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25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编著: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01081349

内容简介:

  淮安板闸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文旅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地形,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因该地原为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板闸村,故名为板闸遗址。

  《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共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简要概述如下:

  第一章对板闸遗址情况进行概述。介绍了遗址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及遗址发掘的前后经过情况。遗址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环境和历史地位的独特性凸显了板闸遗址的重要性。

  第二章介绍地层堆积和发掘遗迹情况。现场共清理了水闸、建筑基址、古河道、码头和堤坝五类遗存。其中水闸整体大致呈对“八”字形,中间窄,两头宽,两端连接古河道,水闸两侧为闸墩,墩体填充素土及碎石,闸身由闸基和闸墙两部分构成。建筑基址区被古河道打破,主要分布于河道东侧,共清理出2座大型建筑基址(一号、二号建筑基址)、28座房址、2条道路和3条排水沟,及其与房址、道路散水相互勾连而成的排水系统。码头位于古河道东侧,南北两端与河道东岸相连接,平面呈长条形,被破坏严重,残存中部砌砖踏跺及南、北、东部3处桩基。堤坝遗存分为东、西二堤,其中东堤未进行发掘,西堤存留有2处剖面。这五类遗存与地面留存建筑共同构成了板闸遗址的主要内涵。

  第三章介绍了遗物。分为出土遗物和采集遗物,总计2796件,主要以明中晚期至清代早期为主,多为日常生活用具及生产工具,有瓷器、陶器、釉陶器、石器、金属器、骨角器等。其中钱币跨越多个时代,其余器物均为明清时期。瓷器在板闸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最为丰富,以青花瓷为主,种类丰富,纹饰多样。此外还有少量青瓷、青白瓷及酱釉瓷器。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盏、瓶、罐等。

  第四章是结语。这一部分结合文献史料记载梳理讨论了板闸建造前后的历史脉络以及后续的废弃过程。板闸前后经历了近600年的沧桑变迁,从考古发掘的叠压打破和共存关系出发,判断五类发掘遗存的早晚关系,推断板闸遗址的水闸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建造和修复。结合出土遗物年代和文献记载推测水闸废弃年代为明代末期。对其他遗存的年代也做出了相对可靠的推断,探讨了水闸的使用过程以及第三次重修时对水闸结构大改的自然历史原因。最后整体分析了由板闸等五闸构成的大运河清江浦段闸运体系的历史作用。

  此外,第三章中选择了部分典型标本做详细介绍,所有器物于本报告的附表中登记了器物信息。

目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

发布时间:2023-09-25

基本信息:

编著:南京博物院 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3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01081349

内容简介:

  淮安板闸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文旅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地形,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因该地原为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板闸村,故名为板闸遗址。

  《淮安板闸——明清遗址考古报告》共四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简要概述如下:

  第一章对板闸遗址情况进行概述。介绍了遗址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以及遗址发掘的前后经过情况。遗址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东西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环境和历史地位的独特性凸显了板闸遗址的重要性。

  第二章介绍地层堆积和发掘遗迹情况。现场共清理了水闸、建筑基址、古河道、码头和堤坝五类遗存。其中水闸整体大致呈对“八”字形,中间窄,两头宽,两端连接古河道,水闸两侧为闸墩,墩体填充素土及碎石,闸身由闸基和闸墙两部分构成。建筑基址区被古河道打破,主要分布于河道东侧,共清理出2座大型建筑基址(一号、二号建筑基址)、28座房址、2条道路和3条排水沟,及其与房址、道路散水相互勾连而成的排水系统。码头位于古河道东侧,南北两端与河道东岸相连接,平面呈长条形,被破坏严重,残存中部砌砖踏跺及南、北、东部3处桩基。堤坝遗存分为东、西二堤,其中东堤未进行发掘,西堤存留有2处剖面。这五类遗存与地面留存建筑共同构成了板闸遗址的主要内涵。

  第三章介绍了遗物。分为出土遗物和采集遗物,总计2796件,主要以明中晚期至清代早期为主,多为日常生活用具及生产工具,有瓷器、陶器、釉陶器、石器、金属器、骨角器等。其中钱币跨越多个时代,其余器物均为明清时期。瓷器在板闸遗址中出土数量最多、最为丰富,以青花瓷为主,种类丰富,纹饰多样。此外还有少量青瓷、青白瓷及酱釉瓷器。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盏、瓶、罐等。

  第四章是结语。这一部分结合文献史料记载梳理讨论了板闸建造前后的历史脉络以及后续的废弃过程。板闸前后经历了近600年的沧桑变迁,从考古发掘的叠压打破和共存关系出发,判断五类发掘遗存的早晚关系,推断板闸遗址的水闸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建造和修复。结合出土遗物年代和文献记载推测水闸废弃年代为明代末期。对其他遗存的年代也做出了相对可靠的推断,探讨了水闸的使用过程以及第三次重修时对水闸结构大改的自然历史原因。最后整体分析了由板闸等五闸构成的大运河清江浦段闸运体系的历史作用。

  此外,第三章中选择了部分典型标本做详细介绍,所有器物于本报告的附表中登记了器物信息。

目录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