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造文明?

发布时间:2014-06-06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作者:(英)史蒂文•米森 休•米森 岳玉庆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年5月
印次:1
字数:306千
ISBN:9787550227415
定价:42.00元
 
内容简介:
  21世纪比石油更珍贵的资源是水,比核泄漏更严峻的威胁是水危机,比领土争夺更可能发生的是“水之战”。
 
  本书回顾10处古代治水文明遗址,反思千百年前古人如何控制和争夺水权。书中讲述了苏美尔人通过灌溉技术创造出第一个人类文明;纳巴泰人在沙漠王国佩特拉建立了一座“水的天堂”;古罗马修建宏伟的引水渠,在公共浴场大肆“挥霍”水资源;李冰修建都江堰,成为绵延两千年的工程奇迹;吴哥森林里的“内陆海洋”寄托了高棉人的宗教信仰,这片古老的蓝色国度至今仍能从太空上一眼辨出。
 
  水资源的管理与争夺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兴衰。中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水危机困扰,尤其需要学习人类管理水资源的经验。本书生动有趣且发人深思,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水历史研究佳作。
 
作者简介:
  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史前史考古学教授,英国最高学术机构不列颠学术院院士,雷丁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主要研究水和文明的起源,人类大脑和语言的进化等。代表作《水、生命和文明:约旦河谷的气候、环境和社会变迁》(2011)《思考中的觅食者:史前人类如何制定决策》(2009)《歌唱的尼安德特人:音乐、语言、心智和肢体的起源》《冰期之后的人类历史(公元前20,000—前5000 年)》(2004)《史前人类的心智》(1998)等。
 
译者简介:
  岳玉庆,四川大学外文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青岛翻译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已翻译出版《沉思录》《林肯传》《伽利略》《日本帝国的终结》《轻松小魔术》《人性的弱点》《剩余人:反抗》《在咖啡馆遇见玛丽莲•梦露》《在咖啡馆遇见莎士比亚》等多部译作,担任《漫威英雄联盟》和《玩具总动员》杂志翻译。
 
目录
序  关于水历史研究  郑晓云
致中国读者
致  谢 
第1章 渴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1.1  探讨过去
 1.2  21 世纪的水资源管理:失败与成功
 1.3  水资源管理能解决水资源危机吗?
 1.4  水利工程和人类历史
 1.5  水与权力
 1.6  我们如何生存? 
 1.7  古代世界之旅 
第2章 水的革命 黎凡特水资源管理的起源,公元前150万—前700年
 2.1  从尤比迪亚开始 
 2.2  第一批现代人和欧哈洛的一个露营地
 2.3  定居时代 
 2.4  耶利哥——前陶新石器时代
 2.5  水资源管理与农耕文明的起源有必然联系吗?
 2.6  费南谷地水流的动力和象征 
 2.7  农耕村落的出现 
 2.8  参观贝达、巴札和古威尔 1 号
 2.9  第一个水坝:在贾夫盆地
 2.10  第一批水井:在塞浦路斯和海里
 2.11  有陶新石器时代的水资源管理
 2.12  青铜器时代的发展
 2.13  走进历史——《圣经》中水的精神
 2.14  最后一站——耶路撒冷
第3章  “黑色的田野一片雪白 广阔的平原积满了盐”
         水资源管理和苏美尔文明的兴衰,公元前 5000—前1600年
 3.1  文明曙光初现
 3.2  两河流域之间的地区
 3.3  文明的建立:欧贝德和乌鲁克
 3.4  统一与分裂的循环
 3.5  解读泥板和地貌
 3.6  灌溉的重要性
 3.7  应对洪水、淤泥和土壤盐分沉积的挑战
 3.8  洪水、饥荒和诸神
 3.9  生产力、贸易和水上交通
 3.10  盐碱化的原因、后果和如何避免
 3.11  苏美尔的盐碱化命题 
 3.12  反对盐碱化命题
 3.13  盐碱化命题得到辩护:城邦政府的失职
第4章 “水乃上善之物”——底比斯的品达,公元前 476 年
        米诺斯、迈锡尼和古希腊的水资源管理,公元前2100—前146年
 4.1  米诺斯文明
 4.2  克诺索斯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4.3  在法伊斯托斯收集径流
 4.4  “地下圆坑”是蓄水池吗?来自皮尔戈斯的证据
 4.5  迈锡尼水力学,公元前 1900—前 1150 年
 4.6  考古现实和荷马神话
 4.7  迈锡尼的土地开垦
 4.8  梯林斯的“赫拉克勒斯任务”
 4.9  古希腊:雅典的供水
 4.10  科林斯人和位于萨摩斯岛上的欧帕里诺斯隧道
 4.11  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水的描述
 4.12  希腊科学:水泵和水钟
 4.13  希腊化世界 
第5章  佩特拉的“水之天堂” 
          沙漠之王纳巴泰,公元前300—公元106年
 5.1  纳巴泰人:从牧民、强盗到市民
 5.2  纳巴泰与罗马的关系
 5.3  纳巴泰的水资源管理 
 5.4  内盖夫沙漠
 5.5  胡马伊玛和最长的纳巴泰水渠
 5.6  佩特拉市区的水利系统 
 5.7  峡谷小道中的水和仪式
 5.8  从卡兹涅宝库到市中心 
 5.9  园林水景建筑群 
 5.10  斯特拉博的告别语  
第6章 引水渠与浴场  
       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公元前400—公元800年
 6.1  想挥霍就挥霍 
 6.2  浴场
 6.3  古罗马的供水
 6.4  古罗马的引水渠
 6.5  卡拉卡拉浴场
 6.6  崭新却残缺的罗马
 6.7  最长的罗马供水线
 6.8  克森拉格姆引水渠 
 6.9  野蛮人和旱灾
 6.10  参观地下水宫,享受洗浴
第7章 “拿铁锨的百万劳力”
        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公元前900—公元907年
 7.1  两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7.2  山脉、河流、季风、淤泥
 7.3  军阀和皇帝
 7.4  大禹和治水思想
 7.5  从传说到历史,一次灾难性洪水的证据
 7.6  “深淘滩,低作堰”
 7.7  疲秦之计,事与愿违
 7.8  为城市供水
 7.9  运河、水力和中华文明的经济基础
 7.10  三峡大坝 
 7.11  再次挖深河道:黄河走向数字化
第8章 “水利城市” 
        吴哥国王的水资源管理,公元802—1327年
 8.1  发现吴哥
 8.2  吴哥的国王
 8.3  第一批水库建设者
 8.4  把天堂建在地球上
 8.5  在寺庙废墟中寻找一座“水利城市”
 8.6  变动的降雨量和粮食供应
 8.7  质疑“水利城市”的假设
 8.8  “水利城市”维持着水流
 8.9  吴哥的水资源管理
 8.10  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的失败 
 8.11  西池 
第9章 未孕育的文明 
       美国西南部霍霍坎文化的水利灌溉,公元1—1450年
 9.1  并未完全失落的霍霍坎文化
 9.2  供水起源:索诺兰沙漠的狩猎采集者
 9.3  运河与灌溉 
 9.4  斯内克敦的聚落发展和挖掘工作
 9.5  应对旱灾和洪水
 9.6  运河系统中存在集中计划或者合作吗?
 9.7  球场、贸易和盛宴
 9.8  古典时期的文化转型 
 9.9  灌溉系统是为了试图管理或者掌控权力吗?
 9.10  “那些消失的人”?
9.11  新的旅程 
第10章 睡莲怪物的生与死  
        水与玛雅文明的兴亡,公元前 2000—公元1000年
 10.1  玛雅文明的兴亡 
 10.2  季节性沼泽、沼穴和浅洼地:不可能出现文明的地方
 10.3  维持生活,交纳贡品 
 10.4  蒂卡尔的水库 
 10.5  埃兹纳的运河  
 10.6  卡拉克穆尔 : 四周都是水
 10.7  多种多样、无处不在的水管理系统 
 10.8  关于水的图像学
 10.9  走进地下水世界 
 10.10  王室中心的水和宗教仪式 
 10.11  玛雅文明的崩溃 
 10.12  睡莲怪物之死  
 10.13  睡莲怪物之美 
第11章 圣谷中的水诗歌 
        印加帝国的水利工程,公元 1200—1572 年
 11.1  印加文明的成就  
 11.2  印加人之前的灌溉和文明 
 11.3  文明、气候和灾难
 11.4  印加人是谁?
 11.5  印加帝国 
 11.6  宾厄姆重新发现马丘比丘
 11.7  中央广场成为大型排水池 
 11.8  马丘比丘的喷泉  
 11.9  印加蒂蓬的水上公园 
 11.10  水利之诗
 11.11  蒂蓬聚落 
 11.12  昔日的圣谷与现在的圣谷
第12章  未曾满足的“渴”  
          寻找水源,探索过去
 12.1  证据不足、观点偏颇 
 12.2  创新与雄心
 12.3  水与权力 
 12.4  水是永恒的追求 
 12.5  希望还是绝望? 
 12.6  前景黯淡  
 12.7  前景乐观  
 12.8  警示,而不是教训  
 12.9  未曾满足的“渴”
出版后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流动的权力——水如何塑造文明?

发布时间:2014-06-06


 
基本信息:
作者:(英)史蒂文•米森 休•米森 岳玉庆 译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年5月
印次:1
字数:306千
ISBN:9787550227415
定价:42.00元
 
内容简介:
  21世纪比石油更珍贵的资源是水,比核泄漏更严峻的威胁是水危机,比领土争夺更可能发生的是“水之战”。
 
  本书回顾10处古代治水文明遗址,反思千百年前古人如何控制和争夺水权。书中讲述了苏美尔人通过灌溉技术创造出第一个人类文明;纳巴泰人在沙漠王国佩特拉建立了一座“水的天堂”;古罗马修建宏伟的引水渠,在公共浴场大肆“挥霍”水资源;李冰修建都江堰,成为绵延两千年的工程奇迹;吴哥森林里的“内陆海洋”寄托了高棉人的宗教信仰,这片古老的蓝色国度至今仍能从太空上一眼辨出。
 
  水资源的管理与争夺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兴衰。中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水危机困扰,尤其需要学习人类管理水资源的经验。本书生动有趣且发人深思,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水历史研究佳作。
 
作者简介:
  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史前史考古学教授,英国最高学术机构不列颠学术院院士,雷丁大学国际事务副校长,主要研究水和文明的起源,人类大脑和语言的进化等。代表作《水、生命和文明:约旦河谷的气候、环境和社会变迁》(2011)《思考中的觅食者:史前人类如何制定决策》(2009)《歌唱的尼安德特人:音乐、语言、心智和肢体的起源》《冰期之后的人类历史(公元前20,000—前5000 年)》(2004)《史前人类的心智》(1998)等。
 
译者简介:
  岳玉庆,四川大学外文系翻译理论与实践硕士,现任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青岛翻译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已翻译出版《沉思录》《林肯传》《伽利略》《日本帝国的终结》《轻松小魔术》《人性的弱点》《剩余人:反抗》《在咖啡馆遇见玛丽莲•梦露》《在咖啡馆遇见莎士比亚》等多部译作,担任《漫威英雄联盟》和《玩具总动员》杂志翻译。
 
目录
序  关于水历史研究  郑晓云
致中国读者
致  谢 
第1章 渴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1.1  探讨过去
 1.2  21 世纪的水资源管理:失败与成功
 1.3  水资源管理能解决水资源危机吗?
 1.4  水利工程和人类历史
 1.5  水与权力
 1.6  我们如何生存? 
 1.7  古代世界之旅 
第2章 水的革命 黎凡特水资源管理的起源,公元前150万—前700年
 2.1  从尤比迪亚开始 
 2.2  第一批现代人和欧哈洛的一个露营地
 2.3  定居时代 
 2.4  耶利哥——前陶新石器时代
 2.5  水资源管理与农耕文明的起源有必然联系吗?
 2.6  费南谷地水流的动力和象征 
 2.7  农耕村落的出现 
 2.8  参观贝达、巴札和古威尔 1 号
 2.9  第一个水坝:在贾夫盆地
 2.10  第一批水井:在塞浦路斯和海里
 2.11  有陶新石器时代的水资源管理
 2.12  青铜器时代的发展
 2.13  走进历史——《圣经》中水的精神
 2.14  最后一站——耶路撒冷
第3章  “黑色的田野一片雪白 广阔的平原积满了盐”
         水资源管理和苏美尔文明的兴衰,公元前 5000—前1600年
 3.1  文明曙光初现
 3.2  两河流域之间的地区
 3.3  文明的建立:欧贝德和乌鲁克
 3.4  统一与分裂的循环
 3.5  解读泥板和地貌
 3.6  灌溉的重要性
 3.7  应对洪水、淤泥和土壤盐分沉积的挑战
 3.8  洪水、饥荒和诸神
 3.9  生产力、贸易和水上交通
 3.10  盐碱化的原因、后果和如何避免
 3.11  苏美尔的盐碱化命题 
 3.12  反对盐碱化命题
 3.13  盐碱化命题得到辩护:城邦政府的失职
第4章 “水乃上善之物”——底比斯的品达,公元前 476 年
        米诺斯、迈锡尼和古希腊的水资源管理,公元前2100—前146年
 4.1  米诺斯文明
 4.2  克诺索斯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4.3  在法伊斯托斯收集径流
 4.4  “地下圆坑”是蓄水池吗?来自皮尔戈斯的证据
 4.5  迈锡尼水力学,公元前 1900—前 1150 年
 4.6  考古现实和荷马神话
 4.7  迈锡尼的土地开垦
 4.8  梯林斯的“赫拉克勒斯任务”
 4.9  古希腊:雅典的供水
 4.10  科林斯人和位于萨摩斯岛上的欧帕里诺斯隧道
 4.11  哲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水的描述
 4.12  希腊科学:水泵和水钟
 4.13  希腊化世界 
第5章  佩特拉的“水之天堂” 
          沙漠之王纳巴泰,公元前300—公元106年
 5.1  纳巴泰人:从牧民、强盗到市民
 5.2  纳巴泰与罗马的关系
 5.3  纳巴泰的水资源管理 
 5.4  内盖夫沙漠
 5.5  胡马伊玛和最长的纳巴泰水渠
 5.6  佩特拉市区的水利系统 
 5.7  峡谷小道中的水和仪式
 5.8  从卡兹涅宝库到市中心 
 5.9  园林水景建筑群 
 5.10  斯特拉博的告别语  
第6章 引水渠与浴场  
       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公元前400—公元800年
 6.1  想挥霍就挥霍 
 6.2  浴场
 6.3  古罗马的供水
 6.4  古罗马的引水渠
 6.5  卡拉卡拉浴场
 6.6  崭新却残缺的罗马
 6.7  最长的罗马供水线
 6.8  克森拉格姆引水渠 
 6.9  野蛮人和旱灾
 6.10  参观地下水宫,享受洗浴
第7章 “拿铁锨的百万劳力”
        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公元前900—公元907年
 7.1  两位伟大的历史学家 
 7.2  山脉、河流、季风、淤泥
 7.3  军阀和皇帝
 7.4  大禹和治水思想
 7.5  从传说到历史,一次灾难性洪水的证据
 7.6  “深淘滩,低作堰”
 7.7  疲秦之计,事与愿违
 7.8  为城市供水
 7.9  运河、水力和中华文明的经济基础
 7.10  三峡大坝 
 7.11  再次挖深河道:黄河走向数字化
第8章 “水利城市” 
        吴哥国王的水资源管理,公元802—1327年
 8.1  发现吴哥
 8.2  吴哥的国王
 8.3  第一批水库建设者
 8.4  把天堂建在地球上
 8.5  在寺庙废墟中寻找一座“水利城市”
 8.6  变动的降雨量和粮食供应
 8.7  质疑“水利城市”的假设
 8.8  “水利城市”维持着水流
 8.9  吴哥的水资源管理
 8.10  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管理的失败 
 8.11  西池 
第9章 未孕育的文明 
       美国西南部霍霍坎文化的水利灌溉,公元1—1450年
 9.1  并未完全失落的霍霍坎文化
 9.2  供水起源:索诺兰沙漠的狩猎采集者
 9.3  运河与灌溉 
 9.4  斯内克敦的聚落发展和挖掘工作
 9.5  应对旱灾和洪水
 9.6  运河系统中存在集中计划或者合作吗?
 9.7  球场、贸易和盛宴
 9.8  古典时期的文化转型 
 9.9  灌溉系统是为了试图管理或者掌控权力吗?
 9.10  “那些消失的人”?
9.11  新的旅程 
第10章 睡莲怪物的生与死  
        水与玛雅文明的兴亡,公元前 2000—公元1000年
 10.1  玛雅文明的兴亡 
 10.2  季节性沼泽、沼穴和浅洼地:不可能出现文明的地方
 10.3  维持生活,交纳贡品 
 10.4  蒂卡尔的水库 
 10.5  埃兹纳的运河  
 10.6  卡拉克穆尔 : 四周都是水
 10.7  多种多样、无处不在的水管理系统 
 10.8  关于水的图像学
 10.9  走进地下水世界 
 10.10  王室中心的水和宗教仪式 
 10.11  玛雅文明的崩溃 
 10.12  睡莲怪物之死  
 10.13  睡莲怪物之美 
第11章 圣谷中的水诗歌 
        印加帝国的水利工程,公元 1200—1572 年
 11.1  印加文明的成就  
 11.2  印加人之前的灌溉和文明 
 11.3  文明、气候和灾难
 11.4  印加人是谁?
 11.5  印加帝国 
 11.6  宾厄姆重新发现马丘比丘
 11.7  中央广场成为大型排水池 
 11.8  马丘比丘的喷泉  
 11.9  印加蒂蓬的水上公园 
 11.10  水利之诗
 11.11  蒂蓬聚落 
 11.12  昔日的圣谷与现在的圣谷
第12章  未曾满足的“渴”  
          寻找水源,探索过去
 12.1  证据不足、观点偏颇 
 12.2  创新与雄心
 12.3  水与权力 
 12.4  水是永恒的追求 
 12.5  希望还是绝望? 
 12.6  前景黯淡  
 12.7  前景乐观  
 12.8  警示,而不是教训  
 12.9  未曾满足的“渴”
出版后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