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新探

发布时间:2014-07-11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作者:陈建立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3月1日
版次:1
精装: 481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030399953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新探》利用现代科技条件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揭示了青铜冶炼、生铁冶炼制钢、金属锌冶炼技术、金冶炼等技术的传播、交流与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对从技术条件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史、冶金史、化学史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冶金考古的研究内容 
 1.2中国冶金考古研究概况 
 1.3本书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冶金考古研究方法简论 
 2.1文献调研 
 2.2田野调查、发掘、采样与资料整理 
 2.2.1 冶金考古田野调查 
 2.2.2矿冶遗址的发掘与采样 
 2.2.3冶铸遗物的整理 
 2.3实验室检测分析 
 2.3.1炉渣形态和成分所反映的铜铁冶炼技术 
 2.3.2古代钢铁制品冶炼方法和材质种类的判定 
 2.3.3铁器的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研究 
 2.4冶金实验考古 
 2.5矿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第三章先秦时期青铜冶铸遗址研究概况 
 3.1炼铜遗址 
 3.1.1辽西地区铜矿冶遗址 
 3.1.2中原地区铜矿冶遗址 
 3.1.3长江中下游铜矿冶遗址 
 3.1.4其他地区早期铜矿冶遗址的研究 
 3.2铸铜遗址研究 
 3.2.1早期铸铜遗址 
 3.2.2商代铸铜遗址 
 3.2.3西周铸铜遗址 
 3.2.4东周铸铜遗址 
 3.3青铜冶铸遗址研究的几点建议 
第四章先秦铸铜遗物及青铜器工艺研究 
 4.1冶铸遗物的检测分析 
 4.1.1铜陵师姑墩遗址 
 4.1.2枞阳汤家墩遗址 
 4.1.3周原地区铸铜遗址 
 4.2合金熔炼所用原料的考古证据 
 4.2.1铜料 
 4.2.2锡料 
 4.2.3铅料及其他原料 
 4.3青铜器的元素组成及制作工艺 
 4.3.1黄陂盘龙城遗址青铜器 
 4.3.2绛县横水墓地青铜器 
 4.3.3随州擂鼓墩二号墓青铜器 
 4.4铜器生产与原材料流通研究展望 
第五章先秦铸铜遗址出土陶范的检测分析 
 5.1陶范的研究史 
 5.1.1通过陶范考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产地 
 5.1.2陶范制作技术的检测分析 
 5.1.3青铜器的范铸模拟实验 
 5.1.4陶范制作技术的综合研究 
 5.2陶范原料及显微结构的新资料 
 5.2.1枞阳汤家墩陶范的检测 
 5.2.2周原地区铸铜遗址出土陶范的检测 
 5.2.3新郑郑韩故城出土陶范的显微结构分析 
 5.2.4从显微结构分析看陶范的生产 
 5.3陶范的焙烧温度分析 
 5.4陶范表面残留物分析 
 5.5从陶范的研究看青铜器的生产组织 
第六章中国冶铁技术起源的新探索 
 6.1中国铁冶金考古研究简史 
 6.2中原地区早期铁器:以韩城梁带村M27出土铁器为例 
 6.3黄河上游地区早期铁器:以陈旗磨沟墓地出土铁器为例 
 6.4新疆早期铁器 
 6.4.1新疆出土早期铁器概况 
 6.4.2伊犁地区早期铁器的鉴定 
 6.4.3新疆早期铁器的年代及研究展望 
 6.5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铁器:以老河口杨营遗址出土铁器为例 
 6.6中国冶铁技术起源简论 
 6.6.1块炼铁技术起源 
 6.6.2生铁技术起源 
 6.6.3中国冶铁技术的起源及研究展望 
第七章古代生铁冶炼技术的研究 
 7.1生铁冶炼遗址概况 
 7.1.1调查、发掘与保护现状 
 7.1.2炉型结构 
 7.1.3鼓风技术 
 7.1.4冶炼燃料 
 7.2生铁冶炼遗址的冶炼技术研究 
 7.2.1河南舞钢、西平冶铁遗址群 
 7.2.2河南鲁山冶铁遗址群 
 7.2.3安徽淮北相城冶铁遗址 
 7.2.4四川蒲江铁牛村冶铁遗址 
 7.3战国两汉时期铁器的制作工艺:以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出土铁器为例 
 7.4宋元明清时期铁器的制作工艺 
 7.5中国古代生铁及生铁制钢技术体系新探 
第八章生铁技术的传播与交流研究 
 8.1生铁技术的东传 
 8.1.1先秦时期东北地区铁器及冶铁业 
 8.1.2汉晋南北朝时期东北地区铁器及冶铁业 
 8.1.3从铁器的鉴定看生铁技术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8.1.4朝鲜半岛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研究 
 8.1.5日本列岛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研究 
 8.1.6简论生铁技术的东传途径 
 8.2生铁技术的南传 
 8.2.1战国秦汉时期南方地区出土铁器 
 8.2.2从铁器的鉴定看生铁技术的南传 
 8.2.3简论生铁技术的南传 
 8.3生铁技术的西传 
 8.3.1西北地区出土铁器的检测 
 8.3.2简论生铁技术的西传 
 8.4东亚地区生铁技术传播的相关问题 
第九章先秦时期金的制作技术研究 
 9.1商及商以前金制品 
 9.2西周时期金制品 
 9.3春秋时期金制品 
 9.4战国时期金制品 
 9.5先秦时期金的制作技术发展脉络 
第十章明清时期炼锌技术研究 
 10.1古代炼锌技术研究概况 
 10.1.1锌与早期黄铜 
 10.1.2古代炼锌技术起源之争 
 10.1.3西南地区传统炼锌工艺调查 
 10.2重庆丰都、石柱炼锌遗址群的调查 
 10.2.1调查缘由 
 10.2.2丰都炼锌遗址群 
 10.2.3石柱铅锌采冶遗址群 
 10.2.4遗址群的年代 
 10.3丰都庙背后遗址炼锌技术研究 
 10.3.1炼炉 
 10.3.2坩埚 
 10.3.3炉料 
 10.3.4炉渣 
 10.3.5金属 
 10.4中印古代炼锌技术的再比较 
 10.4.1冶炼技术 
 10.4.2起始时间 
 10.5古代炼锌技术研究的收获与展望 
第十一章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发展 
 11.1中国早期冶金术中的西方因素 
 11.1.1铸铜遗址出土的陶管 
 11.1.2金珠工艺 
 11.1.3青铜镀锡技术 
 11.1.4从陶管、金珠和镀锡看冶金术的东西交流 
 11.2青铜冶铸技术与中华文明起源 
 11.2.1中国史前文明的多元演进道路 
 11.2.2中原地区的早期青铜冶铸技术 
 11.2.3青铜冶铸技术与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 
 11.3生铁技术与秦汉帝国的建立 
 11.3.1生铁工农具的推广使用与农业革命 
 11.3.2生铁制钢技术对军事的影响 
 11.4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的文化特质 
后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新探

发布时间:2014-07-11


 
基本信息:
作者:陈建立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3月1日
版次:1
精装: 481页
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16
ISBN:9787030399953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新探》利用现代科技条件系统分析了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技术的发生与发展,揭示了青铜冶炼、生铁冶炼制钢、金属锌冶炼技术、金冶炼等技术的传播、交流与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对从技术条件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史、冶金史、化学史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冶金考古的研究内容 
 1.2中国冶金考古研究概况 
 1.3本书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冶金考古研究方法简论 
 2.1文献调研 
 2.2田野调查、发掘、采样与资料整理 
 2.2.1 冶金考古田野调查 
 2.2.2矿冶遗址的发掘与采样 
 2.2.3冶铸遗物的整理 
 2.3实验室检测分析 
 2.3.1炉渣形态和成分所反映的铜铁冶炼技术 
 2.3.2古代钢铁制品冶炼方法和材质种类的判定 
 2.3.3铁器的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研究 
 2.4冶金实验考古 
 2.5矿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 
第三章先秦时期青铜冶铸遗址研究概况 
 3.1炼铜遗址 
 3.1.1辽西地区铜矿冶遗址 
 3.1.2中原地区铜矿冶遗址 
 3.1.3长江中下游铜矿冶遗址 
 3.1.4其他地区早期铜矿冶遗址的研究 
 3.2铸铜遗址研究 
 3.2.1早期铸铜遗址 
 3.2.2商代铸铜遗址 
 3.2.3西周铸铜遗址 
 3.2.4东周铸铜遗址 
 3.3青铜冶铸遗址研究的几点建议 
第四章先秦铸铜遗物及青铜器工艺研究 
 4.1冶铸遗物的检测分析 
 4.1.1铜陵师姑墩遗址 
 4.1.2枞阳汤家墩遗址 
 4.1.3周原地区铸铜遗址 
 4.2合金熔炼所用原料的考古证据 
 4.2.1铜料 
 4.2.2锡料 
 4.2.3铅料及其他原料 
 4.3青铜器的元素组成及制作工艺 
 4.3.1黄陂盘龙城遗址青铜器 
 4.3.2绛县横水墓地青铜器 
 4.3.3随州擂鼓墩二号墓青铜器 
 4.4铜器生产与原材料流通研究展望 
第五章先秦铸铜遗址出土陶范的检测分析 
 5.1陶范的研究史 
 5.1.1通过陶范考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和产地 
 5.1.2陶范制作技术的检测分析 
 5.1.3青铜器的范铸模拟实验 
 5.1.4陶范制作技术的综合研究 
 5.2陶范原料及显微结构的新资料 
 5.2.1枞阳汤家墩陶范的检测 
 5.2.2周原地区铸铜遗址出土陶范的检测 
 5.2.3新郑郑韩故城出土陶范的显微结构分析 
 5.2.4从显微结构分析看陶范的生产 
 5.3陶范的焙烧温度分析 
 5.4陶范表面残留物分析 
 5.5从陶范的研究看青铜器的生产组织 
第六章中国冶铁技术起源的新探索 
 6.1中国铁冶金考古研究简史 
 6.2中原地区早期铁器:以韩城梁带村M27出土铁器为例 
 6.3黄河上游地区早期铁器:以陈旗磨沟墓地出土铁器为例 
 6.4新疆早期铁器 
 6.4.1新疆出土早期铁器概况 
 6.4.2伊犁地区早期铁器的鉴定 
 6.4.3新疆早期铁器的年代及研究展望 
 6.5长江中游地区早期铁器:以老河口杨营遗址出土铁器为例 
 6.6中国冶铁技术起源简论 
 6.6.1块炼铁技术起源 
 6.6.2生铁技术起源 
 6.6.3中国冶铁技术的起源及研究展望 
第七章古代生铁冶炼技术的研究 
 7.1生铁冶炼遗址概况 
 7.1.1调查、发掘与保护现状 
 7.1.2炉型结构 
 7.1.3鼓风技术 
 7.1.4冶炼燃料 
 7.2生铁冶炼遗址的冶炼技术研究 
 7.2.1河南舞钢、西平冶铁遗址群 
 7.2.2河南鲁山冶铁遗址群 
 7.2.3安徽淮北相城冶铁遗址 
 7.2.4四川蒲江铁牛村冶铁遗址 
 7.3战国两汉时期铁器的制作工艺:以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出土铁器为例 
 7.4宋元明清时期铁器的制作工艺 
 7.5中国古代生铁及生铁制钢技术体系新探 
第八章生铁技术的传播与交流研究 
 8.1生铁技术的东传 
 8.1.1先秦时期东北地区铁器及冶铁业 
 8.1.2汉晋南北朝时期东北地区铁器及冶铁业 
 8.1.3从铁器的鉴定看生铁技术在东北地区的传播 
 8.1.4朝鲜半岛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研究 
 8.1.5日本列岛早期铁器和冶铁技术研究 
 8.1.6简论生铁技术的东传途径 
 8.2生铁技术的南传 
 8.2.1战国秦汉时期南方地区出土铁器 
 8.2.2从铁器的鉴定看生铁技术的南传 
 8.2.3简论生铁技术的南传 
 8.3生铁技术的西传 
 8.3.1西北地区出土铁器的检测 
 8.3.2简论生铁技术的西传 
 8.4东亚地区生铁技术传播的相关问题 
第九章先秦时期金的制作技术研究 
 9.1商及商以前金制品 
 9.2西周时期金制品 
 9.3春秋时期金制品 
 9.4战国时期金制品 
 9.5先秦时期金的制作技术发展脉络 
第十章明清时期炼锌技术研究 
 10.1古代炼锌技术研究概况 
 10.1.1锌与早期黄铜 
 10.1.2古代炼锌技术起源之争 
 10.1.3西南地区传统炼锌工艺调查 
 10.2重庆丰都、石柱炼锌遗址群的调查 
 10.2.1调查缘由 
 10.2.2丰都炼锌遗址群 
 10.2.3石柱铅锌采冶遗址群 
 10.2.4遗址群的年代 
 10.3丰都庙背后遗址炼锌技术研究 
 10.3.1炼炉 
 10.3.2坩埚 
 10.3.3炉料 
 10.3.4炉渣 
 10.3.5金属 
 10.4中印古代炼锌技术的再比较 
 10.4.1冶炼技术 
 10.4.2起始时间 
 10.5古代炼锌技术研究的收获与展望 
第十一章冶金技术与中华文明发展 
 11.1中国早期冶金术中的西方因素 
 11.1.1铸铜遗址出土的陶管 
 11.1.2金珠工艺 
 11.1.3青铜镀锡技术 
 11.1.4从陶管、金珠和镀锡看冶金术的东西交流 
 11.2青铜冶铸技术与中华文明起源 
 11.2.1中国史前文明的多元演进道路 
 11.2.2中原地区的早期青铜冶铸技术 
 11.2.3青铜冶铸技术与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 
 11.3生铁技术与秦汉帝国的建立 
 11.3.1生铁工农具的推广使用与农业革命 
 11.3.2生铁制钢技术对军事的影响 
 11.4中国古代金属冶铸文明的文化特质 
后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