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9-02-28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试论白泥窑文化………………………………………………………………魏 坚 冯 宝(1)
商周青铜器中四瓣目纹综合研究………………………………………………………杨 欢(23)云贵地区汉墓所出岭南风格器物研究………………………………………………吴小平(47)
安徽定远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63)
云冈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云冈石窟研究院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09)

《考古学报》2019年1期内容提要

 试论白泥窑文化
魏 坚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北京,100872)
冯 宝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北京,100872)

  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早中期遗存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有发现,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和考古发掘的推进,我们发现此类遗存广泛分布在以南流黄河两岸为中心,东至蛮汉山南的凉城县岱海周边,东北逾阴山丘陵至商都县和苏尼特右旗,西达鄂尔多斯高原的杭锦旗东缘,南接晋陕北部的地区。此类遗存在各遗址中有明显的共性因素,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此前,对于该类文化曾有“阿善一期文化”、“白泥窑子第一种文化”、“岔河口文化”和“白泥窑文化”等的称呼,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文化命名。该类遗存由于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上的差异,我们将其由西向东划分为鲁家坡、白泥窑和王墓山下三个区域类型,并在各区域年代分期的基础上,整体划分为顺序发展的三期,其年代跨度为距今5800年至7000年左右,据此,我们在分析典型遗址和主要陶器组合的基础上,将此类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白泥窑文化”。白泥窑文化是继承了来自中原仰韶时期北上的半坡、后冈一期和庙底沟文化主要因素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发展脉络;通过陶器器型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我们还可以确定,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该文化的直接后继者为仰韶晚期阶段的庙子沟文化,两种文化区域类型在分布地域上稍有差异。从出土的生产工具来看,白泥窑文化的经济类型以锄耕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渔猎和采集。白泥窑文化的聚落周边有环壕围绕,表明该阶段可能存在着部落人群间的资源争夺,聚落形态继续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商周青铜器中四瓣目纹综合研究
杨 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本文以目前所见的一百三十一件饰四瓣目纹的青铜器为研究对象,对此类器物的时空分布、纹饰施用规则、纹饰属性、墓葬分布规律与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表明,四瓣目纹主要流行于商末周初,偶见于西周中期。分布于商文化的中心区及受商文化影响的区域。四瓣目纹在器物上的施用规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四瓣目纹与涡纹搭配组成纹饰带装饰于食器和水器上;在装饰酒器时则独立出现在器物主要部位。四瓣目纹是一种由夔纹变形发展而来的动物性纹饰,虽然身体其他部位都已退化成瓣状,但中心的“目”纹始终特征明显。本文所涉及的有明确出土墓葬的器物中,装饰有此类纹饰的器物在墓葬中呈现出“一墓一件”或者“一墓一组”的鲜明特征。通过对这些墓葬形制、墓主人及其地域属性、铭文的研究可知,四瓣目纹器物的使用者主要为商人或周初的殷移民,随着西周中期礼制的确立,这种商人独有的纹饰逐渐被淘汰。四瓣目纹是一种商人与殷移民身份的重要辨识纹饰,对于此种纹饰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研究商代方国的变化、族群的变迁以及商文化在西周的分布
等诸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云贵地区汉墓所出岭南风格器物研究
吴小平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杭州 310007)

  建元六年随着汉武帝开通西南设置郡县开始,大批汉人涌入云贵地区,从而开启了当地大规模汉化进程。文献和考古出土均表明,巴蜀地区由于便利的交通和文化优势,从而成为云贵地区汉文化的主体。但是,在云贵地区汉墓所出物品中,也不乏岭南地区的身影,如刻纹铜器有长颈壶、提梁壶、三足罐、熏炉、樽、盒、三足盘、凤灯,一般铜器有鼎、釜甑、双耳锅、碗钵卮、錡,青瓷器有壶、罐、瓮。这些器类均在岭南地区大量出土,反映了两汉时期岭南文化对云贵地区的影响。但是必须看到,这些岭南器物仅有铜器和瓷器,总数不过200件,涉及到的墓葬近百座和近20个墓地,时代大致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且主要出土在滇东南和黔西南一带的上层墓葬中,在广大的滇西、黔东、北地区几乎空白,不见于平民百姓墓葬中,反映了岭南器物的奢侈品性质,其往往作为礼品或高级商品而流入云贵境内。从流入的途径来看,岭南器物进入云贵境内主要借助于水道,即古西随水和牂牁江。其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个旧和兴仁等黔西南地区,与临近上述水道有关。总体而言,与巴蜀地区相比,由于缺乏开发性的普通移民,两汉时期岭南器物对云贵地区的影响十分有限。即使如此,云贵地区土著文化同样对岭南地区施加了影响,鼓型铜釜在越南富寿省、广西桂平大塘城的发现,镂空牌形茎首铜剑或铜柄铁剑等在越南清化和义安的出土,反映了云贵地区土著文化在岭南境内的传播。

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侯家寨遗址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定远县境内,是一处距今7000多年至6000年的两期文化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7年发现,1985年和1986年两次发掘面积375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可分为四个自然文化地层。遗址内涵丰富,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化遗物,取得一批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新资料。依据地层和器物群特征分为两期文化,第1、2层和灰坑、房子等遗迹为上层文化。陶器有红褐陶、灰陶、黑陶,纹饰多素面,少量指切纹、镂空、弦纹,最有特征的是有一定数量的红色彩陶器。陶器流行三足、平底、圈足、鋬手、耳系等,器形有鼎、甑、罐、豆、盂形器等。第3、4层为下层文化,陶器质地粗糙,器壁厚重,皆手制,器形多较大,器表除了少量的指切纹外,多素面磨光。流行鋬手、耳系、平底、矮圈足等,器形有釜形器、祖形支架、罐、钵、碗、豆等。重要的是发现一批碗底刻划符号。遗址还出土大量的猪、鹿等动物骨骼。该遗址内涵丰富,时代早,文化面貌新颖,具有自身的器物群特征和新的文化属性。即侯家寨遗址下层与双墩遗址被命名为双墩文化,其上层命名为侯家寨文化。侯家寨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树立了标尺,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建立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和淮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云冈石窟窟顶二区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云冈石窟研究院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配合云冈石窟顶部的防渗水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2011年对云冈第5、6窟窟顶佛教寺院遗址做了发掘,该遗址位于云冈窟顶明代云冈堡八字墙东侧与龙王沟西侧之间,发现一处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以及辽金铸造工场,具体包括北魏至辽金塔基1座、辽金铸造井台1座、熔铁炉遗迹30座、水井1处。

  塔基坐南朝北,上窄下宽,平面呈八边形,塔基中部为北魏夯土塔基,平面为方形。周围是辽金补建的出土的塔基,主要由片石构成。铸造井台由圆形工作台和通气道组成。平面接近方形,口略大于底,底部为圆形工作台台面,用以安放铸造模具。熔铁炉环绕铸造井台,共三十座,大小形制有别,多数保存着炉室、炉膛、送风道、鼓风设施等。这些熔铁炉,有的保存单风箱遗迹,有的保存双风箱遗迹。水井平面呈圆形袋状,口小底大。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北魏和辽金的建筑材料,残瓦最多,还有瓦当和带釉脊饰,也有不少陶瓷器残片以及石构建。遗址的性质、时代和价值大致清楚,这是北魏佛教至辽金的寺院遗址,有助于了解北魏至辽金云冈佛教寺院的布局与佛塔的演变轨迹。辽金铸造工场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辽金时期的铸造工场,对研究《天工开物》和辽金冶金铸造有重要价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19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19-02-28

试论白泥窑文化………………………………………………………………魏 坚 冯 宝(1)
商周青铜器中四瓣目纹综合研究………………………………………………………杨 欢(23)云贵地区汉墓所出岭南风格器物研究………………………………………………吴小平(47)
安徽定远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63)
云冈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云冈石窟研究院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109)

《考古学报》2019年1期内容提要

 试论白泥窑文化
魏 坚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北京,100872)
冯 宝
(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北京,100872)

  内蒙古中南部仰韶早中期遗存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就有发现,随着田野调查的深入和考古发掘的推进,我们发现此类遗存广泛分布在以南流黄河两岸为中心,东至蛮汉山南的凉城县岱海周边,东北逾阴山丘陵至商都县和苏尼特右旗,西达鄂尔多斯高原的杭锦旗东缘,南接晋陕北部的地区。此类遗存在各遗址中有明显的共性因素,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差异。此前,对于该类文化曾有“阿善一期文化”、“白泥窑子第一种文化”、“岔河口文化”和“白泥窑文化”等的称呼,但并未形成统一的文化命名。该类遗存由于分布地域和文化特征上的差异,我们将其由西向东划分为鲁家坡、白泥窑和王墓山下三个区域类型,并在各区域年代分期的基础上,整体划分为顺序发展的三期,其年代跨度为距今5800年至7000年左右,据此,我们在分析典型遗址和主要陶器组合的基础上,将此类考古学文化遗存命名为“白泥窑文化”。白泥窑文化是继承了来自中原仰韶时期北上的半坡、后冈一期和庙底沟文化主要因素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发展脉络;通过陶器器型的发展和演变规律,我们还可以确定,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该文化的直接后继者为仰韶晚期阶段的庙子沟文化,两种文化区域类型在分布地域上稍有差异。从出土的生产工具来看,白泥窑文化的经济类型以锄耕农业为主,兼营狩猎、渔猎和采集。白泥窑文化的聚落周边有环壕围绕,表明该阶段可能存在着部落人群间的资源争夺,聚落形态继续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商周青铜器中四瓣目纹综合研究
杨 欢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119)

   本文以目前所见的一百三十一件饰四瓣目纹的青铜器为研究对象,对此类器物的时空分布、纹饰施用规则、纹饰属性、墓葬分布规律与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研究表明,四瓣目纹主要流行于商末周初,偶见于西周中期。分布于商文化的中心区及受商文化影响的区域。四瓣目纹在器物上的施用规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四瓣目纹与涡纹搭配组成纹饰带装饰于食器和水器上;在装饰酒器时则独立出现在器物主要部位。四瓣目纹是一种由夔纹变形发展而来的动物性纹饰,虽然身体其他部位都已退化成瓣状,但中心的“目”纹始终特征明显。本文所涉及的有明确出土墓葬的器物中,装饰有此类纹饰的器物在墓葬中呈现出“一墓一件”或者“一墓一组”的鲜明特征。通过对这些墓葬形制、墓主人及其地域属性、铭文的研究可知,四瓣目纹器物的使用者主要为商人或周初的殷移民,随着西周中期礼制的确立,这种商人独有的纹饰逐渐被淘汰。四瓣目纹是一种商人与殷移民身份的重要辨识纹饰,对于此种纹饰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研究商代方国的变化、族群的变迁以及商文化在西周的分布
等诸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云贵地区汉墓所出岭南风格器物研究
吴小平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杭州 310007)

  建元六年随着汉武帝开通西南设置郡县开始,大批汉人涌入云贵地区,从而开启了当地大规模汉化进程。文献和考古出土均表明,巴蜀地区由于便利的交通和文化优势,从而成为云贵地区汉文化的主体。但是,在云贵地区汉墓所出物品中,也不乏岭南地区的身影,如刻纹铜器有长颈壶、提梁壶、三足罐、熏炉、樽、盒、三足盘、凤灯,一般铜器有鼎、釜甑、双耳锅、碗钵卮、錡,青瓷器有壶、罐、瓮。这些器类均在岭南地区大量出土,反映了两汉时期岭南文化对云贵地区的影响。但是必须看到,这些岭南器物仅有铜器和瓷器,总数不过200件,涉及到的墓葬近百座和近20个墓地,时代大致为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晚期,且主要出土在滇东南和黔西南一带的上层墓葬中,在广大的滇西、黔东、北地区几乎空白,不见于平民百姓墓葬中,反映了岭南器物的奢侈品性质,其往往作为礼品或高级商品而流入云贵境内。从流入的途径来看,岭南器物进入云贵境内主要借助于水道,即古西随水和牂牁江。其主要分布在滇东南的个旧和兴仁等黔西南地区,与临近上述水道有关。总体而言,与巴蜀地区相比,由于缺乏开发性的普通移民,两汉时期岭南器物对云贵地区的影响十分有限。即使如此,云贵地区土著文化同样对岭南地区施加了影响,鼓型铜釜在越南富寿省、广西桂平大塘城的发现,镂空牌形茎首铜剑或铜柄铁剑等在越南清化和义安的出土,反映了云贵地区土著文化在岭南境内的传播。

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侯家寨遗址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定远县境内,是一处距今7000多年至6000年的两期文化新石器时代台地遗址,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7年发现,1985年和1986年两次发掘面积375平方米,文化层厚约2.5米,可分为四个自然文化地层。遗址内涵丰富,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化遗物,取得一批具有自身文化特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新资料。依据地层和器物群特征分为两期文化,第1、2层和灰坑、房子等遗迹为上层文化。陶器有红褐陶、灰陶、黑陶,纹饰多素面,少量指切纹、镂空、弦纹,最有特征的是有一定数量的红色彩陶器。陶器流行三足、平底、圈足、鋬手、耳系等,器形有鼎、甑、罐、豆、盂形器等。第3、4层为下层文化,陶器质地粗糙,器壁厚重,皆手制,器形多较大,器表除了少量的指切纹外,多素面磨光。流行鋬手、耳系、平底、矮圈足等,器形有釜形器、祖形支架、罐、钵、碗、豆等。重要的是发现一批碗底刻划符号。遗址还出土大量的猪、鹿等动物骨骼。该遗址内涵丰富,时代早,文化面貌新颖,具有自身的器物群特征和新的文化属性。即侯家寨遗址下层与双墩遗址被命名为双墩文化,其上层命名为侯家寨文化。侯家寨遗址的考古发掘研究,为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树立了标尺,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建立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分期框架和淮河流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意义。

云冈石窟窟顶二区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云冈石窟研究院 大同市考古研究所

  配合云冈石窟顶部的防渗水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云冈研究院和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于2011年对云冈第5、6窟窟顶佛教寺院遗址做了发掘,该遗址位于云冈窟顶明代云冈堡八字墙东侧与龙王沟西侧之间,发现一处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以及辽金铸造工场,具体包括北魏至辽金塔基1座、辽金铸造井台1座、熔铁炉遗迹30座、水井1处。

  塔基坐南朝北,上窄下宽,平面呈八边形,塔基中部为北魏夯土塔基,平面为方形。周围是辽金补建的出土的塔基,主要由片石构成。铸造井台由圆形工作台和通气道组成。平面接近方形,口略大于底,底部为圆形工作台台面,用以安放铸造模具。熔铁炉环绕铸造井台,共三十座,大小形制有别,多数保存着炉室、炉膛、送风道、鼓风设施等。这些熔铁炉,有的保存单风箱遗迹,有的保存双风箱遗迹。水井平面呈圆形袋状,口小底大。遗址出土的遗物主要是北魏和辽金的建筑材料,残瓦最多,还有瓦当和带釉脊饰,也有不少陶瓷器残片以及石构建。遗址的性质、时代和价值大致清楚,这是北魏佛教至辽金的寺院遗址,有助于了解北魏至辽金云冈佛教寺院的布局与佛塔的演变轨迹。辽金铸造工场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辽金时期的铸造工场,对研究《天工开物》和辽金冶金铸造有重要价值。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