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世界史前史(第7版)

发布时间:2014-06-0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作  者:布赖恩•费根(Brian Fagan)杨 宁等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1年11月
印次:1
开本:16
字数:526千
ISBN:978-7-5100-3529-6/C•153
 
著作简介:
  布赖恩•费根(Brian M. Fagan),当今世界顶级的考古学作家之一, 国际公认的世界史前史权威。他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先锋。 自1967年开始,成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人类学教授(后成为荣休教授),并开始专职于面向大众写作和讲授考古学。
 
  费根教授撰写了多部畅销教材:《古代生活:考古学和史前史导论》(Ancient Lives: An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简明考古学导论》(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 《地球上的人们》(People of the Earth: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rehistory) 等,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费根的大众作品包括《尼罗河的劫掠》 (The Rape  of  the Nile)、《洪水、饥馑与帝王:厄尔尼诺和文明兴衰》(Floods,Famines  and Emperors:El Niño and the Fate of Civilizations)、《大暖化》(The Great Warming)等。 他是《牛津考古学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的主编, 出版了多部有关非洲考古的学术专著, 后因其在教育界和考古学界孜孜不倦的努力而获得美国考古学会颁发的首届公共教育奖。
 
内容简介:
  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由来已久,《世界史前史》就为读者解答了这样的疑问和困惑。
 
  世界史前史权威学者布赖恩•费根以其科学的视角和完善的理论生动地讲述了史前人类活动与发展轨迹。本书结合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等多门学科,甚至遗传学与心理学,探索人类的起源、流徙,以及农业生产的出现,以至国家的形成,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跨越长达 250万年的时空之旅。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向读者简洁地介绍了历史、文化、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并系统概括了人类史前时代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概述解释人类及其他灵长目动物的起源和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涉及最富争议的现代人的迁移路径问题。在这一点上,作者赞成“非洲迁徙理论”。第三部分着重讨论了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农业的起源及其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最后一部分,针对西亚、非洲、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和美洲的古代文明进行了广泛讨论。
 
目录
前 言
关于年代和度量单位
致中国读者
 
第一部分   史前史
第1章 世界史前史导论
 1.1  “天地之初” 
 1.2  伪考古学 
 1.3  史前史、考古学和世界史前史 
 1.4  人类史前时期的重要发展 
 1.5  循环和线性时间 
 1.6  文字记录、口述历史和考古学
 1.7  学习世界史前史
 1.8  文 化
 1.9  文化史、时间和空间,以及“对民族志的现在的迷思”
  背 景 
  时 间
  空 间
  类型学和“民族志的现在”
  科学专题:为过去测年
 1.10  文化进程和过去的生活方式
 1.11  文化变迁机制
 1.12  文化作为适应
  多重线性文化进化
  遗址专题:古埃及底比斯战争灾难
  科学专题:古代社会组织形式
  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
 1.13  诉诸无形:意识形态和互动关系
  意识形态和信仰
  互动关系
 1.14  小 结
 
第二部分  地球上最早的人类
第2章 人类的起源
 2.1  大冰期(180万年~15000年前)
 2.2  早期灵长目动物的进化和适应
  灵长目 
  “从树上下来”
 2.3  人类进化的化石证据(700万年 ~ 150万年前 )
  最早的人族? 
  科学专题:钾氩测年法 
  什么是南方古猿?
  拉密达猿人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
 2.4  各种南方古猿(300万年~250万年前) 
  纤细型南方古猿:非洲南方古猿
  粗壮型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南猿、鲍氏南猿和粗壮南猿 
  南方古猿惊奇种 
 2.5  早期人属:能人(250万年~200万年前)
  急剧的骤变? 
 2.6  谁是最早的人类? 
遗址专题:坦桑尼亚的奥杜瓦伊峡谷
 2.7  最早的会制造工具的人类 
 2.8  是猎人还是清道夫? 
 2.9  最早的人类心智
 2.10  语言的发展
 2.11  最早的社会组织
 2.12  小 结 
 
第3章 走出非洲
 3.1  背景:冰期 
 3.2  非洲匠人(约190万年~约60万年前)
 3.3  从非洲辐射出去的人类
  欧洲和亚洲的直立人
 3.4  直立人的生活方式
  古人的生活方式
  遗址专题:德国舒宁根遗址
  热带森林的竹器和砍砸器
  语 言 
 3.5  古智人(约60万年~13万年前) 
 3.6  尼安德特人(约20万年~3万年前) 
  科学专题:DNA与考古学 
 3.7  现代人的起源(约18万年~15万年前) 
  连续还是替代?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智人 
  生态与智人 
 3.8  走出热带非洲 
 3.9  小 结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的诞生
第4章 大流散
 4.1  冰期晚期的世界(距今50000~15000年) 
 4.2  居住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居民(距今45000~15000年) 
  遗址专题:外邦岛民:弗洛雷斯人 
  科学专题:放射性碳测年 
 4.3  冰期晚期的欧洲:克鲁马努人(距今约43000~15000年) 
  克鲁马努人的生活 
  克鲁马努人的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艺术 
  遗址专题:法国肖维岩洞 
 4.4  欧亚大陆的狩猎—采集者(距今45000~15000年) 
 4.5  东亚地区(距今35000~15000年) 
  中国型牙和巽他型牙 
 4.6  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早期人居(?距今25000~15000年前) 
 4.7  最早的美洲人(?距今15000年前~公元前11000年) 
  30 000年前的聚落? 
  遗址专题:智利的蒙特沃德遗址 
  距今15 000年以后的聚落 
 4.8  克洛维斯人(约公元前11200~前11000年) 
 4.9  小 结 
 
第5章 食物生产的起源
 5.1  全新世(公元前10000年以后) 
 5.2  狩猎—采集型社会的变革 
 5.3  狩猎—采集者的社会复杂性 
 5.4  农业起源理论 
  早期理论:绿洲和侧翼丘陵区
 5.5  复兴革命
 5.6  多重起因理论
  人口和资源理论
  科学专题:浮选法和植物遗存
  生态理论
  科学专题:AMS放射性碳测年法 
 5.7  食物生产的影响 
  进度的不同和原因 
  人类生活的改变
 5.8  营养与早期的食物生产
 5.9  小 结
 
第6章 最初的农民
 6.1  动物的驯养 
 6.2  小麦和大麦的栽培 
 6.3  亚洲西南部的农民(约公元前10000~前5000年) 
  遗址专题:阿布•胡赖拉人 
  遗址专题:土耳其东南部的宗教仪式建筑 
 6.4  埃及和非洲的早期农民(公元前7000年前~前1000年) 
 6.5  欧洲的农民(约公元前6500~前3000年) 
  遗址专题:英国的伊斯顿石圈和埃夫伯里怪石圈 
 6.6  亚洲的早期农业(公元前6000年以前)
  中国南方的水稻栽培
  中国北方的最早农民
 6.7  美洲的早期农业(公元前8000年以前)
  美索美洲:古伊拉•纳奎兹和早期耕作
  玉 米 
  安第斯山地区的农民
 6.8  小 结 
 
第7章 酋长及酋邦
 7.1  互惠原则及“大人物”
 7.2  太平洋上的酋长和领航员(公元前2000年至现代) 
 7.3  美国西南部的酋长们(公元前300年至现代) 
  霍霍坎文化、莫戈隆文化和史前普埃布洛印第安文化 
  科学专题:树木年代学(年轮测年法) 
 7.4  北美东部的造墩人(公元前2000~公元1650年) 
  阿登纳文化和霍普韦尔人 
  密西西比传统  
  遗址专题:阿拉巴马州的芒德维尔遗址 
 7.5  小 结 
 
第四部分  早期文明
第8章 国家组织型社会
 8.1  什么是国家组织型社会? 
 8.2  城 市 
 8.3  国家起源理论 
  “城市革命” 
  早期生态模式 
  技术与贸易 
  科学专题:黑曜石探源 
  战 争 
  文化体系和文明 
  环境变化 
 8.4  社会路径:权力的三个范畴 
  派系之争和意识形态 
 8.5  作为变革主体的人类 
 8.6  文明的衰落 
 8.7  小 结 
 
第9章 美索不达米亚和东地中海世界
 9.1  起源(公元前5500~前3000年) 
  遗址专题:埃利都神庙 
  最早的城市:乌鲁克 
  文字和冶金术 
  声音专题:苏美尔文学 
 9.2  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3100~前2334年) 
 9.3  阿卡德人和巴比伦人(公元前2334~前1650年) 
 9.4  赫梯人和海上商人(公元前1650~1200年) 
  赫梯人 
  乌鲁布伦和海上贸易 
  冶铁技术 
 9.5  米诺斯人和迈锡尼人(公元前1900~前1200年) 
  米诺斯文明(公元前1900~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 600~前1200年) 
 9.6  海上民族和腓尼基人(公元前1200~前800年) 
 9.7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公元前900~前539年)
 9.8  小 结 
 
第10章 埃及和非洲
 10.1  前王朝时期的埃及:古代“大富翁”(公元前5000~前3100年) 
  科学专题:阿比多斯的古代佳酿 
 10.2  王朝时期的埃及文明(公元前约3000~前30年) 
  古风时期与“伟大文化”(公元前3000~前2575年)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约2575~前2134年) 
  遗址专题:埃及萨卡拉阶梯金字塔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64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30~前1075年)
  声音专题:阿巴纳之子——阿赫摩斯
  近代时期(公元前1070~前30年) 
 10.3  埃及和非洲中心论
 10.4  努比亚:库什之地(公元前3000~前633年)
 10.5  麦罗埃和阿克苏姆 
  麦罗埃(公元前593~公元330年) 
  阿克苏姆(公元100~1000年) 
 10.6  古代非洲王国 
  铁器的传播(公元前约500~公元250年) 
  加纳、马里和桑海王国(约公元800~1550年) 
  大津巴布韦(公元1100~1500年) 
 10.7  小 结 
 
第11章 南亚、东南亚和东亚
 11.1  南亚:哈拉帕文明(公元前约2700~前1700年) 
  成熟的哈拉帕文明 
 11.2  哈拉帕之后的南亚(公元前1700~前180年) 
 11.3  中国文明的起源(公元前2600~前1100年)   
  王 都
  皇家墓地 
  青铜器制作
  商朝勇士
 11.4  诸侯争霸(公元前1100~前221年) 
  遗址专题:秦始皇陵 
 11.5  东南亚文明(公元1~1500年) 
  吴哥王朝(公元802~1430年)  
  遗址专题:柬埔寨的吴哥窟 
 11.6  小 结 
  
第12章 美索美洲低地文明
 12.1  起源:前古典时期的低地人(公元前2000~公元300年) 
 12.2  奥尔梅克文明(公元前1500~前500年)  
  遗址专题:圣巴托洛的玛雅壁画 
 12.3  玛雅文明的起源(公元前1000年以前~公元300年) 
  圣巴托洛、纳克贝和埃尔•米拉多尔(约公元前1000~前300年) 
  王权、象形文字和政治周期
  玛雅文字 
  政治周期 
 12.4  古典玛雅文明(公元300~900年)
  蒂卡尔和乌科克滕的崛起 
  卡拉科尔和卡拉克穆尔 
  帕伦克和科潘 
 12.5  古典玛雅的衰落 
  遗址专题:萨尔瓦多的赛伦惨剧 
  科学专题:从科潘看玛雅文明的衰落 
 12.6  后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公元900~1517年)
 12.7  小 结 
 
第13章 美索美洲高地文明 
 13.1  高地文明的崛起:瓦哈卡河谷(公元前2000~前500年)
 13.2  阿尔班山(公元前500~公元750年) 
 13.3  墨西哥河谷:特奥蒂瓦坎(公元前200~公元750年) 
  遗址专题:特奥蒂瓦坎的聚集区 
 13.4  托尔特克人(公元650~1200年) 
 13.5  阿兹特克文明(公元1200~1521年) 
  特诺奇蒂特兰 
  遗址专题:特诺奇蒂特兰的马约神庙 
  第五太阳纪 
  声音专题:阿兹特克人眼中的人类 
  阿兹特克国家 
  西班牙人的征服(公元1517~1521年) 
 13.6  小 结 
 
第14章 安第斯诸文明
 14.1  安第斯文明的海洋基础 
 14.2  沿海初创期(公元前2600~前900年)
 14.3  初升期和查文•德•万塔尔(公元前900~前200年) 
 14.4  起始期 
  沿海地区(公元前1800年以后) 
  的的喀喀湖盆地: 奇里帕和皮卡拉(公元前1000~公元100年) 
  遗址专题:秘鲁西潘诸王 
 14.5  莫希王国(公元前200~公元700年) 
 14.6  中兴期:蒂亚瓦纳科和瓦利王国(公元600~1000年) 
  蒂亚瓦纳科 
  瓦 里 
 14.7  晚期中间期:西坎文化和奇穆文化(公元700~1460年) 
 14.8  晚期:印加帝国(公元1476~1534年) 
 14.9  西班牙人的征服(公元1532~1534年) 
  遗址专题: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 
 14.10  小 结 
 
科技词汇 
考古遗址和文化词汇 
延伸阅读 
后 记 
出版后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世界史前史(第7版)

发布时间:2014-06-09


 
基本信息:
作  者:布赖恩•费根(Brian Fagan)杨 宁等译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1年11月
印次:1
开本:16
字数:526千
ISBN:978-7-5100-3529-6/C•153
 
著作简介:
  布赖恩•费根(Brian M. Fagan),当今世界顶级的考古学作家之一, 国际公认的世界史前史权威。他是20世纪60年代非洲史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先锋。 自1967年开始,成为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人类学教授(后成为荣休教授),并开始专职于面向大众写作和讲授考古学。
 
  费根教授撰写了多部畅销教材:《古代生活:考古学和史前史导论》(Ancient Lives: An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简明考古学导论》(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 《地球上的人们》(People of the Earth: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rehistory) 等,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 费根的大众作品包括《尼罗河的劫掠》 (The Rape  of  the Nile)、《洪水、饥馑与帝王:厄尔尼诺和文明兴衰》(Floods,Famines  and Emperors:El Niño and the Fate of Civilizations)、《大暖化》(The Great Warming)等。 他是《牛津考古学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的主编, 出版了多部有关非洲考古的学术专著, 后因其在教育界和考古学界孜孜不倦的努力而获得美国考古学会颁发的首届公共教育奖。
 
内容简介:
  对人类起源的探究由来已久,《世界史前史》就为读者解答了这样的疑问和困惑。
 
  世界史前史权威学者布赖恩•费根以其科学的视角和完善的理论生动地讲述了史前人类活动与发展轨迹。本书结合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等多门学科,甚至遗传学与心理学,探索人类的起源、流徙,以及农业生产的出现,以至国家的形成,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跨越长达 250万年的时空之旅。
 
  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向读者简洁地介绍了历史、文化、空间和时间的基本概念,并系统概括了人类史前时代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概述解释人类及其他灵长目动物的起源和科学研究方法。其中涉及最富争议的现代人的迁移路径问题。在这一点上,作者赞成“非洲迁徙理论”。第三部分着重讨论了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农业的起源及其与现代世界的关系。最后一部分,针对西亚、非洲、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和美洲的古代文明进行了广泛讨论。
 
目录
前 言
关于年代和度量单位
致中国读者
 
第一部分   史前史
第1章 世界史前史导论
 1.1  “天地之初” 
 1.2  伪考古学 
 1.3  史前史、考古学和世界史前史 
 1.4  人类史前时期的重要发展 
 1.5  循环和线性时间 
 1.6  文字记录、口述历史和考古学
 1.7  学习世界史前史
 1.8  文 化
 1.9  文化史、时间和空间,以及“对民族志的现在的迷思”
  背 景 
  时 间
  空 间
  类型学和“民族志的现在”
  科学专题:为过去测年
 1.10  文化进程和过去的生活方式
 1.11  文化变迁机制
 1.12  文化作为适应
  多重线性文化进化
  遗址专题:古埃及底比斯战争灾难
  科学专题:古代社会组织形式
  文化传统与文化变迁
 1.13  诉诸无形:意识形态和互动关系
  意识形态和信仰
  互动关系
 1.14  小 结
 
第二部分  地球上最早的人类
第2章 人类的起源
 2.1  大冰期(180万年~15000年前)
 2.2  早期灵长目动物的进化和适应
  灵长目 
  “从树上下来”
 2.3  人类进化的化石证据(700万年 ~ 150万年前 )
  最早的人族? 
  科学专题:钾氩测年法 
  什么是南方古猿?
  拉密达猿人 
  从地猿到南方古猿
 2.4  各种南方古猿(300万年~250万年前) 
  纤细型南方古猿:非洲南方古猿
  粗壮型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南猿、鲍氏南猿和粗壮南猿 
  南方古猿惊奇种 
 2.5  早期人属:能人(250万年~200万年前)
  急剧的骤变? 
 2.6  谁是最早的人类? 
遗址专题:坦桑尼亚的奥杜瓦伊峡谷
 2.7  最早的会制造工具的人类 
 2.8  是猎人还是清道夫? 
 2.9  最早的人类心智
 2.10  语言的发展
 2.11  最早的社会组织
 2.12  小 结 
 
第3章 走出非洲
 3.1  背景:冰期 
 3.2  非洲匠人(约190万年~约60万年前)
 3.3  从非洲辐射出去的人类
  欧洲和亚洲的直立人
 3.4  直立人的生活方式
  古人的生活方式
  遗址专题:德国舒宁根遗址
  热带森林的竹器和砍砸器
  语 言 
 3.5  古智人(约60万年~13万年前) 
 3.6  尼安德特人(约20万年~3万年前) 
  科学专题:DNA与考古学 
 3.7  现代人的起源(约18万年~15万年前) 
  连续还是替代? 
  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智人 
  生态与智人 
 3.8  走出热带非洲 
 3.9  小 结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的诞生
第4章 大流散
 4.1  冰期晚期的世界(距今50000~15000年) 
 4.2  居住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居民(距今45000~15000年) 
  遗址专题:外邦岛民:弗洛雷斯人 
  科学专题:放射性碳测年 
 4.3  冰期晚期的欧洲:克鲁马努人(距今约43000~15000年) 
  克鲁马努人的生活 
  克鲁马努人的技术 
  世界上最早的艺术 
  遗址专题:法国肖维岩洞 
 4.4  欧亚大陆的狩猎—采集者(距今45000~15000年) 
 4.5  东亚地区(距今35000~15000年) 
  中国型牙和巽他型牙 
 4.6  西伯利亚东北部的早期人居(?距今25000~15000年前) 
 4.7  最早的美洲人(?距今15000年前~公元前11000年) 
  30 000年前的聚落? 
  遗址专题:智利的蒙特沃德遗址 
  距今15 000年以后的聚落 
 4.8  克洛维斯人(约公元前11200~前11000年) 
 4.9  小 结 
 
第5章 食物生产的起源
 5.1  全新世(公元前10000年以后) 
 5.2  狩猎—采集型社会的变革 
 5.3  狩猎—采集者的社会复杂性 
 5.4  农业起源理论 
  早期理论:绿洲和侧翼丘陵区
 5.5  复兴革命
 5.6  多重起因理论
  人口和资源理论
  科学专题:浮选法和植物遗存
  生态理论
  科学专题:AMS放射性碳测年法 
 5.7  食物生产的影响 
  进度的不同和原因 
  人类生活的改变
 5.8  营养与早期的食物生产
 5.9  小 结
 
第6章 最初的农民
 6.1  动物的驯养 
 6.2  小麦和大麦的栽培 
 6.3  亚洲西南部的农民(约公元前10000~前5000年) 
  遗址专题:阿布•胡赖拉人 
  遗址专题:土耳其东南部的宗教仪式建筑 
 6.4  埃及和非洲的早期农民(公元前7000年前~前1000年) 
 6.5  欧洲的农民(约公元前6500~前3000年) 
  遗址专题:英国的伊斯顿石圈和埃夫伯里怪石圈 
 6.6  亚洲的早期农业(公元前6000年以前)
  中国南方的水稻栽培
  中国北方的最早农民
 6.7  美洲的早期农业(公元前8000年以前)
  美索美洲:古伊拉•纳奎兹和早期耕作
  玉 米 
  安第斯山地区的农民
 6.8  小 结 
 
第7章 酋长及酋邦
 7.1  互惠原则及“大人物”
 7.2  太平洋上的酋长和领航员(公元前2000年至现代) 
 7.3  美国西南部的酋长们(公元前300年至现代) 
  霍霍坎文化、莫戈隆文化和史前普埃布洛印第安文化 
  科学专题:树木年代学(年轮测年法) 
 7.4  北美东部的造墩人(公元前2000~公元1650年) 
  阿登纳文化和霍普韦尔人 
  密西西比传统  
  遗址专题:阿拉巴马州的芒德维尔遗址 
 7.5  小 结 
 
第四部分  早期文明
第8章 国家组织型社会
 8.1  什么是国家组织型社会? 
 8.2  城 市 
 8.3  国家起源理论 
  “城市革命” 
  早期生态模式 
  技术与贸易 
  科学专题:黑曜石探源 
  战 争 
  文化体系和文明 
  环境变化 
 8.4  社会路径:权力的三个范畴 
  派系之争和意识形态 
 8.5  作为变革主体的人类 
 8.6  文明的衰落 
 8.7  小 结 
 
第9章 美索不达米亚和东地中海世界
 9.1  起源(公元前5500~前3000年) 
  遗址专题:埃利都神庙 
  最早的城市:乌鲁克 
  文字和冶金术 
  声音专题:苏美尔文学 
 9.2  苏美尔文明(约公元前3100~前2334年) 
 9.3  阿卡德人和巴比伦人(公元前2334~前1650年) 
 9.4  赫梯人和海上商人(公元前1650~1200年) 
  赫梯人 
  乌鲁布伦和海上贸易 
  冶铁技术 
 9.5  米诺斯人和迈锡尼人(公元前1900~前1200年) 
  米诺斯文明(公元前1900~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 600~前1200年) 
 9.6  海上民族和腓尼基人(公元前1200~前800年) 
 9.7  亚述人和巴比伦人(公元前900~前539年)
 9.8  小 结 
 
第10章 埃及和非洲
 10.1  前王朝时期的埃及:古代“大富翁”(公元前5000~前3100年) 
  科学专题:阿比多斯的古代佳酿 
 10.2  王朝时期的埃及文明(公元前约3000~前30年) 
  古风时期与“伟大文化”(公元前3000~前2575年)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约2575~前2134年) 
  遗址专题:埃及萨卡拉阶梯金字塔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40~前164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30~前1075年)
  声音专题:阿巴纳之子——阿赫摩斯
  近代时期(公元前1070~前30年) 
 10.3  埃及和非洲中心论
 10.4  努比亚:库什之地(公元前3000~前633年)
 10.5  麦罗埃和阿克苏姆 
  麦罗埃(公元前593~公元330年) 
  阿克苏姆(公元100~1000年) 
 10.6  古代非洲王国 
  铁器的传播(公元前约500~公元250年) 
  加纳、马里和桑海王国(约公元800~1550年) 
  大津巴布韦(公元1100~1500年) 
 10.7  小 结 
 
第11章 南亚、东南亚和东亚
 11.1  南亚:哈拉帕文明(公元前约2700~前1700年) 
  成熟的哈拉帕文明 
 11.2  哈拉帕之后的南亚(公元前1700~前180年) 
 11.3  中国文明的起源(公元前2600~前1100年)   
  王 都
  皇家墓地 
  青铜器制作
  商朝勇士
 11.4  诸侯争霸(公元前1100~前221年) 
  遗址专题:秦始皇陵 
 11.5  东南亚文明(公元1~1500年) 
  吴哥王朝(公元802~1430年)  
  遗址专题:柬埔寨的吴哥窟 
 11.6  小 结 
  
第12章 美索美洲低地文明
 12.1  起源:前古典时期的低地人(公元前2000~公元300年) 
 12.2  奥尔梅克文明(公元前1500~前500年)  
  遗址专题:圣巴托洛的玛雅壁画 
 12.3  玛雅文明的起源(公元前1000年以前~公元300年) 
  圣巴托洛、纳克贝和埃尔•米拉多尔(约公元前1000~前300年) 
  王权、象形文字和政治周期
  玛雅文字 
  政治周期 
 12.4  古典玛雅文明(公元300~900年)
  蒂卡尔和乌科克滕的崛起 
  卡拉科尔和卡拉克穆尔 
  帕伦克和科潘 
 12.5  古典玛雅的衰落 
  遗址专题:萨尔瓦多的赛伦惨剧 
  科学专题:从科潘看玛雅文明的衰落 
 12.6  后古典时期的玛雅文明(公元900~1517年)
 12.7  小 结 
 
第13章 美索美洲高地文明 
 13.1  高地文明的崛起:瓦哈卡河谷(公元前2000~前500年)
 13.2  阿尔班山(公元前500~公元750年) 
 13.3  墨西哥河谷:特奥蒂瓦坎(公元前200~公元750年) 
  遗址专题:特奥蒂瓦坎的聚集区 
 13.4  托尔特克人(公元650~1200年) 
 13.5  阿兹特克文明(公元1200~1521年) 
  特诺奇蒂特兰 
  遗址专题:特诺奇蒂特兰的马约神庙 
  第五太阳纪 
  声音专题:阿兹特克人眼中的人类 
  阿兹特克国家 
  西班牙人的征服(公元1517~1521年) 
 13.6  小 结 
 
第14章 安第斯诸文明
 14.1  安第斯文明的海洋基础 
 14.2  沿海初创期(公元前2600~前900年)
 14.3  初升期和查文•德•万塔尔(公元前900~前200年) 
 14.4  起始期 
  沿海地区(公元前1800年以后) 
  的的喀喀湖盆地: 奇里帕和皮卡拉(公元前1000~公元100年) 
  遗址专题:秘鲁西潘诸王 
 14.5  莫希王国(公元前200~公元700年) 
 14.6  中兴期:蒂亚瓦纳科和瓦利王国(公元600~1000年) 
  蒂亚瓦纳科 
  瓦 里 
 14.7  晚期中间期:西坎文化和奇穆文化(公元700~1460年) 
 14.8  晚期:印加帝国(公元1476~1534年) 
 14.9  西班牙人的征服(公元1532~1534年) 
  遗址专题: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 
 14.10  小 结 
 
科技词汇 
考古遗址和文化词汇 
延伸阅读 
后 记 
出版后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