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长江中游的史前时代

发布时间:2021-03-03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作者:于淼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307218987

内容简介:

  近100年来,考古学家杰出的工作成果揭示出史前社会丰富的文化面貌,成为历史最客观的例证。本书以长江中游地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为基础,在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之多维视角下,梳理与展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进化”特征与逐渐“文明化“的过程。该书共15万余字,涵盖了长江中游地区从旧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脉络,精选各类遗址、文物图片共510幅,手绘彩色图稿106幅,包括十位考古领队对第一现场的阐释,超过700分钟的有声书。

  该书致力绘制一份由考古发现构成的长江中游新石器“家谱”,展现历史时空中的“上下文关系”。作为一本以科普为主旨的图书,作者未使用学术化叙述框架,而是以文化发生的时间为序,根据不同时期实物遗存的特性设计与之相契合的“社会场景”,突出古代物品的艺术性与启示。书中内容基于但不限于区域文化,从“人类漫长的进化之路——要走多久才成为人属”到“考古学回头看的好奇心——人类从何时开始考古”;从“国家出现前夜到“考古学家的敌人”。将新石器文化置于人类进化的链条中,通过对中国史前时代考古成果之概括,为读者诸君建构“走进新石器时代”的背景资料。

  本书作者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淼博士,自2011年起从事公共考古工作。在她的视角下,古猿走过漫长的进化之路,逐实现“生而为人”的心愿。从野外采集食物到发展农业生产,从驯化家畜到建造房屋,从聚落群体发展为城邦古城,祖先们倾其一生,不断求索。他们是中华文明最初的创造者,将灿若繁星的新石器文化留给大河两岸。新石器时代并无文字记载,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全部来自考古发现。文字与书写为文明加速,新石器时代是文明在摇篮之中的样貌,在这个古老到可以尽情想象的时空,我们需要无尽的好奇心,回头看!

  从观察器物到感受古人的审美经验,是进入文明的一种方式,由艺术品组成的历史剧本是探索文明最合适的路径。在那个没有教条与规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古人的艺术经验源自日常生活,以天地万物为素材,于自然中汲取灵感,以艺术创作连接他者,建构生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潮起起落落,从洞穴栖息时代的游民到农业社会定居生活的大型聚落群体,作为工具的艺术与作为审美的艺术如影随形。源自和谐的优雅,于诙谐中彰显庄严,写实却不拘泥形式是史前艺术的显著特征。那些通过艺术创作赋予秩序,传递爱与关怀,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人们,是史前文明的缔造者,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杰出的艺术家。艺术是媒介,推动人类进化;艺术是信仰,展现精神世界;艺术是一种存在方式,艺术即文明。

目录

前言:寻找文明发生的证据

第一章:漫长的进化之路

 要走多久才成为人属

 我们曾经不孤单

 走出非洲

 中华古人类

 郧县人,100万年的祖先

 中华古人爱长江

 第一件工具

 手斧DIY

 以古人类为鉴

第二章:从新石器到先秦

 大河文明

 曙光初现

 新石器初期------ 中期

 繁荣发展

 国家出现前夜

 神话与传说

 寻找“国家”的证据

 天下之中

 成汤克夏

 武王伐纣

 逐鹿中原

 礼崩乐坏

 天下一统

 华夏一家

第三章:考古学,回头看的好奇心

 考古学家肖像画

 考古学家的一天

 考古与运气

 成为考古学家

 人类从何时开始考古?

 “有字天书”

 过去有多远?

 为发现地命名

 界定考古学文化

 为发现物命名

 推测年代

 考古学家的敌人

第四章:走进新石器时代

 人工栽培

 制作陶器

 驯化家畜

 疯狂原始人

 长江中游的史前文明

 一路向东

 长江中游新石器家谱

第五章:城背溪文化(距今约8500—7000年)

 源自彭头山

 古法制陶

 装饰艺术

 神器与神符

第六章:大溪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

 奢侈的私人享受——大溪住宅

 大溪儿童

 玩具

 彩陶艺术

 彩陶纹饰

 符号与神器

 猴崇拜

 风水宝地

 大溪与油子岭

第七章: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

 群雄崛起屈家岭

 长江中游古城圈

 中国第一城——澧县城头山

 3000年岁月悠悠——阴湘城

 “繁华都市”城河

 “文化特区”雕龙碑

 烟火延绵陶家湖

 史前第一大宅——门板湾

 宜牧宜耕屈家岭

第八章: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

 上古谜城石家河

 古城的衰落

 石家河人的信仰

 石家河人的财富

参考文献

后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长江中游的史前时代

发布时间:2021-03-03

基本信息:

作者:于淼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年11月

印次:1

ISBN:9787307218987

内容简介:

  近100年来,考古学家杰出的工作成果揭示出史前社会丰富的文化面貌,成为历史最客观的例证。本书以长江中游地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为基础,在考古学、人类学、艺术史之多维视角下,梳理与展示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的“进化”特征与逐渐“文明化“的过程。该书共15万余字,涵盖了长江中游地区从旧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脉络,精选各类遗址、文物图片共510幅,手绘彩色图稿106幅,包括十位考古领队对第一现场的阐释,超过700分钟的有声书。

  该书致力绘制一份由考古发现构成的长江中游新石器“家谱”,展现历史时空中的“上下文关系”。作为一本以科普为主旨的图书,作者未使用学术化叙述框架,而是以文化发生的时间为序,根据不同时期实物遗存的特性设计与之相契合的“社会场景”,突出古代物品的艺术性与启示。书中内容基于但不限于区域文化,从“人类漫长的进化之路——要走多久才成为人属”到“考古学回头看的好奇心——人类从何时开始考古”;从“国家出现前夜到“考古学家的敌人”。将新石器文化置于人类进化的链条中,通过对中国史前时代考古成果之概括,为读者诸君建构“走进新石器时代”的背景资料。

  本书作者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淼博士,自2011年起从事公共考古工作。在她的视角下,古猿走过漫长的进化之路,逐实现“生而为人”的心愿。从野外采集食物到发展农业生产,从驯化家畜到建造房屋,从聚落群体发展为城邦古城,祖先们倾其一生,不断求索。他们是中华文明最初的创造者,将灿若繁星的新石器文化留给大河两岸。新石器时代并无文字记载,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全部来自考古发现。文字与书写为文明加速,新石器时代是文明在摇篮之中的样貌,在这个古老到可以尽情想象的时空,我们需要无尽的好奇心,回头看!

  从观察器物到感受古人的审美经验,是进入文明的一种方式,由艺术品组成的历史剧本是探索文明最合适的路径。在那个没有教条与规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时代,古人的艺术经验源自日常生活,以天地万物为素材,于自然中汲取灵感,以艺术创作连接他者,建构生活。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潮起起落落,从洞穴栖息时代的游民到农业社会定居生活的大型聚落群体,作为工具的艺术与作为审美的艺术如影随形。源自和谐的优雅,于诙谐中彰显庄严,写实却不拘泥形式是史前艺术的显著特征。那些通过艺术创作赋予秩序,传递爱与关怀,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人们,是史前文明的缔造者,是我们的祖先,也是杰出的艺术家。艺术是媒介,推动人类进化;艺术是信仰,展现精神世界;艺术是一种存在方式,艺术即文明。

目录

前言:寻找文明发生的证据

第一章:漫长的进化之路

 要走多久才成为人属

 我们曾经不孤单

 走出非洲

 中华古人类

 郧县人,100万年的祖先

 中华古人爱长江

 第一件工具

 手斧DIY

 以古人类为鉴

第二章:从新石器到先秦

 大河文明

 曙光初现

 新石器初期------ 中期

 繁荣发展

 国家出现前夜

 神话与传说

 寻找“国家”的证据

 天下之中

 成汤克夏

 武王伐纣

 逐鹿中原

 礼崩乐坏

 天下一统

 华夏一家

第三章:考古学,回头看的好奇心

 考古学家肖像画

 考古学家的一天

 考古与运气

 成为考古学家

 人类从何时开始考古?

 “有字天书”

 过去有多远?

 为发现地命名

 界定考古学文化

 为发现物命名

 推测年代

 考古学家的敌人

第四章:走进新石器时代

 人工栽培

 制作陶器

 驯化家畜

 疯狂原始人

 长江中游的史前文明

 一路向东

 长江中游新石器家谱

第五章:城背溪文化(距今约8500—7000年)

 源自彭头山

 古法制陶

 装饰艺术

 神器与神符

第六章:大溪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

 奢侈的私人享受——大溪住宅

 大溪儿童

 玩具

 彩陶艺术

 彩陶纹饰

 符号与神器

 猴崇拜

 风水宝地

 大溪与油子岭

第七章: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300—4500年)

 群雄崛起屈家岭

 长江中游古城圈

 中国第一城——澧县城头山

 3000年岁月悠悠——阴湘城

 “繁华都市”城河

 “文化特区”雕龙碑

 烟火延绵陶家湖

 史前第一大宅——门板湾

 宜牧宜耕屈家岭

第八章: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4000年)

 上古谜城石家河

 古城的衰落

 石家河人的信仰

 石家河人的财富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