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一万年文化史 五千多年文明史

发布时间:2025-11-0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基本信息:

  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5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22853758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的科普性理论阐释读物。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论断。本书综合百年中国考古成果,精选200余幅彩色图片,生动鲜明地阐述了中华大地的人类起源与文明演进故事,解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古老线索。

  目 录

  绪 论

  壹 百万年人类史

  第一章 最初人类

  肇始东方:中国重要的直立人化石

  粗而不简:使用工具的最早阶段

  因地制宜: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分野

  欣欣向荣:遗存数量和分布的增加

  第二章 演化融合

  连续多样:中国重要的古老型智人化石

  承上启下:石器制作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石器之外:骨器、木器等工具的利用

  第三章 成为我们

  一脉相承:中国重要的现代人化石

  东方人类:人类演化区域性多样化模式的中国证据

  延续交融:技术的延续、交流与融合

  果腹之外:装饰、绘画与朴素的天地人神观

  用天因地:控制性用火与食物获取

  跨越时代:旧石器的尾声和新的变革

  贰 一万年文化史

  第四章 文化奠基

  洞穴乾坤:南方先民的穴居生活

  浴雪新生:北方部落的旷野生存

  精雕细琢:细石器技术的发展

  击石成斤:砾石工具传统延续

  泥火淬炼:中国陶器的起源

  原始信仰:早期崇拜与宗教的演进

  第五章 文化初成

  穴居野处:洞穴与旷野生活的分野

  且琢且磨:磨制石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骨角切琢:骨角质工具的使用

  烹鹿宰牛:狩猎经济的繁荣

  但食螺蚌:渔猎经济的兴起

  第六章 文化勃兴

  远古村落:史前聚落的复杂化发展

  饭稻羹鱼:稻作农耕生活的兴起

  黍粟惟馨:粟黍的起源与驯化

  美酒飘香:中国最早的发酵酒

  蚌兴天下:蚌质工具的使用与繁荣

  灼灼其华:中国最早的彩陶

  璞玉初成:东亚最早的玉器

  送往事居:葬礼习俗的发展与演化

  叁 五千多年文明史

  第七章 文明曙光

  稻田飘香:长江下游早期农耕与村落

  乘风破浪:面海而生的生存智慧

  敬天法祖:遵循规律与礼敬祖先

  文字雏形:符号传递文明智慧

  骨笛传声:礼乐文明的序曲

  美玉润物:玉器工艺与文化内涵

  天梯阁楼:白陶纹饰寄寓精神信仰

  第八章 古国文明

  古国先锋:北红山与南凌家滩

  大城大殿:古国时代的建筑文明

  水利兴国:大型公共工程的营建

  创造之火:制陶技术与金属冶炼的突破

  匠心技艺:养蚕缫丝与治漆治玉

  “王”之葬礼:简朴执中与高调奢华

  古国仪礼:礼制初显与天人沟通

  翻山跨海:物质交换与精神交流

  第九章 王国文明

  观天授时:陶寺先民探寻天象规律

  匠人营国:复杂化的城市营造思想

  早期宫殿:大型建筑的营造

  盛大葬礼:极尽哀荣的丧葬传统

  华夏礼乐:早期中国礼乐制度的形成

  石雕神像:城市建造的信仰体现

  覆玉羽化:史前先民的人神对话

  人殉盐道:暴力秩序下的资源争夺

  车行欧亚:交通方式的革命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最近新书

文明中国——百万年人类史 一万年文化史 五千多年文明史

发布时间:2025-11-04

  基本信息:

  编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5年9月

  版次:1

  印刷时间:2025年9月

  印次:1

  ISBN:9787522853758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编写的科普性理论阐释读物。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论断。本书综合百年中国考古成果,精选200余幅彩色图片,生动鲜明地阐述了中华大地的人类起源与文明演进故事,解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古老线索。

  目 录

  绪 论

  壹 百万年人类史

  第一章 最初人类

  肇始东方:中国重要的直立人化石

  粗而不简:使用工具的最早阶段

  因地制宜: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分野

  欣欣向荣:遗存数量和分布的增加

  第二章 演化融合

  连续多样:中国重要的古老型智人化石

  承上启下:石器制作技术的继承与发展

  石器之外:骨器、木器等工具的利用

  第三章 成为我们

  一脉相承:中国重要的现代人化石

  东方人类:人类演化区域性多样化模式的中国证据

  延续交融:技术的延续、交流与融合

  果腹之外:装饰、绘画与朴素的天地人神观

  用天因地:控制性用火与食物获取

  跨越时代:旧石器的尾声和新的变革

  贰 一万年文化史

  第四章 文化奠基

  洞穴乾坤:南方先民的穴居生活

  浴雪新生:北方部落的旷野生存

  精雕细琢:细石器技术的发展

  击石成斤:砾石工具传统延续

  泥火淬炼:中国陶器的起源

  原始信仰:早期崇拜与宗教的演进

  第五章 文化初成

  穴居野处:洞穴与旷野生活的分野

  且琢且磨:磨制石器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骨角切琢:骨角质工具的使用

  烹鹿宰牛:狩猎经济的繁荣

  但食螺蚌:渔猎经济的兴起

  第六章 文化勃兴

  远古村落:史前聚落的复杂化发展

  饭稻羹鱼:稻作农耕生活的兴起

  黍粟惟馨:粟黍的起源与驯化

  美酒飘香:中国最早的发酵酒

  蚌兴天下:蚌质工具的使用与繁荣

  灼灼其华:中国最早的彩陶

  璞玉初成:东亚最早的玉器

  送往事居:葬礼习俗的发展与演化

  叁 五千多年文明史

  第七章 文明曙光

  稻田飘香:长江下游早期农耕与村落

  乘风破浪:面海而生的生存智慧

  敬天法祖:遵循规律与礼敬祖先

  文字雏形:符号传递文明智慧

  骨笛传声:礼乐文明的序曲

  美玉润物:玉器工艺与文化内涵

  天梯阁楼:白陶纹饰寄寓精神信仰

  第八章 古国文明

  古国先锋:北红山与南凌家滩

  大城大殿:古国时代的建筑文明

  水利兴国:大型公共工程的营建

  创造之火:制陶技术与金属冶炼的突破

  匠心技艺:养蚕缫丝与治漆治玉

  “王”之葬礼:简朴执中与高调奢华

  古国仪礼:礼制初显与天人沟通

  翻山跨海:物质交换与精神交流

  第九章 王国文明

  观天授时:陶寺先民探寻天象规律

  匠人营国:复杂化的城市营造思想

  早期宫殿:大型建筑的营造

  盛大葬礼:极尽哀荣的丧葬传统

  华夏礼乐:早期中国礼乐制度的形成

  石雕神像:城市建造的信仰体现

  覆玉羽化:史前先民的人神对话

  人殉盐道:暴力秩序下的资源争夺

  车行欧亚:交通方式的革命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