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7-11-0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考古学报》2017年4期目录

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张昌平  孙  卓(439)
成都平原小型青铜兵器研究…………………………………………………………代丽鹃(461)
西汉太一九宫式盘与《灵枢•九宫八风》“太一日游”章相关问题………杜  锋  张显成 (479)
宋代瓷器制造技术的考古学观察……………………………………………………陈朝云(495)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水泉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515)
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群2014年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
………………………………………………新疆喀什地区文物局  塔什库尔干县文管所(545)
本刊2017年1至4期目录索引……………………………………………………………(574)

《考古学报》2017年4期内容提要

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
张昌平  孙  卓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

 
  盘龙城是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江汉地区形成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中心聚落。通过重新梳理历年来的发掘资料,并结合近年的考古工作,本文认为盘龙城聚落的布局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形成时期,聚落核心区域位于遗址南部的王家嘴及其邻近。第二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繁盛时期,聚落中心营建城垣、宫殿,并在李家嘴形成大型贵族墓地。第三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衰落时期,中心城垣遭到了废弃,城市的核心区北移到杨家湾南坡。以上三个阶段高等级的社会活动的变化,对整个聚落布局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特别是宫殿、贵族墓葬与一般性居民遗址呈现出联动的变化。同样居址与墓葬在盘龙城不同阶段内在分布上也显现出了关联。大型的青铜贵族墓葬紧邻宫殿基址,而小型墓葬则一般靠近普通平民居址。在地理环境上,聚落的布局变化又表现为北移、迁高的特性,其背景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还进一步比较了盘龙城与商代前期其他城市之间的异同,认为盘龙城在布局规划和筑城技术上与其他商代前期城市有着一些规律性的共性,反映出这些城市在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盘龙城在聚落形态和所处地域上又有着一些自身特征,并暗含盘龙城在中原文化向长江沿线的扩张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盘龙城为代表,我们可进一步窥探早期城市的发展历程,乃至理解商代前期中央王朝在边域的控制模式和社会组织状况。

成都平原小型青铜兵器研究
代丽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4)

 
  成都平原出土青铜兵器中有一批尺寸小于同类实战兵器的小型制品,十分特殊。本文在综合考察形态及出土情境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三类。第一类小型兵器形态比较忠实于原型,尺寸约为原型的一半,目前只发现于宗教祭祀性质环境。第二类小型兵器做法与第一类相似,但出土于墓葬环境,位置与实用兵器相同。第三类小型兵器尺寸极小,仅粗略模拟原型的外形轮廓,出土于墓葬,与其他小型器物成组伴出。同时,透过遗存性质、伴出器物等分别辨析了各类小型兵器的年代、性质。认为第一类小型兵器流行于公元前十一到前九世纪,与其原型性质相同属祭祀礼仪用器。第二类流行于公元前八到前六世纪,性质为明器。第三类中公元前十一到公元前六世纪的标本均有发现,其种类、造型繁多,与其他小型器物共出,推测是明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本文经由分析出土小型兵器墓葬的规模、葬俗、随葬品,发现墓主人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特殊身份,指出兵器在其社会中承载有重要意义。文章进而结合相关发现提出兵器和其他器物呈现出小型化现象,反映了当时主要流行于成都平原,北及宝鸡、汉中等相邻地区作为区域文化特征之一的共有思想和行为,即在宗教祭祀和丧葬活动中使用替代品的行为习惯和信仰观念。

西汉太一九宫式盘与《灵枢•九宫八风》
“太一日游”章相关问题
杜  锋  张显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灵枢》和《太素•风论》中的《九宫八风》篇是据太一行九宫的数术原理,以八方风为占,通过八方气候之异常来卜测病因和预防疾病。此即早期方技理论体系化的数术程序之一。太一行宫有大、小周期之分,《九宫八风》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章所论为大周期,西汉汝阴侯墓出土太一九宫式盘的地盘外周文字可与之对读互证,式盘的形制与《九宫八风》篇首所附九宫相关示图亦具内在一致性。此篇“太一日游”章所论为小周期,今结合此章的诸种版本及相关文献,可校释为“從其宫数所在,日徙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今本所见“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或为正文中“從其宫”一语的注文,后因故误窜入正文。式盘式法与“太一日游”章义理相通,前者在冬至日将天盘“一”调准至“叶蛰之宫”,此即后者所谓的“從其宫数所在”,乃指太一行宫当于冬至日始自“坎一”、“叶蛰之宫”。然后按“洛书九宫数”依次将天盘“二”调准至“玄委之宫”,此对应于太一在第二日游“坤二”、“玄委之宫”,及至第九日游“离九”、“上天之宫”,直到第十日方复返“叶蛰之宫”。余皆以此类推。太一行宫大周期徙居八宫,因太一居水位与中央“土”宫相克而不入中宫,小周期在各节气中游行九宫五个来复,总计四十五日,式盘定第四十六日为“废”日,该日休止不行,此实为平衡空间与时间两个体系并维持八节时长均等的原则,亦是对“太一常以冬至之日”章所论太一行宫周期366日的有效调整和修正。《九宫八风》篇中有关太一九宫式法部分的内容形成年代约为公元前173年,其来源或甚为古远。

宋代瓷器制造技术的考古学观察
陈朝云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  450001)

 
  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历史事实源自宋代窑炉结构的改进和制瓷技术的提高。考古发现揭示,宋代北方的馒头窑和南方的龙窑由于火塘的加深、窑床横阔宽度的增加及后置烟囱设施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并控制窑炉温度,大大提高了瓷器制造的成品率。煤作为燃料的使用及窑具的革新及种类的丰富,反映了宋代瓷器烧制和装烧技术的提高,并提高了瓷坯装烧量和瓷器产量。窑场遗址中专门炼制釉灰的窑炉和生产化妆土的大型碾槽、独立的制泥及制坯作坊等遗迹的有序布局,反映了当时瓷器生产从原料供应到瓷器烧成,整个过程都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协作,各生产部门间已具备生产流程的系统化。瓷器釉色和装饰方法的多样化反映了宋代窑系的形成,不同地区属同一窑系的窑口的存在说明当时可能存在窑工的流动。河北观台窑址边缘地带的漏泽园遗迹说明在宋代的瓷业生产中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赋予了宋代瓷业生产的商品性质。不同地区发现的有关宋代瓷器生产的碑刻文物在证明当时窑神崇拜的同时,还反映出制瓷同业间技术交流和联谊活动的存在。

内蒙古赤峰林西水泉遗址发掘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沿集通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水泉遗址并进行了发掘。布方27个,发掘面积1357.45平方米。发掘房址19座、灰坑17个,灶3个,浅坑3个,出土陶、石、骨、蚌器数百件,分属新石器时代和鲜卑遗存,新石器时代有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及以F18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地层叠压关系较简单,大部分房屋开口在表土层下,打破生土。遗址西北部的局部地方保留少部分红山文化地层。发掘赵宝沟文化遗迹有房址17座、灰坑2座。房址分四排,在遗址中部有中心广场。均为半地穴式“凸”字形,打破生土。其中双间1座,其余16座为单间。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以夹砂陶为主,还有少量砂质陶,大部分陶器火候不高,陶器疏松。少量陶器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硬。器表陶色呈褐色。绝大部分陶器器表饰纹饰,个别的陶器为素面。器形以筒形罐为主,碗、钵、杯、器盖数量较少。石器以磨制为主,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带侧棱石斧、覆舟形石磨盘、扁平石铲特征鲜明。属于水泉类型。发掘红山文化遗迹有房址1座和灰坑8座。房址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数量较少。以素面陶居多,纹饰陶数量较少。器形有筒形罐、钵、盆等。磨制石器和琢制石器数量相当,器形有半月形石刀、石斧、石镞等。F18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居住面上有筒形陶罐等,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存,推测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掘鲜卑遗迹为4座窖穴,呈圆形袋状平底,出土少量夹砂褐色篦齿纹陶片等。

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2014年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
新疆喀什地区文物局   塔什库尔干县文物管理所

 
  本文是吉尔赞喀勒墓群2014年第二次考古发掘29座墓葬报告。根据标本测试数据和考古发现情况综合判断墓群年代距今2400—2600年,整体呈现出广义的斯基泰文化特点。墓葬出土文物不仅说明遗址所在帕米尔区域是中西古代文化交流重要通道之一,而且表明该文化与大帕米尔地带、天山地带、阿勒泰山地带、塔里木盆地北缘、塔里木盆地南缘以及昆仑山山区等中亚地区文化有着广泛深远的相似性和历史文化渊源。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墓葬出土的清一色圜底陶器、装盛有不同数目卵石的火坛、巴尔萨姆枝、天珠、二次殓骨葬、科什蒂腰带、鹰骨、置于不同容器中的铁刀、特殊毛筛、箜篌等文物与墓群地表大面积错落有致的黑白石条遗迹内外呼应、系统关联地共同构筑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而此种文化内涵很可能与琐罗亚斯德教早期阶段的文化语境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另外,上述出土文物与文化遗存在墓葬中的出土位置和遗址中的呈现方式也表明其功用已经超越了随葬实用器物和斯基泰文化惯常的墓葬文化范畴,很可能是一种具有理论体系形态宗教在相关祭祀活动中的礼器和仪轨。从截止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吉尔赞喀勒墓群应该可能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遗址,这一考古新发现不仅为琐罗亚斯德教起源的“中亚说”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琐罗亚斯德教早期阶段教义和宗教理论体系开启了新视野。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7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7-11-09

《考古学报》2017年4期目录

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张昌平  孙  卓(439)
成都平原小型青铜兵器研究…………………………………………………………代丽鹃(461)
西汉太一九宫式盘与《灵枢•九宫八风》“太一日游”章相关问题………杜  锋  张显成 (479)
宋代瓷器制造技术的考古学观察……………………………………………………陈朝云(495)
内蒙古赤峰市林西水泉遗址………………………………………………………………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515)
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群2014年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
………………………………………………新疆喀什地区文物局  塔什库尔干县文管所(545)
本刊2017年1至4期目录索引……………………………………………………………(574)

《考古学报》2017年4期内容提要

盘龙城聚落布局研究
张昌平  孙  卓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  430072)

 
  盘龙城是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江汉地区形成的规模最大的一处中心聚落。通过重新梳理历年来的发掘资料,并结合近年的考古工作,本文认为盘龙城聚落的布局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形成时期,聚落核心区域位于遗址南部的王家嘴及其邻近。第二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繁盛时期,聚落中心营建城垣、宫殿,并在李家嘴形成大型贵族墓地。第三阶段为盘龙城作为城市的衰落时期,中心城垣遭到了废弃,城市的核心区北移到杨家湾南坡。以上三个阶段高等级的社会活动的变化,对整个聚落布局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特别是宫殿、贵族墓葬与一般性居民遗址呈现出联动的变化。同样居址与墓葬在盘龙城不同阶段内在分布上也显现出了关联。大型的青铜贵族墓葬紧邻宫殿基址,而小型墓葬则一般靠近普通平民居址。在地理环境上,聚落的布局变化又表现为北移、迁高的特性,其背景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还进一步比较了盘龙城与商代前期其他城市之间的异同,认为盘龙城在布局规划和筑城技术上与其他商代前期城市有着一些规律性的共性,反映出这些城市在形成过程中共同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盘龙城在聚落形态和所处地域上又有着一些自身特征,并暗含盘龙城在中原文化向长江沿线的扩张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盘龙城为代表,我们可进一步窥探早期城市的发展历程,乃至理解商代前期中央王朝在边域的控制模式和社会组织状况。

成都平原小型青铜兵器研究
代丽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  610064)

 
  成都平原出土青铜兵器中有一批尺寸小于同类实战兵器的小型制品,十分特殊。本文在综合考察形态及出土情境的基础上,将其概括为三类。第一类小型兵器形态比较忠实于原型,尺寸约为原型的一半,目前只发现于宗教祭祀性质环境。第二类小型兵器做法与第一类相似,但出土于墓葬环境,位置与实用兵器相同。第三类小型兵器尺寸极小,仅粗略模拟原型的外形轮廓,出土于墓葬,与其他小型器物成组伴出。同时,透过遗存性质、伴出器物等分别辨析了各类小型兵器的年代、性质。认为第一类小型兵器流行于公元前十一到前九世纪,与其原型性质相同属祭祀礼仪用器。第二类流行于公元前八到前六世纪,性质为明器。第三类中公元前十一到公元前六世纪的标本均有发现,其种类、造型繁多,与其他小型器物共出,推测是明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本文经由分析出土小型兵器墓葬的规模、葬俗、随葬品,发现墓主人可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或特殊身份,指出兵器在其社会中承载有重要意义。文章进而结合相关发现提出兵器和其他器物呈现出小型化现象,反映了当时主要流行于成都平原,北及宝鸡、汉中等相邻地区作为区域文化特征之一的共有思想和行为,即在宗教祭祀和丧葬活动中使用替代品的行为习惯和信仰观念。

西汉太一九宫式盘与《灵枢•九宫八风》
“太一日游”章相关问题
杜  锋  张显成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  400715)

 
  《灵枢》和《太素•风论》中的《九宫八风》篇是据太一行九宫的数术原理,以八方风为占,通过八方气候之异常来卜测病因和预防疾病。此即早期方技理论体系化的数术程序之一。太一行宫有大、小周期之分,《九宫八风》篇“太一常以冬至之日”章所论为大周期,西汉汝阴侯墓出土太一九宫式盘的地盘外周文字可与之对读互证,式盘的形制与《九宫八风》篇首所附九宫相关示图亦具内在一致性。此篇“太一日游”章所论为小周期,今结合此章的诸种版本及相关文献,可校释为“從其宫数所在,日徙一处,至九日,复反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今本所见“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或为正文中“從其宫”一语的注文,后因故误窜入正文。式盘式法与“太一日游”章义理相通,前者在冬至日将天盘“一”调准至“叶蛰之宫”,此即后者所谓的“從其宫数所在”,乃指太一行宫当于冬至日始自“坎一”、“叶蛰之宫”。然后按“洛书九宫数”依次将天盘“二”调准至“玄委之宫”,此对应于太一在第二日游“坤二”、“玄委之宫”,及至第九日游“离九”、“上天之宫”,直到第十日方复返“叶蛰之宫”。余皆以此类推。太一行宫大周期徙居八宫,因太一居水位与中央“土”宫相克而不入中宫,小周期在各节气中游行九宫五个来复,总计四十五日,式盘定第四十六日为“废”日,该日休止不行,此实为平衡空间与时间两个体系并维持八节时长均等的原则,亦是对“太一常以冬至之日”章所论太一行宫周期366日的有效调整和修正。《九宫八风》篇中有关太一九宫式法部分的内容形成年代约为公元前173年,其来源或甚为古远。

宋代瓷器制造技术的考古学观察
陈朝云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  450001)

 
  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制作技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历史事实源自宋代窑炉结构的改进和制瓷技术的提高。考古发现揭示,宋代北方的馒头窑和南方的龙窑由于火塘的加深、窑床横阔宽度的增加及后置烟囱设施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并控制窑炉温度,大大提高了瓷器制造的成品率。煤作为燃料的使用及窑具的革新及种类的丰富,反映了宋代瓷器烧制和装烧技术的提高,并提高了瓷坯装烧量和瓷器产量。窑场遗址中专门炼制釉灰的窑炉和生产化妆土的大型碾槽、独立的制泥及制坯作坊等遗迹的有序布局,反映了当时瓷器生产从原料供应到瓷器烧成,整个过程都存在着明确的分工协作,各生产部门间已具备生产流程的系统化。瓷器釉色和装饰方法的多样化反映了宋代窑系的形成,不同地区属同一窑系的窑口的存在说明当时可能存在窑工的流动。河北观台窑址边缘地带的漏泽园遗迹说明在宋代的瓷业生产中已经出现了雇佣关系,这赋予了宋代瓷业生产的商品性质。不同地区发现的有关宋代瓷器生产的碑刻文物在证明当时窑神崇拜的同时,还反映出制瓷同业间技术交流和联谊活动的存在。

内蒙古赤峰林西水泉遗址发掘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沿集通线进行了考古调查,发现了水泉遗址并进行了发掘。布方27个,发掘面积1357.45平方米。发掘房址19座、灰坑17个,灶3个,浅坑3个,出土陶、石、骨、蚌器数百件,分属新石器时代和鲜卑遗存,新石器时代有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及以F18为代表的一类遗存。地层叠压关系较简单,大部分房屋开口在表土层下,打破生土。遗址西北部的局部地方保留少部分红山文化地层。发掘赵宝沟文化遗迹有房址17座、灰坑2座。房址分四排,在遗址中部有中心广场。均为半地穴式“凸”字形,打破生土。其中双间1座,其余16座为单间。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以夹砂陶为主,还有少量砂质陶,大部分陶器火候不高,陶器疏松。少量陶器烧成温度较高,质地坚硬。器表陶色呈褐色。绝大部分陶器器表饰纹饰,个别的陶器为素面。器形以筒形罐为主,碗、钵、杯、器盖数量较少。石器以磨制为主,压制细石器数量较多,带侧棱石斧、覆舟形石磨盘、扁平石铲特征鲜明。属于水泉类型。发掘红山文化遗迹有房址1座和灰坑8座。房址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数量较少。以素面陶居多,纹饰陶数量较少。器形有筒形罐、钵、盆等。磨制石器和琢制石器数量相当,器形有半月形石刀、石斧、石镞等。F18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居住面上有筒形陶罐等,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存,推测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发掘鲜卑遗迹为4座窖穴,呈圆形袋状平底,出土少量夹砂褐色篦齿纹陶片等。

新疆塔什库尔干吉尔赞喀勒墓地2014年发掘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
新疆喀什地区文物局   塔什库尔干县文物管理所

 
  本文是吉尔赞喀勒墓群2014年第二次考古发掘29座墓葬报告。根据标本测试数据和考古发现情况综合判断墓群年代距今2400—2600年,整体呈现出广义的斯基泰文化特点。墓葬出土文物不仅说明遗址所在帕米尔区域是中西古代文化交流重要通道之一,而且表明该文化与大帕米尔地带、天山地带、阿勒泰山地带、塔里木盆地北缘、塔里木盆地南缘以及昆仑山山区等中亚地区文化有着广泛深远的相似性和历史文化渊源。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墓葬出土的清一色圜底陶器、装盛有不同数目卵石的火坛、巴尔萨姆枝、天珠、二次殓骨葬、科什蒂腰带、鹰骨、置于不同容器中的铁刀、特殊毛筛、箜篌等文物与墓群地表大面积错落有致的黑白石条遗迹内外呼应、系统关联地共同构筑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而此种文化内涵很可能与琐罗亚斯德教早期阶段的文化语境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另外,上述出土文物与文化遗存在墓葬中的出土位置和遗址中的呈现方式也表明其功用已经超越了随葬实用器物和斯基泰文化惯常的墓葬文化范畴,很可能是一种具有理论体系形态宗教在相关祭祀活动中的礼器和仪轨。从截止目前的考古发掘资料来看,吉尔赞喀勒墓群应该可能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遗址,这一考古新发现不仅为琐罗亚斯德教起源的“中亚说”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琐罗亚斯德教早期阶段教义和宗教理论体系开启了新视野。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