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视角下的考古中国
基本信息:
作者: 屈亚婷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19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030627391
内容简介:
本书以我国古代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为背景,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研究对象组织的化学、物理与生物特性以及生长或形成机理,深入探讨不同研究对象稳定同位素分馏的特征,以及我国古代人类(或动物)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因素的影响机制。同时,在不同研究对象污染判别指标综合分析的基础之上,探索我国南北方骨骼保存与污染的机理。最后,以我国考古学文化发展为脉络,深入解析我国古代不同地域人类社会经济的演变规律,并提出有关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新的见解。
目录
序
第一章 概述 (1)
1.1 古食谱分析的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发展简史 (1)
1.2.2 研究对象与稳定同位素分馏 (2)
1.2.3 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的影响因素 (5)
1.2.4 不同分析样品污染的判别 (8)
1.2.5 考古学前沿研究中的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 (9)
1.3 存在的不足 (12)
第二章 生物体不同组织的结构 (39)
2.1 骨骼 (39)
2.2 牙齿 (41)
2.3 毛发 (44)
2.4 指甲与角 (46)
2.5 残留物 (48)
2.5.1 牙结石 (48)
2.5.2 粪化石 (49)
第三章 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原理 (60)
3.1 稳定同位素 (60)
3.2 古食谱分析中常见稳定同位素 (62)
3.2.1 C稳定同位素 (62)
3.2.2 N稳定同位素 (63)
3.2.3 O稳定同位素 (64)
3.2.4 H稳定同位素 (67)
3.2.5 S稳定同位素 (67)
3.2.6 Sr同位素 (68)
3.2.7 非传统稳定同位素 (68)
3.3 人体不同组织与食物之间的稳定同位素分馏 (70)
3.3.1 骨胶原C、N稳定同位素分馏 (70)
3.3.2 生物磷灰石C、O稳定同位素分馏 (82)
3.3.3 角蛋白C、N稳定同位素分馏 (85)
3.3.4 其他组织或残留物C、N稳定同位素分馏 (86)
3.4 人体不同组织和成分之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88)
3.4.1 骨胶原与磷灰石之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88)
3.4.2 骨骼中不可溶性与可溶性胶原蛋白之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91)
3.4.3 不同类型蛋白质之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94)
3.4.4 不同组织同种类型蛋白质之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对比 (97)
3.5 不同组织与残留物指示的食谱信息 (98)
3.5.1 骨骼指示的食谱信息 (99)
3.5.2 牙齿指示的食谱信息 (101)
3.5.3 毛发、指甲与角指示的食谱信息 (104)
3.5.4 牙结石和粪化石指示的食谱信息 (106)
第四章 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的影响因素 (125)
4.1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125)
4.1.1 植物C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125)
4.1.2 植物N稳定同位素组成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133)
4.1.3 环境引起的人与动物N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异常” (140)
4.2 农作物不同品种或不同组织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142)
4.2.1 不同品种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142)
4.2.2 农作物不同器官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差异 (144)
4.3 农业技术发展对农作物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148)
4.3.1 灌溉对农作物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148)
4.3.2 施肥对农作物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151)
4.4 个体新陈代谢差异对其组织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156)
4.4.1 性别的影响 (156)
4.4.2 年龄的影响 (158)
4.4.3 疾病的影响 (162)
4.4.4 饮食习惯的影响 (166)
4.5 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172)
第五章 稳定同位素测试方法 (196)
5.1 质谱的基本原理 (196)
5.2 稳定同位素测试样品的前处理 (197)
5.2.1 骨骼的处理方法 (197)
5.2.2 牙齿的处理方法 (200)
5.2.3 毛发的处理方法 (200)
5.2.4 角质的处理方法 (201)
5.2.5 牙结石与粪化石的处理方法 (201)
5.2.6 现代与古代植物样品的处理方法 (202)
5.3 样品的测试分析 (203)
5.3.1 稳定同位素的测试 (203)
5.3.2 X射线衍射分析 (204)
5.3.3 红外光谱分析 (204)
5.4 考古样品污染的判别 (205)
5.4.1 骨胶原污染的判别 (205)
5.4.2 生物磷灰石污染的判别 (206)
5.4.3 角蛋白污染的判别 (211)
5.4.4 我国南北方骨骼保存现状 (213)
第六章 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考古前沿研究 (225)
6.1 古人类摄食行为的演化与意义 (225)
6.2 农业的起源与古代人类生业模式的转变 (230)
6.3 农业的发展与经济主体的变革 (233)
6.4 农作物的传播与食物全球化 (237)
6.4.1 中原及周边地区 (238)
6.4.2 甘青地区 (242)
6.4.3 新疆地区 (246)
6.4.4 南方地区 (251)
6.5 食谱变化与人群迁徙 (254)
6.6 家畜的驯化与饲养 (261)
6.6.1 野生动物的驯化 (261)
6.6.2 家畜饲养策略 (262)
6.6.3 动物种属的鉴定 (264)
6.7 食谱与社会、健康和环境 (268)
6.7.1 劳动分工与等级分化 (268)
6.7.2 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 (269)
6.7.3 古环境的重建 (270)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295)
7.1 结论 (295)
7.1.1 不同组织成分、结构与形成的研究意义 (295)
7.1.2 我国古代独特饮食文化背景下的稳定同位素分馏机理 (296)
7.1.3 多因素对我国古代人与动物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的潜在影响 (297)
7.1.4 我国考古遗址出土骨骼保存状况的时空差异 (300)
7.1.5 我国考古学文化发展脉络中稳定同位素食谱分析新进展 (300)
7.2 展望 (303)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