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开题评审会在兰州举行

发布时间:2014-03-27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作者:
  3月22日,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开题评审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举行。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兰州大学教授郑炳林、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应邀担任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组组长荣新江主持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张亚杰、兰州大学社科处处长陈文江出席会议并发言。
  
  悬泉置遗址地处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邮驿遗址,曾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出土汉简23000多枚,内容涉及古代邮驿、中西交通、中原与西域关系和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南亚各国往来等方面,为近百年来出土文献所仅见,学术价值弥足珍贵。《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课题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申报,项目挂靠在兰州大学科研处,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为项目首席专家。该项目实施期限为5年,拟分四个子课题,力图在全面整理材料的基础上,从汉代邮驿机构、汉代与西域关系、汉简中反映的西北边疆的军事防御、汉简中的河西社会生活四个侧面展开系统研究,拿出具有国家水准的最终成果。
  
  评审会上,该项目首席专家张德芳及课题组成员汇报了该项目的选题意义、内容设计以及方法路线,五位评审专家就课题设计、研究思路、最终成果以及侧重点的关注分别发言,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项目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得当,研究条件充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意开题。(甘肃简牍博物馆 肖从礼)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重大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开题评审会在兰州举行

发布时间:2014-03-27

  3月22日,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开题评审会在兰州宁卧庄宾馆举行。北京大学教授荣新江、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兰州大学教授郑炳林、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初世宾、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应邀担任评审专家,评审专家组组长荣新江主持会议。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张亚杰、兰州大学社科处处长陈文江出席会议并发言。
  
  悬泉置遗址地处古代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中国古代邮驿遗址,曾被评为199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出土汉简23000多枚,内容涉及古代邮驿、中西交通、中原与西域关系和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南亚各国往来等方面,为近百年来出土文献所仅见,学术价值弥足珍贵。《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课题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共同申报,项目挂靠在兰州大学科研处,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张德芳为项目首席专家。该项目实施期限为5年,拟分四个子课题,力图在全面整理材料的基础上,从汉代邮驿机构、汉代与西域关系、汉简中反映的西北边疆的军事防御、汉简中的河西社会生活四个侧面展开系统研究,拿出具有国家水准的最终成果。
  
  评审会上,该项目首席专家张德芳及课题组成员汇报了该项目的选题意义、内容设计以及方法路线,五位评审专家就课题设计、研究思路、最终成果以及侧重点的关注分别发言,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悬泉汉简整理与研究》项目设计合理,研究方法得当,研究条件充分,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同意开题。(甘肃简牍博物馆 肖从礼)
 

作者:

文章出处: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