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考古学报》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0-05-2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霍巍 庞政

西汉长安城市场研究——兼论汉魏洛阳城的市场…………………………钱彦惠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汾市文物局联合考古队 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 翼城县文物旅游局

殷墟锡衣仿铜陶礼器的发现与研究…………………郭梦 何毓灵 李建西 吴萌蕾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

霍巍 庞政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64)

  下颌托是用以固定死者下颌骨使其不致从头骨脱落的一种特殊葬具。中国境内下颌托的原始形态最早发现于新疆。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下颌托形制以及组合不断发生变化,其传统一直延续至魏晋时期。随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北魏时期中国内地在新疆地区的下颌托习俗和中亚金属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开始出现金属下颌托。北魏至唐初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下颌托与额带开始连接为一体并组合使用,额带开始逐渐具备了头冠的特征,开启了此后下颌托与头冠组合使用的先声。此后直到明代,内地下颌托绝大多数都与头冠组合使用。新疆地区使用下颌托的传统一直存在,下颌托基本上保留了其本质的文化内涵和作用,即“固定死者下颌”;而中国内地的使用者则更多的是在对外来事物好奇心的驱动下接受并使用下颌托,在对其加以改造之后成为繁复华丽冠饰的构件,在丧葬活动中起到固定死者厚重冠饰的作用。下颌托的起源可能与古人保持尸体完整的质朴思想有关,其来源可能源于西方,但却没有证据将其归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宗教。

西汉长安城市场研究——兼论汉魏洛阳城的市场

钱彦惠

(浙江农林大学, 杭州 311300)

  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研读,本文认为史书中记载的西汉都城中的“四市”、“九市”、“大市”、“长安市”、“东市”、“西市”和“权臣立家市”皆位于长安城内,而“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细柳仓市”、“槐市”、“长陵小市”、“直市”则位于长安城外。总体上说,西汉政府在进行都城规划时,仍沿用《周礼?考工记》中“面朝后市”的布局思想,并采用“一城多市”制;东汉至西晋时期,洛阳城开始由南北“两宫制”向“一宫制”转变。金市位于南宫的西北和北宫的西南,在一定程度上仍属于“面朝后市”的格局。而马市和南市则分布在宫城之外;到北魏时期,市场位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位于大城内的金市废弃,大市、小市、马市、鱼鳖市等都位于洛阳城郭城中。市场布局的变化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都城发展”学说的正确性。可以说,东周秦汉时期属于“古代都城”发展阶段,“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是其布局要素。这种“面朝后市”的市场布局当是为了便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而到了北魏洛阳城、东晋建康城以后,城中的主要市场位置开始由宫城内,迁到郭城中,都城模式逐渐向“中世纪都城”转变。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了政府对市场控制力的减弱。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汾市文物局 联合考古队 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 翼城县文物旅游局

  大河口一号墓是一座较大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东西向,口小底大,墓口长约4米,宽约3米,墓底长4.6米,宽4.78米,墓底距墓口9.26米。墓口四角外有四个斜洞,二层台上部四壁设11个壁龛,壁龛内发现有漆木器、原始瓷器和陶器等。墓底有一腰坑,内殉1狗。葬具为一棺一椁。墓主头向西,为一男性,仰身直肢。随葬品共有3400余件组,包括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石器、龟骨角牙器、蚌贝器、漆木器等八类。其中青铜器包括礼器71件、乐器8件、仪仗器1件、兵器59件组、工具6件、车马器237件、其他铜器80件,仅青铜鼎就发现有24件。随葬原始瓷器11件、陶器15件、玉器54件组等等。在东部二层台上发现两个漆木人俑。从墓葬规模、随葬品和青铜器铭文等判断这是一座霸国国君霸伯的墓葬,下葬年代约在昭王时期。

殷墟锡衣仿铜陶礼器的发现与研究

郭梦 何毓灵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1006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101)

李建西 吴萌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 710054)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10069)

  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段墓葬随葬的仿铜陶礼器表面有一层特殊涂层,借助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该涂层原本应是金属锡,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已经被完全氧化成锡石、黑锡矿和铜锡合金颗粒。表层施加了金属锡的陶器被称为“锡衣陶”。锡衣陶表层锡的氧化物涂层的确认,是商代晚期金属锡在殷墟的首次发现。初步研究认为,陶器表面施加锡衣是以贴锡箔的方式附加上去的。殷墟晚期出现的仿铜陶礼器,是在铜礼器的替代品,而其表面施加的金属锡,不仅能使器表呈现出金属器般光泽和质感,更加彰显了仿铜陶礼器作为铜礼器替代品的性质,是为仿铜形制的陶器赋予铜礼器性质的关键。殷墟晚期锡衣仿铜陶礼器是在商代晚期铜礼器明器化的整体趋势中出现的,是这一时期礼制变革的物化表现。西周灭商之后,施加锡衣的仿铜陶礼器在周原等地的殷遗民墓葬中亦有发现,体现了殷人在灭国后仍在一定程度上坚守着自己的丧葬传统。在战汉时期的楚国地区墓葬中发现过表层施锡的仿铜陶礼器,根据马王堆汉墓谴策中的记载,这些陶器被称为“锡涂”陶。战汉时期锡涂陶与晚商、西周时期殷人在墓葬中使用的锡衣陶在性质、源流、工艺技术上的异同与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考古学报》

《考古学报》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2020-05-21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霍巍 庞政

西汉长安城市场研究——兼论汉魏洛阳城的市场…………………………钱彦惠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汾市文物局联合考古队 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 翼城县文物旅游局

殷墟锡衣仿铜陶礼器的发现与研究…………………郭梦 何毓灵 李建西 吴萌蕾

试论中国境内出土的下颌托

霍巍 庞政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成都 610064)

  下颌托是用以固定死者下颌骨使其不致从头骨脱落的一种特殊葬具。中国境内下颌托的原始形态最早发现于新疆。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下颌托形制以及组合不断发生变化,其传统一直延续至魏晋时期。随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北魏时期中国内地在新疆地区的下颌托习俗和中亚金属工艺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开始出现金属下颌托。北魏至唐初时,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下颌托与额带开始连接为一体并组合使用,额带开始逐渐具备了头冠的特征,开启了此后下颌托与头冠组合使用的先声。此后直到明代,内地下颌托绝大多数都与头冠组合使用。新疆地区使用下颌托的传统一直存在,下颌托基本上保留了其本质的文化内涵和作用,即“固定死者下颌”;而中国内地的使用者则更多的是在对外来事物好奇心的驱动下接受并使用下颌托,在对其加以改造之后成为繁复华丽冠饰的构件,在丧葬活动中起到固定死者厚重冠饰的作用。下颌托的起源可能与古人保持尸体完整的质朴思想有关,其来源可能源于西方,但却没有证据将其归属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宗教。

西汉长安城市场研究——兼论汉魏洛阳城的市场

钱彦惠

(浙江农林大学, 杭州 311300)

  通过对相关考古资料的研读,本文认为史书中记载的西汉都城中的“四市”、“九市”、“大市”、“长安市”、“东市”、“西市”和“权臣立家市”皆位于长安城内,而“交门市”、“孝里市”、“交道亭市”、“细柳仓市”、“槐市”、“长陵小市”、“直市”则位于长安城外。总体上说,西汉政府在进行都城规划时,仍沿用《周礼?考工记》中“面朝后市”的布局思想,并采用“一城多市”制;东汉至西晋时期,洛阳城开始由南北“两宫制”向“一宫制”转变。金市位于南宫的西北和北宫的西南,在一定程度上仍属于“面朝后市”的格局。而马市和南市则分布在宫城之外;到北魏时期,市场位置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原位于大城内的金市废弃,大市、小市、马市、鱼鳖市等都位于洛阳城郭城中。市场布局的变化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国都城发展”学说的正确性。可以说,东周秦汉时期属于“古代都城”发展阶段,“旁三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是其布局要素。这种“面朝后市”的市场布局当是为了便于政府对市场的控制。而到了北魏洛阳城、东晋建康城以后,城中的主要市场位置开始由宫城内,迁到郭城中,都城模式逐渐向“中世纪都城”转变。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了政府对市场控制力的减弱。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一号墓发掘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临汾市文物局 联合考古队 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 翼城县文物旅游局

  大河口一号墓是一座较大的长方形竖穴土圹墓,东西向,口小底大,墓口长约4米,宽约3米,墓底长4.6米,宽4.78米,墓底距墓口9.26米。墓口四角外有四个斜洞,二层台上部四壁设11个壁龛,壁龛内发现有漆木器、原始瓷器和陶器等。墓底有一腰坑,内殉1狗。葬具为一棺一椁。墓主头向西,为一男性,仰身直肢。随葬品共有3400余件组,包括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石器、龟骨角牙器、蚌贝器、漆木器等八类。其中青铜器包括礼器71件、乐器8件、仪仗器1件、兵器59件组、工具6件、车马器237件、其他铜器80件,仅青铜鼎就发现有24件。随葬原始瓷器11件、陶器15件、玉器54件组等等。在东部二层台上发现两个漆木人俑。从墓葬规模、随葬品和青铜器铭文等判断这是一座霸国国君霸伯的墓葬,下葬年代约在昭王时期。

殷墟锡衣仿铜陶礼器的发现与研究

郭梦 何毓灵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1006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100101)

李建西 吴萌蕾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 710054)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西安 710069)

  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段墓葬随葬的仿铜陶礼器表面有一层特殊涂层,借助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结果显示该涂层原本应是金属锡,在漫长的埋藏过程中已经被完全氧化成锡石、黑锡矿和铜锡合金颗粒。表层施加了金属锡的陶器被称为“锡衣陶”。锡衣陶表层锡的氧化物涂层的确认,是商代晚期金属锡在殷墟的首次发现。初步研究认为,陶器表面施加锡衣是以贴锡箔的方式附加上去的。殷墟晚期出现的仿铜陶礼器,是在铜礼器的替代品,而其表面施加的金属锡,不仅能使器表呈现出金属器般光泽和质感,更加彰显了仿铜陶礼器作为铜礼器替代品的性质,是为仿铜形制的陶器赋予铜礼器性质的关键。殷墟晚期锡衣仿铜陶礼器是在商代晚期铜礼器明器化的整体趋势中出现的,是这一时期礼制变革的物化表现。西周灭商之后,施加锡衣的仿铜陶礼器在周原等地的殷遗民墓葬中亦有发现,体现了殷人在灭国后仍在一定程度上坚守着自己的丧葬传统。在战汉时期的楚国地区墓葬中发现过表层施锡的仿铜陶礼器,根据马王堆汉墓谴策中的记载,这些陶器被称为“锡涂”陶。战汉时期锡涂陶与晚商、西周时期殷人在墓葬中使用的锡衣陶在性质、源流、工艺技术上的异同与联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