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0-10-3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目录

●汉魏考古专题
曹操高陵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河南省文物局     (4)
曹操高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8)
【内容提要】: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其墓葬形制、规格明确。通过与其墓葬形制、规格相近的东汉晚期河北定县北陵头M32、徐州土山东汉墓、山东济宁普育小学汉墓和三国时代偃师杏园M36和M34、安徽马鞍山朱然及其家属墓、马鞍山宋山东吴墓、南京上坊孙吴墓等对比研究,西高穴二号墓应为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西高穴二号墓出土遗物研究,有进一步推定该墓时代为东汉晚期。
    通过对西高穴二号墓发现的刻铭石碑文字内容和字体时代、西高穴二号墓出土男性人头骨与文献记载的曹操去世年龄、西门豹祠遗址和邺城遗址与西高穴二号墓相对分布位置、出土“鲁潜墓志”与西高穴二号墓地望关系、西高穴二号墓的地势和“不树不封”现象与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与都城位置关系等六方面,论证西高穴二号墓墓主人就是曹操,西高穴二号墓就是“曹操高崚”。
【关键词】: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都城位置;曹操高崚

曹操墓出土“常所用”兵器考        武家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    (13)
【内容提要】:曹操墓出土牌铭“魏武王常所用”兵器,分别为戟、矛、刀、椎四种,由导从及长短兵器,形成一套最简单的组合,执行“警跸侍卫如常仪”的基本功能,属于天子仪卫。例如“交戟”,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曹操生前获得享用天子仪卫的资格。这套仪具既体现了曹操的薄葬主张,同时也是墓主身份地位和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曹操墓;常所用;仪卫;交戟

曹魏薄葬考           李梅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7)
【内容提要】:曹魏时期的薄葬是相对秦汉厚葬而言,薄葬与厚葬在考古遗存上各有具体的体现,曹魏通过对汉代地面标记性设施和祭祀性设施、地下居室性设施和随葬明器的简省,开创了以薄葬为特征的新的丧葬模式,并影响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
【关键词】:曹魏;薄葬;地面设施;地下设施

●考古发现
河南新乡市杨村商代遗址试掘简报         傅山泉、明永华(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新乡)     (21)
【内容提要】: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9日,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卫辉市安都乡杨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商代遗址、遗物,为研究新乡地区商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新乡杨村;商代遗址;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


●考古研究
中国的区域系统调查方法辨析     朔 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 合肥)      (29)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区域调查、拉网式调查与区域系统调查的区别,详细辨析了目前中国多项调查中的工作主体、田野方法、信息分析,并对田野方法中的调查目的、区域范围、年代选择、操作方法等差异较大的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存在的本土化、科学化、材料公布三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系统调查;拉网式调查;本土化;考古学

关于殷墟文化考古分期的几个问题     范毓周(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  南京)      (41)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目前殷墟文化的分期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大司空村分期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在殷墟发掘和殷墟文化的研究中得到长期实践和理论分析的验证,但是,随着田野工作和研究的进展,这种分法已经囊括不了考古实践中新发现的考古资料。比较合理的殷墟文化分期应当综合现有殷墟出土陶器、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分期研究成果,建立一个新的综合分期体系。
【关键词】:殷墟文化;考古分期;综合分期体系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       刘继刚(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  洛阳)       (52)
【内容提要】: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凿井取水,二是穿渠引水。井水水质纯净,渠水水量较大。城市的排水主要依靠管道将城中的雨水和生活废水排往城外的护城河中。
【关键词】:先秦;城市;给水;排水

●文物研究
秦汉时期的马车形制研究         赵海洲(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       (56)
【内容提要】:秦汉时期的马车分单辕马车和双辕马车两种,单辕车为主,双辕车次之。本文依据车舆以及马车结构上的变化进行类型学上的分类,以期获得马车在该时间段内演进的大概脉络,同时也能提供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类似马车时代的判定标准。
【关键词】:秦汉时期;马车;类型学

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的艺术特征       成文光(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河南  焦作)        (63)
【内容提要】: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系目前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中国秦汉建筑的实物例证,其种类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年来相关考古报告和研究资料,并在实地考察部分馆藏作品的基础上,逐一对不同形制的陶仓楼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焦作汉代陶仓楼;形制特征;建筑艺术

一面带界栏的同向式三角缘神兽镜       王趁意(河南省鉴定评估委员会,河南  郑州)      (67)
【内容提要】:在鲁西南发现一面东汉晚期带界栏的同向式三角缘神兽镜,为探寻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起源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三角缘神兽镜;日本;洛阳;三国时期;东汉

关于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唐代石刻菩萨像的再认识——读《河南佛教石刻造像》收获    李静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70)
【内容提要】:王景荃主编《河南佛教石刻造像》,网罗式地收录诸多河南佛教单体造像,为学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其中刊布的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二十余件唐代石刻菩萨像,属于武周至晚唐各个阶段遗物。这组菩萨像很可能基于《维摩诘所说经》卷1《佛国品》制作,旨在于建立一个由菩萨行而成就的佛国净土,劝化并饶益一切众生。
【关键词】:《河南佛教石刻造像》;荥阳大海寺遗址;唐代石刻菩萨像

王蘧墓志及相关问题       杨 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湖北  武汉)、张志忠(河北临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北  临城)、谢 飞(河北省文物局,河北  石家庄)        (77)
【内容提要】:王蘧墓志记述志主生平较为详尽。本文结合传世文献探讨了墓志未曾提及的王蘧久仕不偶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认为早年生活不羁和中年迎娶富家女的行为使统治者对其人品颇为鄙薄,终不委以重任。文中还对墓志所记王蘧生平作了一些补充。
【关键词】:王蘧墓志;王迥;临城王氏

浅论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与西方十二平均律的关系      安 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系,北京)      (83)
【内容提要】:早在16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律学家朱载堉就以发明了十二平均律,这比欧洲音乐家麦森的同样成果早半个世纪。但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却是本土孕育的,西方的十二平均律与朱氏十二平均律并无直接关联。
【关键词】: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中西音乐交流

河南博物馆藏明清时期的印章        李 玲(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86)
【内容提要】:本文对河南博物院收藏明清时期的印章加以论述考证,概括它们各时期的特点等。
【关键词】:印章;文彭;花乳石;边款

●博物馆研究
美术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的回归         化建国、高 敏(河南省美术馆,河南  郑州)       (89)
【内容提要】:从博物馆的发展史来看,美术馆无疑是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我国,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的影响,美术馆与博物馆在体系上一度呈现分离状态,它们之间的业务联系也非常疏远。近年来,美术馆界开始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转变的路程,致力于使美术馆成为最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之一。
【关键词】:美术馆;博物馆;疏离;回归

●文物保护与科技
南阳汉代铜舟科学分析      何堂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刘绍明(河南省南阳市府衙博物馆,河南  南阳)     (92)
【内容提要】:本文对一件南阳汉代铜舟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其在合金技术、锻造技术、热处理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等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技术的先进水平。
【关键词】:南阳;汉代铜舟;青铜锻造技术;淬火技术

●学术争鸣
关于《韩愈故里问题研究的新证》——同程峰教授商榷       梁永照(孟州市文化局,河南  孟州)       (95)
【内容提要】:不论是修武县2006年发现的1956年续修的《韩文公门谱》,还是修武出土的与韩愈有关的5块石碑,都是修武韩氏伪造的,伪造年代的上限为辛亥革命,下限为1956年。之所以伪造《门谱》和石碑,可能是修武韩氏为了能够达到恢复他们韩愈后裔的称号,并纠正乾隆年以来“修武韩氏永不承袭”圣旨错误的目的。
【关键词】:韩愈故里;韩文公门谱;修武;孟州

●文物鉴赏
济源西窑头村M10出土陶塑器物赏析      李彩霞(济源市博物馆,河南  济源)      (101)

当阳峪窑的装饰艺术       陈 敏(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河南  郑州)       (105)

古钱币中“四绝”珍品辨伪       汤丽萍(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河南  郑州)      (109)

康熙书朱熹诗碑      王丽娟、郭志雨(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111)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2010年第4期

发布时间:2010-10-31

目录

●汉魏考古专题
曹操高陵考古发掘主要收获        河南省文物局     (4)
曹操高陵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      (8)
【内容提要】:考古发现的西高穴二号墓,其墓葬形制、规格明确。通过与其墓葬形制、规格相近的东汉晚期河北定县北陵头M32、徐州土山东汉墓、山东济宁普育小学汉墓和三国时代偃师杏园M36和M34、安徽马鞍山朱然及其家属墓、马鞍山宋山东吴墓、南京上坊孙吴墓等对比研究,西高穴二号墓应为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高等级墓葬、西高穴二号墓出土遗物研究,有进一步推定该墓时代为东汉晚期。
    通过对西高穴二号墓发现的刻铭石碑文字内容和字体时代、西高穴二号墓出土男性人头骨与文献记载的曹操去世年龄、西门豹祠遗址和邺城遗址与西高穴二号墓相对分布位置、出土“鲁潜墓志”与西高穴二号墓地望关系、西高穴二号墓的地势和“不树不封”现象与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古代帝王陵园与都城位置关系等六方面,论证西高穴二号墓墓主人就是曹操,西高穴二号墓就是“曹操高崚”。
【关键词】:西高穴二号墓;墓葬形制;都城位置;曹操高崚

曹操墓出土“常所用”兵器考        武家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    (13)
【内容提要】:曹操墓出土牌铭“魏武王常所用”兵器,分别为戟、矛、刀、椎四种,由导从及长短兵器,形成一套最简单的组合,执行“警跸侍卫如常仪”的基本功能,属于天子仪卫。例如“交戟”,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曹操生前获得享用天子仪卫的资格。这套仪具既体现了曹操的薄葬主张,同时也是墓主身份地位和墓葬等级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曹操墓;常所用;仪卫;交戟

曹魏薄葬考           李梅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7)
【内容提要】:曹魏时期的薄葬是相对秦汉厚葬而言,薄葬与厚葬在考古遗存上各有具体的体现,曹魏通过对汉代地面标记性设施和祭祀性设施、地下居室性设施和随葬明器的简省,开创了以薄葬为特征的新的丧葬模式,并影响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丧葬。
【关键词】:曹魏;薄葬;地面设施;地下设施

●考古发现
河南新乡市杨村商代遗址试掘简报         傅山泉、明永华(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新乡)     (21)
【内容提要】: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9日,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卫辉市安都乡杨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商代遗址、遗物,为研究新乡地区商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关键词】:新乡杨村;商代遗址;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


●考古研究
中国的区域系统调查方法辨析     朔 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 合肥)      (29)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区域调查、拉网式调查与区域系统调查的区别,详细辨析了目前中国多项调查中的工作主体、田野方法、信息分析,并对田野方法中的调查目的、区域范围、年代选择、操作方法等差异较大的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目前存在的本土化、科学化、材料公布三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区域系统调查;拉网式调查;本土化;考古学

关于殷墟文化考古分期的几个问题     范毓周(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  南京)      (41)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目前殷墟文化的分期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大司空村分期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在殷墟发掘和殷墟文化的研究中得到长期实践和理论分析的验证,但是,随着田野工作和研究的进展,这种分法已经囊括不了考古实践中新发现的考古资料。比较合理的殷墟文化分期应当综合现有殷墟出土陶器、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分期研究成果,建立一个新的综合分期体系。
【关键词】:殷墟文化;考古分期;综合分期体系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与排水       刘继刚(河南科技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河南  洛阳)       (52)
【内容提要】:先秦时期城市的给水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凿井取水,二是穿渠引水。井水水质纯净,渠水水量较大。城市的排水主要依靠管道将城中的雨水和生活废水排往城外的护城河中。
【关键词】:先秦;城市;给水;排水

●文物研究
秦汉时期的马车形制研究         赵海洲(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  郑州)       (56)
【内容提要】:秦汉时期的马车分单辕马车和双辕马车两种,单辕车为主,双辕车次之。本文依据车舆以及马车结构上的变化进行类型学上的分类,以期获得马车在该时间段内演进的大概脉络,同时也能提供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类似马车时代的判定标准。
【关键词】:秦汉时期;马车;类型学

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的艺术特征       成文光(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河南  焦作)        (63)
【内容提要】:焦作出土汉代陶仓楼系目前保存下来较为完整的中国秦汉建筑的实物例证,其种类多,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根据历年来相关考古报告和研究资料,并在实地考察部分馆藏作品的基础上,逐一对不同形制的陶仓楼进行了考释。
【关键词】:焦作汉代陶仓楼;形制特征;建筑艺术

一面带界栏的同向式三角缘神兽镜       王趁意(河南省鉴定评估委员会,河南  郑州)      (67)
【内容提要】:在鲁西南发现一面东汉晚期带界栏的同向式三角缘神兽镜,为探寻日本三角缘神兽镜的起源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词】:三角缘神兽镜;日本;洛阳;三国时期;东汉

关于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唐代石刻菩萨像的再认识——读《河南佛教石刻造像》收获    李静杰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     (70)
【内容提要】:王景荃主编《河南佛教石刻造像》,网罗式地收录诸多河南佛教单体造像,为学界提供了丰富、详实的参考资料。笔者认为,其中刊布的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二十余件唐代石刻菩萨像,属于武周至晚唐各个阶段遗物。这组菩萨像很可能基于《维摩诘所说经》卷1《佛国品》制作,旨在于建立一个由菩萨行而成就的佛国净土,劝化并饶益一切众生。
【关键词】:《河南佛教石刻造像》;荥阳大海寺遗址;唐代石刻菩萨像

王蘧墓志及相关问题       杨 超(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湖北  武汉)、张志忠(河北临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北  临城)、谢 飞(河北省文物局,河北  石家庄)        (77)
【内容提要】:王蘧墓志记述志主生平较为详尽。本文结合传世文献探讨了墓志未曾提及的王蘧久仕不偶的另外两个重要原因,认为早年生活不羁和中年迎娶富家女的行为使统治者对其人品颇为鄙薄,终不委以重任。文中还对墓志所记王蘧生平作了一些补充。
【关键词】:王蘧墓志;王迥;临城王氏

浅论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与西方十二平均律的关系      安 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系,北京)      (83)
【内容提要】:早在16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律学家朱载堉就以发明了十二平均律,这比欧洲音乐家麦森的同样成果早半个世纪。但西方的十二平均律却是本土孕育的,西方的十二平均律与朱氏十二平均律并无直接关联。
【关键词】: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中西音乐交流

河南博物馆藏明清时期的印章        李 玲(河南博物院,河南  郑州)      (86)
【内容提要】:本文对河南博物院收藏明清时期的印章加以论述考证,概括它们各时期的特点等。
【关键词】:印章;文彭;花乳石;边款

●博物馆研究
美术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的回归         化建国、高 敏(河南省美术馆,河南  郑州)       (89)
【内容提要】:从博物馆的发展史来看,美术馆无疑是博物馆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我国,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的影响,美术馆与博物馆在体系上一度呈现分离状态,它们之间的业务联系也非常疏远。近年来,美术馆界开始了从“展览馆”向“博物馆”转变的路程,致力于使美术馆成为最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之一。
【关键词】:美术馆;博物馆;疏离;回归

●文物保护与科技
南阳汉代铜舟科学分析      何堂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刘绍明(河南省南阳市府衙博物馆,河南  南阳)     (92)
【内容提要】:本文对一件南阳汉代铜舟进行科学分析,认为其在合金技术、锻造技术、热处理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等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青铜技术的先进水平。
【关键词】:南阳;汉代铜舟;青铜锻造技术;淬火技术

●学术争鸣
关于《韩愈故里问题研究的新证》——同程峰教授商榷       梁永照(孟州市文化局,河南  孟州)       (95)
【内容提要】:不论是修武县2006年发现的1956年续修的《韩文公门谱》,还是修武出土的与韩愈有关的5块石碑,都是修武韩氏伪造的,伪造年代的上限为辛亥革命,下限为1956年。之所以伪造《门谱》和石碑,可能是修武韩氏为了能够达到恢复他们韩愈后裔的称号,并纠正乾隆年以来“修武韩氏永不承袭”圣旨错误的目的。
【关键词】:韩愈故里;韩文公门谱;修武;孟州

●文物鉴赏
济源西窑头村M10出土陶塑器物赏析      李彩霞(济源市博物馆,河南  济源)      (101)

当阳峪窑的装饰艺术       陈 敏(国家文物出境鉴定河南站,河南  郑州)       (105)

古钱币中“四绝”珍品辨伪       汤丽萍(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河南  郑州)      (109)

康熙书朱熹诗碑      王丽娟、郭志雨(新乡市博物馆,河南  新乡)      (111)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