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芳林新叶——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二辑)

发布时间:2019-10-30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主编:陈晓露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3286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历史时期考古青年论坛(第二届)”文集。该论坛由陈晓露、王煜、赵俊杰三位青年学者发起,旨在举办国内历史时期考古领域青年学者研讨的高端平台。论坛两年一届,2015年已成功举办第一届,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好评。第二届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遴选了全国高校中各考古学重镇的优秀青年学者作为报告人,同时邀请考古学顶尖学者5人作为评议人。文集共收录论文21篇,时代从战国直至清代,包含整个历史时期考古的研究范畴,分为丧葬与礼制、宗教与艺术、器用与方物、交通与交流、民族与人群、空间与建筑六个版块,多维度促进了学科与学术的发展。

  2017年11月17-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第二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三层会议室隆重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的青年考古学者共聚一堂,交流切磋,充分展示了新时期青年学者的风采。这本刚刚编撰完成的论文集,就是出席此次论坛的国内高校考古学科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

  “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区别于目前学界频繁举办、主题各异的学术会议,从发起、策划到筹备、举办,主角都是清一色的80后学者。2014年,四川大学的王煜、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晓露、吉林大学的赵俊杰三位青年学者共同发起和组织了这一论坛。该项学术活动得到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大力支持,并于2015年在四川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研讨会。我本人有幸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该届论坛,亲自见证了青年学者们在现场充分交流、热烈讨论各种学术问题的场景,并感受到他们讨论的问题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由此,我强烈意识到,考古学发展的今天,80后正在逐渐成长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青年是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充满热情,有着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颠覆陈规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促使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在青年学者们的热情感染下,我全力支持第二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并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和帮助。实际上,当第二届论坛召开之时,很多与会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学术界各相关领域中崭露头角,有的甚至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声望。他们的成长,正如刘禹锡所说:“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王夫之也曾言:“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毋庸讳言,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青年人的锻炼与成长,才是保证学术一代一代传承与进步的根本。

  “历史考古学”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考古学分支学科之一,即以文献记载时期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与以文字记载以前时代的“史前考古学”、“原史考古学”共同组成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三个阶段。也有学者为避免歧义,或将其称为“历史时期考古学”,但“历史考古学”更为简洁,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在传统观念中,相对于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在考古学界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这种观念无疑是在长期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所周知,中国具有强大的历史记录系统,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古籍,它们一直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认识过去历史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历史考古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为人们所重视,即便有所发现也大多只能起到“证经补史”的辅助作用。然而,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这一传统观念正在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清楚地指出,历史考古学绝不只是文献史学的附庸和材料提供者,而是作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和学科内涵,与文献史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研究目的的独立学科。在认识历史方面,历史考古学应与文献史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近年来历史考古学的发展态势也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的步伐逐渐放缓,抢救性发掘工作的急迫程度、新考古材料的累积速度都有所下降,以往那种依靠新材料推动的研究模式也不再适合新的发展趋势,考古学研究已经十分自然地走上精细化发展的道路。结合文献典籍对考古遗存进行深度的解析诠释、挖掘物质遗存背后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在成为历史考古学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些学者将当前这一趋势称为“从归纳到解释”的研究范式转型。另一方面,随着考古学自身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张,原来多在史前考古学范畴内进行的研究课题也在陆续进入历史考古学研究视野之中,如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等分支学科,就纷纷把研究触角延伸到以往关注甚少的历史时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文献所记载的人和事发生活动的空间背景提供了更多层面的信息,这无疑又能够推动历史考古学者对历史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揭示和描绘出更全面、更细微、更丰富的人类历史图景。本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十分明显地反映出了历史考古学界的这两个发展趋势。

  我看到,本文集大多数文章都是立足于对考古学材料扎实分析的基础之上,但又不局限于此,在型式分析、分期断年、编排序列、总结规律等一系列基础工作之后,又充分结合文献古籍,或是尝试澄清和解决历史问题,或是对材料所涉历史给予不同于史学叙事的描述,或是探讨和揭示物质材料折射出的历史本质。本次论坛的发起人超越学科壁垒,专门邀请了与考古学高度相关的具有出土文献、历史地理等研究背景的历史学者参会,集中于具体问题的探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发起人还特别邀请了一位人类骨骼考古背景的研究者参会,引发了其他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大家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概念、思路,对相关考古材料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这些现象充分表明,青年学者们对于学术潮的把握是相当敏锐的,他们精力旺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和吸收,又处于这个环境宽松、科技发达、学术交流空前便利和繁荣的时代,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为此,我衷心地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的后继有人而感到骄傲和欣慰,同时也期待着年轻一代把中国古学的研究推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魏坚

目录

序 魏坚 (1)

丧葬与礼制

 《左传》所见助丧制度小考 田天 (5)

 西周初年周人墓葬中酒器与食器的变革 张闻捷 刘锴云 (15)

 武氏墓地的再思考 魏镇 (27)

 南京石子冈M5所见南朝砖印壁画墓的几个问题 赵俊杰 崔雅博 (32)

宗教与艺术

 位置、组合与意义:汉代西王母神性的图像观察 王煜 (49)

 马王堆帛画中双龙构成的“壶形空间”考 朱磊 (72)

 魔神之变:鬼子母信仰在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变容 袁泉 (82)

器用与方物

 汉代胡人俑座陶灯研究 宋蓉 (115)

 “黑石号”沉船出水铜镜初探 陈灿平 (128)

 金炉考——台湾清代寺庙传世金炉研究 李建纬 (145)

交通与交流

 秦汉番禺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考 周繁文(171)

 西域汉晋箱式木棺略论 陈晓露 (217)

 大同北魏封和突墓银盘考 付承章 (244)

 16世纪前东非海岸中的马林迪 丁雨 (254)

民族与人群

 北魏大同迎宾大道 M70 墓主族属浅析 马艳 (267)

 公元前1—3世纪朝鲜半岛南部考古学文化初探 蒋璐 (276)

 山西榆次明清人群氟中毒的古病理学研究 侯侃 高振华 朱泓 王晓毅(282)

空间与建筑

 西汉北地郡灵州、方渠除道地望考证———以张家山汉简《秩律》为中心 马孟龙 (299)

 曹魏邺城都城空间与葬地初论 沈丽华 (309)

 山西省乡宁县城址调查札记 王子奇 (327)

 明代密檐窣堵波铜塔考 张剑葳 (339)

后记 陈晓露(365)

(本文电子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芳林新叶——历史考古青年论集(第二辑)

发布时间:2019-10-30

基本信息:

主编:陈晓露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3286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历史时期考古青年论坛(第二届)”文集。该论坛由陈晓露、王煜、赵俊杰三位青年学者发起,旨在举办国内历史时期考古领域青年学者研讨的高端平台。论坛两年一届,2015年已成功举办第一届,并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好评。第二届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遴选了全国高校中各考古学重镇的优秀青年学者作为报告人,同时邀请考古学顶尖学者5人作为评议人。文集共收录论文21篇,时代从战国直至清代,包含整个历史时期考古的研究范畴,分为丧葬与礼制、宗教与艺术、器用与方物、交通与交流、民族与人群、空间与建筑六个版块,多维度促进了学科与学术的发展。

  2017年11月17-2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主办的第二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楼三层会议室隆重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的青年考古学者共聚一堂,交流切磋,充分展示了新时期青年学者的风采。这本刚刚编撰完成的论文集,就是出席此次论坛的国内高校考古学科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研究生最新研究成果的结晶。

  “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区别于目前学界频繁举办、主题各异的学术会议,从发起、策划到筹备、举办,主角都是清一色的80后学者。2014年,四川大学的王煜、中国人民大学的陈晓露、吉林大学的赵俊杰三位青年学者共同发起和组织了这一论坛。该项学术活动得到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大力支持,并于2015年在四川大学举办了第一届研讨会。我本人有幸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该届论坛,亲自见证了青年学者们在现场充分交流、热烈讨论各种学术问题的场景,并感受到他们讨论的问题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深度和广度。由此,我强烈意识到,考古学发展的今天,80后正在逐渐成长为中国考古学界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青年是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他们充满热情,有着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颠覆陈规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促使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在青年学者们的热情感染下,我全力支持第二届“历史考古青年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并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各种便利和帮助。实际上,当第二届论坛召开之时,很多与会的青年学者已经在学术界各相关领域中崭露头角,有的甚至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和声望。他们的成长,正如刘禹锡所说:“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王夫之也曾言:“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毋庸讳言,只有积极创造条件,推动青年人的锻炼与成长,才是保证学术一代一代传承与进步的根本。

  “历史考古学”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考古学分支学科之一,即以文献记载时期的考古资料为研究对象,与以文字记载以前时代的“史前考古学”、“原史考古学”共同组成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三个阶段。也有学者为避免歧义,或将其称为“历史时期考古学”,但“历史考古学”更为简洁,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在传统观念中,相对于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在考古学界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这种观念无疑是在长期的学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众所周知,中国具有强大的历史记录系统,留下了大量的文献古籍,它们一直是人们了解古代社会、认识过去历史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历史考古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为人们所重视,即便有所发现也大多只能起到“证经补史”的辅助作用。然而,随着中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这一传统观念正在被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清楚地指出,历史考古学绝不只是文献史学的附庸和材料提供者,而是作为考古学的分支之一,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方法和学科内涵,与文献史学有着完全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路径和研究目的的独立学科。在认识历史方面,历史考古学应与文献史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事实上,近年来历史考古学的发展态势也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家大规模基本建设的步伐逐渐放缓,抢救性发掘工作的急迫程度、新考古材料的累积速度都有所下降,以往那种依靠新材料推动的研究模式也不再适合新的发展趋势,考古学研究已经十分自然地走上精细化发展的道路。结合文献典籍对考古遗存进行深度的解析诠释、挖掘物质遗存背后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内涵正在成为历史考古学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些学者将当前这一趋势称为“从归纳到解释”的研究范式转型。另一方面,随着考古学自身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历史考古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张,原来多在史前考古学范畴内进行的研究课题也在陆续进入历史考古学研究视野之中,如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人类骨骼考古等分支学科,就纷纷把研究触角延伸到以往关注甚少的历史时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为文献所记载的人和事发生活动的空间背景提供了更多层面的信息,这无疑又能够推动历史考古学者对历史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揭示和描绘出更全面、更细微、更丰富的人类历史图景。本文集所收录的文章,十分明显地反映出了历史考古学界的这两个发展趋势。

  我看到,本文集大多数文章都是立足于对考古学材料扎实分析的基础之上,但又不局限于此,在型式分析、分期断年、编排序列、总结规律等一系列基础工作之后,又充分结合文献古籍,或是尝试澄清和解决历史问题,或是对材料所涉历史给予不同于史学叙事的描述,或是探讨和揭示物质材料折射出的历史本质。本次论坛的发起人超越学科壁垒,专门邀请了与考古学高度相关的具有出土文献、历史地理等研究背景的历史学者参会,集中于具体问题的探讨。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发起人还特别邀请了一位人类骨骼考古背景的研究者参会,引发了其他与会学者的极大兴趣,大家借助自然科学的方法、概念、思路,对相关考古材料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这些现象充分表明,青年学者们对于学术潮的把握是相当敏锐的,他们精力旺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善于学习和吸收,又处于这个环境宽松、科技发达、学术交流空前便利和繁荣的时代,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为此,我衷心地为中国历史考古学的后继有人而感到骄傲和欣慰,同时也期待着年轻一代把中国古学的研究推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魏坚

目录

序 魏坚 (1)

丧葬与礼制

 《左传》所见助丧制度小考 田天 (5)

 西周初年周人墓葬中酒器与食器的变革 张闻捷 刘锴云 (15)

 武氏墓地的再思考 魏镇 (27)

 南京石子冈M5所见南朝砖印壁画墓的几个问题 赵俊杰 崔雅博 (32)

宗教与艺术

 位置、组合与意义:汉代西王母神性的图像观察 王煜 (49)

 马王堆帛画中双龙构成的“壶形空间”考 朱磊 (72)

 魔神之变:鬼子母信仰在中国和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变容 袁泉 (82)

器用与方物

 汉代胡人俑座陶灯研究 宋蓉 (115)

 “黑石号”沉船出水铜镜初探 陈灿平 (128)

 金炉考——台湾清代寺庙传世金炉研究 李建纬 (145)

交通与交流

 秦汉番禺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关系考 周繁文(171)

 西域汉晋箱式木棺略论 陈晓露 (217)

 大同北魏封和突墓银盘考 付承章 (244)

 16世纪前东非海岸中的马林迪 丁雨 (254)

民族与人群

 北魏大同迎宾大道 M70 墓主族属浅析 马艳 (267)

 公元前1—3世纪朝鲜半岛南部考古学文化初探 蒋璐 (276)

 山西榆次明清人群氟中毒的古病理学研究 侯侃 高振华 朱泓 王晓毅(282)

空间与建筑

 西汉北地郡灵州、方渠除道地望考证———以张家山汉简《秩律》为中心 马孟龙 (299)

 曹魏邺城都城空间与葬地初论 沈丽华 (309)

 山西省乡宁县城址调查札记 王子奇 (327)

 明代密檐窣堵波铜塔考 张剑葳 (339)

后记 陈晓露(365)

(本文电子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提供)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