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瓦当研究
中文摘要
瓦当是古代社会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不但拥有特定的实用功能,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高句丽作为一个拥有705年历史的国家,其留下的遗物中也包括大量的高句丽瓦当。本文研究的对象即是高句丽瓦当,在全面系统搜集现有高句丽瓦当材料的基础上对高句丽瓦当的研究史、地域分布、制作技法、形式分类和编年等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研究。
高句丽瓦当的研究史根据其时代特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从1870年代好太王碑的发现到1945年,这一时期高句丽瓦当的发现者和研究者主要是日本学者,没有出现关于高句丽瓦当研究的专门论文和著作,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高句丽瓦当的整理和概况性的介绍。一些中国学者、韩半岛学者参加了这一时期高句丽瓦当的发掘和研究工作。第2阶段从1946年到1979年,这一时期高句丽瓦当研究的主要参与者虽然仍是日本学者,但是中国及韩半岛学者对高句丽瓦当的关注和研究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增多。第3阶段从198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日本学者借助以前收集的与高句丽瓦当相关的材料等在高句丽瓦当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及韩半岛学界关于高句丽瓦当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一系列高句丽瓦当新材料的发表和图录的出版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特征之一。
在研究高句丽瓦当的制作方法时,笔者对瓦当模、瓦当范、瓦当的制作、连接方法、高句丽瓦当的青辊技术等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根据一些瓦当上留下的树木年轮的痕迹,可以确定高句丽时期存在着木制瓦当范,同时还确定了大量的同范瓦当。高句丽瓦当的制作和连接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对接法,半套接法和套接法。青辊技术是高句丽瓦当制作的一种重要技术,这一技术在4--13世纪的东亚地区曾广泛存在,高句丽的青辊技术是受到北魏的影响在广开土王时期的出现的。
通过对高句丽瓦当的系统编年,本文将高句丽瓦当大体分为四期。第1期,大体从 “ 太寜四年 ” ( 326 年 ) 左右至故国壤王 ( 384-391 年 ) 时代 , 千秋墓(故国壤王的王陵)上出土的个别瓦当其年代下限可能到393年(广开土王3年)。这一时期高句丽最早的瓦当卷云纹瓦当在国内城地区出现,从有铭文卷云纹瓦当发展演变为无铭文的卷云纹瓦当,在故国壤王时期或广开土王3年以后消失。第2期,大体从407年左右到427年,即广开土王和长寿王时期。这一时期高句丽莲花纹瓦当出现,通过对千秋墓上发现的“永樂”铭文筒瓦的内容(“…樂浪趙將軍…”,“…丁未在永樂…”)的研究,我们知道广开土王17年(407年)左右对千秋墓进行了修缮。千秋墓出土的“永樂”铭文筒瓦及莲花纹瓦当是广开土王修缮千秋墓时期使用的瓦件。通过对丸都山城宫殿区发现的遗物、遗迹和文献记录(《三- 252 -国史记•卷18•广开土王本紀》:“十七年(407年)春二月,增修宫阙。”)等研究,我们认为此次发掘的丸都山城宫殿址是广开土王17年(407年)重新选择基址修建的宫殿遗址,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以后逐渐废弃。东台子遗址发现的遗物中有与国内城、丸都山城宫殿址瓦当纹样类似的瓦当甚至同范瓦当。根据遗物及当时的历史情况来看,东台子遗址是故国壤王8年3月下令修建的社稷和宗庙遗址,但是由于当年5月故国壤王死去,社稷和宗庙遗址在故国壤王时期可能并未完成。广开土王时期修缮了社稷和宗庙建筑,迁都平壤以后逐渐废弃。因此广开土王晚期(407-412年)不但修缮了千秋墓、丸都山城宫殿建筑,而且还修缮了社稷和宗庙,在“上祖先王”墓上立碑。考虑到以上事实,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最晚至407年左右高句丽莲花纹瓦当已经在千秋墓或丸都山城宫殿建筑中出现,此次发现的“集安高句丽碑”如果是广开土王时期的遗物,其年代可能在407左右-412年。第3期从427年以后到6世纪末之前,即長寿王-阳原王时期。这一时期高句丽瓦当不但数量很多,而且纹样也更加复杂,特别是以复合莲花纹瓦当为主的复合纹样瓦当非常流行。以平壤城为中心的地区虽然发现了大量高句丽瓦当,但是由于许多瓦当为1945年以前的蒐集品,层位关系甚至至出点地点不能确定,这一时期瓦当的编年问题较为复杂。第4期从6世纪末到高句丽灭亡(668年),即阳原王时期-宝藏王时期。这一时候起由于战争等因素在高句丽的西部战线和南部战线的山城或堡垒中发现了高句丽晚期的瓦当。同时平壤地区高句丽半瓦当的出现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的特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朝鲜发现的一些高句丽瓦当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而言准确的年代很难得出,因此本文中一些高句丽瓦当编年结果还需要以后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 高句丽瓦当 类型学 青辊技术 好太王 集安高句丽碑 卷云纹瓦当 莲花纹瓦当 复合莲花纹瓦当 忍冬纹瓦当 兽面纹瓦当 半瓦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