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遗址与图像

发布时间:2017-10-19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主编:巫鸿 郭伟其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7年9月
印  次:1
ISBN:9787512210509

内容简介:
  本书为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第三卷,全书源于OCAT研究中心2017年度的年度展览。本次展览为两所大学的联合展示,即“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项研究计划”。牛津大学的部分,是隶属大学考古研究所的“历史环境图像资源库”(Historic Environment Image Resource,简称HEIR)所提供的考古遗址历史照片,包括“‘彼时’与‘此时’”、“摄影作为艺术”、“考古遗址的发掘与再造”三个单元的照片,并对1939年英国萨顿胡(Sutton Hoo)船葬遗址发掘过程进行整体的幻灯片展示。正如埃尔斯纳教授所说,这些摄影作品提供了两种比较形式,来自多个地区的不同记录方式构成了19世纪中叶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多元文化比较,而通过这些在不同时期记录相同遗址的摄影文献我们又可以在当代学术的视野下尝试更进一步的比较,即遗址与进入博物馆之前的文物所经历的变化,包括它们在物质上的变更以及在人们的目光与想象中的变迁。这一点也正是芝加哥大学“天龙山石窟”项目的出发点,研究人员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造像进行三维扫描,采集信息并建立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石窟。尤其有意义的是将藏于海外的天龙山造像与石窟的历史照片相对照,为造像找到原址,通过数码技术将这些残缺部件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被肢解的佛头和佛手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身体。这种文物对于原境的要求,被巫鸿教授概括为“不可移动的文物”。除了埃尔斯纳教授与巫鸿教授的展览序言与文章之外,关于19世纪以来摄影对考古发掘、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影响与反思,可详见本书中由牛津大学Katharina Ulmschneider博士与Sally Crawford博士撰写的文章与图录;关于天龙山项目的内容与意义,详见芝加哥大学蒋人和教授的文章,关于展览的技术问题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张晓教授的说明文字。在本书中,我们还收录了《现代文物崇拜:其特点与起源》的完整英文译本,以及陈平教授修订的中译本,供读者参考。

目录

黄专
丛书总序   

郭伟其
弁言:在多元比较的视野下   

第一部分:遗址·实物·传记:考古与摄影

雅希·埃尔斯纳
被发掘的实物:艺术史中的时间、变迁与考古学  

莎莉·克劳福德    凯特琳娜·乌尔姆施奈德
考古学家、早期摄影与对时间的追寻    

展览图录(A51-A59)

第二部分: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

蒋人和  林伟正
序言   

蒋人和
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

张晓
太原天龙山石窟数字虚拟复原

巫鸿
“不可移动文物”与考古美术的理想

展览图录(B1-B33)

附录

阿洛伊斯·李格尔 撰    陈平 译
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

责编:韩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遗址与图像

发布时间:2017-10-19


 
基本信息:
主编:巫鸿 郭伟其 
出版社: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版  次:1
印刷时间:2017年9月
印  次:1
ISBN:9787512210509

内容简介:
  本书为OCAT研究中心展览与文献研究丛书第三卷,全书源于OCAT研究中心2017年度的年度展览。本次展览为两所大学的联合展示,即“遗址与图像:牛津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两项研究计划”。牛津大学的部分,是隶属大学考古研究所的“历史环境图像资源库”(Historic Environment Image Resource,简称HEIR)所提供的考古遗址历史照片,包括“‘彼时’与‘此时’”、“摄影作为艺术”、“考古遗址的发掘与再造”三个单元的照片,并对1939年英国萨顿胡(Sutton Hoo)船葬遗址发掘过程进行整体的幻灯片展示。正如埃尔斯纳教授所说,这些摄影作品提供了两种比较形式,来自多个地区的不同记录方式构成了19世纪中叶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多元文化比较,而通过这些在不同时期记录相同遗址的摄影文献我们又可以在当代学术的视野下尝试更进一步的比较,即遗址与进入博物馆之前的文物所经历的变化,包括它们在物质上的变更以及在人们的目光与想象中的变迁。这一点也正是芝加哥大学“天龙山石窟”项目的出发点,研究人员对散落海外的天龙山造像进行三维扫描,采集信息并建立模型,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石窟。尤其有意义的是将藏于海外的天龙山造像与石窟的历史照片相对照,为造像找到原址,通过数码技术将这些残缺部件重新组合起来,从而使被肢解的佛头和佛手在虚拟世界中找到了曾经失去的身体。这种文物对于原境的要求,被巫鸿教授概括为“不可移动的文物”。除了埃尔斯纳教授与巫鸿教授的展览序言与文章之外,关于19世纪以来摄影对考古发掘、研究、教学等方面的影响与反思,可详见本书中由牛津大学Katharina Ulmschneider博士与Sally Crawford博士撰写的文章与图录;关于天龙山项目的内容与意义,详见芝加哥大学蒋人和教授的文章,关于展览的技术问题可参考太原理工大学张晓教授的说明文字。在本书中,我们还收录了《现代文物崇拜:其特点与起源》的完整英文译本,以及陈平教授修订的中译本,供读者参考。

目录

黄专
丛书总序   

郭伟其
弁言:在多元比较的视野下   

第一部分:遗址·实物·传记:考古与摄影

雅希·埃尔斯纳
被发掘的实物:艺术史中的时间、变迁与考古学  

莎莉·克劳福德    凯特琳娜·乌尔姆施奈德
考古学家、早期摄影与对时间的追寻    

展览图录(A51-A59)

第二部分: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

蒋人和  林伟正
序言   

蒋人和
天龙山石窟和造像——历史照片与新图像技术

张晓
太原天龙山石窟数字虚拟复原

巫鸿
“不可移动文物”与考古美术的理想

展览图录(B1-B33)

附录

阿洛伊斯·李格尔 撰    陈平 译
对文物的现代崇拜:其特点与起源

责编:韩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