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广西大石铲(摘要)
摘要
大石铲器体硕大扁薄、棱角分明、造型美观,是史前岭南乃致东南亚地区非常重要的器物,因其独特的形制,高超的加工方法以及意味深长的象征意义而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又因其在广西南部的左右江交汇地带分布最为集中,故学界多称之为“桂南大石铲”。本文以已发表的资料和笔者在广西所见的大石铲资料为基础,结合之前学界的研究成果,试图探讨大石铲的起源与类型演变、性质与功能、年代、分布与传播、制作等问题。
本文认为,双肩石铲是大石铲的直接前身,Ⅰ型大石铲在双肩石铲的基础上产生,该型大石铲两腰内收,器体硕大扁薄,刃部不见使用痕迹。Ⅱ型大石铲在Ⅰ型的基础上腰部从直腰转变为束腰。Ⅲ型大石铲在Ⅱ型大石铲的基础上增加了袖部。Ⅳ型大石铲然则在Ⅲ型的基础上出现了袖部装饰。随后,大石铲开始衰落,在Ⅳ型4式中袖部装饰开始衰退,其造型与加工已显粗糙、随意。在大石铲从兴起到衰退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造型风格,即较宽造型与较窄造型。
大石铲是用来祭祀的工具。大石铲在其中心区遗址内的发现情况是:存放大石铲的灰坑内有火烧的迹象,有着独特的摆放形状,以及有在灰坑中分层摆放的现象。据此可以判定大石铲遗址是用来祭祀的专门场所。结合大石铲本身的生殖崇拜功能及其被埋藏的方法,判断大石铲遗址是进行地母崇拜的场所。
因为大石铲很少与可资断代的陶器共出,因此大石铲的年代研究一直是个难题。尽管如此,还是可以根据一些大石铲与陶、石器共出的遗址,如独料遗址、那耀遗址、弄山岩洞葬遗址等判断其相对年代。其相对年代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结合大石铲遗址自身以及其它遗址的绝对年代数据,判断其绝对年代范围在距今4000~6000年。
大石铲遗址分布的中心区在左右江交汇的三角地带,其传播的范围则广及广西其它地区以及粤西、粤东、海南,越南北部等地。除在广西发现的120余处大石铲遗址外,在广东发现了7处,在海南发现了1处,在越南发现了13处,遗址总数在150处左右。具体到每一类型的分布,则Ⅰ型分布范围较小,仅限中心区一带。Ⅱ型分布最广,在大石铲分布区的范围都有发现。Ⅲ型的分布也囿于中心区。Ⅳ型分布也较广,东至粤西乃至兴宁,北至柳州,西南可达越南的东北海岸地区。在远离中心区的地方所见到的形制与中心区完全相同的大石铲应是文化传播的结果。在地势崎岖的广西,史前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依靠河流完成的,传播大石铲的通道是广西错综复杂的水系交通网。归结起来,其主要的传播线路有三条:第一条,东线。大石铲沿邕江、郁江、黔江、红水河,柳江,浔江,西江等河流网络到达粤西、粤东等地。第二条,西北线。其传播主要靠右江及其支流进行,最远可至广西凌云县。第三条,西南线。大石铲沿左江、丽江、平而河、水口河、奇穷河等水系通过桂西南进入越南北部地区,最远可至越南东北海岸的吉婆岛。
大石铲是史前岭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石器制作的巅峰之作,其加工程序亦较为繁复。广西隆安定出岭遗址的材料提供了研究大石铲加工制作方法的珍贵材料:大石铲经过了采石、打制、琢制、切削、磨制以及抛光六个过程。其中,采石首选硬度较低、易于加工、且有良好片状发育的页岩和板岩。打制不仅要求工匠对大石铲外形轮廓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也要求工匠有较好的石器加工技术。琢制是大石铲加工中重要的一步,也要求有熟练的加工技法。切削则主要使用硬度较高的石英石完成,用其切割毛坯周边和削平大石铲表面。磨制分为粗磨和细磨两种,在大石铲上较多见磨痕;抛光的大石铲数量只占少数,而且多见局部抛光的情况。推测其用具应是在遗址中发现的表面非常光滑的河卵石。
杨睿系我系200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指导教师:陈星灿,傅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