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06-09-17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文明探源

小农经济与中国文明的形成及特征——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三   曹兵武 (4)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农业社会文明。早期中国投东南的水稻和西北的粟黍两个农业起源与发展中心,而且水稻农业不断传播、扩张与发展的势头一直持续不断。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带粟黍农业开发较早,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小农经济特色较为鲜明,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聚落组织。因此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粟黍农业社会反而奠定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经济基础和凝聚核心,更多地影响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方式、演变路向与一些关键的特征。

中原地区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特点的探讨   郑杰祥 (10)

【内容提要】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世袭制的、政权和族权牢固结合的、相对统一的中央王权,是夏王朝国家政权形成的四个显著标志,也是我国正式进入古代文明的开端。

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   朱乃诚 (15)

【内容提要】二里头文化的“龙”遗存,尤其是大型绿松石龙型器和绿松石铜牌饰,是当时社会贵族中个别人使用的一种表明其有专门技能、特殊身份的特殊物品,可能与驯养过“龙”有关,其拥有者欲当时的王室或“王”有一定的关系。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的直接源头可能是在陶寺文化中,但“龙”遗存的社会地位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下降了,这可能反映了“龙”意识观念的逐渐淡薄。

中国古代早期王都的基本特征   王 琳 (22)

【内容提要】中国早期王都城邑具有祭祀和军事两个功能与特征,都城与京师之称,是对中国早期王都城有着两国功能的概括与总结。

○研究与探索

商汤南亳问题的再认识  李 锋 (29)

【内容提要】商汤南亳在今商丘一带的文献记载,在学术界有不可信与不可否定两说。近年发现的惠济河流域先商文化是早商文化之源,其分布范围与文献记载的任何汤亳的面积都相称,且其地望也与文献记载的商汤亳地望基本一致,故有关商汤亳的文献记载是可信的。

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文字略探   曹建敦 (35)

【内容提要】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朱书文字中,有一部分和青铜器上面的族徽属于同一性质,为族氏的标记。朱氏数字和祭祀礼仪有关,极可能是祭祀活动时用以表示祭器陈列位序。

锐角布币面文的释读及其国属   陈隆文 (39)

【内容提要】三晋锐角布中的涅金布当是韩国铸造的法定流通货币。公字布面文中的“公”为地名,其地在今郑韩故城附近;周涅金中的“周”,其地在今洛阳一带;垂字布的“垂”也是地名,在今荥阳附近。锐角布面文的地名都在今河南境内,这类布币当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铸币。

“择其吉金”金文辞例与楚文化因素的形成与传播   张昌平 (43)

【内容提要】“择其吉金”是春秋中晚期流行于楚国的金文辞例,春秋晚期传播至楚系国家以及吴、越等国。“择其吉金”与另一辞例“用其吉金”关系密切,它们最初可能都是起源于周文化中心区域,而后在豫南鄂北地区流行,并同时为楚国青铜器铭文所采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早期楚文化因素的形成并非只是通过楚国一个国家而是竟有一个区域来完成的,而这个区域应当在豫南鄂北。

鼓座、建鼓与战鼓   侯 毅 (48)

【内容提要】我国最早的鼓可以追溯到仰韶时期的陶鼓,是当时的一种乐器。龙山时代的鼍鼓形体硕大而且都出土于大型墓葬,已经具有礼乐器的功能。商周至汉代的鼓称建鼓,是宫廷祭祀等活动的重要专用乐器,仅有实力雄厚的王或诸侯才能使用青铜鼓座的建鼓。战鼓形态与建鼓相似,是击鼓使进的指挥乐器,为了适应战争的瞬息万变,其形体比建鼓小巧。

南洋汉画像砖鱼纹探析  朱晓红 (53)

【内容提要】南洋汉画像砖鱼纹饰,渊源于纯朴自然的仰韶文化彩陶纹饰并摆脱其稚拙的形象特征,挣脱了沉重威严的青铜纹饰风格的羁绊并吸取其强健有力的用线手法,发展成富有蓬勃进取精神的汉代艺术风格。它所体现出艺术精神与表现形式形成连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主要内容。

○古代陶瓷

唐代陶瓷凤首壶的类型、渊源与流向   彭善国 (56)

【内容提要】唐代陶瓷凤首壶分为两型,其渊源可能直接受到北朝到唐代外来金银器的影响。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陶瓷凤首壶题材仍出现较多并在造型上略有变化。

○古代石刻

西魏北周时期的麦积山石窟   陈悦新 (60)

【内容提要】西魏北周时期甘宁地区的石窟群主要有麦积山、须弥山、莫高窟。麦积山所属地秦州在西魏北周境内具有次文化中心地位麦积山石窟内容反映了这一特点。东魏、北齐邺城响堂山石窟的佛装式样、帐形龛传播到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帐形龛、题材布局、造像服式等对须弥山石窟和莫高窟有所影响。

龙门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龛及相关造像   张丽明 (65)

【内容提要】唐代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龛位于宾阳南洞南壁东南侧下部,龛形为尖楣圆拱长方形,内雕有菩萨像一身,立于仰莲台座上,龛右(东)侧边框处用阴线刻有造像题记:“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龙门仅此一例。

许衡神道碑述考  郭建设  索全星  宋艳阳 (68)

【内容提要】依据在焦作市许衡墓地陆续发现的许衡神道碑,并结合相关文献,文章对许衡生平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考证,为补充和丰富《元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古代建筑

从秦汉骊山汤遗址看汉代单层建筑结构技术   周学鹰 (72)

【内容提要】依据秦汉骊山汤遗址,当时一般为单层的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外围承重墙、内为木构架的木混合结构;但考古也发现有内部木构架、三边夯土墙(带有壁柱)的结构,说明秦汉时期的单层建筑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郑州文庙的保护与复建   宋秀兰 (78)

日本飞鸟时代的建筑   关野贞(日)著   薛华  牛宁译 (81)

○文物鉴赏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邬 建 (85)

清康熙景德镇窑十二花卉杯赏析   郭灿江  张 迪 (88)

○文物保护与科技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的清理与仿制复原   李存信 (92)

【内容提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在田野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绿松石镶嵌饰物,经过认真系统地清剔处理,比较完整地将饰物原本的状态展现出来,并且也搞清楚了饰物的大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饰物总体的形态和不同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纹饰的表现形式,使用替代材料和采取现代工艺合理地进行了仿制复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2006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06-09-17

○文明探源

小农经济与中国文明的形成及特征——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之三   曹兵武 (4)

【内容提要】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农业社会文明。早期中国投东南的水稻和西北的粟黍两个农业起源与发展中心,而且水稻农业不断传播、扩张与发展的势头一直持续不断。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带粟黍农业开发较早,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小农经济特色较为鲜明,很早就形成了较为庞大的人口规模和聚落组织。因此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粟黍农业社会反而奠定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经济基础和凝聚核心,更多地影响了早期中国文明的形成方式、演变路向与一些关键的特征。

中原地区古代国家的起源和形成特点的探讨   郑杰祥 (10)

【内容提要】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世袭制的、政权和族权牢固结合的、相对统一的中央王权,是夏王朝国家政权形成的四个显著标志,也是我国正式进入古代文明的开端。

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   朱乃诚 (15)

【内容提要】二里头文化的“龙”遗存,尤其是大型绿松石龙型器和绿松石铜牌饰,是当时社会贵族中个别人使用的一种表明其有专门技能、特殊身份的特殊物品,可能与驯养过“龙”有关,其拥有者欲当时的王室或“王”有一定的关系。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的直接源头可能是在陶寺文化中,但“龙”遗存的社会地位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下降了,这可能反映了“龙”意识观念的逐渐淡薄。

中国古代早期王都的基本特征   王 琳 (22)

【内容提要】中国早期王都城邑具有祭祀和军事两个功能与特征,都城与京师之称,是对中国早期王都城有着两国功能的概括与总结。

○研究与探索

商汤南亳问题的再认识  李 锋 (29)

【内容提要】商汤南亳在今商丘一带的文献记载,在学术界有不可信与不可否定两说。近年发现的惠济河流域先商文化是早商文化之源,其分布范围与文献记载的任何汤亳的面积都相称,且其地望也与文献记载的商汤亳地望基本一致,故有关商汤亳的文献记载是可信的。

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朱书文字略探   曹建敦 (35)

【内容提要】小双桥遗址出土陶器上朱书文字中,有一部分和青铜器上面的族徽属于同一性质,为族氏的标记。朱氏数字和祭祀礼仪有关,极可能是祭祀活动时用以表示祭器陈列位序。

锐角布币面文的释读及其国属   陈隆文 (39)

【内容提要】三晋锐角布中的涅金布当是韩国铸造的法定流通货币。公字布面文中的“公”为地名,其地在今郑韩故城附近;周涅金中的“周”,其地在今洛阳一带;垂字布的“垂”也是地名,在今荥阳附近。锐角布面文的地名都在今河南境内,这类布币当是战国时期韩国的铸币。

“择其吉金”金文辞例与楚文化因素的形成与传播   张昌平 (43)

【内容提要】“择其吉金”是春秋中晚期流行于楚国的金文辞例,春秋晚期传播至楚系国家以及吴、越等国。“择其吉金”与另一辞例“用其吉金”关系密切,它们最初可能都是起源于周文化中心区域,而后在豫南鄂北地区流行,并同时为楚国青铜器铭文所采用。这一文化现象说明,早期楚文化因素的形成并非只是通过楚国一个国家而是竟有一个区域来完成的,而这个区域应当在豫南鄂北。

鼓座、建鼓与战鼓   侯 毅 (48)

【内容提要】我国最早的鼓可以追溯到仰韶时期的陶鼓,是当时的一种乐器。龙山时代的鼍鼓形体硕大而且都出土于大型墓葬,已经具有礼乐器的功能。商周至汉代的鼓称建鼓,是宫廷祭祀等活动的重要专用乐器,仅有实力雄厚的王或诸侯才能使用青铜鼓座的建鼓。战鼓形态与建鼓相似,是击鼓使进的指挥乐器,为了适应战争的瞬息万变,其形体比建鼓小巧。

南洋汉画像砖鱼纹探析  朱晓红 (53)

【内容提要】南洋汉画像砖鱼纹饰,渊源于纯朴自然的仰韶文化彩陶纹饰并摆脱其稚拙的形象特征,挣脱了沉重威严的青铜纹饰风格的羁绊并吸取其强健有力的用线手法,发展成富有蓬勃进取精神的汉代艺术风格。它所体现出艺术精神与表现形式形成连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主要内容。

○古代陶瓷

唐代陶瓷凤首壶的类型、渊源与流向   彭善国 (56)

【内容提要】唐代陶瓷凤首壶分为两型,其渊源可能直接受到北朝到唐代外来金银器的影响。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陶瓷凤首壶题材仍出现较多并在造型上略有变化。

○古代石刻

西魏北周时期的麦积山石窟   陈悦新 (60)

【内容提要】西魏北周时期甘宁地区的石窟群主要有麦积山、须弥山、莫高窟。麦积山所属地秦州在西魏北周境内具有次文化中心地位麦积山石窟内容反映了这一特点。东魏、北齐邺城响堂山石窟的佛装式样、帐形龛传播到麦积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的帐形龛、题材布局、造像服式等对须弥山石窟和莫高窟有所影响。

龙门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龛及相关造像   张丽明 (65)

【内容提要】唐代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龛位于宾阳南洞南壁东南侧下部,龛形为尖楣圆拱长方形,内雕有菩萨像一身,立于仰莲台座上,龛右(东)侧边框处用阴线刻有造像题记:“淮南公主造自在王佛。”龙门仅此一例。

许衡神道碑述考  郭建设  索全星  宋艳阳 (68)

【内容提要】依据在焦作市许衡墓地陆续发现的许衡神道碑,并结合相关文献,文章对许衡生平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考证,为补充和丰富《元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古代建筑

从秦汉骊山汤遗址看汉代单层建筑结构技术   周学鹰 (72)

【内容提要】依据秦汉骊山汤遗址,当时一般为单层的居住建筑,大多采用外围承重墙、内为木构架的木混合结构;但考古也发现有内部木构架、三边夯土墙(带有壁柱)的结构,说明秦汉时期的单层建筑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郑州文庙的保护与复建   宋秀兰 (78)

日本飞鸟时代的建筑   关野贞(日)著   薛华  牛宁译 (81)

○文物鉴赏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范宽《溪山行旅图》赏析   邬 建 (85)

清康熙景德镇窑十二花卉杯赏析   郭灿江  张 迪 (88)

○文物保护与科技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的清理与仿制复原   李存信 (92)

【内容提要】二里头考古工作队在田野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绿松石镶嵌饰物,经过认真系统地清剔处理,比较完整地将饰物原本的状态展现出来,并且也搞清楚了饰物的大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饰物总体的形态和不同部位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纹饰的表现形式,使用替代材料和采取现代工艺合理地进行了仿制复原。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