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原文物2011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1-03-2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目录
 
●考古发现
新密李家沟遗迹发掘的主要收获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4)
【内容摘要】: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在堆积下部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典型细石器与局部磨制石锛陶片共存;中部则发现以压印纹粗夹砂陶与石磨盘等为代表的早期细石器文化;最上部是典型裴李岗文化遗存。
【关键词】:新密李家沟;细石器文化;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石磨盘
 
郑州新天地唐墓(M6)发掘简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7)
【内容摘要】:2008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郑州市基本建设,发掘清理了一批唐代墓葬,其中M6出土了陶俑、墓志等14件遗物,其中的两匹“扬蹄”白陶马为郑洛地区所少见,殊为珍贵,为唐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郑州市;唐墓;陶俑;白陶马
 
●考古研究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的性质问题      周书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12)
【内容摘要】:济南大辛庄遗址是一座自商代前期后段至商代后期的大型文化遗址。该遗址包含典型的商文化和传统的岳石文化两种因素。自商代早期后段商夷联盟解体后,大辛庄一带始终是商族和东夷族政治、军事活动频繁,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深刻的重要地带。大辛庄一带极有可能为商朝经略东方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关键词】:济南大辛庄;商文化;岳石文化;军事基地
 
战国时期韩国三大都城比较研究     徐团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17)
【内容摘要】:宜阳故城、阳翟古城和新郑韩城是战国时期韩国在进军中原的过程中先后建立的三个都城,这三个都城在选址、宫城和宫殿区以及防御设施和体系的营建、陵区的规划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同时,受不同历史条件的影响,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比如都城性质、城郭布局、破郑风水等。这些异同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探讨当时韩国的社会和历史面貌。
【关键词】:宜阳故城;阳翟故城;新郑韩城;比较研究
 
汉万石君族系与祖地研究     张新斌(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23)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汉代“万石君”石奋家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石奋家族相关的先秦诸支石氏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从而确定东周时期卫国石氏不仅分布时段较长,内容较为丰富,而且还应该是中华石氏的主支脉系。卫国石氏不仅是汉万石君家族的直系祖根,曾属于赵国所有的石城,也应该是卫国石氏封邑以及中华石氏的祖根地。
【关键词】:汉代万石君;卫国石氏;林州石城
 
麦积山第100窟调查与年代研究     魏文斌(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甘肃  兰州)、张铭(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  兰州)(29)
【内容摘要】:麦积山第100窟为麦积山石窟早期很重要的一个洞窟,该窟由于有过数次的重修,对之做系统的调查进而分析其始建年代与重修年代,有利于麦积山石窟成组洞窟及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该窟与第128窟等为北魏太和时期开凿,北魏晚期对该窟进行了重修,宋代再次重修。
【关键词】:麦积山;100窟;年代;研究
 
●文物研究
甲骨文“□”字新释    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0)
【内容摘要】:“□”,是商代卜辞中最为常见的字之一,但对于此字的释诂,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本文认为,甲骨文“□”字既非罗振玉所说的意为尝酌的酒祭,亦与郭沫若所说的乃积薪燔柴之槱祭无涉,而是“鼓缶”、“击缶”古俗之写照,考“□”字造字本意,“酉”即陶质酒器,“彡”乃敲击酒器所发出的声音之标符,“□”正是鼓缶为乐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被专用作以音乐祭祀的祭名,乃“彡”字的繁文,即后世之“肜”字。
【关键词】:卜辞;□祭;击缶;音乐;祭祀
 
作册般铜鼋铭文新释补论     袁俊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3)
【内容摘要】:“王射”,与“获”、“贯射四”、“无废矢”一样,在当时都是记录射礼的专门术语或固定句式,也是射礼文辞有别于田猎文辞的显著标识;铜鼋既是铭功的庸器、展示商王射艺的实物模型,也是颂扬商王射技武功的纪念物,三者并不矛盾;铭文记载了同一日王所举行的戈射和射鼋两种射礼;当时可能是把鼋悬挂在两个立柱之间做箭靶的,这说明商周时代的射礼曾经历了一个从田猎竟射到射牲、再到射侯的发展历程,而铜鼋所反映的正是由实射动物到射侯的过度形态。
【关键词】:铜鼋;铭文;射礼;射法
 
饕餮纹多变性研究     韩鼎(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  南京)    (53)
【内容摘要】:饕餮纹多变性的根源在于组成它的各器官的多变性。饕餮纹各器官的变形模式可总结为:不同形象同类器官间的置换,器官数量、位置、性质的变化,器官独立成纹以及器官“兽化”。这些变化模式突出表现了饕餮纹各器官的独立性和自由性。究其实质,独立性和自由性的根源在于这些器官来自不同的动物原型,通过“分解——重组”的模式将不同动物的器官集合于饕餮纹之上。而这些动物通常是与祭祀相关的牺牲和巫觋助手,它们具有人神媒介的特性,因而满足了青铜器纹饰用于沟通人神的需要。
【关键词】:饕餮纹;变形模式;青铜器;纹饰
 
箧笥考——简帛书籍的收纳与盛具     周蓓(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耿相新(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61)
【内容摘要】:箧和笥均是古代竹制盛放物品的器具。本文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和传世文献相互对照,对箧和笥作为先秦两汉时期简帛书籍盛具的功用作了考实,进一步探究简帛书籍的收纳方式。
【关键词】:简帛书籍;箧;笥;盛具
 
隋刘度墓志与杨玄感起义     刁淑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  洛阳)、李惠君(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  洛阳)    (65)
【内容摘要】:杨玄感起义是隋朝末年的重大政治事件。隋刘度墓志记载大业九年(613年)六月,杨玄感率众举行起义。刘度“应募”参与镇压,六月十四日在皇宫东与起义军激战时,陷入“重围”,身没行阵。刘度墓志与以往发现的卞鉴、张寿、张受、郭宠、王弘墓志相互参证,对研究隋末杨玄感起义,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刘度;杨玄感;隋朝;墓志
 
河南灵宝新出《张须陀墓志》考释     毛阳光(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69)
【内容摘要】:河南灵宝新出的张须陀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隋末名将的家族世系以及其仕宦经历、婚姻以及在荥阳战殆后的情况,可以补充《隋书》、《北史》张须陀传记记载的不足,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关键词】:灵宝;隋朝;张须陀;墓志
 
深圳大鹏所城将军府第建筑群体特征分析     肖海博(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周鼎(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北京)   (73)
【内容摘要】:深圳大鹏所城较完整的保存了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的不同建筑群体,其中将军府第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其建筑形制、结构、装饰装修方面颇具特点:1.平面结合紧凑,类型丰富,组合较灵活,结合了中原地区四合院落殿堂式结构的组合特色,也反映了岭南山地建筑特点;2.多采用密集、方形的平面和空间布局;3.厅堂与天井结合紧密,室内外连通,形成了外封闭、内开敞的建筑空间;4.具有多样的建筑梁架结构,集中了北方建筑的抬梁式构架、南方的穿斗式及岭南建筑常见的梁架做法,表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大融合;5.外观朴实又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精细灵巧的内部装修。
【关键词】:大鹏所城;将军府第;建筑;布局
 
河南近代古玩业探究——以群古斋的经营为视角     王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82)
【内容摘要】:从清末到抗战爆发前是河南近代古玩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河南古玩行内出现了行商、坐商和文物出口商,这些古玩商人多集中于文物资源丰富的洛阳、开封两地。蔺仕庵及其创建的群古斋充分利用河南省的文物优势,在经营品种、经营方略和经营特色等方面都有出奇制胜之处,因而成为古玩行内较有影响的企业。
【关键词】:古董;古玩业;群古斋;文物
 
从杨介人烈士赴法勤工俭学书信谈起     段铁安 (河南省民政厅烈士史料编辑室,河南  郑州)   (88)
【内容摘要】:杨介人烈士系河南沁阳市崇义村人,1920年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成为第一批赴法留学生、在法国期间他写给母亲的一封书信,反映了杨介人烈士追求真理、立志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杨介人;烈士;法国;勤工俭学;周恩来
 
●博物馆研究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北京)    (91)
【内容摘要】: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仅具有文物收藏、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等方面功能,而且具有引领城市文化、弘扬城市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今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总体规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应以新的视角阐释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应成为“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关心城市文化的进步,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注重自身业务活动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内在联系,塑造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创造更加和睦与和平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人类文明赓续绵延。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责任;城市文化
 
●文物保护与科技
计算机辅助器物绘图方法探索   周真(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 陈彦堂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107)
【内容摘要】:作者试验了一套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进行器物绘图的方法。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不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与传统的方法相衔接。这一套方法不难在考古工作中推广应用,还有利于今后数据库的建立。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器物;绘画
 
●文物赏析
古黄河堤防分段管理维修的界标实物——汲县古河堤埄堠碑   薛华(黄河博物馆,河南  郑州)   (110)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中原文物》

中原文物2011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1-03-23

 
目录
 
●考古发现
新密李家沟遗迹发掘的主要收获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4)
【内容摘要】: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河南省新密市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堆积。在堆积下部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的典型细石器与局部磨制石锛陶片共存;中部则发现以压印纹粗夹砂陶与石磨盘等为代表的早期细石器文化;最上部是典型裴李岗文化遗存。
【关键词】:新密李家沟;细石器文化;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石磨盘
 
郑州新天地唐墓(M6)发掘简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7)
【内容摘要】:2008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郑州市基本建设,发掘清理了一批唐代墓葬,其中M6出土了陶俑、墓志等14件遗物,其中的两匹“扬蹄”白陶马为郑洛地区所少见,殊为珍贵,为唐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郑州市;唐墓;陶俑;白陶马
 
●考古研究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的性质问题      周书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12)
【内容摘要】:济南大辛庄遗址是一座自商代前期后段至商代后期的大型文化遗址。该遗址包含典型的商文化和传统的岳石文化两种因素。自商代早期后段商夷联盟解体后,大辛庄一带始终是商族和东夷族政治、军事活动频繁,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深刻的重要地带。大辛庄一带极有可能为商朝经略东方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
【关键词】:济南大辛庄;商文化;岳石文化;军事基地
 
战国时期韩国三大都城比较研究     徐团辉(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17)
【内容摘要】:宜阳故城、阳翟古城和新郑韩城是战国时期韩国在进军中原的过程中先后建立的三个都城,这三个都城在选址、宫城和宫殿区以及防御设施和体系的营建、陵区的规划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同时,受不同历史条件的影响,也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性,比如都城性质、城郭布局、破郑风水等。这些异同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探讨当时韩国的社会和历史面貌。
【关键词】:宜阳故城;阳翟故城;新郑韩城;比较研究
 
汉万石君族系与祖地研究     张新斌(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23)
【内容摘要】:本文在对汉代“万石君”石奋家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石奋家族相关的先秦诸支石氏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从而确定东周时期卫国石氏不仅分布时段较长,内容较为丰富,而且还应该是中华石氏的主支脉系。卫国石氏不仅是汉万石君家族的直系祖根,曾属于赵国所有的石城,也应该是卫国石氏封邑以及中华石氏的祖根地。
【关键词】:汉代万石君;卫国石氏;林州石城
 
麦积山第100窟调查与年代研究     魏文斌(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甘肃  兰州)、张铭(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甘肃  兰州)(29)
【内容摘要】:麦积山第100窟为麦积山石窟早期很重要的一个洞窟,该窟由于有过数次的重修,对之做系统的调查进而分析其始建年代与重修年代,有利于麦积山石窟成组洞窟及年代学的研究。本文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该窟与第128窟等为北魏太和时期开凿,北魏晚期对该窟进行了重修,宋代再次重修。
【关键词】:麦积山;100窟;年代;研究
 
●文物研究
甲骨文“□”字新释    李立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0)
【内容摘要】:“□”,是商代卜辞中最为常见的字之一,但对于此字的释诂,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本文认为,甲骨文“□”字既非罗振玉所说的意为尝酌的酒祭,亦与郭沫若所说的乃积薪燔柴之槱祭无涉,而是“鼓缶”、“击缶”古俗之写照,考“□”字造字本意,“酉”即陶质酒器,“彡”乃敲击酒器所发出的声音之标符,“□”正是鼓缶为乐的会意字,在甲骨文中被专用作以音乐祭祀的祭名,乃“彡”字的繁文,即后世之“肜”字。
【关键词】:卜辞;□祭;击缶;音乐;祭祀
 
作册般铜鼋铭文新释补论     袁俊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3)
【内容摘要】:“王射”,与“获”、“贯射四”、“无废矢”一样,在当时都是记录射礼的专门术语或固定句式,也是射礼文辞有别于田猎文辞的显著标识;铜鼋既是铭功的庸器、展示商王射艺的实物模型,也是颂扬商王射技武功的纪念物,三者并不矛盾;铭文记载了同一日王所举行的戈射和射鼋两种射礼;当时可能是把鼋悬挂在两个立柱之间做箭靶的,这说明商周时代的射礼曾经历了一个从田猎竟射到射牲、再到射侯的发展历程,而铜鼋所反映的正是由实射动物到射侯的过度形态。
【关键词】:铜鼋;铭文;射礼;射法
 
饕餮纹多变性研究     韩鼎(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  南京)    (53)
【内容摘要】:饕餮纹多变性的根源在于组成它的各器官的多变性。饕餮纹各器官的变形模式可总结为:不同形象同类器官间的置换,器官数量、位置、性质的变化,器官独立成纹以及器官“兽化”。这些变化模式突出表现了饕餮纹各器官的独立性和自由性。究其实质,独立性和自由性的根源在于这些器官来自不同的动物原型,通过“分解——重组”的模式将不同动物的器官集合于饕餮纹之上。而这些动物通常是与祭祀相关的牺牲和巫觋助手,它们具有人神媒介的特性,因而满足了青铜器纹饰用于沟通人神的需要。
【关键词】:饕餮纹;变形模式;青铜器;纹饰
 
箧笥考——简帛书籍的收纳与盛具     周蓓(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耿相新(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61)
【内容摘要】:箧和笥均是古代竹制盛放物品的器具。本文运用考古发掘资料和传世文献相互对照,对箧和笥作为先秦两汉时期简帛书籍盛具的功用作了考实,进一步探究简帛书籍的收纳方式。
【关键词】:简帛书籍;箧;笥;盛具
 
隋刘度墓志与杨玄感起义     刁淑琴(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河南  洛阳)、李惠君(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  洛阳)    (65)
【内容摘要】:杨玄感起义是隋朝末年的重大政治事件。隋刘度墓志记载大业九年(613年)六月,杨玄感率众举行起义。刘度“应募”参与镇压,六月十四日在皇宫东与起义军激战时,陷入“重围”,身没行阵。刘度墓志与以往发现的卞鉴、张寿、张受、郭宠、王弘墓志相互参证,对研究隋末杨玄感起义,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刘度;杨玄感;隋朝;墓志
 
河南灵宝新出《张须陀墓志》考释     毛阳光(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洛阳)    (69)
【内容摘要】:河南灵宝新出的张须陀墓志,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这位隋末名将的家族世系以及其仕宦经历、婚姻以及在荥阳战殆后的情况,可以补充《隋书》、《北史》张须陀传记记载的不足,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关键词】:灵宝;隋朝;张须陀;墓志
 
深圳大鹏所城将军府第建筑群体特征分析     肖海博(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  郑州)、周鼎(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北京)   (73)
【内容摘要】:深圳大鹏所城较完整的保存了清晚期及民国时期的不同建筑群体,其中将军府第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其建筑形制、结构、装饰装修方面颇具特点:1.平面结合紧凑,类型丰富,组合较灵活,结合了中原地区四合院落殿堂式结构的组合特色,也反映了岭南山地建筑特点;2.多采用密集、方形的平面和空间布局;3.厅堂与天井结合紧密,室内外连通,形成了外封闭、内开敞的建筑空间;4.具有多样的建筑梁架结构,集中了北方建筑的抬梁式构架、南方的穿斗式及岭南建筑常见的梁架做法,表现了南北建筑文化的大融合;5.外观朴实又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精细灵巧的内部装修。
【关键词】:大鹏所城;将军府第;建筑;布局
 
河南近代古玩业探究——以群古斋的经营为视角     王琳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  郑州)   (82)
【内容摘要】:从清末到抗战爆发前是河南近代古玩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河南古玩行内出现了行商、坐商和文物出口商,这些古玩商人多集中于文物资源丰富的洛阳、开封两地。蔺仕庵及其创建的群古斋充分利用河南省的文物优势,在经营品种、经营方略和经营特色等方面都有出奇制胜之处,因而成为古玩行内较有影响的企业。
【关键词】:古董;古玩业;群古斋;文物
 
从杨介人烈士赴法勤工俭学书信谈起     段铁安 (河南省民政厅烈士史料编辑室,河南  郑州)   (88)
【内容摘要】:杨介人烈士系河南沁阳市崇义村人,1920年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成为第一批赴法留学生、在法国期间他写给母亲的一封书信,反映了杨介人烈士追求真理、立志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关键词】:杨介人;烈士;法国;勤工俭学;周恩来
 
●博物馆研究
博物馆的社会责任与城市文化     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北京)    (91)
【内容摘要】:博物馆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不仅具有文物收藏、保护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示等方面功能,而且具有引领城市文化、弘扬城市多元文化交流平台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今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总体规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应以新的视角阐释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应成为“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加自觉地关心城市文化的进步,以推动社会发展为己任,注重自身业务活动与人居环境改善的内在联系,塑造公平、公正、民主、法治的价值观,鼓励人们创造更加和睦与和平的生存环境,从而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人类文明赓续绵延。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责任;城市文化
 
●文物保护与科技
计算机辅助器物绘图方法探索   周真(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 郑州) 、 陈彦堂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  郑州)   (107)
【内容摘要】:作者试验了一套利用数码相机和计算机进行器物绘图的方法。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不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与传统的方法相衔接。这一套方法不难在考古工作中推广应用,还有利于今后数据库的建立。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器物;绘画
 
●文物赏析
古黄河堤防分段管理维修的界标实物——汲县古河堤埄堠碑   薛华(黄河博物馆,河南  郑州)   (110)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