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09-11-3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目录
 
考古发现
河南偃师三座唐墓发掘简报    赵会军、郭洪涛   (4)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南 郑州; 偃师市文物管理局,河南 偃师)
【摘要】为配合城镇基建,偃师市文物管理局先后抢救性发掘了三座唐代墓葬。共出土文物156件,其中M1 – M2出土的俑类服饰、发髻已接近盛唐时期形式;M3已不见陶质随葬俑群,取而代之的是制作粗犷的铁质动物。同时三方墓志的出土,为界定豫西地区隋唐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新的标尺。
【关键词】偃师;   唐墓;   陶俑;   墓志
 
●考古研究
辉卫型文化与王亥“服牛”    郑杰祥   (17)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本文认为从辉卫型先商文化存在的相对年代判断,该文化的创造者应与商族先公王亥有着密切的关系。王亥“服牛”所在,当以《楚辞·天问》所记为准,是在古代有扈部族生活的地区。有扈故地在今郑州以北的古黄河沿岸,这里正是辉卫型先商文化的分布区。
【关键词】辉卫型;   先商文化;   王亥;   有扈部族
 
夏商之际王朝文化北向传播的通道及背景探析    徐昭峰、李丽娜   (22)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摘要】夏商之际,分布于燕山一带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商王朝文化长期并存发展,更为强势的夏商王朝文化必定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施加了一定影响。本文依据考古资料,首先从夏家店文化中辨析出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等夏商王朝文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夏商之际中原地区的王朝文化对北方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北向传播的通道。同时,对王朝文化北向传播的背景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二里岗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传播通道;   传播背景
 
晚商时期文化东进通道初探     庞小霞、高江涛   (29)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摘要】晚商时期商文化进入海岱地区至少通过两条通道,其一由古黄河、古济水、古泗水沟通中原与海岱进而连通至江淮中下游地区,可称为水路。另一通道大体是商末征人方路线。通道主要功用很可能是为了控制鲁北的海盐及保障长江下游地区的铜锡原料的北运。
【关键词】晚商时期;   中原地区;   海岱地区;   商文化;   通道
 
●文物研究
“方孔石器”是古代乐器    索全星   (35)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
【摘要】岳石文化方孔石器发现之后,对它的用途一直认识不太清楚。经对新出土的仰韶文化方孔石器的观察和研究,可初步推断,其应为远古时代的乐器——方孔石磬。
【关键词】方孔石器;   古代乐器;   石磬
 
安阳鄣邓遗址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侯彦峰、李素婷、马萧林、孙蕾   (3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摘要】本文对安阳鄣邓遗址出土先商时期动物骨骼及骨制品进行鉴定与分类,解析该遗址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结果表明当时人们主要以猪、牛、羊等家畜为肉食消费对象,捕获的野生动物所占比例甚少。利用牛、羊、猪的四肢骨和肋骨制作镞、针、匕、凿、锥、簪、铲等骨器,取牛、猪的肩胛骨加工成卜骨。
【关键词】鄣邓遗址;   动物骨骼;   先商
 
浅析商周青铜器动物纹饰的社会功能——以晚商周初兽面纹为例     李先登   (48)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摘要】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如兽面纹)乃是自然界百神的形象,其社会功能是为了使当时的贵族和平民得到佑助,使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
【关键词】青铜器;   兽面纹;   社会和谐
 
西周懿王时期纪年铜器续记     刘启益   (5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摘要】本文对元年伯吕父盨、十六年士山盘及廿三年倗伯爯簋的时代进行了考察,认为它们分别属于懿王元年、懿王十六年及懿王廿三年。
【关键词】铭文;   铜器;  懿王;   西周
 
新见应侯见工簋铭文考释     王龙正、刘晓红,曹国朋   (5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叶县文化局, 河南 叶县)
【摘要】最近面世的应侯见工铜簋,其铭文记载了属于“淮南夷”的毛、衰等氏族,侵犯周王朝南部边境并被周王朝打败的事情。铜簋年代应在西周中期之末的孝王、夷王时期。铜簋的器身与器盖铭文各不相同,可能是同一批盗自应国墓地的随葬器物。应侯见工簋的发现,更证明应国是周王朝南方不可或缺的屏障,担负着护卫周王朝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应侯;   应国墓地;   淮夷;   铜簋;   铭文
 
南阳郡国五铢及相关问题    郭小霞、陈娟   (59)
(南阳市博物馆,河南 南阳;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摘要】根据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南阳郡国五铢铜范及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基建时发掘的一批西汉墓葬中出土的郡国五铢铜钱等实物资料,对南阳郡国五铢铜钱的大小、轻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南阳郡;   五铢;   铸钱技术;   钱范;   汉代
 
浅析汉画像石的构图风格    宋歌   (63)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汉画像石为我国民族艺术确立了独特的创作法则,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在图案构成的形式上遵循的审美理念。汉代艺人以特有的审美方式把握着东方的艺术,形成自己构图的模式、特征和风格。
【关键词】传统法则;   透视法;   韵律;   程式化
 
河北迁安市万军山三世佛造像碑考察记    温玉成   (66)
(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 洛阳)
【摘要】迁安万军山三世佛造像碑具有中印度风格,其原型可能是浮图澄携来的。笔者经考证认为,该处建寺立碑是辽西鲜卑大单于段波(段末杯)于330年前所造。这是中国最早的野外大型佛教造像,极为珍贵。
【关键词】迁安市;   浮图澄;   段波;   三世佛造像碑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供养人像——佛教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点    石松日奈子 著,牛源 译   (74)
(清泉女子大学,日本; 敦煌研究院,甘肃 兰州)
【摘要】佛教造像中所表现的供养人像不仅是制作和礼拜佛像的佛教信徒的形象,同时,作为皇帝的臣民、国家和社会的一员,也是他们想确立自我存在的一个形象。本文阐述了佛教造像这一宗教活动是被利用为向统治者和社会表达意志的一个“场所”,供养人像的一个主要功能即是其表现手段。现存佛像当中并非都是中央地区精美的作品,也存在很多地方和民间制作的劣质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美术史的角度评价较低,但实际上,作为向国家和社会传递意愿的一个纪念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佛教美术研究当中不能只从美术史的角度去研究,也有必要从社会史的角度去研究。
【关键词】佛教造像;   供养人;   胡服;  汉服
 
获嘉明代线描壁画墓    李慧萍   (86)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新乡)
【摘要】1986年在河南获嘉县城西十里铺发现一座明代壁画墓。壁画主要内容有仙鹤、云纹、侍女、男僮、牌位、幔帐等,以线描手法墨绘而成。现存明代壁画墓比较少见,这座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明代的绘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获嘉;   明代;   壁画墓;   线描手法
 
虎牢关变迁蠡测    陈隆文   (89)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虎牢关是古代中原名关,对其关址兴废易徙及其与地理条件的相互关系问题,近世学者多语焉不详。根据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历史上的虎牢关、成皋关是二关而非一关;受黄河侧蚀的影响,虎牢旧关址发生过变化,后迁徙至今汜水镇,即汜水关。虎牢、汜水应为一关二名;虎牢关关址的变迁与交通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虎牢;  成皋;  汜水;  交通
 
●博物馆研究
河南博物馆事业:60年足迹不寻常    刘康、张建民   (97)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纸质档案、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述略    张攀   (104)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文中对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回顾了过去20年中数字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纸质档案、文物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   网络环境;   纸质档案;   文物
 
●文物赏析
挥毫走迅疾 下笔现柔情——黄慎《仕女图》赏析     黄林纳、刘治中   (108)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文博简讯
扶沟出土汉画像石墓门    张桂云   (111)
(扶沟县博物馆,河南 周口)
 
灵宝市发现一面东汉规矩四神纹铜镜    陈建丽   (112)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09-11-30

 
 
目录
 
考古发现
河南偃师三座唐墓发掘简报    赵会军、郭洪涛   (4)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 河南 郑州; 偃师市文物管理局,河南 偃师)
【摘要】为配合城镇基建,偃师市文物管理局先后抢救性发掘了三座唐代墓葬。共出土文物156件,其中M1 – M2出土的俑类服饰、发髻已接近盛唐时期形式;M3已不见陶质随葬俑群,取而代之的是制作粗犷的铁质动物。同时三方墓志的出土,为界定豫西地区隋唐墓葬的分期提供了新的标尺。
【关键词】偃师;   唐墓;   陶俑;   墓志
 
●考古研究
辉卫型文化与王亥“服牛”    郑杰祥   (17)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本文认为从辉卫型先商文化存在的相对年代判断,该文化的创造者应与商族先公王亥有着密切的关系。王亥“服牛”所在,当以《楚辞·天问》所记为准,是在古代有扈部族生活的地区。有扈故地在今郑州以北的古黄河沿岸,这里正是辉卫型先商文化的分布区。
【关键词】辉卫型;   先商文化;   王亥;   有扈部族
 
夏商之际王朝文化北向传播的通道及背景探析    徐昭峰、李丽娜   (22)
(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摘要】夏商之际,分布于燕山一带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商王朝文化长期并存发展,更为强势的夏商王朝文化必定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施加了一定影响。本文依据考古资料,首先从夏家店文化中辨析出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等夏商王朝文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夏商之际中原地区的王朝文化对北方地区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北向传播的通道。同时,对王朝文化北向传播的背景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二里岗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   传播通道;   传播背景
 
晚商时期文化东进通道初探     庞小霞、高江涛   (29)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摘要】晚商时期商文化进入海岱地区至少通过两条通道,其一由古黄河、古济水、古泗水沟通中原与海岱进而连通至江淮中下游地区,可称为水路。另一通道大体是商末征人方路线。通道主要功用很可能是为了控制鲁北的海盐及保障长江下游地区的铜锡原料的北运。
【关键词】晚商时期;   中原地区;   海岱地区;   商文化;   通道
 
●文物研究
“方孔石器”是古代乐器    索全星   (35)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
【摘要】岳石文化方孔石器发现之后,对它的用途一直认识不太清楚。经对新出土的仰韶文化方孔石器的观察和研究,可初步推断,其应为远古时代的乐器——方孔石磬。
【关键词】方孔石器;   古代乐器;   石磬
 
安阳鄣邓遗址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侯彦峰、李素婷、马萧林、孙蕾   (3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摘要】本文对安阳鄣邓遗址出土先商时期动物骨骼及骨制品进行鉴定与分类,解析该遗址动物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结果表明当时人们主要以猪、牛、羊等家畜为肉食消费对象,捕获的野生动物所占比例甚少。利用牛、羊、猪的四肢骨和肋骨制作镞、针、匕、凿、锥、簪、铲等骨器,取牛、猪的肩胛骨加工成卜骨。
【关键词】鄣邓遗址;   动物骨骼;   先商
 
浅析商周青铜器动物纹饰的社会功能——以晚商周初兽面纹为例     李先登   (48)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摘要】商周青铜器上的动物纹(如兽面纹)乃是自然界百神的形象,其社会功能是为了使当时的贵族和平民得到佑助,使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
【关键词】青铜器;   兽面纹;   社会和谐
 
西周懿王时期纪年铜器续记     刘启益   (51)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摘要】本文对元年伯吕父盨、十六年士山盘及廿三年倗伯爯簋的时代进行了考察,认为它们分别属于懿王元年、懿王十六年及懿王廿三年。
【关键词】铭文;   铜器;  懿王;   西周
 
新见应侯见工簋铭文考释     王龙正、刘晓红,曹国朋   (54)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叶县文化局, 河南 叶县)
【摘要】最近面世的应侯见工铜簋,其铭文记载了属于“淮南夷”的毛、衰等氏族,侵犯周王朝南部边境并被周王朝打败的事情。铜簋年代应在西周中期之末的孝王、夷王时期。铜簋的器身与器盖铭文各不相同,可能是同一批盗自应国墓地的随葬器物。应侯见工簋的发现,更证明应国是周王朝南方不可或缺的屏障,担负着护卫周王朝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应侯;   应国墓地;   淮夷;   铜簋;   铭文
 
南阳郡国五铢及相关问题    郭小霞、陈娟   (59)
(南阳市博物馆,河南 南阳;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摘要】根据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南阳郡国五铢铜范及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基建时发掘的一批西汉墓葬中出土的郡国五铢铜钱等实物资料,对南阳郡国五铢铜钱的大小、轻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南阳郡;   五铢;   铸钱技术;   钱范;   汉代
 
浅析汉画像石的构图风格    宋歌   (63)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汉画像石为我国民族艺术确立了独特的创作法则,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特别在图案构成的形式上遵循的审美理念。汉代艺人以特有的审美方式把握着东方的艺术,形成自己构图的模式、特征和风格。
【关键词】传统法则;   透视法;   韵律;   程式化
 
河北迁安市万军山三世佛造像碑考察记    温玉成   (66)
(龙门石窟研究院,河南 洛阳)
【摘要】迁安万军山三世佛造像碑具有中印度风格,其原型可能是浮图澄携来的。笔者经考证认为,该处建寺立碑是辽西鲜卑大单于段波(段末杯)于330年前所造。这是中国最早的野外大型佛教造像,极为珍贵。
【关键词】迁安市;   浮图澄;   段波;   三世佛造像碑
 
中国佛教造像中的供养人像——佛教美术史研究的新视点    石松日奈子 著,牛源 译   (74)
(清泉女子大学,日本; 敦煌研究院,甘肃 兰州)
【摘要】佛教造像中所表现的供养人像不仅是制作和礼拜佛像的佛教信徒的形象,同时,作为皇帝的臣民、国家和社会的一员,也是他们想确立自我存在的一个形象。本文阐述了佛教造像这一宗教活动是被利用为向统治者和社会表达意志的一个“场所”,供养人像的一个主要功能即是其表现手段。现存佛像当中并非都是中央地区精美的作品,也存在很多地方和民间制作的劣质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美术史的角度评价较低,但实际上,作为向国家和社会传递意愿的一个纪念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佛教美术研究当中不能只从美术史的角度去研究,也有必要从社会史的角度去研究。
【关键词】佛教造像;   供养人;   胡服;  汉服
 
获嘉明代线描壁画墓    李慧萍   (86)
(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新乡)
【摘要】1986年在河南获嘉县城西十里铺发现一座明代壁画墓。壁画主要内容有仙鹤、云纹、侍女、男僮、牌位、幔帐等,以线描手法墨绘而成。现存明代壁画墓比较少见,这座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明代的绘画、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获嘉;   明代;   壁画墓;   线描手法
 
虎牢关变迁蠡测    陈隆文   (89)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虎牢关是古代中原名关,对其关址兴废易徙及其与地理条件的相互关系问题,近世学者多语焉不详。根据文献记载与实地考察,历史上的虎牢关、成皋关是二关而非一关;受黄河侧蚀的影响,虎牢旧关址发生过变化,后迁徙至今汜水镇,即汜水关。虎牢、汜水应为一关二名;虎牢关关址的变迁与交通条件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虎牢;  成皋;  汜水;  交通
 
●博物馆研究
河南博物馆事业:60年足迹不寻常    刘康、张建民   (97)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纸质档案、文物的数字化建设述略    张攀   (104)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 郑州)
【摘要】文中对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介绍,并回顾了过去20年中数字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对纸质档案、文物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数字化;   网络环境;   纸质档案;   文物
 
●文物赏析
挥毫走迅疾 下笔现柔情——黄慎《仕女图》赏析     黄林纳、刘治中   (108)
(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文博简讯
扶沟出土汉画像石墓门    张桂云   (111)
(扶沟县博物馆,河南 周口)
 
灵宝市发现一面东汉规矩四神纹铜镜    陈建丽   (112)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