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综述

发布时间:2014-07-21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综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项 目 名 称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
批   准   号    12@ZH014
首 席 专 家    王   巍    孟松林
 
 
■  项目简介  
 
  蒙古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的版图曾横跨欧亚大陆,对这一广阔地区的古代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于蒙古民族的起源有多种学说和传说,至今尚无准确定论,且史料甚少,记载不详,考古资料零散。因此,该项目将以考古学研究为主导,采取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方式予以推进。
 
  该项目将以科学构建蒙古史前史为主要学术目标,系统阐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前的蒙古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历史,揭示森林草原民族崛起的原因、机制、特点及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进程的影响。
 
  通过在呼伦贝尔地区系统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为蒙古族源研究提供系列考古实证资料,同时开展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族源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确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作为蒙古族发祥地的重要历史地位,将内蒙古打造成蒙古族源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澄清国际学术界近年关于蒙古族源研究的各种谬说。
 
  同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帝王陵寝建制的演变,侧重探讨汉文化帝陵元素对游牧民族政权帝陵建制的影响及其融入的过程;梳理蒙古族自身的陵寝制度,特别是其高等级墓葬的形制,以期对蒙元帝陵建制形成初步的构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发挥考古学的独特优势,系统调查并有目的发掘与蒙古民族起源及早期发展研究相关的居址、墓地、祭祀遗址等遗迹,对出土文物及遗址所处环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充分发挥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以考古学研究为主,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是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  项目管理体制的构建
 
  本项目将持续进行8到10年。为保证项目的开展稳定有序、层层推进,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项目组首先从组织架构和管理办法等方面确立组织保障。
 
组织架构
  
  本项目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为责任单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为实施单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等为协作实施单位。

安泳锝副厅长(左三)讲话(左二王巍所长,左四孟松林馆长,左五朝克副局长)
 
  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和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馆长、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先生担任首席专家。
  
  经项目首席专家工作会议研究决定,设项目总顾问、学术顾问组和专家组。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担任项目总顾问。学术顾问组包括乌兰、吴团英、刘新乐、武寅、罗志虎、张利平、蔡美彪、徐光冀、安泳锝、林干、曹永年。专家组由43名成员组成,来自国内30余家教学与科研单位,分属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环境、科技考古等学科,包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内蒙古博物院塔拉研究员、内蒙古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久和教授等。另有5名外籍专家组成员,分别来自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
  
  在北京、呼伦贝尔分设“项目办公室”,北京项目办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呼伦贝尔项目办主任为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白劲松研究员。
 
  2012年8月,经中央常委批示,“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正式开始实施。同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批准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该中心为院属非实体研究中心,与北京项目办合署办公。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任中心名誉主任,项目首席专家王巍研究员任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孟松林先生任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研究员任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白劲松研究员任副秘书长。同时聘请该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中心学术顾问、客座研究员。
  
管理办法
  
  2012年11月,首席专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相配套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以保证子课题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及经费预算严格执行。
  
项目网站
  
  为有利于信息发布和学术交流,建设一个沟通的平台,“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门户网站”正积极筹建当中,即将开通。
 
■  2013年度考古发掘成果
 
  谢尔塔拉墓地的发掘

谢尔塔拉墓地全景图
 
  谢尔塔拉墓地位于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农牧场场部东约5公里的台地上,西南距海拉尔市区15公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海拉尔区文物管理所曾在1998年合作发掘过谢尔塔拉墓地,清理出不同规格的墓葬10座,出土金、银、铜、铁、陶、桦树皮器等各类文物200余件。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谢尔塔拉墓地系在国内首次发现的晚唐五代时期的室韦遗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谢尔塔拉人群与现代蒙古人的形态关系最密切,两者在体质特征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因此,谢尔塔拉墓地的科学考古发掘及多学科综合研究是深入推进蒙古族源研究的关键所在。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2013年8~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谢尔塔拉墓地进行大规模钻探,共钻探24200平方米,对1998年发掘区附近进行重点反复钻探,在墓地西北部又发现三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这三座墓葬保存较完整,发掘到棺盖上方后,由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亲临现场,采用整棺提取的办法,运到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以进一步开展实验室考古,使木棺及所有出土文物得到科学保护,为即将建成的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提供展览所需文物标本。
 
  岗嘎墓地的发掘
 
  岗嘎墓地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往东约6公里处海拉尔河南岸的一级阶地沙丘上,距河面高度约7米,墓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根据陈巴尔虎旗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的线索,本项目所组建的呼伦贝尔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钻探、测量工作,对已暴露出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发掘工作从2013年8月20日至10月11日,布置两个探方,发掘面积145平方米,T1内清理墓葬5座、灰坑两座,T2内清理墓葬1座。
  
  以M1为例,位于T1的中部西侧,正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平面形状为圆角长方形,葬具为独木棺。墓主人仰身直肢葬,面向东南,双臂交叉,双手放置于下腹部,年龄在35~40岁。在墓主人右侧,紧靠西侧棺壁随葬桦树皮箭囊、箭镞一套,墓主人左下侧,腿骨之上紧靠东侧棺壁随葬木弓一个。葬具、人骨、随葬品已经经过加固,整体取回实验室。
 
  H2开口呈圆形,直壁,底部平坦,底呈黄白色,坑壁呈黄白色。共出土53件器物,兽骨共9件,陶片共31件,铁镞共1件,铁块共7件,脚趾骨共2件,石块共2件,贝壳共1件。陶片为灰黑色,纹饰大多以篦点纹为主,少数素面。
  
  从墓葬出土遗物来看,桦树皮箭囊、箭镞、马镫、马鞍等都具有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特点,与西乌珠尔、谢尔塔拉出土墓葬相比,三者在文化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共性,可以认为岗嘎墓地是七至十世纪室韦人的遗存。两个灰坑,根据坑内出土遗物以及遗址周边采集文物推测为辽金时期的窖穴。岗嘎墓地是目前所知呼伦贝尔草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独木棺群,元代蒙古贵族仍保持了使用独木棺作为葬具的传统,岗嘎墓地的发现为在呼伦贝尔草原探寻蒙古族源提供了最新的考古实证资料,也是本年度最重要的考古成果。2014年度,将向国家文物局正式申报发掘岗嘎墓地,文化遗产保护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将同步展开。通过召开蒙古族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内外学术界正式公布岗嘎墓地考古成果。
 
■  子课题立项与进展情况  
 
  根据项目办公室研究、编制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3年度子课题指南》和《申报公告》,相关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共申报14项子课题,其中考古学研究7项、历史文献学研究4项、民族学、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3项。2013年8月,经专家评审,最终批准设立11个子课题。
 
  1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
  
  由首席专家王巍、孟松林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沈睿文负责编辑。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分十卷,计划对呼伦贝尔地区各旗、市、县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展示。此套图录选取的文物既包括历史文物,也包括比较精美的、有代表性的民族文物,既注重资料收集、整理的全面性、丰富性,又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一套严肃的科学著作。在装帧设计方面,保证样式、体例以及风格统一,中英双语对照。本课题2013年6月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陈巴尔虎旗卷》《鄂伦春自治旗卷》两卷的出版。  
 
  2 《呼伦贝尔文物考古研究》第一辑、第二辑
  
  由首席专家王巍、孟松林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倪润安负责编辑。
 
  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物考古遗存。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完成的《呼伦贝尔地区文物考古研究》第一辑、第二辑主要整理和收录以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蒙古族源和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奠定基础。本课题已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论文集主要包括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汉晋时期、隋唐时期、辽金蒙元时期四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容。
 
  3 《蒙古族源问题的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
 
  本课题拟对地下出土的与蒙古族起源问题相关的古代人类遗骸开展人种成分分析和古DNA分析,从体质人类学和分子考古学的视角揭示蒙古族历史形成过程中的遗传学脉络,为探讨蒙古族源问题提供来自自然科学方面的佐证。首先,从那些在学术界已取得基本共识、考古学证据充分(墓葬形制、随葬品、葬俗、墓志铭文等)、族属明确的古代人骨资料(如辽代契丹、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元代蒙古等)出发,开展古人种学、分子遗传学研究,建立各相关古代人群的人种学座标和古DNA座标。其次,按照文献史料的线索,将已获得的可能属于东胡后裔的各古代人群分别进行人种学和古DNA两个领域的系统分析,尝试性的归纳、总结出“东胡族系” 的人种类型和DNA标记。然后,再按照从已知推未知的原则对一系列研究视野中的古人骨资料依次进行检测。
 
  4 《从东胡到鲜卑的考古学与年代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倪润安副教授。
  
  从东胡到鲜卑,可分为东胡、统一鲜卑、诸部鲜卑三个阶段。东胡是与匈奴对峙的民族集团,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其后裔影响很大。东胡被匈奴击溃后,分裂为乌桓和鲜卑。而鲜卑可能是室韦的祖先,进而关系到蒙古族源的重大问题,因而有必要利用考古资料和科技手段从源头上重新梳理这一脉络。从东胡到鲜卑的发展过程,深刻影响了东北亚各族存在、发展和相互关联的大势,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课题拟对西拉木伦河流域、嫩江流域、呼伦贝尔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相关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大量提取相关样品,进行科技测年,并结合历史文献所提供的背景来探索从东胡——统一鲜卑——诸部鲜卑的演变过程。 
 
  5 《蒙元王陵资料整理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田广林教授。
  
  元朝以来,中外关于蒙元王陵的学术著述,迄今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本课题对国内外有关蒙元王陵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可以为蒙元王陵的调研工作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需要的可资依托的研究基础。将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校勘学、辑佚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从详细地编制并不断及时完善《蒙元王陵论著检索》入手,在分门别类地列出长编的基础上,进行考校核实和分类研究,最后成书。具体研究整理的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1)基础典籍(2)考古文献(3)相关论著(4)非汉文资料(5)编制《蒙元王陵研究大事记》(6)编制《蒙元王陵研究论著检索》。
 
  6  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魏坚教授。
  
  敖伦苏木古城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东北约40公里处。汪古部原是活动在金元之际漠南阴山南北的一个部族,其主体族源是突厥族,后与成吉思汗家族建立了世代联姻的关系,成为蒙古汗国上层的重要成员。汪古部的历史作为蒙元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敖伦苏木古城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为通过汪古部探讨蒙元文化以及蒙古族源的关键线索。本课题拟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和前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考古调查,运用考古学方法,对敖伦苏木古城及内外遗存进行综合研究:探明古城的发展阶段、城内布局、建筑性质;搞清城外东北部墓葬群所反映的丧葬制度及其反映出的独特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史料,通过与相关蒙古部落考古资料的横向比较,分析汪古部的族属来源、语言文化、领地内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以及与蒙古部落共同体的文化融合情况。  
 
  7 《蒙元帝陵建制探源》
  
  课题负责人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副教授。
  
  蒙元帝建制是学界长期忽视的问题。此前历代王朝帝王陵墓的发掘和刊布,为我们探讨该课题提供了考察的线索。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课题拟从如下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其一,系统梳理历代中原汉文化政权的帝陵建制的演变,解释其嬗变趋势,探讨在元朝入主中原之前的中原帝陵是否已经形成某些定型的元素。其二,系统梳理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帝王陵寝建制的演变,探讨游牧民族帝王陵寝建筑的共性。其三,探讨游牧民族政权,特别是该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其帝王陵寝建制与此前汉文化政权帝陵建制的关系。侧重探讨汉文化帝陵元素对游牧民族政权帝陵建制的影响、及其融入的过程。其四,系统梳理蒙古族自身的陵寝制度,特别是其高等级墓葬的形制。藉之探讨此类墓葬建制与汉文化墓葬的关系,以期讨论后者对前者可能影响的程度。在上述四点的基础上,本课题希望能对蒙元帝陵建制形成初步的构建。
  
  8 《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源项目相关遗址与墓葬调查与勘探资料汇编》
  
  课题负责人是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白劲松研究员。
  
  本课题所涉遗址和墓群包括黄火地遗址、谢尔塔拉墓群、蘑菇山墓群、西乌珠尔墓群。这几处遗址和墓群都曾经做过不同程度的调查和抢救性清理工作,初步认知其所属年代大致相当于一至十世纪,相当于鲜卑至室韦阶段。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研究,有助于厘清蒙古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历史,揭示森林草原民族崛起的原因、机制、特点及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进程的影响。本课题将对上述几处遗址和墓群进行科学规范的调查和勘探,了解遗址及墓葬的分布范围、分布数量、地层关系、文化内涵等,主要采取踏查、航拍、探铲勘探、物探、测绘等工作方式。
 
  9  《室韦史料汇注》
  
  课题负责人是内蒙古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久和教授。
  
  室韦史是原蒙古人的历史,是蒙古史的序史。室韦见诸于汉文文献记载的时间长,涉及到的史书种类多,有歧义的、模糊的记载不绝于史,甚至是错误的记载也有留存。基于此,对室韦史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是有必要的,对室韦史、蒙古族起源史、北方民族史的深入研究具有学术意义。本课题是一个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将对历史文献中存在的室韦相关史料按时代进行排比、校勘、注释。尽可能使室韦史料搜集完备,在充分占有资料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民族史语文学等方法进行研究整理。除了以史文互相校勘以外,还将中外研究者对某一条具体史文的种种认识和看法加以归纳汇辑,形成一部既是原始史料的汇编汇注,又是一部汇集室韦史研究成果的著作,以此提高其使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10 《国内外布里亚特蒙古研究论集》
  
  课题负责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格力研究员。
  
  布里亚特蒙古是蒙古族群中一支古老的部落,与蒙古族源以及与古代蒙古历史关系十分密切,但由于布里亚特蒙古人居住地大都在俄罗斯和蒙古国,长期以来国内对其历史文化的研究极其有限。本课题拟对布里亚特蒙古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汇编,包括综述、历史、语言文字、文学、民俗、其他(宗教、艺术、经济、教育等)等内容,以促进国内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11 《口头传统视域下的蒙古族源与呼伦贝尔民族族源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汪立珍教授。
  
  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渊源关系十分密切,而鄂温克等呼伦贝尔民族有语言无文字,有关他们的历史起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资料大量保存在民间叙事。从口头传统的角度深入挖掘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该问题的本质。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广泛搜集蒙古族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等呼伦贝尔民族族源神话、传说、史诗的基础上,按照民间文艺学的母题学、主题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将其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其内在发展规律;二是进行蒙古族与呼伦贝尔诸民族族源口述史调查,选择60~80岁不同年龄段的呼伦贝尔诸民族民众,进行入户深入访谈,记录他们关于民族族源的历史记忆。
 
■  调研和学术交流情况  
 
  2013年度“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工作会议
  
  2013年4月13日,首席专家工作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首席专家孟松林馆长首先介绍了项目前期的进展情况、项目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机构设置的情况等。会议重点讨论并确定了项目2013年重点工作,确立项目研究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会议明确当前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分工,大力推进项目的全面开展和深入研究,确保2012~2013年度阶段性成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项目即将建立“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门户网站”。同时指出,项目研究经费须严格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及项目预算严格执行,并商定具体的执行办法和程序。
 
  会议确定项目设总顾问、学术顾问组和专家组,讨论并商定了顾问组和专家组成员名单,确定择期召开项目专家组会议,由项目主要成员向顾问组和专家组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并请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学术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专家组工作会暨学术座谈会
  
  2013年6月8~9日,项目办公室在呼和浩特组织召开项目专家组工作会暨学术座谈会。由首席专家及责任单位负责人通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共商推进项目研究的重大事宜,并就项目研究目标、实施方案和研究方法等进行讨论。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安泳锝向大会致欢迎辞。项目首席专家孟松林馆长介绍项目缘起、立项经过和项目立项的重大意义;通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同志对项目的高度关注,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对项目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对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研究的近况,并宣读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通知书》;希望各位专家在项目整体目标之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发挥各自专业所长深入细致开展研究工作。
 
  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所长向专家组介绍了项目主要研究课题、申报方式和实施方案。他表示:本项目背景独特,意义重大,项目研究涉及学科众多,各位专家可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和角度出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力争取得创新性成果。
 
  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朝克副局长指出,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是社科规划办成立以来,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项目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经规划办审定的《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挪用项目资助经费;研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承诺,组织实施项目研究的各项工作,同时,做好实施情况的原始记录,向责任单位提交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会议向项目顾问组和专家组颁发了聘书。随后,与会专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项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届学术研讨会
  
  2013年6月22~23日,项目办在呼伦贝尔召开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首届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口头传统视域下的蒙古族源与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佘志远主任发表讲话,表示本项目是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项目,涉及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同时项目本身也是学术上的一个难题,首席专家、项目总顾问、顾问组和专家组的成员责任重大,希望各位专家能充分认识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本项目属于基础性研究,希望大家加强使命感、责任感,将学术研究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项目首席专家王巍表示,项目办公室将组织开展课题申报,通过前期支持和后期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项目的研究工作。本项目研究时间长,经费力度大,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国际性课题,为此,项目的学术研究需更加扎实、严谨,争取在本研究领域获得国际话语权。
 
  项目首席专家孟松林馆长表示,项目组有决心把此项研究工作做的更好,力争取得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不辜负全国社科规划办领导的支持与帮助。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从口头传统与特定地域理论视角,围绕蒙古族源与呼伦贝尔原住民历史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3年课题指南编制会议
  
  2013年7月6~7日,项目办在京组织召开课题指南编制讨论会。
 
  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所长指出,此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与交流,对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力争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取得更为全面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使其具有国际影响力。为此,课题指南的编制需要划定一个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请各方面的专家自选课题,择优立项。课题评审时,要建立专业遴选与专家回避的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主持会议,他强调本项目是一个有着重要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的科研项目,深入开展有很大难度。为此,项目组希望越来越多的专家、尤其是吸纳青年专家、学者参与到项目研究中来。项目办公室也力争搭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做好召集工作,为专家学者服务,为开展多学科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随后,与会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对课题指南的编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指南具体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分工。会后,根据各位专家意见,项目办编制完成了《“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3年度子课题指南》,并与项目子课题申报公告一同发布。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编辑出版工作讨论会
 
  2013年7月16日,项目办在北京召开《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出版工作讨论会,正式启动编辑出版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项目组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副教授,文物出版社艺术图书编辑中心的张征燕副主任、李飏编审、资料摄影信息中心刘小放主任。刘国祥研究员阐释了编辑《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对全书的内容、体例、装帧、用纸和图录拍摄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
 
  2013年10月25日,项目办再次在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编辑会议,进一步协调相关工作,落实本年度两卷按时按质出版。
 
  举办蒙古族源项目文博骨干专业培训班
 
  2012年11月24~30日,由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呼伦贝尔项目办公室主办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启动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呼伦贝市宾馆举行。24日,出席会议的有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所长、孟松林馆长,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朝克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安泳锝,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文物处王大方处长,呼伦贝尔市文化局何涛局长,呼伦贝尔项目办公室主任白劲松院长,来自呼伦贝尔市十三个旗、市、区的文博业务人员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培训。25~30日,在呼伦贝尔海城商务会馆进行项目培训授课。授课教员及主讲题目是:孟松林《蒙古秘史地理名称考证》、王大方《蒙古族源研究基础史料及运用》、曹建恩《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刘国祥《蒙古族源研究中的田野考古工作》、张久和《从鲜卑到室韦的历史变迁》、薄音湖《元明蒙古史》、王俊川《创新思维方式,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陈永志《内蒙古蒙元考古》。
 
  蒙古族源项目学术成果发布会
  
  2014年1月2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此次发布的学术成果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研究》第一辑和第二辑,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和鄂伦春自治旗卷,共4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项目首席专家王巍研究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重要价值,随着这些成果的出版,蒙古族源的相关问题必将引起国内外学者及大众的高度重视。 
 
  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朝克副局长强调蒙古族源项目是由中央常委批示的重要项目,主要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开展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对项目组在过去一年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表示祝贺,希望把围绕项目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
 
  2014年度“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工作会议
  
  2014年3月27日,“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办公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会议由王巍所长主持,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2013年度项目工作进展、成果,以及讨论2014年的工作安排及经费预算等相关事宜。
  
  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首先介绍了2013年度项目工作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对2014年度项目规划、预算进行逐项说明。2013年度项目子课题立项11项,经费80%已经拨付,课题研究均已开展。2014年度项目工作计划如下:出版《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扎赉诺尔区卷);考古发掘岗嘎墓地;与剑桥大学合作,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古代环境、生业系统及蒙古族源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以中、英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增设两个首席专家研究专题,由王巍所长和孟松林馆长主持,分别为蒙古族族源考古学研究、蒙古族源历史与民族学研究,每年以论文形式发表学术成果;召开蒙古族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拍摄蒙古族源相关纪录片等。
 
  项目首席专家孟松林介绍了蒙古族源纪录片的拍摄进展情况。计划每年推出2集纪录片,内容主要从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成立大蒙古国。建立影像数据库,成立纪录片部,并与内蒙古电视台签定制作协议,项目的论文、书籍、科研、影像等资料都收集在库。
 
  最后经项目专家领导商议,决定在2014年8月25~28日召开“蒙古族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相关细节也已商讨确定。
 
  蒙古族源项目田野考古工作五年规划工作会议
 
  2014年4月19日,蒙古族源项目组在京组织召开了田野考古工作五年规划工作会议。
 
  刘国祥研究员对2014年的项目研究工作提出了思路、设想以及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安排。他强调一定要根据首席专家办公会的精神,对2013年的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制定好2014年详细的工作计划,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与开展。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是以考古工作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考古研究工作是重中之重,项目组要做好今后五年的考古工作规划和经费预算,更快更好地开展项目的田野发掘和考古调查工作,力争项目取得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随后,项目组成员对“田野考古工作五年规划”进行逐年逐项商讨。该规划拟定了2014年至2018年的考古发掘及相关工作,以年为单位,具体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发掘、实验室考古、田野调查和考古勘探、科技测试、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等几个方面,并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报送国家文物局,申请专项考古调查和发掘经费。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和扎赉诺尔区卷编写工作会议
 
  2014年6月12日,《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和扎赉诺尔区卷编写工作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安排编写工作计划,针对编写过程中的工作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讨论。
     
  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表示,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的文物非常有特点,新巴尔虎左旗的民族和民俗文物较多,其中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扎赉诺尔区的鲜卑考古遗迹最为丰富,有著名的扎赉诺尔鲜卑墓群和新发现的蘑菇山鲜卑墓群,草原湖泊生态环境内容在本卷的编辑中也要加以体现。这两本书的编写非常重要,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从内容到体例不断完善,发扬学术创新精神,力争出精品。 
     
  文物出版社艺术图书编辑中心副主任张征雁副主任对去年图录编写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在今后编写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包括如何获取和整理图版说明资料、器物命名、测量数据的规范、图版说明的撰写规范等等。王苹副研究馆员讲解了蒙古族服饰信息收集的方法和专业词汇的运用。编写组一行将于6月28日由沈睿文副教授带队赴呼伦贝尔开展工作,呼伦贝尔项目办公室主任白劲松研究员负责和旗县博物馆联系及相关工作事宜。
 
■  呼伦贝尔市项目配套工作  
 
  筹建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
  
  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已由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复成立,为呼伦贝尔市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巴特尔为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拨付专项建设经费500万元。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拟规划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2013年9月6日,该馆已在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开工建设,文物布展大纲、文物征集和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同步进行。
  
  建立蒙古族源项目科研中心
  
  为使蒙古族源项目考古发掘成果更好得到保护,为多学科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创造条件,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在呼伦贝尔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3年常务会议上,同意在呼伦贝尔新区建立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建设呼伦贝尔基地(科学研究中心),规划占地面积20195平方米。该基地负责蒙古族源项目的历史研究、文物征集、文物遗址的规划、文物的修复和科学保护及项目的数据库建设。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项目组成员前来呼伦贝尔进行学术考察、科学研究。
  
  建设森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族源项目呼伦贝尔办公室与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根河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建立森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根河市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森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并划拨了办公用地。
  
  开展蒙古族源科技考古实验室工作
  
  蒙古族源项目田野考古工作于2013年全面展开,联合考古队在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地、陈巴尔虎旗完工岗嘎墓地共清理墓葬9座,发现独木棺葬具,应为蒙古族源考古的最新成果。为了对墓葬葬具及出土文物加以科学保护,8座墓葬已整体取出,拟对其进行实验室考古。目前8座墓葬暂存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展厅,2014年7月,实验室考古工作将全面展开。
  
  编制蒙古族源项目大型遗址文物保护方案
  
  根据蒙古族源项目的考古、历史研究工作进展,2013~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相关业务单位编写了《黑山头古城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谢尔塔拉墓群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巴彦乌拉古城保护利用规划》,以上三个保护利用规划已经自治区专家认证,上报国家文物局待批。
 
  蒙古族源项目影像、拍摄工作进展顺利
  
  2014年将完成“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影像中心”建设工作,同时搜集整理、复制有关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像资料;拍摄、拷贝蒙古国相关资料;完成蒙古历史专家访谈录;开展纪录片《奇乾访古》拍摄工作。
 
■  研究成果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伦春自治旗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编辑,王巍、孟松林两位首席专家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研究员担任副主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本书分为序言、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图版、附录和后记五个部分组成。鄂伦春民族自古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的遗裔,或谓源于南北朝时期室韦族的钵室韦和大室韦部族。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由于独特的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鄂伦春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在经济生产、衣食住行、文化活动、风俗礼仪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体现了浓郁的森林狩猎文化特点。这集中体现在其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以及民间音乐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研究鄂伦春族狩猎生活及相关的房屋建筑式样、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有助于理解东北地区包括蒙古先民在内的古代游猎民族的文化内涵。
 
  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征集的鄂伦春族的桦皮、袍皮制品。《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伦春自治旗卷》共收录文物192件(套),其中还包括关于鄂伦春地区的彩绘岩画、嘎仙洞的图片资料等。书中刊发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均属原创,系首次集中刊发大兴安岭森林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珍,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编排体例进行了创新,极大提高了本书的研究利用价值。作为全国首部地市级的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对于全方位展示呼伦贝尔地区森林、草原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珍、印证呼伦贝尔作为“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历史地位具有独特的价值。本书的编辑、出版,对蒙古族源的深入探索将发挥重要的奠基作用,书中的序言和概述部分、遗址和文物的名称均为中、英文对照,将扩大本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对本书的出版及重要学术价值进行了报道。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编辑,王巍、孟松林两位首席专家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研究员担任副主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本书分为序言、陈巴尔虎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图版、附录和后记五个部分组成。陈旗草原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先后孕育了诸多游牧民族。蒙元时期,铁木真奠定在蒙古草原霸主地位的阔亦田之战便发生在这片草原上。近几百年来,蒙古族的陈巴尔虎部一直于此生活,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巴尔虎蒙古族文化。
 
  因为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巴尔虎的风俗习惯除了与各地蒙古族有诸多共性外,还明显地带有自己的部落特征。这在衣食住行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体现。巴尔虎蒙古族原生态音乐和舞蹈,是呼伦贝尔乃至全国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陈巴尔虎蒙古族,民俗文化原始奇异,独具魅力,他们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巴尔虎萨满教是巴尔虎部落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遗存,对其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陈旗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陈旗境内共发现古代遗址或墓葬群374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2处,旗级保护单位23处。其中,具有重要考古发现及较高学术价值的有东乌珠尔细石器墓葬、查干道布新石器时代墓葬、巴彦哈达石板墓群、端德海拉斯图石板墓群、完工墓群、东乌珠尔鲜卑墓群、西乌珠尔隋唐时期室韦独木棺墓群、浩特陶海辽代古城、哈日道布辽代棺椁墓群、东乌珠尔清代四品武官墓等。上述发现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都在这里孕育、成长、壮大。13世纪初崛起的蒙古族在7世纪左右出现于唐代史籍,称“蒙兀室韦”。陈旗西乌珠尔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室韦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客观依据,可补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其独木棺的发现,为蒙古皇族独木棺葬具形制找到了直接源头。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收录历史文物及民族文物共298件(套)。历史文物所属时代涵盖了史前时期以及整个历史时期。民族文物则是具有典型时代特征和蒙古族特色的生活用具、萨满法器和民族服饰等。书中刊发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均属原创,完美呈现了陈巴尔虎草原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多数珍贵文物和遗址图片系首次面世,对于构建呼伦贝尔草原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体系,推动蒙古族源及中国东北边疆地区考古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书中的序言和概述部分、遗址和文物的名称均为中、英文对照,将扩大本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  成果宣传推介  
 
  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报送《工作简报》两期。第1期侧重汇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建设情况。第2期侧重汇报项目开展的学术交流情况。第3期工作简报已经编辑完成。简报同时由中国社会科研局报送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委、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
  
  2014年1月2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媒体刊发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学术成果《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鄂伦春自治区卷)、《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研究》(第一、二辑)的成果价值及重要意义,国内多家媒体网站转载。
  
  以2013年度谢尔塔拉墓地和岗嘎墓地的考古发现为基本素材,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协作,拟制作、播出五集的蒙古族源考古与历史纪录片。
 
  ■  下一步研究计划  
 
  项目研究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关键在于田野考古工作能否获取新的蒙古族源研究的资料,为此项目实施单位要做好田野考古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呼伦贝尔地区以草原森林景观为主,田野考古工作具有特殊性,寻找遗址或墓地相当困难,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同时要动员旗县区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及当地牧民在春、秋季开展调查,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为此,项目组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田野考古工作规划,多学科综合研究将同步跟进。
  
  2014年计划对岗嘎墓地进行全面钻探,搞清墓地布局和现存墓葬数量,对其中部分墓葬进行发掘。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3年发掘和整体提取的8座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包括谢尔塔拉墓地3座墓葬、岗嘎墓地5座墓葬。将对西乌珠尔墓地进行更大范围的钻探,寻找尚未发现的其他墓葬。以岗嘎墓地为中心,在海拉尔河两岸向两侧各展开50公里的实地调查,对海拉斯图鲜卑墓地进行重点全面调查,确认墓地的基本规模和分布情况。对敖伦苏木古城城内遗迹进行调查,重点遗迹进行初步勘探。
  
  2015年计划继续对岗嘎墓地、海拉斯图鲜卑墓地进行发掘。将上述墓地中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4年整体提取的岗嘎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嘎仙洞遗址全面测绘、物探和周边调查。敖伦苏木古城城外遗迹调查,城外进行全面调查,并对重点遗迹进行初步勘探。整理和编写谢尔塔拉墓地2013年度发掘报告。编写嘎仙洞测绘报告。
 
  2016年计划对海拉斯图鲜卑墓地、西乌珠尔墓地进行发掘;敖伦苏木古城试掘。将两处墓地中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5年整体提取的岗嘎墓葬、海拉斯图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对奇乾遗址、黄火地遗址进行深入调查和勘探。整理和编写岗嘎墓地2013-2014年发掘报告。
 
  2017年计划对蘑菇山墓地进一步发掘,加强对墓葬的整体保护力度,进一步获取鲜卑墓葬年代的测年样品。对2016年整体提取的海拉斯图墓葬、西乌珠尔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对黑山头古城进行深度调查,对重要遗迹进行钻探。整理和编写岗嘎墓地2015年发掘报告、海拉斯图墓地2015年发掘报告、敖伦苏木古城2016年试掘简报。
  
  2018年计划对蘑菇山墓地进行发掘,将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7年整体提取的蘑菇山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对巴彦乌拉古城进行深度调查,对重要遗迹进行钻探。整理和编写海拉斯图墓地2016年发掘报告、西乌珠尔墓地2016年发掘报告。
  
  利用5~6年的时间,完成《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10卷本的编辑、出版工作。采用中、英文刊发,吸纳最新资料,对于向国际学术界推广和展示蒙古族源项目研究成果具有示范作用。
 
(《中国文物报》2014年7月18日6、7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重大课题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综述

发布时间:2014-07-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综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项 目 名 称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
批   准   号    12@ZH014
首 席 专 家    王   巍    孟松林
 
 
■  项目简介  
 
  蒙古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鼎盛时期的蒙古帝国的版图曾横跨欧亚大陆,对这一广阔地区的古代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关于蒙古民族的起源有多种学说和传说,至今尚无准确定论,且史料甚少,记载不详,考古资料零散。因此,该项目将以考古学研究为主导,采取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的方式予以推进。
 
  该项目将以科学构建蒙古史前史为主要学术目标,系统阐释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之前的蒙古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历史,揭示森林草原民族崛起的原因、机制、特点及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进程的影响。
 
  通过在呼伦贝尔地区系统开展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为蒙古族源研究提供系列考古实证资料,同时开展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推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蒙古族源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确立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作为蒙古族发祥地的重要历史地位,将内蒙古打造成蒙古族源研究的国际学术中心,澄清国际学术界近年关于蒙古族源研究的各种谬说。
 
  同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帝王陵寝建制的演变,侧重探讨汉文化帝陵元素对游牧民族政权帝陵建制的影响及其融入的过程;梳理蒙古族自身的陵寝制度,特别是其高等级墓葬的形制,以期对蒙元帝陵建制形成初步的构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发挥考古学的独特优势,系统调查并有目的发掘与蒙古民族起源及早期发展研究相关的居址、墓地、祭祀遗址等遗迹,对出土文物及遗址所处环境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充分发挥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总之,以考古学研究为主,开展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是保证本课题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  项目管理体制的构建
 
  本项目将持续进行8到10年。为保证项目的开展稳定有序、层层推进,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项目组首先从组织架构和管理办法等方面确立组织保障。
 
组织架构
  
  本项目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为责任单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为实施单位,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呼伦贝尔学院等为协作实施单位。

安泳锝副厅长(左三)讲话(左二王巍所长,左四孟松林馆长,左五朝克副局长)
 
  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由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研究员和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馆长、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孟松林先生担任首席专家。
  
  经项目首席专家工作会议研究决定,设项目总顾问、学术顾问组和专家组。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担任项目总顾问。学术顾问组包括乌兰、吴团英、刘新乐、武寅、罗志虎、张利平、蔡美彪、徐光冀、安泳锝、林干、曹永年。专家组由43名成员组成,来自国内30余家教学与科研单位,分属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环境、科技考古等学科,包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齐东方教授、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内蒙古博物院塔拉研究员、内蒙古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久和教授等。另有5名外籍专家组成员,分别来自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英国剑桥大学人类学系。
  
  在北京、呼伦贝尔分设“项目办公室”,北京项目办主任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呼伦贝尔项目办主任为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白劲松研究员。
 
  2012年8月,经中央常委批示,“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正式开始实施。同月,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批准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该中心为院属非实体研究中心,与北京项目办合署办公。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任中心名誉主任,项目首席专家王巍研究员任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孟松林先生任常务副主任,刘国祥研究员任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白劲松研究员任副秘书长。同时聘请该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中心学术顾问、客座研究员。
  
管理办法
  
  2012年11月,首席专家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相配套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以保证子课题项目按照相关规定及经费预算严格执行。
  
项目网站
  
  为有利于信息发布和学术交流,建设一个沟通的平台,“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门户网站”正积极筹建当中,即将开通。
 
■  2013年度考古发掘成果
 
  谢尔塔拉墓地的发掘

谢尔塔拉墓地全景图
 
  谢尔塔拉墓地位于海拉尔区谢尔塔拉农牧场场部东约5公里的台地上,西南距海拉尔市区15公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海拉尔区文物管理所曾在1998年合作发掘过谢尔塔拉墓地,清理出不同规格的墓葬10座,出土金、银、铜、铁、陶、桦树皮器等各类文物200余件。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谢尔塔拉墓地系在国内首次发现的晚唐五代时期的室韦遗存。体质人类学的研究表明,谢尔塔拉人群与现代蒙古人的形态关系最密切,两者在体质特征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因此,谢尔塔拉墓地的科学考古发掘及多学科综合研究是深入推进蒙古族源研究的关键所在。经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2013年8~10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组成考古队,对谢尔塔拉墓地进行大规模钻探,共钻探24200平方米,对1998年发掘区附近进行重点反复钻探,在墓地西北部又发现三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这三座墓葬保存较完整,发掘到棺盖上方后,由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亲临现场,采用整棺提取的办法,运到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以进一步开展实验室考古,使木棺及所有出土文物得到科学保护,为即将建成的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提供展览所需文物标本。
 
  岗嘎墓地的发掘
 
  岗嘎墓地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往东约6公里处海拉尔河南岸的一级阶地沙丘上,距河面高度约7米,墓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根据陈巴尔虎旗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的线索,本项目所组建的呼伦贝尔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及周边地区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钻探、测量工作,对已暴露出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发掘工作从2013年8月20日至10月11日,布置两个探方,发掘面积145平方米,T1内清理墓葬5座、灰坑两座,T2内清理墓葬1座。
  
  以M1为例,位于T1的中部西侧,正南北向。竖穴土坑墓,平面形状为圆角长方形,葬具为独木棺。墓主人仰身直肢葬,面向东南,双臂交叉,双手放置于下腹部,年龄在35~40岁。在墓主人右侧,紧靠西侧棺壁随葬桦树皮箭囊、箭镞一套,墓主人左下侧,腿骨之上紧靠东侧棺壁随葬木弓一个。葬具、人骨、随葬品已经经过加固,整体取回实验室。
 
  H2开口呈圆形,直壁,底部平坦,底呈黄白色,坑壁呈黄白色。共出土53件器物,兽骨共9件,陶片共31件,铁镞共1件,铁块共7件,脚趾骨共2件,石块共2件,贝壳共1件。陶片为灰黑色,纹饰大多以篦点纹为主,少数素面。
  
  从墓葬出土遗物来看,桦树皮箭囊、箭镞、马镫、马鞍等都具有典型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特点,与西乌珠尔、谢尔塔拉出土墓葬相比,三者在文化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共性,可以认为岗嘎墓地是七至十世纪室韦人的遗存。两个灰坑,根据坑内出土遗物以及遗址周边采集文物推测为辽金时期的窖穴。岗嘎墓地是目前所知呼伦贝尔草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独木棺群,元代蒙古贵族仍保持了使用独木棺作为葬具的传统,岗嘎墓地的发现为在呼伦贝尔草原探寻蒙古族源提供了最新的考古实证资料,也是本年度最重要的考古成果。2014年度,将向国家文物局正式申报发掘岗嘎墓地,文化遗产保护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将同步展开。通过召开蒙古族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内外学术界正式公布岗嘎墓地考古成果。
 
■  子课题立项与进展情况  
 
  根据项目办公室研究、编制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3年度子课题指南》和《申报公告》,相关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者共申报14项子课题,其中考古学研究7项、历史文献学研究4项、民族学、民俗学与人类学研究3项。2013年8月,经专家评审,最终批准设立11个子课题。
 
  1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
  
  由首席专家王巍、孟松林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沈睿文负责编辑。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分十卷,计划对呼伦贝尔地区各旗、市、县的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展示。此套图录选取的文物既包括历史文物,也包括比较精美的、有代表性的民族文物,既注重资料收集、整理的全面性、丰富性,又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是一套严肃的科学著作。在装帧设计方面,保证样式、体例以及风格统一,中英双语对照。本课题2013年6月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陈巴尔虎旗卷》《鄂伦春自治旗卷》两卷的出版。  
 
  2 《呼伦贝尔文物考古研究》第一辑、第二辑
  
  由首席专家王巍、孟松林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倪润安负责编辑。
 
  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文物考古遗存。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的持续关注与研究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目前已完成的《呼伦贝尔地区文物考古研究》第一辑、第二辑主要整理和收录以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蒙古族源和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奠定基础。本课题已于2013年6月正式启动,论文集主要包括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汉晋时期、隋唐时期、辽金蒙元时期四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容。
 
  3 《蒙古族源问题的体质人类学与分子考古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
 
  本课题拟对地下出土的与蒙古族起源问题相关的古代人类遗骸开展人种成分分析和古DNA分析,从体质人类学和分子考古学的视角揭示蒙古族历史形成过程中的遗传学脉络,为探讨蒙古族源问题提供来自自然科学方面的佐证。首先,从那些在学术界已取得基本共识、考古学证据充分(墓葬形制、随葬品、葬俗、墓志铭文等)、族属明确的古代人骨资料(如辽代契丹、拓跋鲜卑、慕容鲜卑、元代蒙古等)出发,开展古人种学、分子遗传学研究,建立各相关古代人群的人种学座标和古DNA座标。其次,按照文献史料的线索,将已获得的可能属于东胡后裔的各古代人群分别进行人种学和古DNA两个领域的系统分析,尝试性的归纳、总结出“东胡族系” 的人种类型和DNA标记。然后,再按照从已知推未知的原则对一系列研究视野中的古人骨资料依次进行检测。
 
  4 《从东胡到鲜卑的考古学与年代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倪润安副教授。
  
  从东胡到鲜卑,可分为东胡、统一鲜卑、诸部鲜卑三个阶段。东胡是与匈奴对峙的民族集团,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其后裔影响很大。东胡被匈奴击溃后,分裂为乌桓和鲜卑。而鲜卑可能是室韦的祖先,进而关系到蒙古族源的重大问题,因而有必要利用考古资料和科技手段从源头上重新梳理这一脉络。从东胡到鲜卑的发展过程,深刻影响了东北亚各族存在、发展和相互关联的大势,其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课题拟对西拉木伦河流域、嫩江流域、呼伦贝尔地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相关考古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大量提取相关样品,进行科技测年,并结合历史文献所提供的背景来探索从东胡——统一鲜卑——诸部鲜卑的演变过程。 
 
  5 《蒙元王陵资料整理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田广林教授。
  
  元朝以来,中外关于蒙元王陵的学术著述,迄今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本课题对国内外有关蒙元王陵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可以为蒙元王陵的调研工作提供一个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需要的可资依托的研究基础。将综合运用目录学、文献学、校勘学、辑佚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从详细地编制并不断及时完善《蒙元王陵论著检索》入手,在分门别类地列出长编的基础上,进行考校核实和分类研究,最后成书。具体研究整理的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1)基础典籍(2)考古文献(3)相关论著(4)非汉文资料(5)编制《蒙元王陵研究大事记》(6)编制《蒙元王陵研究论著检索》。
 
  6  达茂旗敖伦苏木古城的考古调查与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魏坚教授。
  
  敖伦苏木古城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镇东北约40公里处。汪古部原是活动在金元之际漠南阴山南北的一个部族,其主体族源是突厥族,后与成吉思汗家族建立了世代联姻的关系,成为蒙古汗国上层的重要成员。汪古部的历史作为蒙元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对敖伦苏木古城的考古调查和研究,成为通过汪古部探讨蒙元文化以及蒙古族源的关键线索。本课题拟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和前人所做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考古调查,运用考古学方法,对敖伦苏木古城及内外遗存进行综合研究:探明古城的发展阶段、城内布局、建筑性质;搞清城外东北部墓葬群所反映的丧葬制度及其反映出的独特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史料,通过与相关蒙古部落考古资料的横向比较,分析汪古部的族属来源、语言文化、领地内的社会生活、经济形态以及与蒙古部落共同体的文化融合情况。  
 
  7 《蒙元帝陵建制探源》
  
  课题负责人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副教授。
  
  蒙元帝建制是学界长期忽视的问题。此前历代王朝帝王陵墓的发掘和刊布,为我们探讨该课题提供了考察的线索。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本课题拟从如下四个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其一,系统梳理历代中原汉文化政权的帝陵建制的演变,解释其嬗变趋势,探讨在元朝入主中原之前的中原帝陵是否已经形成某些定型的元素。其二,系统梳理历代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帝王陵寝建制的演变,探讨游牧民族帝王陵寝建筑的共性。其三,探讨游牧民族政权,特别是该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其帝王陵寝建制与此前汉文化政权帝陵建制的关系。侧重探讨汉文化帝陵元素对游牧民族政权帝陵建制的影响、及其融入的过程。其四,系统梳理蒙古族自身的陵寝制度,特别是其高等级墓葬的形制。藉之探讨此类墓葬建制与汉文化墓葬的关系,以期讨论后者对前者可能影响的程度。在上述四点的基础上,本课题希望能对蒙元帝陵建制形成初步的构建。
  
  8 《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源项目相关遗址与墓葬调查与勘探资料汇编》
  
  课题负责人是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白劲松研究员。
  
  本课题所涉遗址和墓群包括黄火地遗址、谢尔塔拉墓群、蘑菇山墓群、西乌珠尔墓群。这几处遗址和墓群都曾经做过不同程度的调查和抢救性清理工作,初步认知其所属年代大致相当于一至十世纪,相当于鲜卑至室韦阶段。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研究,有助于厘清蒙古民族起源、形成和发展的早期历史,揭示森林草原民族崛起的原因、机制、特点及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进程的影响。本课题将对上述几处遗址和墓群进行科学规范的调查和勘探,了解遗址及墓葬的分布范围、分布数量、地层关系、文化内涵等,主要采取踏查、航拍、探铲勘探、物探、测绘等工作方式。
 
  9  《室韦史料汇注》
  
  课题负责人是内蒙古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久和教授。
  
  室韦史是原蒙古人的历史,是蒙古史的序史。室韦见诸于汉文文献记载的时间长,涉及到的史书种类多,有歧义的、模糊的记载不绝于史,甚至是错误的记载也有留存。基于此,对室韦史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是有必要的,对室韦史、蒙古族起源史、北方民族史的深入研究具有学术意义。本课题是一个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将对历史文献中存在的室韦相关史料按时代进行排比、校勘、注释。尽可能使室韦史料搜集完备,在充分占有资料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校勘学、版本目录学、民族史语文学等方法进行研究整理。除了以史文互相校勘以外,还将中外研究者对某一条具体史文的种种认识和看法加以归纳汇辑,形成一部既是原始史料的汇编汇注,又是一部汇集室韦史研究成果的著作,以此提高其使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10 《国内外布里亚特蒙古研究论集》
  
  课题负责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青格力研究员。
  
  布里亚特蒙古是蒙古族群中一支古老的部落,与蒙古族源以及与古代蒙古历史关系十分密切,但由于布里亚特蒙古人居住地大都在俄罗斯和蒙古国,长期以来国内对其历史文化的研究极其有限。本课题拟对布里亚特蒙古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汇编,包括综述、历史、语言文字、文学、民俗、其他(宗教、艺术、经济、教育等)等内容,以促进国内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11 《口头传统视域下的蒙古族源与呼伦贝尔民族族源研究》
  
  课题负责人是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汪立珍教授。
  
  蒙古族与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渊源关系十分密切,而鄂温克等呼伦贝尔民族有语言无文字,有关他们的历史起源等重大问题的历史资料大量保存在民间叙事。从口头传统的角度深入挖掘将有利于进一步揭示该问题的本质。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广泛搜集蒙古族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族等呼伦贝尔民族族源神话、传说、史诗的基础上,按照民间文艺学的母题学、主题学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并运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将其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其内在发展规律;二是进行蒙古族与呼伦贝尔诸民族族源口述史调查,选择60~80岁不同年龄段的呼伦贝尔诸民族民众,进行入户深入访谈,记录他们关于民族族源的历史记忆。
 
■  调研和学术交流情况  
 
  2013年度“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工作会议
  
  2013年4月13日,首席专家工作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首席专家孟松林馆长首先介绍了项目前期的进展情况、项目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机构设置的情况等。会议重点讨论并确定了项目2013年重点工作,确立项目研究的具体目标和任务。会议明确当前项目研究的主要任务和分工,大力推进项目的全面开展和深入研究,确保2012~2013年度阶段性成果完成的数量和质量。项目即将建立“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门户网站”。同时指出,项目研究经费须严格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及项目预算严格执行,并商定具体的执行办法和程序。
 
  会议确定项目设总顾问、学术顾问组和专家组,讨论并商定了顾问组和专家组成员名单,确定择期召开项目专家组会议,由项目主要成员向顾问组和专家组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并请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内容与方法等学术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专家组工作会暨学术座谈会
  
  2013年6月8~9日,项目办公室在呼和浩特组织召开项目专家组工作会暨学术座谈会。由首席专家及责任单位负责人通报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共商推进项目研究的重大事宜,并就项目研究目标、实施方案和研究方法等进行讨论。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安泳锝向大会致欢迎辞。项目首席专家孟松林馆长介绍项目缘起、立项经过和项目立项的重大意义;通报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同志对项目的高度关注,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原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对项目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对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研究的近况,并宣读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发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立项通知书》;希望各位专家在项目整体目标之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发挥各自专业所长深入细致开展研究工作。
 
  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所长向专家组介绍了项目主要研究课题、申报方式和实施方案。他表示:本项目背景独特,意义重大,项目研究涉及学科众多,各位专家可从各自研究的领域和角度出发,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力争取得创新性成果。
 
  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朝克副局长指出,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是社科规划办成立以来,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项目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经规划办审定的《项目管理办法》和《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不得以任何方式侵占、挪用项目资助经费;研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承诺,组织实施项目研究的各项工作,同时,做好实施情况的原始记录,向责任单位提交项目年度进展报告。
  
  会议向项目顾问组和专家组颁发了聘书。随后,与会专家分别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项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届学术研讨会
  
  2013年6月22~23日,项目办在呼伦贝尔召开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首届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口头传统视域下的蒙古族源与呼伦贝尔民族历史文化”。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佘志远主任发表讲话,表示本项目是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项目,涉及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同时项目本身也是学术上的一个难题,首席专家、项目总顾问、顾问组和专家组的成员责任重大,希望各位专家能充分认识此项研究的重大意义;特别是本项目属于基础性研究,希望大家加强使命感、责任感,将学术研究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项目首席专家王巍表示,项目办公室将组织开展课题申报,通过前期支持和后期支持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项目的研究工作。本项目研究时间长,经费力度大,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国际性课题,为此,项目的学术研究需更加扎实、严谨,争取在本研究领域获得国际话语权。
 
  项目首席专家孟松林馆长表示,项目组有决心把此项研究工作做的更好,力争取得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成果,不辜负全国社科规划办领导的支持与帮助。
 
  随后,与会专家学者从口头传统与特定地域理论视角,围绕蒙古族源与呼伦贝尔原住民历史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3年课题指南编制会议
  
  2013年7月6~7日,项目办在京组织召开课题指南编制讨论会。
 
  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所长指出,此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与交流,对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力争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取得更为全面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使其具有国际影响力。为此,课题指南的编制需要划定一个大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请各方面的专家自选课题,择优立项。课题评审时,要建立专业遴选与专家回避的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主持会议,他强调本项目是一个有着重要政治意义和学术意义的科研项目,深入开展有很大难度。为此,项目组希望越来越多的专家、尤其是吸纳青年专家、学者参与到项目研究中来。项目办公室也力争搭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做好召集工作,为专家学者服务,为开展多学科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条件。
 
  随后,与会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对课题指南的编制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课题指南具体的编制工作进行了分工。会后,根据各位专家意见,项目办编制完成了《“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2013年度子课题指南》,并与项目子课题申报公告一同发布。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编辑出版工作讨论会
 
  2013年7月16日,项目办在北京召开《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出版工作讨论会,正式启动编辑出版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项目组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沈睿文副教授,文物出版社艺术图书编辑中心的张征燕副主任、李飏编审、资料摄影信息中心刘小放主任。刘国祥研究员阐释了编辑《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对全书的内容、体例、装帧、用纸和图录拍摄的具体工作进行了充分讨论,并达成共识。
 
  2013年10月25日,项目办再次在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编辑会议,进一步协调相关工作,落实本年度两卷按时按质出版。
 
  举办蒙古族源项目文博骨干专业培训班
 
  2012年11月24~30日,由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呼伦贝尔项目办公室主办的“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启动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呼伦贝市宾馆举行。24日,出席会议的有项目首席专家王巍所长、孟松林馆长,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朝克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安泳锝,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文物处王大方处长,呼伦贝尔市文化局何涛局长,呼伦贝尔项目办公室主任白劲松院长,来自呼伦贝尔市十三个旗、市、区的文博业务人员100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培训。25~30日,在呼伦贝尔海城商务会馆进行项目培训授课。授课教员及主讲题目是:孟松林《蒙古秘史地理名称考证》、王大方《蒙古族源研究基础史料及运用》、曹建恩《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刘国祥《蒙古族源研究中的田野考古工作》、张久和《从鲜卑到室韦的历史变迁》、薄音湖《元明蒙古史》、王俊川《创新思维方式,提升核心竞争能力》、陈永志《内蒙古蒙元考古》。
 
  蒙古族源项目学术成果发布会
  
  2014年1月20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此次发布的学术成果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研究》第一辑和第二辑,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和鄂伦春自治旗卷,共4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项目首席专家王巍研究员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该项目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的重要价值,随着这些成果的出版,蒙古族源的相关问题必将引起国内外学者及大众的高度重视。 
 
  项目责任单位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朝克副局长强调蒙古族源项目是由中央常委批示的重要项目,主要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开展调查和发掘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对项目组在过去一年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表示祝贺,希望把围绕项目的各项工作不断推进。
 
  2014年度“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工作会议
  
  2014年3月27日,“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办公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会议由王巍所长主持,会议内容主要是总结2013年度项目工作进展、成果,以及讨论2014年的工作安排及经费预算等相关事宜。
  
  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首先介绍了2013年度项目工作成果、经费使用情况,对2014年度项目规划、预算进行逐项说明。2013年度项目子课题立项11项,经费80%已经拨付,课题研究均已开展。2014年度项目工作计划如下:出版《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扎赉诺尔区卷);考古发掘岗嘎墓地;与剑桥大学合作,对呼伦贝尔地区的古代环境、生业系统及蒙古族源开展合作研究,研究成果以中、英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增设两个首席专家研究专题,由王巍所长和孟松林馆长主持,分别为蒙古族族源考古学研究、蒙古族源历史与民族学研究,每年以论文形式发表学术成果;召开蒙古族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拍摄蒙古族源相关纪录片等。
 
  项目首席专家孟松林介绍了蒙古族源纪录片的拍摄进展情况。计划每年推出2集纪录片,内容主要从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成立大蒙古国。建立影像数据库,成立纪录片部,并与内蒙古电视台签定制作协议,项目的论文、书籍、科研、影像等资料都收集在库。
 
  最后经项目专家领导商议,决定在2014年8月25~28日召开“蒙古族源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相关细节也已商讨确定。
 
  蒙古族源项目田野考古工作五年规划工作会议
 
  2014年4月19日,蒙古族源项目组在京组织召开了田野考古工作五年规划工作会议。
 
  刘国祥研究员对2014年的项目研究工作提出了思路、设想以及具体的工作任务与安排。他强调一定要根据首席专家办公会的精神,对2013年的研究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制定好2014年详细的工作计划,使得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与开展。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是以考古工作为主导的多学科综合研究项目,考古研究工作是重中之重,项目组要做好今后五年的考古工作规划和经费预算,更快更好地开展项目的田野发掘和考古调查工作,力争项目取得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随后,项目组成员对“田野考古工作五年规划”进行逐年逐项商讨。该规划拟定了2014年至2018年的考古发掘及相关工作,以年为单位,具体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发掘、实验室考古、田野调查和考古勘探、科技测试、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等几个方面,并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报送国家文物局,申请专项考古调查和发掘经费。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和扎赉诺尔区卷编写工作会议
 
  2014年6月12日,《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新巴尔虎左旗卷和扎赉诺尔区卷编写工作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行。安排编写工作计划,针对编写过程中的工作细节和注意事项进行深入讨论。
     
  北京项目办公室主任刘国祥研究员表示,新巴尔虎左旗和扎赉诺尔区的文物非常有特点,新巴尔虎左旗的民族和民俗文物较多,其中蒙古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扎赉诺尔区的鲜卑考古遗迹最为丰富,有著名的扎赉诺尔鲜卑墓群和新发现的蘑菇山鲜卑墓群,草原湖泊生态环境内容在本卷的编辑中也要加以体现。这两本书的编写非常重要,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从内容到体例不断完善,发扬学术创新精神,力争出精品。 
     
  文物出版社艺术图书编辑中心副主任张征雁副主任对去年图录编写工作进行总结,指出了在今后编写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事项。包括如何获取和整理图版说明资料、器物命名、测量数据的规范、图版说明的撰写规范等等。王苹副研究馆员讲解了蒙古族服饰信息收集的方法和专业词汇的运用。编写组一行将于6月28日由沈睿文副教授带队赴呼伦贝尔开展工作,呼伦贝尔项目办公室主任白劲松研究员负责和旗县博物馆联系及相关工作事宜。
 
■  呼伦贝尔市项目配套工作  
 
  筹建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
  
  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已由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复成立,为呼伦贝尔市管理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巴特尔为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拨付专项建设经费500万元。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拟规划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2013年9月6日,该馆已在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蒙兀室韦苏木开工建设,文物布展大纲、文物征集和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同步进行。
  
  建立蒙古族源项目科研中心
  
  为使蒙古族源项目考古发掘成果更好得到保护,为多学科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创造条件,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在呼伦贝尔市城市规划委员会2013年常务会议上,同意在呼伦贝尔新区建立呼伦贝尔市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办公室,建设呼伦贝尔基地(科学研究中心),规划占地面积20195平方米。该基地负责蒙古族源项目的历史研究、文物征集、文物遗址的规划、文物的修复和科学保护及项目的数据库建设。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项目组成员前来呼伦贝尔进行学术考察、科学研究。
  
  建设森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蒙古族源项目呼伦贝尔办公室与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根河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在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建立森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根河市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森林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并划拨了办公用地。
  
  开展蒙古族源科技考古实验室工作
  
  蒙古族源项目田野考古工作于2013年全面展开,联合考古队在海拉尔谢尔塔拉墓地、陈巴尔虎旗完工岗嘎墓地共清理墓葬9座,发现独木棺葬具,应为蒙古族源考古的最新成果。为了对墓葬葬具及出土文物加以科学保护,8座墓葬已整体取出,拟对其进行实验室考古。目前8座墓葬暂存于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展厅,2014年7月,实验室考古工作将全面展开。
  
  编制蒙古族源项目大型遗址文物保护方案
  
  根据蒙古族源项目的考古、历史研究工作进展,2013~201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的统一领导下,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联合相关业务单位编写了《黑山头古城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规划》《谢尔塔拉墓群文物保护利用规划》《巴彦乌拉古城保护利用规划》,以上三个保护利用规划已经自治区专家认证,上报国家文物局待批。
 
  蒙古族源项目影像、拍摄工作进展顺利
  
  2014年将完成“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影像中心”建设工作,同时搜集整理、复制有关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的影像资料;拍摄、拷贝蒙古国相关资料;完成蒙古历史专家访谈录;开展纪录片《奇乾访古》拍摄工作。
 
■  研究成果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伦春自治旗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编辑,王巍、孟松林两位首席专家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研究员担任副主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本书分为序言、鄂伦春自治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图版、附录和后记五个部分组成。鄂伦春民族自古游猎于大小兴安岭的深山密林中,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的遗裔,或谓源于南北朝时期室韦族的钵室韦和大室韦部族。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由于独特的地域条件和自然条件,鄂伦春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能和生活方式,在经济生产、衣食住行、文化活动、风俗礼仪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体现了浓郁的森林狩猎文化特点。这集中体现在其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以及民间音乐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研究鄂伦春族狩猎生活及相关的房屋建筑式样、桦树皮文化、兽皮文化,有助于理解东北地区包括蒙古先民在内的古代游猎民族的文化内涵。
 
  鄂伦春自治旗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征集的鄂伦春族的桦皮、袍皮制品。《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鄂伦春自治旗卷》共收录文物192件(套),其中还包括关于鄂伦春地区的彩绘岩画、嘎仙洞的图片资料等。书中刊发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均属原创,系首次集中刊发大兴安岭森林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遗珍,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编排体例进行了创新,极大提高了本书的研究利用价值。作为全国首部地市级的民族文物考古大系,对于全方位展示呼伦贝尔地区森林、草原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珍、印证呼伦贝尔作为“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幽静的后院”的历史地位具有独特的价值。本书的编辑、出版,对蒙古族源的深入探索将发挥重要的奠基作用,书中的序言和概述部分、遗址和文物的名称均为中、英文对照,将扩大本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对本书的出版及重要学术价值进行了报道。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族源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内蒙古蒙古族源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呼伦贝尔民族博物院编辑,王巍、孟松林两位首席专家担任主编,刘国祥、白劲松研究员担任副主编,文物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本书分为序言、陈巴尔虎旗民族文物考古概述、图版、附录和后记五个部分组成。陈旗草原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先后孕育了诸多游牧民族。蒙元时期,铁木真奠定在蒙古草原霸主地位的阔亦田之战便发生在这片草原上。近几百年来,蒙古族的陈巴尔虎部一直于此生活,创造了独具魅力的巴尔虎蒙古族文化。
 
  因为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巴尔虎的风俗习惯除了与各地蒙古族有诸多共性外,还明显地带有自己的部落特征。这在衣食住行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体现。巴尔虎蒙古族原生态音乐和舞蹈,是呼伦贝尔乃至全国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陈巴尔虎蒙古族,民俗文化原始奇异,独具魅力,他们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是内蒙古自治区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巴尔虎萨满教是巴尔虎部落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遗存,对其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陈旗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悠久。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陈旗境内共发现古代遗址或墓葬群374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保护单位2处,旗级保护单位23处。其中,具有重要考古发现及较高学术价值的有东乌珠尔细石器墓葬、查干道布新石器时代墓葬、巴彦哈达石板墓群、端德海拉斯图石板墓群、完工墓群、东乌珠尔鲜卑墓群、西乌珠尔隋唐时期室韦独木棺墓群、浩特陶海辽代古城、哈日道布辽代棺椁墓群、东乌珠尔清代四品武官墓等。上述发现表明,呼伦贝尔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都在这里孕育、成长、壮大。13世纪初崛起的蒙古族在7世纪左右出现于唐代史籍,称“蒙兀室韦”。陈旗西乌珠尔墓群的发现,为研究室韦的丧葬习俗提供了客观依据,可补历史文献记载之不足。其独木棺的发现,为蒙古皇族独木棺葬具形制找到了直接源头。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收录历史文物及民族文物共298件(套)。历史文物所属时代涵盖了史前时期以及整个历史时期。民族文物则是具有典型时代特征和蒙古族特色的生活用具、萨满法器和民族服饰等。书中刊发的图片和文字材料均属原创,完美呈现了陈巴尔虎草原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多数珍贵文物和遗址图片系首次面世,对于构建呼伦贝尔草原古代游牧民族考古学文化体系,推动蒙古族源及中国东北边疆地区考古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书中的序言和概述部分、遗址和文物的名称均为中、英文对照,将扩大本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  成果宣传推介  
 
  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报送《工作简报》两期。第1期侧重汇报项目的前期准备和组织建设情况。第2期侧重汇报项目开展的学术交流情况。第3期工作简报已经编辑完成。简报同时由中国社会科研局报送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委、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
  
  2014年1月21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媒体刊发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研究”项目学术成果《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陈巴尔虎旗卷、鄂伦春自治区卷)、《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研究》(第一、二辑)的成果价值及重要意义,国内多家媒体网站转载。
  
  以2013年度谢尔塔拉墓地和岗嘎墓地的考古发现为基本素材,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协作,拟制作、播出五集的蒙古族源考古与历史纪录片。
 
  ■  下一步研究计划  
 
  项目研究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关键在于田野考古工作能否获取新的蒙古族源研究的资料,为此项目实施单位要做好田野考古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呼伦贝尔地区以草原森林景观为主,田野考古工作具有特殊性,寻找遗址或墓地相当困难,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同时要动员旗县区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及当地牧民在春、秋季开展调查,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为此,项目组制定了未来五年的田野考古工作规划,多学科综合研究将同步跟进。
  
  2014年计划对岗嘎墓地进行全面钻探,搞清墓地布局和现存墓葬数量,对其中部分墓葬进行发掘。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3年发掘和整体提取的8座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包括谢尔塔拉墓地3座墓葬、岗嘎墓地5座墓葬。将对西乌珠尔墓地进行更大范围的钻探,寻找尚未发现的其他墓葬。以岗嘎墓地为中心,在海拉尔河两岸向两侧各展开50公里的实地调查,对海拉斯图鲜卑墓地进行重点全面调查,确认墓地的基本规模和分布情况。对敖伦苏木古城城内遗迹进行调查,重点遗迹进行初步勘探。
  
  2015年计划继续对岗嘎墓地、海拉斯图鲜卑墓地进行发掘。将上述墓地中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4年整体提取的岗嘎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嘎仙洞遗址全面测绘、物探和周边调查。敖伦苏木古城城外遗迹调查,城外进行全面调查,并对重点遗迹进行初步勘探。整理和编写谢尔塔拉墓地2013年度发掘报告。编写嘎仙洞测绘报告。
 
  2016年计划对海拉斯图鲜卑墓地、西乌珠尔墓地进行发掘;敖伦苏木古城试掘。将两处墓地中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5年整体提取的岗嘎墓葬、海拉斯图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对奇乾遗址、黄火地遗址进行深入调查和勘探。整理和编写岗嘎墓地2013-2014年发掘报告。
 
  2017年计划对蘑菇山墓地进一步发掘,加强对墓葬的整体保护力度,进一步获取鲜卑墓葬年代的测年样品。对2016年整体提取的海拉斯图墓葬、西乌珠尔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对黑山头古城进行深度调查,对重要遗迹进行钻探。整理和编写岗嘎墓地2015年发掘报告、海拉斯图墓地2015年发掘报告、敖伦苏木古城2016年试掘简报。
  
  2018年计划对蘑菇山墓地进行发掘,将保存较好的墓葬整体提取到实验室。对2017年整体提取的蘑菇山墓葬进行实验室考古。对巴彦乌拉古城进行深度调查,对重要遗迹进行钻探。整理和编写海拉斯图墓地2016年发掘报告、西乌珠尔墓地2016年发掘报告。
  
  利用5~6年的时间,完成《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10卷本的编辑、出版工作。采用中、英文刊发,吸纳最新资料,对于向国际学术界推广和展示蒙古族源项目研究成果具有示范作用。
 
(《中国文物报》2014年7月18日6、7版)
 

作者: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