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先秦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1-07-0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著者:娄欣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定价:180.00 
语种:中文
标准书号:978-7-03-029100-4 
装帧:精装
版本:第一版  
开本:16开
责任编辑:宋小军 
字数:310千字
页数:185


简介:
    本书利用近年考古发掘和调查的资料以及相关的科技研究成果,对先秦东江流域陶器工艺和使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情况进行整理和研究。书中先分四个时段综合阐述各个时段陶器工艺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再分别归纳陶器的原料选择和加工,成型、修整和装饰,烧制,种类、形制和使用这四种要素的变化轨迹,以及总结四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探讨这四种要素与当时的生态环境、社会生产能力和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考古专业、博物馆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师生,以及考古和科技考古工作者参考的学术论著,也适用于文物爱好者阅读。


目录
总序 苏桂芬
守望与拓展——为《先秦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序 许永杰
第一章 前言
一、岭南
(一) 南岭山脉以南的西部可分为四个地貌区
(二) 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土壤
(三) 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植被
二、岭南的两大水系
(一) 韩江水系
(二) 珠江水系
三、东江三角洲
四、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的时段划分
第二章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质
(二) 成型、修整、装饰
(三) 陶器的烧制
三、陶器使用研究
(一) 器类和陶质
(二) 器类和纹饰
四、小结
第三章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质
(二) 成型、修整、装饰
(三) 陶器的烧制
三、陶器使用研究
(一) 功能相同但早晚形态有异的陶器使用分析
(二) 器类相同但早晚数量变化的陶器使用分析
四、小结
第四章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器的质地和颜色
(二) 原始瓷器的质地
(三) 成型、修整、装饰
(四) 烧制工艺
三、陶器使用研究
四、小结
第五章 晚期几何印纹陶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器的质地与颜色
(二) 成型、修整、装饰
(三) 陶器的烧制工艺
三、陶器使用研究
四、小结
第六章 基本结论
一、关于陶器原料的选择和加工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关于陶器的成型、修整和装饰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关于陶器的烧制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关于陶器的种类、形制和使用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附录一 东江流域遗址古陶瓷测试数据报告分析
附录二 村头拾获
后记
插表目录
表2-1 东江三角洲前几何印纹陶时期文化遗存年代与分期一览表
表2-2 咸头岭遗址陶质陶色统计表
表2-3 深圳咸头岭白陶主次量化学组成
表2-4 深圳咸头岭一般陶器主次量化学组成
表2-5 咸头岭遗址陶器纹饰统计表
表2-6 咸头岭部分陶器典型样本的物理性能
表2-7 咸头岭部分陶器样本的工艺和物理性能
表2-8 咸头岭陶质器类一览表
表3-1 圆洲遗存陶质陶色一览表
表3-2 村头遗存陶质陶色一览表
表3-3 村头遗存陶质纹饰一览表
表3-4 圆洲和村头陶器标本烧成工艺和物理性能情况
表3-5 圆洲和村头陶器硅、铝、铁含量比例一览表
表4-1 横岭山墓地分期
表4-2 使用横岭山墓地人群的常住人口情况
表4-3 横岭山陶器样本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4-4 横岭山各时期陶器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4-5 横岭山和梅花墩原始瓷器和土样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4-6 梅花墩土样采集与含铁量情况
表4-7 陶器与原始瓷器主要化学成分比例比较
表4-8 横岭山部分样品的烧成温度和物相组成特征
表4-9 横岭山部分样品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
表5-1 横岭山与银岗、柏洲边陶器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5-2 银岗第二次发掘陶片陶色一览表
表5-3 增城西瓜岭陶器纹饰一览表
表5-4 柏洲边和银岗陶器烧成工艺和物理性能一览表
表5-5 梅花墩春秋龙窑与西瓜岭战国龙窑结构比较
表5-6 西瓜岭日用陶器种类一览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先秦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1-07-01

 

著者:娄欣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7月
定价:180.00 
语种:中文
标准书号:978-7-03-029100-4 
装帧:精装
版本:第一版  
开本:16开
责任编辑:宋小军 
字数:310千字
页数:185


简介:
    本书利用近年考古发掘和调查的资料以及相关的科技研究成果,对先秦东江流域陶器工艺和使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情况进行整理和研究。书中先分四个时段综合阐述各个时段陶器工艺和使用的基本情况,再分别归纳陶器的原料选择和加工,成型、修整和装饰,烧制,种类、形制和使用这四种要素的变化轨迹,以及总结四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同时探讨这四种要素与当时的生态环境、社会生产能力和文化传统的密切关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考古专业、博物馆学专业和历史学专业师生,以及考古和科技考古工作者参考的学术论著,也适用于文物爱好者阅读。


目录
总序 苏桂芬
守望与拓展——为《先秦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序 许永杰
第一章 前言
一、岭南
(一) 南岭山脉以南的西部可分为四个地貌区
(二) 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土壤
(三) 南岭山脉以南西部的植被
二、岭南的两大水系
(一) 韩江水系
(二) 珠江水系
三、东江三角洲
四、东江三角洲陶器研究的时段划分
第二章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质
(二) 成型、修整、装饰
(三) 陶器的烧制
三、陶器使用研究
(一) 器类和陶质
(二) 器类和纹饰
四、小结
第三章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质
(二) 成型、修整、装饰
(三) 陶器的烧制
三、陶器使用研究
(一) 功能相同但早晚形态有异的陶器使用分析
(二) 器类相同但早晚数量变化的陶器使用分析
四、小结
第四章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器的质地和颜色
(二) 原始瓷器的质地
(三) 成型、修整、装饰
(四) 烧制工艺
三、陶器使用研究
四、小结
第五章 晚期几何印纹陶的陶器
一、遗存概况
二、陶器工艺研究
(一) 陶器的质地与颜色
(二) 成型、修整、装饰
(三) 陶器的烧制工艺
三、陶器使用研究
四、小结
第六章 基本结论
一、关于陶器原料的选择和加工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关于陶器的成型、修整和装饰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关于陶器的烧制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关于陶器的种类、形制和使用
(一) 前几何印纹陶时期
(二) 早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三) 中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四) 晚期几何印纹陶时期
附录一 东江流域遗址古陶瓷测试数据报告分析
附录二 村头拾获
后记
插表目录
表2-1 东江三角洲前几何印纹陶时期文化遗存年代与分期一览表
表2-2 咸头岭遗址陶质陶色统计表
表2-3 深圳咸头岭白陶主次量化学组成
表2-4 深圳咸头岭一般陶器主次量化学组成
表2-5 咸头岭遗址陶器纹饰统计表
表2-6 咸头岭部分陶器典型样本的物理性能
表2-7 咸头岭部分陶器样本的工艺和物理性能
表2-8 咸头岭陶质器类一览表
表3-1 圆洲遗存陶质陶色一览表
表3-2 村头遗存陶质陶色一览表
表3-3 村头遗存陶质纹饰一览表
表3-4 圆洲和村头陶器标本烧成工艺和物理性能情况
表3-5 圆洲和村头陶器硅、铝、铁含量比例一览表
表4-1 横岭山墓地分期
表4-2 使用横岭山墓地人群的常住人口情况
表4-3 横岭山陶器样本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4-4 横岭山各时期陶器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4-5 横岭山和梅花墩原始瓷器和土样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4-6 梅花墩土样采集与含铁量情况
表4-7 陶器与原始瓷器主要化学成分比例比较
表4-8 横岭山部分样品的烧成温度和物相组成特征
表4-9 横岭山部分样品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
表5-1 横岭山与银岗、柏洲边陶器主要化学成分比例
表5-2 银岗第二次发掘陶片陶色一览表
表5-3 增城西瓜岭陶器纹饰一览表
表5-4 柏洲边和银岗陶器烧成工艺和物理性能一览表
表5-5 梅花墩春秋龙窑与西瓜岭战国龙窑结构比较
表5-6 西瓜岭日用陶器种类一览表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