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1-03-0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书店; 第1版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丛书名: 浙江省博物馆学人丛书
平装: 28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806638804


内容简介
    作为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本馆现已拥有约十万件藏品,年代自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现代,构成了基本完整的藏晶体系。品类丰富的玉石、骨角、漆木、陶瓷、青铜、钱币、金银、书画等藏品,不仅体现了区域特色,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七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见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为世界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物证;良渚文化的各类文物尤其那精美绝伦的玉器,是研究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佐证:越国文物既再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践的风采和越国的辉煌,也折射出曾影响中国东部和南方以及波及东亚、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诸岛的越文化——一种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数量颇丰的原始瓷和越窑、龙泉窑等窑口的青瓷,揭示了令人瞩目的浙江为瓷器发源地及青瓷主要产地的历史地位;历代的佛教文物使人可以窥见“东南佛国”佛教盛行的背景,等等。


目录
总序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原始瓷
  第一节  瓷器
  第二节  印纹硬陶
  第三节  原始瓷和釉陶
第二章  龙窑
  第一节  青瓷中心产区早期龙窑
  第二节  南方地区其他先秦窑炉
第三章  窑区
  第一节  四大窑区
  第二节  个案:浦阳江下游原始瓷窑址调查
第四章  技术
  第一节  个案:黄梅山窑址产品成型工艺
  第二节  个案:前山窑址产品成型工艺
  第三节  窑址各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
第五章  产品
  第一节  窑址各期产品概况
  第二节  原始瓷的四大群产品
第六章  原始瓷窑址窑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第一节  原始瓷产品的流向
  第二节  窑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第七章  原始瓷仿青铜器的两个高峰阶段
  第一节  青铜器与原始瓷的互仿
  第二节  原始瓷仿铜器的两个高峰阶段
  第三节  器型和纹饰的演变
  第四节  原始瓷仿铜器两个高峰的形成
第八章  窑业经济
  第一节  越国
  第二节  越国会稽山地区的经济地理
  第三节  越国的原始瓷窑业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中国南方原始瓷窑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1-03-04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书店; 第1版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丛书名: 浙江省博物馆学人丛书
平装: 287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806638804


内容简介
    作为博物馆工作的基础,本馆现已拥有约十万件藏品,年代自一百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至现代,构成了基本完整的藏晶体系。品类丰富的玉石、骨角、漆木、陶瓷、青铜、钱币、金银、书画等藏品,不仅体现了区域特色,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七千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见证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为世界农业起源问题的探索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物证;良渚文化的各类文物尤其那精美绝伦的玉器,是研究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佐证:越国文物既再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践的风采和越国的辉煌,也折射出曾影响中国东部和南方以及波及东亚、东南亚、南亚和太平洋诸岛的越文化——一种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数量颇丰的原始瓷和越窑、龙泉窑等窑口的青瓷,揭示了令人瞩目的浙江为瓷器发源地及青瓷主要产地的历史地位;历代的佛教文物使人可以窥见“东南佛国”佛教盛行的背景,等等。


目录
总序
致谢
导言
第一章  原始瓷
  第一节  瓷器
  第二节  印纹硬陶
  第三节  原始瓷和釉陶
第二章  龙窑
  第一节  青瓷中心产区早期龙窑
  第二节  南方地区其他先秦窑炉
第三章  窑区
  第一节  四大窑区
  第二节  个案:浦阳江下游原始瓷窑址调查
第四章  技术
  第一节  个案:黄梅山窑址产品成型工艺
  第二节  个案:前山窑址产品成型工艺
  第三节  窑址各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
第五章  产品
  第一节  窑址各期产品概况
  第二节  原始瓷的四大群产品
第六章  原始瓷窑址窑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第一节  原始瓷产品的流向
  第二节  窑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
第七章  原始瓷仿青铜器的两个高峰阶段
  第一节  青铜器与原始瓷的互仿
  第二节  原始瓷仿铜器的两个高峰阶段
  第三节  器型和纹饰的演变
  第四节  原始瓷仿铜器两个高峰的形成
第八章  窑业经济
  第一节  越国
  第二节  越国会稽山地区的经济地理
  第三节  越国的原始瓷窑业
参考文献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