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从考古走向遗产——吉林大学考古学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5-1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作者:吴敬 王春雪 魏东 高梦玲 孙慧鑫 刘海琳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433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领域的一部专题论文集。文集囊括了文物保护规划、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博物馆展陈三大主题,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学领域多年考察和思考的结晶。文集以考古学者的视角,结合国内外的代表性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集是青年考古学人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一次初步关注,也希望更多的考古学者能够在深化考古研究的同时,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传播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目录

文物保护规划

 关于偏远型古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几点认识——基于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的思考 3

 文物保护规划中的文物古迹用地刍议 13

 历史时期地方性城市遗址的规划利用问题初探——以吉林省辽金时期城址为例 23

考古遗址保护利用

 文化遗产不能轻保护重利用 39

 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利用的关联性研究——以宁波市区宋元时期遗址为例 42

 遗产保护视角下的石窟寺开发利用问题——以须弥山石窟为例 54

 河北涿鹿故城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68

 浅析国外旧石器时代遗址类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利用——以美国 Hudson Meng 猎杀野牛遗址为例 77

博物馆展陈

 试析国外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以北美地区若干博物馆的中国文物陈列为例 93

 论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意义——以辽宁省博物馆为例 112

 论博物馆临时特展的展陈理念——以国内博物馆若干瓷器特展为例 133

 浅谈博物馆的服务质量——由“故宫跑”现象说起 158

后记 171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从考古走向遗产——吉林大学考古学科遗产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0-05-15

基本信息:

作者:吴敬 王春雪 魏东 高梦玲 孙慧鑫 刘海琳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2月

印次:1

ISBN:978753259433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领域的一部专题论文集。文集囊括了文物保护规划、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博物馆展陈三大主题,是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学领域多年考察和思考的结晶。文集以考古学者的视角,结合国内外的代表性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领域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本文集是青年考古学人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一次初步关注,也希望更多的考古学者能够在深化考古研究的同时,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传播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目录

文物保护规划

 关于偏远型古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的几点认识——基于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的思考 3

 文物保护规划中的文物古迹用地刍议 13

 历史时期地方性城市遗址的规划利用问题初探——以吉林省辽金时期城址为例 23

考古遗址保护利用

 文化遗产不能轻保护重利用 39

 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利用的关联性研究——以宁波市区宋元时期遗址为例 42

 遗产保护视角下的石窟寺开发利用问题——以须弥山石窟为例 54

 河北涿鹿故城遗址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68

 浅析国外旧石器时代遗址类文化遗产的展示与利用——以美国 Hudson Meng 猎杀野牛遗址为例 77

博物馆展陈

 试析国外博物馆的文物展陈——以北美地区若干博物馆的中国文物陈列为例 93

 论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意义——以辽宁省博物馆为例 112

 论博物馆临时特展的展陈理念——以国内博物馆若干瓷器特展为例 133

 浅谈博物馆的服务质量——由“故宫跑”现象说起 158

后记 171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