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读《长沙窑》

发布时间:2006-04-13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袁南征

 

    由长沙窑编辑委员会编撰,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长沙窑》,是迄今国内有关一座瓷窑址研究专著中最完美的一部。2003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支持下于长沙召开,应该说是这部《长沙窑》得以成功编辑出版的一个契机。会上中外学者围绕长沙窑性质、产品特征及艺术成就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显示出长沙窑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其他学科的学者、研究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范围和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出新的局面。“长沙窑编辑委员会”继而组成,湖南美术出版社积极投资,近百人参与撰写、拍摄、插图、翻译、编校,历经三年艰辛努力终于付梓出版。这部作品总结了长沙窑近60年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关长沙窑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料。这部作品在以下几个方面均越于此前的有关长沙窑的著作。

    一、 多学科综合性地研究,使得有关长沙窑的研究面更广阔、研究成果更丰硕。

    首先从编辑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看就很不一般,其中有从事考古、古陶瓷研究的专家李辉柄、周世荣、李建毛先生等;特别是还有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多年的萧湘先生,有湖南著名冶金企业家李效伟先生等业余陶瓷研究者及其他行业、学科的研究者;还有港台和国外的学者、古陶瓷研究者、爱好者的参与。正是由于参与编撰工作的人员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美学、宗教学、市场学等各个学科的有关问题对长沙窑进行全面诠释,所呈现给读者的长沙窑形象是立体的、完整的、系统的。展示出具有 “长沙窑釉下彩艺术”、“长沙窑绘画艺术”、“长沙窑诗歌题记文学”、“长沙窑书法艺术”、“长沙窑造型艺术”、“长沙窑雕塑艺术”六个方面艺术特点的长沙窑全貌。长沙窑不是我国最早生产釉下彩绘的青瓷窑,但却是以生产釉下彩绘为主,并且是工艺彩绘技术纯熟、普及达到最高成就的青瓷窑场,是长沙窑把中国陶瓷推进到了彩瓷时代。此外,在瓷器上书写诗歌题句也是其率先的创作,成为长沙窑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歌内容多姿多彩、情感真实自然、语言朴实风趣,成为长沙窑极具特色的艺术成就之一,又是唐代诗歌艺术创作达到中国诗歌艺术巅峰、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极好的见证。

    二、多角度研究,使得长沙窑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长沙窑的研究是多角度的。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各自从不同角度对长沙窑生产、工艺、胎釉、器型、彩绘、装饰、销售、运输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得整体研究的成果显著。说长沙窑瓷器风格独特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它不仅有丰富的彩绘装饰、褐彩贴花装饰,而且器物造型的种类和式样特别多,也非常别致。长沙窑直口丰肩直壁,口腹宽大的瓶、罐、壶等器沉稳大方,是同时代其他青瓷窑口所未见的。长沙窑器物特征明显,它所采取的这些装饰、造型技术,其实完全是为了弥补瓷质并不优良的缺憾。长沙窑瓷由于瓷土本身的原因,瓷质较粗,烧成温度不高有些生烧,无法在瓷质上与岳州、湘阴等其他窑场产品竞争。而为了占领市场,所以采取了扬其彩绘、造型之所长,避其瓷质之所短的策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长沙窑产品与市场上酒业、茶业、灯业等紧密联系。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生产应时应季的产品。从产品上一些显然带有广告色彩的题记中,可以明显看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现藏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一件褐彩贴花壶上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题记,另外还发现有“卞家小口天下第一”题记,显示当时两家在市场上竞争之激烈。

    长沙窑不仅与酒文化、茶文化、灯文化等传统商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从长沙窑产品上丰富的佛教、伊斯兰教的装饰图案,也可以看出它与宗教文化同样有着密切的渊源。这就是说,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长沙窑及时地选择了海外市场,它的产品大量地卖到西亚中东广大的阿拉伯地区和非洲、欧洲。不难看出长沙窑产品是中国所有青瓷产品中最具异域风格的,譬如它的以连珠纹为基础的彩绘纹饰,阿拉伯文字装饰等等。所以长沙窑产品根本的特征是,它是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适应海外的需要,受那里人们的喜爱。长沙窑产品在海外广大地区大量地出土,特别是“黑石号”沉船上数量巨大的长沙窑外销产品的发现,清楚地表明了长沙窑是一个商业性的外销瓷窑,而这在中国古代窑场中也是仅有的。

    三、资料全面、新颖,为长沙窑深层次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沙窑》所收集的资料是迄今最全面的,不仅包括历次对窑址发掘、调查所发现的标本,还有海内外发现、出土的长沙窑瓷及标本;不仅收集有国内外博物馆等文物机构的收藏,还收有一些十分珍贵的个人收藏品。可以说此书的资料是从十余万件长沙窑实物中遴选出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千多件作品。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资料都是近年刚发现的,不少是初次发表的,所以资料是最全、最新的。在这些新发现的资料中不能不提到的是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数量相当巨大的长沙窑瓷。大约6、7万件出土物品中,约有5万多件是长沙窑产品。这个数字比在此发现之前全世界各地收藏的长沙窑瓷总量都要多,这一发现不能不使我们对长沙窑的认识有新的变化。由于沉船整个淹没在海泥中,使得船体较好地保留下来,船艙内包括长沙窑瓷器在内的货物又大多是用大瓮包装的,整齐摆放在大瓮中的长沙窑瓷等没有受到海水的侵蚀,许多器物丝毫无损。在海底沉睡了一千多年的长沙窑瓷不仅器形保存完整,而且依然色彩鲜艳,釉色光亮如新。沉船中发现的长沙窑瓷器品种并不多但数量巨大,让人感到惊讶的数量巨大的同一个品种,绘画如出一辙,图案几乎一样,表明长沙窑瓷的制作是非常规范的。由于在此之前长沙窑瓷都是零散出土的,数量不多,但绘画图案却十分丰富,相同图案的器物很少,所以印象中长沙窑的绘画似乎是很随意的,产生会不会是即兴创作的疑问?现在知道其实长沙窑彩绘是很严格,是规规矩矩生产的。当然相对国内发现的长沙窑瓷来说,这批瓷器的质量要高得多。这些新资料的发表,对长沙窑各个方面更深入地研究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我们期待着有关长沙窑研究的更多谜底的揭开。

    当我掩卷之际,不由得想到现在的风气,出书只知追求豪华,并不注重内容。像这样既有风格又不失典雅,且具有很高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有用的书并不多。所以,耿宝昌先生“有鉴于本书的完美可贵,是为之序”;李辉柄先生认为“这是一部集长沙窑最深、最新研究成果的书,也是一部集长沙窑实物图片资料最多、最美的书”;于是,我也不能不为之鼓噪!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定价998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读《长沙窑》

发布时间:2006-04-13

 

    由长沙窑编辑委员会编撰,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长沙窑》,是迄今国内有关一座瓷窑址研究专著中最完美的一部。2003年中国古陶瓷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支持下于长沙召开,应该说是这部《长沙窑》得以成功编辑出版的一个契机。会上中外学者围绕长沙窑性质、产品特征及艺术成就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显示出长沙窑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其他学科的学者、研究者也纷纷加入,研究范围和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出新的局面。“长沙窑编辑委员会”继而组成,湖南美术出版社积极投资,近百人参与撰写、拍摄、插图、翻译、编校,历经三年艰辛努力终于付梓出版。这部作品总结了长沙窑近60年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关长沙窑更多、更新的信息资料。这部作品在以下几个方面均越于此前的有关长沙窑的著作。

    一、 多学科综合性地研究,使得有关长沙窑的研究面更广阔、研究成果更丰硕。

    首先从编辑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看就很不一般,其中有从事考古、古陶瓷研究的专家李辉柄、周世荣、李建毛先生等;特别是还有从事行政领导工作多年的萧湘先生,有湖南著名冶金企业家李效伟先生等业余陶瓷研究者及其他行业、学科的研究者;还有港台和国外的学者、古陶瓷研究者、爱好者的参与。正是由于参与编撰工作的人员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学、美学、宗教学、市场学等各个学科的有关问题对长沙窑进行全面诠释,所呈现给读者的长沙窑形象是立体的、完整的、系统的。展示出具有 “长沙窑釉下彩艺术”、“长沙窑绘画艺术”、“长沙窑诗歌题记文学”、“长沙窑书法艺术”、“长沙窑造型艺术”、“长沙窑雕塑艺术”六个方面艺术特点的长沙窑全貌。长沙窑不是我国最早生产釉下彩绘的青瓷窑,但却是以生产釉下彩绘为主,并且是工艺彩绘技术纯熟、普及达到最高成就的青瓷窑场,是长沙窑把中国陶瓷推进到了彩瓷时代。此外,在瓷器上书写诗歌题句也是其率先的创作,成为长沙窑最为突出的特色之一。长沙窑瓷器上的诗歌内容多姿多彩、情感真实自然、语言朴实风趣,成为长沙窑极具特色的艺术成就之一,又是唐代诗歌艺术创作达到中国诗歌艺术巅峰、成为千古绝唱的一个极好的见证。

    二、多角度研究,使得长沙窑各个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果。

    长沙窑的研究是多角度的。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各自从不同角度对长沙窑生产、工艺、胎釉、器型、彩绘、装饰、销售、运输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使得整体研究的成果显著。说长沙窑瓷器风格独特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它不仅有丰富的彩绘装饰、褐彩贴花装饰,而且器物造型的种类和式样特别多,也非常别致。长沙窑直口丰肩直壁,口腹宽大的瓶、罐、壶等器沉稳大方,是同时代其他青瓷窑口所未见的。长沙窑器物特征明显,它所采取的这些装饰、造型技术,其实完全是为了弥补瓷质并不优良的缺憾。长沙窑瓷由于瓷土本身的原因,瓷质较粗,烧成温度不高有些生烧,无法在瓷质上与岳州、湘阴等其他窑场产品竞争。而为了占领市场,所以采取了扬其彩绘、造型之所长,避其瓷质之所短的策略。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长沙窑产品与市场上酒业、茶业、灯业等紧密联系。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生产应时应季的产品。从产品上一些显然带有广告色彩的题记中,可以明显看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现藏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一件褐彩贴花壶上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的题记,另外还发现有“卞家小口天下第一”题记,显示当时两家在市场上竞争之激烈。

    长沙窑不仅与酒文化、茶文化、灯文化等传统商业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从长沙窑产品上丰富的佛教、伊斯兰教的装饰图案,也可以看出它与宗教文化同样有着密切的渊源。这就是说,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长沙窑及时地选择了海外市场,它的产品大量地卖到西亚中东广大的阿拉伯地区和非洲、欧洲。不难看出长沙窑产品是中国所有青瓷产品中最具异域风格的,譬如它的以连珠纹为基础的彩绘纹饰,阿拉伯文字装饰等等。所以长沙窑产品根本的特征是,它是专门为外销而生产的,适应海外的需要,受那里人们的喜爱。长沙窑产品在海外广大地区大量地出土,特别是“黑石号”沉船上数量巨大的长沙窑外销产品的发现,清楚地表明了长沙窑是一个商业性的外销瓷窑,而这在中国古代窑场中也是仅有的。

    三、资料全面、新颖,为长沙窑深层次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沙窑》所收集的资料是迄今最全面的,不仅包括历次对窑址发掘、调查所发现的标本,还有海内外发现、出土的长沙窑瓷及标本;不仅收集有国内外博物馆等文物机构的收藏,还收有一些十分珍贵的个人收藏品。可以说此书的资料是从十余万件长沙窑实物中遴选出来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千多件作品。而其中很大一部分资料都是近年刚发现的,不少是初次发表的,所以资料是最全、最新的。在这些新发现的资料中不能不提到的是黑石号沉船中发现的数量相当巨大的长沙窑瓷。大约6、7万件出土物品中,约有5万多件是长沙窑产品。这个数字比在此发现之前全世界各地收藏的长沙窑瓷总量都要多,这一发现不能不使我们对长沙窑的认识有新的变化。由于沉船整个淹没在海泥中,使得船体较好地保留下来,船艙内包括长沙窑瓷器在内的货物又大多是用大瓮包装的,整齐摆放在大瓮中的长沙窑瓷等没有受到海水的侵蚀,许多器物丝毫无损。在海底沉睡了一千多年的长沙窑瓷不仅器形保存完整,而且依然色彩鲜艳,釉色光亮如新。沉船中发现的长沙窑瓷器品种并不多但数量巨大,让人感到惊讶的数量巨大的同一个品种,绘画如出一辙,图案几乎一样,表明长沙窑瓷的制作是非常规范的。由于在此之前长沙窑瓷都是零散出土的,数量不多,但绘画图案却十分丰富,相同图案的器物很少,所以印象中长沙窑的绘画似乎是很随意的,产生会不会是即兴创作的疑问?现在知道其实长沙窑彩绘是很严格,是规规矩矩生产的。当然相对国内发现的长沙窑瓷来说,这批瓷器的质量要高得多。这些新资料的发表,对长沙窑各个方面更深入地研究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我们期待着有关长沙窑研究的更多谜底的揭开。

    当我掩卷之际,不由得想到现在的风气,出书只知追求豪华,并不注重内容。像这样既有风格又不失典雅,且具有很高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有用的书并不多。所以,耿宝昌先生“有鉴于本书的完美可贵,是为之序”;李辉柄先生认为“这是一部集长沙窑最深、最新研究成果的书,也是一部集长沙窑实物图片资料最多、最美的书”;于是,我也不能不为之鼓噪!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定价998元)

 

作者:袁南征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