的工序,将每道工序划分成不同的工序类型,根据不同的工序类型组合,对雍城和绥中的砖瓦制作工艺进行分期,对绥中、寿春城和闽越王城的砖瓦进行工匠来源分析。同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四个遗址砖瓦生产工艺的整体标准化和个体标准化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进而讨论生产制度的异同。然后对四个遗址的工匠来源、工艺技术和生产制度进行比较,指出秦雍城工匠都来自于中央官署,技术最纯熟,生产制度最严格;绥中工匠是来自帝国中心服徭役的百姓,技术最不成熟,生产制度最松散;寿春城工匠既有本地工匠,又有外地工匠,外地工匠的技术不如本地工匠,但带来了严格的生产制度;闽越王城工匠均为本地工匠,生产制度较为松散。最后提出秦汉帝国在寿春城的城市管理制度比较成功,而在绥中和闽越王城的城市管理制度比较失败。

川渝地区汉代画像砖墓研究
罗二虎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4)

  本文对川渝地区汉代画像砖墓的结构与类型、画像砖与画像内容分类、画像组合与主题、画像砖制作与流通、画像艺术风格、分布与分区、年代与分期、渊源等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初步研究。川渝地区的画像砖墓虽然渊源于中原地区的西汉时期画像墓,但却有自己鲜明的地方特色。可以分为装饰画像砖墓和建筑画像砖墓两类,这两类墓中都还可再分为不同的型式。画像砖的内容主要分为仙境与升仙,此外还有生殖崇拜、驱鬼镇墓、吉祥等,画像表现的主题是墓主升仙。所有的画像砖基本均为模制,装饰画像砖主要以弧面浅浮雕的形式来表现,建筑画像砖则主要以阳线条形式表现。当时可能已有专门的制作烧造的处所。汉代画像砖的艺术表现形式遵循的是现实主义的原则,从各个方面形象地再现了汉代川渝地区的社会与社会生活。画像砖墓在川渝地区分布很广,可分为川西区和重庆区。其流行的年代为新莽时期至蜀汉时期,具体可分为五期。

河南安阳小司空村南两周墓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

  2005年春、夏和2007年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队在小司空村西南进行了钻探发掘,清理了墓葬116座,包括殷墓、西周墓、东周墓、宋墓、明清墓。本文只报道其中的21座西周墓和46座东周墓。小司空村南区域文化层堆积较为简单,两周墓葬基本都开口在耕土层或晚近扰土层下,其下打破晚商文化层,或直接打破生土层。西周墓多分布于发掘区的中部,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多为仰身直肢葬,葬具多为为单棺或一棺一椁,无腰坑,三座墓葬有殉狗。西周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主要有鬲、豆、罐、瓿,个别随葬铜镞、骨饰、蚌饰、石器、玉片和贝等。东周墓葬多位于发掘区的中西部,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少量墓葬有殉牲。东周墓随葬品也以陶器为主,主要有鼎、豆、壶、盘、匜、舟、鬲、罐,个别随葬铜带钩、铜镜、铜锥、骨器和石器等。小司空村南两周墓葬的发掘,在殷墟范围内尚不多见,对研究豫北冀南地区周文化的构成及演进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此次发掘的西周墓多为西周中晚期遗存,进一步丰富了安阳地区西周时期陶器的分期年代框架。东周墓葬群尤其是春秋中晚期墓葬的发现是殷墟范围内比较少见的,相信通过进一步的综合研究,会对安阳乃至豫北地区东周墓葬制度和文化系统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