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瓷之源”课题与瓷器起源研究的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4-08-04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作者:瓷之源课题组
东苕溪流域先秦窑址分布图
  历年工作
 
  “瓷之源”课题的确立,要追溯至德清原始瓷窑址的发现及其早年取得的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后,德清县的文物工作者先后新发现多处先秦时期的原始瓷窑址,朱建明首先对德清原始瓷窑址采集的标本进行梳理与研究,构建了德清原始瓷发展的年代大框架。
 
  正式的考古发掘则始于火烧山窑址,2007年3月~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窑址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的器物器型巨大,胎釉质量上佳,装饰繁缛而精美,此类大型青瓷器的烧造成功,是制瓷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2007年9至2008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对亭子桥窑址进行了发掘,首次发现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的窑场,同时亭子桥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器质量极高,对于重新认识战国原始青瓷在成熟青瓷出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邻近的、与亭子桥窑址产品近似的长山战国原始瓷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在发掘取得重大学术成果的基础上,2008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德清县人民政府在德清共同主办了“‘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会议上多数专家认为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通过三次发掘及第一届“瓷之源”会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认识到“瓷之源”研究的重要性,于2009年成立 “瓷之源-浙江早期瓷窑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课题组,重点探索中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包括原始瓷起源与成熟青瓷的起源两大问题,其中前期重点开展浙北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的调查与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由瓷窑址考古与先秦考古研究人员组成,主要包括沈岳明、陈元甫、徐军、郑建明等人,德清博物馆朱建明、周建忠、陈云等人共同参与,项目由郑建明负责。
 
  2009年3~6月份“瓷之源”课题组对德清龙山地区窑址进行了第一次专题调查,范围主要是德清龙山窑址群的核心地区,新发现大量窑址,使德清地区的窑址数量超过了70多处,并首次在德清地区发现商代窑址数处。
 
  在本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由浙江省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德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浙江德清第二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8日至30日在德清县召开。会议多数专家认为德清地区一直是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国瓷器重要的发源地。
 
  同时,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瓷之源——德清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暨原始瓷精品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这是首次举行大规模的原始瓷精品展览。
 
  2010年3~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州市博物馆对湖州南郊的南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是商代一处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最早可到商代早期甚至更早,是当时已发掘最早的原始瓷窑址。
 
  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瓷之源”课题组对湖州南部、主要是南山窑址所在的青山地区及其与德清龙山地区之间的东苕溪沿岸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也是课题组对该流域进行的第二次专题调查,发现了一批相当于夏代的窑址。
 
  2011年4月召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广新局、吴兴区人民政府主办,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承办的“浙江湖州?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研讨会”。这是有关原始瓷的第三次学术会议。
 
  2011年10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德清县博物馆、绍兴县博物馆承办的“浙江原始青瓷及德清火烧山等窑址考古成果汇报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此次展览汇集了德清地区先秦窑址、土墩墓中出土的原始瓷精品及绍兴地区战国原始瓷精品,是浙江地区原始瓷集中代表。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一次小型学术研讨会,其中瓢山夏代窑址的发现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这是第四次原始瓷会议。
 
  2012年3~6月,瓷之源课题组对德清境内龙山窑址群外围地区进行了调查,新发现窑址20多处,使整个窑址群的数量达到了134处。
 
  2012年5~6月、7~8月分别对湖州瓢山窑址和德清尼姑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瓢山窑址的产品具有相当的原始性,时代可以上溯至夏或夏商之际,是目前发现最早与最原始器物。
 
  2013年9~11月、2014年3~4月,对德清乾元镇一带东苕溪沿岸进行调查,新发现窑址20多处,整个窑址群数量达到了150多处。
 
  至此,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的分布范围及其面貌基本清晰。分布上:主要分布在东苕溪的中下游地区,沿东苕溪西岸分布,分两个集群,以德清龙山窑址群为主体,占了窑址的绝大多数,湖州青山窑址群亦有一定的数量与密度。
 
  2012年6月6日,由省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清县博物馆共建的“浙江原始瓷考古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工作站”正式在德清老馆挂牌成立。
 
  2012年,“瓷之源”课题作为一个项目正式列入国家指南针计划,“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原始瓷起源及先秦原始瓷制作技术发展综合研究”,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德清县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参与,进行瓷器起源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这是“瓷之源”课题在研究上的重大提升,多学科尤其是理化类学科的介入,为课题的研究带来了质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瓷之源”课题从成立到项目的顺利推进,得到了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湖州市文广新局、德清县文广新局、吴兴区文广新局、洛舍镇人民政府、东林镇人民政府等各级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文化部郑欣淼副部长与浙江省文物局鲍贤伦局长等还到工地与工作人员共进午餐,体验野外工作的艰苦生活,对考古人员进行了新切慰问。张忠培、李伯谦、徐天进、赵辉、吴小红、张敏、宋建、丁金龙、栗建安、李刚等先生先后到发掘、调查现场指导相关工作。德清县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为调查发掘工作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是课题组得以设立和课题大步推进的根本,所领导对瓷之源课题的进展随时予以关注,所里老一代瓷窑址考古专家朱伯谦、任世龙先生对发掘工作多次到现场指导,任世龙先生还对课题的规划与设置提出许多建议与意见。
 
  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分布  
 
  通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分布与特征已初步显露。
 
  目前考古调查工作已初步完成东苕溪流域中下游的调查工作,确定窑址数量共计150多处,从分布上来看,可以分成两个窑址群:德清龙山窑址群与湖州青山窑址群。龙山窑址群目前发现130多处(龙山窑址群的核心地点很多窑址早晚不同时期堆积叠压,一个地点仅算一处窑址,如果不同时期窑址堆积分开计算,则该片区窑址数量更大)、青山窑址群目前发现20多处。其中以德清龙山窑址群为主体,窑址数量多、规模庞大、持续时期长、产品质量高。
 
  德清龙山窑址群位于德清县东北部,以原先的龙山乡为中心,因此名之,其区域主体位于今天德清县武康镇的东北部地区。窑址核心主要分布在武康镇龙胜村境内,共有110多处窑址。这里地处东苕溪西岸,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脉向东部广阔的杭嘉湖河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区域内低山起伏,河湖纵横,几乎每一个窑址均有古河道与之相通,因此运输相当便利。德清龙山窑址群从夏商时期开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各个时期,连绵不绝,基本不曾间断。这是目前已知窑址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序列最完整的窑址群。
 
  从夏代原始瓷的出现开始,礼器即已成为原始瓷产品的主要门类,商代各种类型的豆占了绝大多数。经历了西周早中期与西周末至春秋早期两个大的发展时期以后,原始瓷在战国早中期迎来了其发展的顶峰。器物种类极其丰富,除一般的碗、盘、杯、盅、盂、钵、盒、碟等日用器外,还大量生产仿青铜礼器和乐器,以及少量的兵器与工具。礼器器形有鼎、豆、尊、簋、盆、盘、甗、提梁壶、提梁盉、镂孔长颈瓶、罍、罐、壶、钫、鉴、冰酒器、温酒器、烤炉、镇、匜等;乐器有甬钟、钮钟、鎛、錞于、钩鑃、缶、悬鼓座、钲、磬等;兵器有戈、矛、斧、钺等;工具有锛、凿等。并且同一种器类往往有多种器型,造型丰富多彩,极富变化;同时这一时期的器物多体形硕大厚重,造型工整端庄,做工精巧细致,无论是成型工艺和烧成技术,还是产品质量,堪称原始青瓷中的精品。
 
  湖州青山窑址群位于德清龙山窑址群的下游,两地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这里地处湖州市南郊原青山乡范围内,因此名之,今隶属于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有窑址20多处,按产品差异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接近于龙山类型,以印纹硬陶为主,器型主要是大型罐或坛类器物。另一类几乎纯烧原始瓷,称为青山类型,产品主要有豆、罐及盖、尊等。时代初步判定均为商代:最早从商代早期开始,甚至夏商之际开始,一直延续到商代晚期。
 
  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的基本特征及其学术意义
 
湖州南山商代窑址出土原始瓷

 
湖州南山窑址商代龙窑炉遗迹
 
  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本窑区从夏商时期开始,历经西周、春秋至战国时期,连绵不绝,基本不曾间断,是目前国内已知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商周时期窑区。
 
  其次是窑址密集、生产规模大。目前已发现窑址150多处,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
 
  第三是产品种类丰富。除生产日用器物外,还大量烧造象征身份与地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仿青铜礼器和乐器。而这些大型礼乐器的生产,目前仅见于东苕溪流域。
 
  第四是产品质量高。许多产品体型硕大、制作规整、胎质坚致细腻、釉色青翠匀润、施釉均匀、玻璃质感强,代表先秦时期窑业的最高发展水平。
 
  第五是烧造瓷器龙窑在本地起源与逐渐成熟。
 
  第六是窑具形态各异,装烧工艺成熟。战国时期大量涌现各种支烧具。
 
  第七是独立窑区的出现。自夏商时期开始,本地区即形成独立的窑区而不再依托于生活遗址。
 
  因此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市区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窑址群,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一枝独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汉代成熟青瓷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研究原始瓷起源、探索 “瓷之源”的最理想区域,也是探索成熟青瓷起源的先决条件。因此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瓷器的起源及其制瓷技术的演进
 
  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最早可到夏商时期,窑址无论是产品的胎、釉、成型技术,还是窑炉的装烧工艺,既有成熟性,又有原始性,具有瓷器早期形态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瓷,为探索瓷器起源和中国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从夏商开始,经过西周与春秋时期的发展,东苕溪流域原始瓷生产在战国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原始瓷制瓷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过程,是中国早期瓷器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是探索中国瓷器早期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
 
  2.原始瓷详细的编年体系
 
  原始瓷是越文化最具特征的文化因素之一,而江南地区原始瓷主要出土于土墩墓中,由于土墩墓多单独成墓,很少有叠压打破关系,其年代的确定主要依靠类型学的排比,较少地层学上的证据。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窑址群中不少窑址如湖州南山、德清火烧山等窑址,有丰富的地层可以建立各自详细的编年体系。
 
  3.原始瓷的衰落、成熟青瓷的出现及窑场在东汉时期的转移
 
  先秦时期的原始瓷制瓷技术发展到战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为汉代制瓷业的跃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鼎盛时期的原始瓷并没有直接演变成成熟青瓷,而是在战国中晚期随着越国的式微而迅速走向衰落。本区域内除大量战国中晚期窑址存在外,还有一定数量西汉至东汉早期窑址,从目前考古材料来看这是本区域内独有的,对于探索两者的转承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区,是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市区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东汉晚期开始的成熟青瓷,虽然本区域内仍然继续生产,但其中心产区无疑已转移至以上虞为中心的曹娥江流域,这种瓷业中心产区的大规模转移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深入地探讨。
 
  4.越文化研究的切入口
 
  使用原始瓷礼器而非青铜器随葬是越文化墓葬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原始瓷在越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作为瓷器的早期形态,与陶器有着重大的区别,它的发明和利用,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同时可能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原始瓷自其出现伊始,除一部分日用器外,即有礼器的存在,这种礼器类器物的生产,意义类似于本地区内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一种象征身份与地位的显赫物品,也是社会复杂化进程的重要物化形态。东南地区原始瓷的发展,明显经历了西周早中期、西周末至春秋早期、战国早中期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大量体型硕大、造型复杂、纹饰繁缛、工艺精美的礼乐器的存在,不仅说明越文化有自身独特的礼仪制度,同时可能分别代表了东南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几个高峰,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不断提高,直至在战国时期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国家阶段。
 
  5.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原始瓷器虽然是越文化最具特征的文化因素,然而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均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越到后来这种联系越明显,战国时期的许多器物不仅是造型和纹饰,而且其组合上直接仿自中原的青铜器。
 
  以河南为中心,包括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在内的北方地区,是先秦时期除以浙江为中心的江南以外地区原始瓷的重要分布区。这一地区商代即开始出现原始瓷,一般持续到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很少见或基本不见。总体上看北方地区出土原始瓷数量并不是很多,且主要出土于高等级的墓葬和殷墟、周原等都城遗址中。北方地区至今未发现原始瓷窑址,关于其产地,历来就有北方生产说与南方生产说两种观点,以往所作的测试分析,亦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从器型上看,许多器物与南方原始瓷极其相似,如商代殷墟地区出土的罐、豆等器物,无论是器型还是胎、釉等特征,均与湖州南山窑址产品十分相近,可能是该窑址或本流域内其他窑址的产品。而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几乎均可从江南土墩墓中找到相同的器物。因此从现有材料来看,北方地区至少多数原始瓷当从南方地区输入,原始瓷是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瓷之源”课题列入指南针计划后,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首先,在田野考古方面,初步完成整个区域的系统调查,明确了窑址的分布、规模、产品面貌、制作工艺、质量体系等先秦时期窑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完成包括瓢山、南山、火烧山、亭子桥等重点窑址的发掘,建立较为完整的先秦时期窑业发展序列,尤其是夏商时期原始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材料丰富,序列完整。
 
  其次,在生态环境上,完成对窑址各种地理信息的采集与记录,完成古河道、古地名、古码头等的调查,基本明确窑址分布的生态特征与对外运输路线。
 
  第三,除窑址外,完成东苕溪沿岸包括土墩墓、遗址和城址等先秦时期遗迹较系统的调查,下菰城夏商时期城址的确定,使本地区的聚落分布与中心区域逐渐清晰,原始瓷的起源与本区域社会再复杂化进程息息相关。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综合测试研究。在测年上,除传统的碳十四测年外,首次较系统地利用光释光手段进行测年研究;理化测试上,对胎、釉等的物相、成份、微量元素、烧成温度、吸水率等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以理化数据的形式建立原始瓷起源与发展的过程,确定人工釉的标准及其出现时间。同时多家单位同时检测与检验,推动共同测试标准的形成。
 
   (《中国文物报》2014年8月1日7版  作者:沈岳明  郑建明   陈元甫)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考古网
分享到:
重大课题

“瓷之源”课题与瓷器起源研究的重大进展

发布时间:2014-08-04

东苕溪流域先秦窑址分布图
  历年工作
 
  “瓷之源”课题的确立,要追溯至德清原始瓷窑址的发现及其早年取得的成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工作开展以后,德清县的文物工作者先后新发现多处先秦时期的原始瓷窑址,朱建明首先对德清原始瓷窑址采集的标本进行梳理与研究,构建了德清原始瓷发展的年代大框架。
 
  正式的考古发掘则始于火烧山窑址,2007年3月~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窑址出土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的器物器型巨大,胎釉质量上佳,装饰繁缛而精美,此类大型青瓷器的烧造成功,是制瓷技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2007年9至2008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德清县博物馆,对亭子桥窑址进行了发掘,首次发现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的窑场,同时亭子桥窑址出土的原始青瓷器质量极高,对于重新认识战国原始青瓷在成熟青瓷出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对邻近的、与亭子桥窑址产品近似的长山战国原始瓷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在发掘取得重大学术成果的基础上,2008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德清县人民政府在德清共同主办了“‘瓷之源’——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会议上多数专家认为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誉之为“瓷之源”可谓实至名归。
 
  通过三次发掘及第一届“瓷之源”会议,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认识到“瓷之源”研究的重要性,于2009年成立 “瓷之源-浙江早期瓷窑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课题组,重点探索中国瓷器的起源问题,包括原始瓷起源与成熟青瓷的起源两大问题,其中前期重点开展浙北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的调查与研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要由瓷窑址考古与先秦考古研究人员组成,主要包括沈岳明、陈元甫、徐军、郑建明等人,德清博物馆朱建明、周建忠、陈云等人共同参与,项目由郑建明负责。
 
  2009年3~6月份“瓷之源”课题组对德清龙山地区窑址进行了第一次专题调查,范围主要是德清龙山窑址群的核心地区,新发现大量窑址,使德清地区的窑址数量超过了70多处,并首次在德清地区发现商代窑址数处。
 
  在本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由浙江省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博物馆、德清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浙江德清第二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28日至30日在德清县召开。会议多数专家认为德清地区一直是商周时期的制瓷中心,是中国瓷器重要的发源地。
 
  同时,由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瓷之源——德清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暨原始瓷精品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这是首次举行大规模的原始瓷精品展览。
 
  2010年3~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湖州市博物馆对湖州南郊的南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是商代一处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最早可到商代早期甚至更早,是当时已发掘最早的原始瓷窑址。
 
  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瓷之源”课题组对湖州南部、主要是南山窑址所在的青山地区及其与德清龙山地区之间的东苕溪沿岸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也是课题组对该流域进行的第二次专题调查,发现了一批相当于夏代的窑址。
 
  2011年4月召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广新局、吴兴区人民政府主办,湖州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承办的“浙江湖州?东苕溪流域商代原始瓷窑址考古成果研讨会”。这是有关原始瓷的第三次学术会议。
 
  2011年10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人民政府主办,德清县博物馆、绍兴县博物馆承办的“浙江原始青瓷及德清火烧山等窑址考古成果汇报展”在故宫博物院举办,此次展览汇集了德清地区先秦窑址、土墩墓中出土的原始瓷精品及绍兴地区战国原始瓷精品,是浙江地区原始瓷集中代表。展览期间还举行了一次小型学术研讨会,其中瓢山夏代窑址的发现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这是第四次原始瓷会议。
 
  2012年3~6月,瓷之源课题组对德清境内龙山窑址群外围地区进行了调查,新发现窑址20多处,使整个窑址群的数量达到了134处。
 
  2012年5~6月、7~8月分别对湖州瓢山窑址和德清尼姑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瓢山窑址的产品具有相当的原始性,时代可以上溯至夏或夏商之际,是目前发现最早与最原始器物。
 
  2013年9~11月、2014年3~4月,对德清乾元镇一带东苕溪沿岸进行调查,新发现窑址20多处,整个窑址群数量达到了150多处。
 
  至此,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的分布范围及其面貌基本清晰。分布上:主要分布在东苕溪的中下游地区,沿东苕溪西岸分布,分两个集群,以德清龙山窑址群为主体,占了窑址的绝大多数,湖州青山窑址群亦有一定的数量与密度。
 
  2012年6月6日,由省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清县博物馆共建的“浙江原始瓷考古研究中心”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工作站”正式在德清老馆挂牌成立。
 
  2012年,“瓷之源”课题作为一个项目正式列入国家指南针计划,“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原始瓷起源及先秦原始瓷制作技术发展综合研究”,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德清县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参与,进行瓷器起源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这是“瓷之源”课题在研究上的重大提升,多学科尤其是理化类学科的介入,为课题的研究带来了质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瓷之源”课题从成立到项目的顺利推进,得到了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政府、湖州市文广新局、德清县文广新局、吴兴区文广新局、洛舍镇人民政府、东林镇人民政府等各级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文化部郑欣淼副部长与浙江省文物局鲍贤伦局长等还到工地与工作人员共进午餐,体验野外工作的艰苦生活,对考古人员进行了新切慰问。张忠培、李伯谦、徐天进、赵辉、吴小红、张敏、宋建、丁金龙、栗建安、李刚等先生先后到发掘、调查现场指导相关工作。德清县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为调查发掘工作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是课题组得以设立和课题大步推进的根本,所领导对瓷之源课题的进展随时予以关注,所里老一代瓷窑址考古专家朱伯谦、任世龙先生对发掘工作多次到现场指导,任世龙先生还对课题的规划与设置提出许多建议与意见。
 
  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分布  
 
  通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分布与特征已初步显露。
 
  目前考古调查工作已初步完成东苕溪流域中下游的调查工作,确定窑址数量共计150多处,从分布上来看,可以分成两个窑址群:德清龙山窑址群与湖州青山窑址群。龙山窑址群目前发现130多处(龙山窑址群的核心地点很多窑址早晚不同时期堆积叠压,一个地点仅算一处窑址,如果不同时期窑址堆积分开计算,则该片区窑址数量更大)、青山窑址群目前发现20多处。其中以德清龙山窑址群为主体,窑址数量多、规模庞大、持续时期长、产品质量高。
 
  德清龙山窑址群位于德清县东北部,以原先的龙山乡为中心,因此名之,其区域主体位于今天德清县武康镇的东北部地区。窑址核心主要分布在武康镇龙胜村境内,共有110多处窑址。这里地处东苕溪西岸,是西部高大的天目山脉向东部广阔的杭嘉湖河网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区域内低山起伏,河湖纵横,几乎每一个窑址均有古河道与之相通,因此运输相当便利。德清龙山窑址群从夏商时期开始,历经西周、春秋、战国各个时期,连绵不绝,基本不曾间断。这是目前已知窑址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序列最完整的窑址群。
 
  从夏代原始瓷的出现开始,礼器即已成为原始瓷产品的主要门类,商代各种类型的豆占了绝大多数。经历了西周早中期与西周末至春秋早期两个大的发展时期以后,原始瓷在战国早中期迎来了其发展的顶峰。器物种类极其丰富,除一般的碗、盘、杯、盅、盂、钵、盒、碟等日用器外,还大量生产仿青铜礼器和乐器,以及少量的兵器与工具。礼器器形有鼎、豆、尊、簋、盆、盘、甗、提梁壶、提梁盉、镂孔长颈瓶、罍、罐、壶、钫、鉴、冰酒器、温酒器、烤炉、镇、匜等;乐器有甬钟、钮钟、鎛、錞于、钩鑃、缶、悬鼓座、钲、磬等;兵器有戈、矛、斧、钺等;工具有锛、凿等。并且同一种器类往往有多种器型,造型丰富多彩,极富变化;同时这一时期的器物多体形硕大厚重,造型工整端庄,做工精巧细致,无论是成型工艺和烧成技术,还是产品质量,堪称原始青瓷中的精品。
 
  湖州青山窑址群位于德清龙山窑址群的下游,两地直线距离不足10公里。这里地处湖州市南郊原青山乡范围内,因此名之,今隶属于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有窑址20多处,按产品差异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接近于龙山类型,以印纹硬陶为主,器型主要是大型罐或坛类器物。另一类几乎纯烧原始瓷,称为青山类型,产品主要有豆、罐及盖、尊等。时代初步判定均为商代:最早从商代早期开始,甚至夏商之际开始,一直延续到商代晚期。
 
  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的基本特征及其学术意义
 
湖州南山商代窑址出土原始瓷

 
湖州南山窑址商代龙窑炉遗迹
 
  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本窑区从夏商时期开始,历经西周、春秋至战国时期,连绵不绝,基本不曾间断,是目前国内已知出现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商周时期窑区。
 
  其次是窑址密集、生产规模大。目前已发现窑址150多处,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地区所无法比拟的 。
 
  第三是产品种类丰富。除生产日用器物外,还大量烧造象征身份与地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仿青铜礼器和乐器。而这些大型礼乐器的生产,目前仅见于东苕溪流域。
 
  第四是产品质量高。许多产品体型硕大、制作规整、胎质坚致细腻、釉色青翠匀润、施釉均匀、玻璃质感强,代表先秦时期窑业的最高发展水平。
 
  第五是烧造瓷器龙窑在本地起源与逐渐成熟。
 
  第六是窑具形态各异,装烧工艺成熟。战国时期大量涌现各种支烧具。
 
  第七是独立窑区的出现。自夏商时期开始,本地区即形成独立的窑区而不再依托于生活遗址。
 
  因此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市区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窑址群,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装烧工艺等方面,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一枝独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汉代成熟青瓷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是研究原始瓷起源、探索 “瓷之源”的最理想区域,也是探索成熟青瓷起源的先决条件。因此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瓷器的起源及其制瓷技术的演进
 
  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原始瓷窑址群最早可到夏商时期,窑址无论是产品的胎、釉、成型技术,还是窑炉的装烧工艺,既有成熟性,又有原始性,具有瓷器早期形态的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始”瓷,为探索瓷器起源和中国瓷器发展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从夏商开始,经过西周与春秋时期的发展,东苕溪流域原始瓷生产在战国时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原始瓷制瓷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过程,是中国早期瓷器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是探索中国瓷器早期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
 
  2.原始瓷详细的编年体系
 
  原始瓷是越文化最具特征的文化因素之一,而江南地区原始瓷主要出土于土墩墓中,由于土墩墓多单独成墓,很少有叠压打破关系,其年代的确定主要依靠类型学的排比,较少地层学上的证据。东苕溪流域先秦时期窑址群中不少窑址如湖州南山、德清火烧山等窑址,有丰富的地层可以建立各自详细的编年体系。
 
  3.原始瓷的衰落、成熟青瓷的出现及窑场在东汉时期的转移
 
  先秦时期的原始瓷制瓷技术发展到战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为汉代制瓷业的跃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鼎盛时期的原始瓷并没有直接演变成成熟青瓷,而是在战国中晚期随着越国的式微而迅速走向衰落。本区域内除大量战国中晚期窑址存在外,还有一定数量西汉至东汉早期窑址,从目前考古材料来看这是本区域内独有的,对于探索两者的转承具有重要意义。
 
  先秦时期,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区,是以德清为中心、包括湖州市区南部地区在内的东苕溪流域。东汉晚期开始的成熟青瓷,虽然本区域内仍然继续生产,但其中心产区无疑已转移至以上虞为中心的曹娥江流域,这种瓷业中心产区的大规模转移背后的深层原因,值得深入地探讨。
 
  4.越文化研究的切入口
 
  使用原始瓷礼器而非青铜器随葬是越文化墓葬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原始瓷在越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作为瓷器的早期形态,与陶器有着重大的区别,它的发明和利用,不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同时可能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原始瓷自其出现伊始,除一部分日用器外,即有礼器的存在,这种礼器类器物的生产,意义类似于本地区内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一种象征身份与地位的显赫物品,也是社会复杂化进程的重要物化形态。东南地区原始瓷的发展,明显经历了西周早中期、西周末至春秋早期、战国早中期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大量体型硕大、造型复杂、纹饰繁缛、工艺精美的礼乐器的存在,不仅说明越文化有自身独特的礼仪制度,同时可能分别代表了东南地区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几个高峰,社会的复杂化进程不断提高,直至在战国时期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国家阶段。
 
  5.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原始瓷器虽然是越文化最具特征的文化因素,然而无论是器型还是纹饰,均与中原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且越到后来这种联系越明显,战国时期的许多器物不仅是造型和纹饰,而且其组合上直接仿自中原的青铜器。
 
  以河南为中心,包括陕西、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在内的北方地区,是先秦时期除以浙江为中心的江南以外地区原始瓷的重要分布区。这一地区商代即开始出现原始瓷,一般持续到西周早期,西周中期以后很少见或基本不见。总体上看北方地区出土原始瓷数量并不是很多,且主要出土于高等级的墓葬和殷墟、周原等都城遗址中。北方地区至今未发现原始瓷窑址,关于其产地,历来就有北方生产说与南方生产说两种观点,以往所作的测试分析,亦未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从器型上看,许多器物与南方原始瓷极其相似,如商代殷墟地区出土的罐、豆等器物,无论是器型还是胎、釉等特征,均与湖州南山窑址产品十分相近,可能是该窑址或本流域内其他窑址的产品。而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几乎均可从江南土墩墓中找到相同的器物。因此从现有材料来看,北方地区至少多数原始瓷当从南方地区输入,原始瓷是先秦时期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瓷之源”课题列入指南针计划后,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首先,在田野考古方面,初步完成整个区域的系统调查,明确了窑址的分布、规模、产品面貌、制作工艺、质量体系等先秦时期窑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完成包括瓢山、南山、火烧山、亭子桥等重点窑址的发掘,建立较为完整的先秦时期窑业发展序列,尤其是夏商时期原始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材料丰富,序列完整。
 
  其次,在生态环境上,完成对窑址各种地理信息的采集与记录,完成古河道、古地名、古码头等的调查,基本明确窑址分布的生态特征与对外运输路线。
 
  第三,除窑址外,完成东苕溪沿岸包括土墩墓、遗址和城址等先秦时期遗迹较系统的调查,下菰城夏商时期城址的确定,使本地区的聚落分布与中心区域逐渐清晰,原始瓷的起源与本区域社会再复杂化进程息息相关。
 
  第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综合测试研究。在测年上,除传统的碳十四测年外,首次较系统地利用光释光手段进行测年研究;理化测试上,对胎、釉等的物相、成份、微量元素、烧成温度、吸水率等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以理化数据的形式建立原始瓷起源与发展的过程,确定人工釉的标准及其出现时间。同时多家单位同时检测与检验,推动共同测试标准的形成。
 
   (《中国文物报》2014年8月1日7版  作者:沈岳明  郑建明   陈元甫)

作者:瓷之源课题组

文章出处:中国文物信息网